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0-27 11:42 熱度:
先天性巨結腸是一種兒科腸道疾病,這種疾病的病因目前并沒有確切的研究結果,但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是由于遺傳引起的,先天性巨結腸需要醫護人員的特殊護理。
《解放軍護理雜志》起源于50年代不定期出版的《護士與衛生員雜志》,后于1982年正式創刊為《人民軍醫護理專刊》,由總后衛生部主管,人民軍醫出版社主辦,為半年刊,期發行量為17000冊。1995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改刊名為《解放軍護理雜志》,變刊期為季刊,大16開本。該刊宗旨是;以部隊基層護理人員為基本讀者對象,堅持普及,重視提高,緊緊圍繞為部隊服務這一中心任務,反映新醫學模式下軍隊護理工作的面貌,研究軍隊護理學科建設,交流學術動態和臨床經驗,同時積極開展廣泛的軍地交流,介紹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提高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和整體素質,促進護理學科發展和護理隊伍建設。
目的 探討先天性巨結腸行回流灌腸的正確護理措施。方法 通過60例患兒行回流灌腸的護理觀察,總結臨床護理體會。結果 加強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及時解決灌腸時遇到的問題。密切觀察灌腸過程中及灌腸后患兒的表現,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結論 正確的護理措施可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對減輕患兒痛苦和降低并發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回流灌腸是先天性巨結腸的首要治療措施[1],其目的是盡快清除腸腔內的糞便和積氣。應用這種針對性的灌腸方法,即可逐漸清除其擴張段結腸內的積糞,排出氣體,解除便秘,減輕腹脹,維持其排便功能,達到進食及營養吸收的目的。并為醫生施行根治手術做好充分的腸道準備。故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其療法;現就回流灌腸的具體操作方法及步驟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小兒外科收治先天性巨結腸患兒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齡2個月~12歲;所有病例均有出生后排便延遲、腹脹等現象,經行鋇劑灌腸提示為先天性巨結腸癥。
2 用物準備
一次性肛管,一次性注射器50ml,38~41℃生理鹽水(按需準備),石蠟油、棉簽、手套、便盆、中單及膠單,肛管扶托(用小兒一次性紙尿褲在肛門相對應的位置剪一個直徑約1cm大小的圓孔,起保護肛周皮膚和肛管固定作用),冬天備棉腳套1副,調好室溫25~30℃,必要時根據醫師要求備好藥物如:甲硝唑等。
3 患兒準備
灌腸期間給患兒進流質無渣飲食,灌腸時間按醫囑執行。每天1次的為上午9時進行,每天2次的為上午9時和下午3時進行,一般按醫囑灌腸需要約7~14d,為手術做好準備,灌腸前30min根據患兒年齡給予適量的石蠟油注入,擴張腸段并保留5~10min,有利腸腔內糞便排空。
4 操作方法
