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3-18 09:11 熱度:
垂體腺瘤作為腺垂體的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15%,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而其中非選擇性尸體解剖的發現率達20%,而有癥狀的僅占1%。雖然垂體腺瘤多為良性腫瘤,但由于垂體腺瘤引發的多種并發癥卻不得不重視。不斷提高對此疾病的診斷治療效果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不少研究者追求的目標。同時,如何規范對垂體腺瘤的治療,也越來越引起臨床醫生們的重視。
1.miRNAs參與垂體腺瘤的發生發展
miRNAs是一類約21~24個核苷酸長度的非編碼單鏈RNA分子,與靶向mRNA相互作用調控轉錄后基因的表達,在個體發育、調控細胞增殖,遷移,凋亡及代謝等多種生理生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發現miRNAs在垂體腺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異常表達,與垂體腺瘤侵襲性及生存預后等顯著相關。
1.1miRNAs調節垂體腺瘤侵襲性
據報道,垂體腺瘤組織中miRNA-126及miRNA-10b表達明顯降低,而這兩種miRNAs能抑制垂體腺瘤的增長[1]。此外,垂體腺瘤的生長還與miRNA-15a和miRNA-16-1密切相關,表現在兩者都能抑制垂體腺瘤的侵襲性,但不同的是miRNA-15a能通過抑制細胞增殖和從而抑制垂體腺瘤的生長,而后者往往通過誘導垂體腺瘤細胞的凋亡從而抑制其生長[2],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miRNA-24-1能顯著抑制垂體腺瘤的生長[3]。除上述成果,研究人員還在垂體腺瘤中miRNA在垂體腺瘤的侵襲性中起到不同的調節作用,比如miRNA-10b及miRNA-26b能顯著抑制垂體腺瘤的侵襲[4,5]。最近研究人員駱慧等[6]發現基因miR-10b表達在垂體腺瘤組織中呈現出顯著上調的現象,并侵襲程度呈正相關,但具體機制仍待以后去探索。
1.2miRNAs在垂體腺瘤中的診斷和預后價值
隨著miRNAs的深入研究,其不受監管的異常表達與癌癥進展密切相關,尤其是血液中miRNAs的標記作用也受到極大關注,這對于今后垂體腺瘤在臨床上的診斷和預后都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當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腫瘤中miRNAs表達特征的分析,但是其表達在體液中于組織中的特異性和一致性也亟待進一步的探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垂體腺瘤中miRNA表達水平在腫瘤的大小,侵襲程度不同的組織中呈現明顯的臨床異質性。比如,有學者發現miR-140在垂體腺瘤中的兩種類型:miRNAs表達特征在微腺瘤與大腺瘤中顯著不同,提示其可以作為一種潛在的診斷標志物。此外還發現,miR-405b、miR-214、miR-503等表達與NFAs大小有相關性[7]。研究發現血清中miRNA能伴隨腫瘤的大小,臨床分期以及患者的生存時間而改變[8]。
1.3miRNA在垂體腺瘤中應用展望
腫瘤細胞的出現以及時間的變化是否會引起miRNA對應的表達變化目前還未有相關研究,有待未來做出結論,這也是miRNA作為診斷標志物的優勢。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推進,miRNA有希望作為合理的非侵入性診斷標志物,尤其是對于垂體腺瘤來說,可作為及時察覺、精確診斷、治療預后評估的手段�;谝陨纤觯琺iRNA有望成為垂體腺瘤診治中的關鍵要素,并可能開創腫瘤診療的一個新時代。
2.醫療器械在垂體腺瘤治療中的應用
2.1神經內鏡及顯微技術
近年來相關醫療器械在垂體腺瘤診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醫療器械的種類多,包括內鏡,影像等。沒有它們在臨床上的輔助,疾病的治療就非常困難。近期很多臨床病例都采用醫療器械技術診斷和治療垂體腺瘤。比如神經內鏡經鼻蝶手術的應用,具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9]。通過對80例患者手術療效分析發現,神經內鏡經鼻蝶手術治療垂體腺瘤的療效更佳,更有利于患者康復[10]。另有研究報道,神經內鏡輔助顯微鏡下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腺瘤,完成手術需要的時間更短,具有較高的腫瘤切除率,降低出血量、住院時間和不良反應的發生[11]。謝正興等發現神經內鏡下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體腺瘤可顯著提高內分泌治愈率,安全有效[12]。隨著內鏡技術的進步,以及神經導航和術中超聲的進一步普及,顯著提高了這類腫瘤的切除程度和術后內分泌緩解率。尤其是對于切除難度極大的侵襲性垂體腺瘤(Knosp4級),徹底切除也由幾乎不能成為可能。但是,與之相關的手術副作用及相關并發癥包括頸內動脈損傷大出血、顱內感染等問題也開始顯著增加。因此,對于垂體腺瘤的治療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一切影響療效的因素(如醫療的條件、手術主刀醫師的經驗、患者是否有意愿)和目前疾病情況等因素,行個體化治療。
2.2影像診斷技術
除上述內鏡及顯微技術外,診斷技術對于垂體腺瘤也至關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影像學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于診斷垂體腺瘤。鞍區作為顱內腫瘤常見的發病部位,根據起源的不同被分為垂體腺和非垂體腺腫瘤,不同類型腫瘤生長方式和發病部位自然也就不同,臨床上可據此判斷腫瘤的類型[13]。CT和MR各有優缺點,再加上垂體腺瘤本身就很復雜,因此就更加影響了診斷的難度,所以有必要同時使用兩種檢查方式對垂體腺瘤進行診斷可提高檢出率,降低漏診率和誤診率[14]。劉曉波[15]等發現,CT和MR在腫瘤類型的檢測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兩者對于垂體腺瘤的檢出率都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3.展望
因此,雖然診斷技術和臨床療效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觀,但對于垂體腺瘤的治療所面對的問題以及未來的形勢仍然很復雜,很嚴峻。要在垂體腺瘤的診療水平上獲得根本性提高,需要更加明確其內在的病理調控機制。
《醫療器械在垂體腺瘤研究與治療的應用》來源:《中國醫療器械信息》,作者:馬駿峰 張義
文章標題:醫療器械在垂體腺瘤研究與治療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422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