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8-26 14:19 熱度:
醫學是一門科技,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醫療事業也在不斷發展中,各種疑難雜癥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療辦法,當然這也離不開各個醫學專家的研究和實驗。本文是一篇醫學科技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主要論述了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90例的臨床療效。
摘要 目的:觀察分析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180例,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采用解痙、祛痰、平喘、抗感染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鼻導管低流量通氣治療,觀察組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63.33%,觀察組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88.89%,觀察組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的臨床療效好,在臨床上值得推薦使用。
關鍵詞 無創正壓通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OPD)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由于環境的不斷污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由于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肺功能障礙,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容易造成其他嚴重的并發癥,臨床上需要積極治療,控制疾病的演變。本文通過對本院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的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觀察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隨機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180例,男98例,女82例,年齡52~75歲,平均(64.25±4.41)歲,病程10~18年,平均(15.68±2.14)年,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90例,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齡(64.36±4.48)歲,平均病程(14.76±2.31)年;觀察組90例,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齡(65.17±4.37)歲,平均病程(15.87±2.07)年。兩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標準。根據統計學要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因素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解痙、祛痰、平喘、抗感染、對癥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鼻導管低流量通氣治療,觀察組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呼吸頻率12~18次/min,潮氣量保持4~5mL/kg。再根據潮氣量和氧飽和度等因素,吸氣壓從10cmH2O開始在90min內逐漸調至20cmH2O,呼氣壓在4~8cmH2O。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①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血氣分析正常,PaCO2、PaO2、pH、SaO2等恢復正常。②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血氣分析基本正常,PaCO2、PaO2、pH、SaO2等有所好轉。③無效:臨床癥狀和血氣分析物好轉甚至加重,PaCO2、PaO2、pH、SaO2等無好轉。
統計學處理:以上數據均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為保證準確度,數據均取3次處理的平均值),用(x±s)表示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用x2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好轉,對照組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63.33%,觀察組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88.89%,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好,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肺功能障礙,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容易造成其他嚴重的并發癥,臨床上需要積極治療,控制疾病的演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多發于老年人,急性發作期容易合并感染、呼吸衰竭、心衰等嚴重的并發癥,死亡率極高,因此,積極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在臨床上是十分重要的。
現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治療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其中,無創正壓通氣(NIPPV)是一個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應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可明顯降低氣管插管的使用率和患者的死亡率,且技術操作簡單,快捷,無創傷性,可保留患者的語言及進食功能,并且減少醫療和住院時間,患者容易接受。
本文通過對本院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其中90例患者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經過治療后,對照組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63.33%,觀察組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88.89%,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好,這充分說明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總之,無創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的臨床效果好,臨床上值推薦使用。
醫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實用醫院臨床雜志》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四川省衛生廳主管,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主辦的綜合性醫學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的辦刊方針與宗旨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醫療衛生方針政策,面向臨床,突出實用,堅持理論與臨床結合,提高與普及并重,交流臨床診療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新經驗,促進臨床醫務工作者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
文章標題:科技職稱論文發表優秀醫學論文范文賞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278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