冬天調好室溫,防止患兒受冷,為患兒穿上棉腳套。床沿鋪中單嬰幼兒橫臥床上,臀部盡量靠床沿抬起雙下肢,學齡期兒童處平臥曲膝位,略抬高臀部。操作者戴上手套,石蠟油潤滑肛管約15~20cm,暴露肛門,用石蠟油潤滑肛門,緩慢輕巧地將肛管插入肛門,切勿用力猛插,到達結腸狹窄段時,有阻力感,這時要輕柔地試插,同時要改變插管方向。當肛管通過狹窄段進入擴張段時,有一種脫空感,同時肛管外口突然有氣體、糞便溢出。腸腔內壓力大時呈噴射狀排出。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50ml抽吸溫鹽水50ml,從肛管外端均勻地灌入腸內,每次注入量不得超過100~150ml,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嬰幼兒或者體質弱的患兒灌入的溫鹽水應減量。注射器脫離肛管后,就讓糞便由肛管外端口排出,接于便盆內,反復進行灌洗。在排出糞便間隙用左手順時針按摩患兒腹部,以助瘀積糞便溶解后排出體外。若遇糞便結塊變硬,難以排出體外,可按醫囑應用石蠟油50ml~100ml,在洗完腸后保留灌腸。保留1h后,再用溫鹽水回流灌腸至腹脹消失。灌洗完畢根據醫師要求應用甲硝唑保留灌腸。對術晨的最后1次灌腸,要求流出液無糞渣如清水樣為止。對鋇灌腸造影的配合,造影日上午不行灌腸先作造影,若x線征象明顯的患兒,造影后即可行灌腸,清除腸內鋇劑及糞便。若遇新生兒x線顯影不典型,要求24h復查,原則上不作灌腸,次日復查完畢后再作灌腸。
5 常見的問題及對策
5.1 肛管通過狹窄段困難。當肛管到達結腸狹窄段時有阻力。尤其是長段型先天性巨結腸病例。在這種情況下,插肛管前應先閱x光片以了解病變類型,邊灌液邊插管,動作要輕柔,同時要改變插管的方向[2]。如嬰幼兒結腸狹窄明顯、插管有困難時,應選擇較細的肛管,當肛管通過狹窄段進入擴張段時,有一種脫空感,同時肛管外口突然有氣體、糞便溢出。
5.2 灌液時,有阻力并且液體從肛門口噴出(肛管反折)。這說明肛管反折,沒有通過狹窄段,應拔出肛管后重插(在拔管時,證實肛管反折,未通過狹窄段)。
5.3 灌液后,肛管外口無液體吸出或流出(肛管孔被糞塊堵塞)。這說明肛管孔已被糞塊堵塞,應拔出肛管,消除糞塊,再行插管,并囑患兒不進含渣食物。
5.4 液體流出不暢。可來回抽動肛管,調整肛管位置,同時用左手輕柔按摩腹部,促進糞便及液體排出。
5.5 灌出液中微含血絲。可能為腸黏膜局部輕度受損所致,應減少肛管抽動次數,(應考慮到腸黏膜局部輕度受損)。
5.6 灌腸后腹脹改善不明顯,這時應保留肛管,并保持引流通暢,也可用虹吸方法促進灌入液體的排出。
5.7 肛門口皮膚發紅。灌腸后擦凈會陰部,涂上鋅氧油軟膏。
6 注意事項
6.1 在插管過程中,切勿使用暴力,尤其是注意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呈向左側彎曲,以及脾曲部位的彎曲。若用力過大,可能造成腸穿孔。又因新生兒腸壁菲薄而短小,插管時更應慎重小心,且選擇柔軟,粗細適宜的肛管。
6.2 灌洗液的配制,每500ml溫開水中放入4.5g食鹽1包(本院應用醫用氯化鈉)。切勿使用清水或高滲鹽水灌腸,嚴防水中毒、鹽中毒發生 [3]。
6.3 每人灌洗總量按每公斤體重100~200計算。新生兒每次灌洗量不超過500ml。
6.4 灌洗液溫度為38~41℃,過燙易損傷腸粘膜。
6.5 灌腸過程中,要求灌出量≥灌入量。
6.6 在整個灌腸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兒的腹痛情況及腹部體征。警惕腸穿孔的發生。
7 小結
對60例先天性巨結腸的患兒,施行了回流灌腸,逐日消除積貯在擴張結腸內的糞便,取得了滿意效果。未因操作不當,引起腸穿孔,也未因鹽水配制不當,造成水中毒、鹽中毒發生。提高了疾病的好轉率、治愈率。
參 考 文 獻
[1] Kohler S,Fitze G,Hosie S.先天性巨結腸合并結腸失弛緩癥[J].世界核心醫學期刊文摘.兒科學分冊,2005,(07):153.
[2]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術晨清潔回流灌腸的操作方法[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3,(06):87.
[3] 韓彩蘭,郭翠玲.先天性巨結腸洗腸方法的改進[J].護士進修雜志,2003,(01):68.
文章標題:先天性巨結腸的護理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3380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