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QIN Min-jian*, TIAN Mei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 />
所屬欄目:藥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6-24 16:33 熱度:
Proposal for standardized authors's name citing in original plant Latin name
list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QIN Min-jian*, TIAN Mei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In 2010,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officially enacted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The Volume 1 of the pharmacopoeia is comprised of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decoction pieces, the essential oils and extracts of medicinal plants,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and single preparation, etc.,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Latin name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lso provided Latin names of the original medicinal plant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order to raise awareness of correctly citation and maintain the author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abbreviations rules of authors' name of plant scientific nam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ICBN’. Through comparing with the rules of ICBN, ‘Flora of China’ (Chinese edition and English edition), and authority international plant catalogue databases, the authors made statistic and analysis of the non-standard cited authors′ names phenomena of the original plant scientific names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and the revision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original plant; plant scientific name; abbreviations rules of authors′ name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是國家監督管理藥品質量的法定技術標準,是一部旨在保證藥品質量的法典,具有科學性、先進性、規范性和權威性。
[摘要]2010年國家藥典委員會正式頒布了《中國藥典》(2010年版),其中一部收載藥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等。為有效控制中藥材質量,《中國藥典》不僅提供中藥材拉丁名,還提供了基原植物的學名(scientificname)。該文簡述了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有關植物學名命名人的縮寫規則。作者根據《中國植物志》、《FloraofChina》以及國際權威植物名錄數據庫進行比較,統計分析了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收錄的基原植物學名的命名人引證不規范現象,并提出修正建議,旨在引起中藥研究者的重視,維護藥典的權威性和規范性。
[關鍵詞]中外健康文摘,中國藥典,基原植物,植物學名,命名人
經過藥典委員會和眾多科研工作者的傾力研究和編寫,2010年正式頒布了第9版《中國藥典》,其中一部收載藥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等,不僅提供中藥材拉丁名,還提供基原植物的學名(scientificname)[1]。筆者將本版藥典中收錄的中藥材基原植物學名與《中國植物志》、《Floraof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等國內權威植物志以及與Species2000的生物動態名錄ITIS(integratedtaxonomicinformationsystem,http://www.catalogueoflife.org/annual-checklist/),TPL(ThePlantList,http://www.theplantlist.org/),IPNI(internationalplantnamesindex,http://www.ipni.org/),美國密蘇里植物園的Tropicos(http://www.tropicos.org/Home.aspx),英國皇家植物園的(royalbotanicgardens,Kew)的worldchecklistofselectedplantfamilies(http://apps.kew.org/wcsp/home.do)等國際權威植物名錄數據庫進行比較,發現藥典收錄的部分植物學名中命名人縮寫有錯誤或不規范之處,在此進行分析,并提出修正建議。
1植物學名及命名人
植物的學名是指植物的科學名稱,也是該種植物在全世界統一的稱謂,受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codeofbotanicalnomenclature,ICBN)規范[2]。國際植物命名法采用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lLinnaeus,1707―1778年)倡導的雙名法規則為植物命名,并規定每種植物只能有一個正確的名稱(correctname),即最早的、合乎各項規則的拉丁文名稱,即為植物的學名。
林奈倡導的植物拉丁學名雙名法命名規則可表示為:屬名+種加詞+命名人。學名中加上命名人,一方面是為了紀念植物的命名人,另一方面是為了正確和完整地指示該種植物的名稱,便于核實其發表情況。因此,為科學、規范、準確地指明一種植物的名稱,必須準確引證植物學名的命名人。
ICBN推薦植物學名中命名人的縮寫形式以英國皇家植物園(Kewgarden)發布的標準索引為準,并由IPNI不斷更新補充。標準縮寫可以在IPNI提供的authorquery(http://www.ipni.org/ipni/authorsearchpage.do)中找到。IPNI以實用性為首要原則,對縮寫規則出現之前已經廣泛使用的命名人縮寫保留習慣性的用法,后來的命名人則盡可能依照標準規則進行縮寫。命名人的縮寫必須對應唯一的命名人。
IPNI認為,姓氏縮寫應避免過長或過短,如“Wilson”和“Aiton”不必縮寫為“Wils”和“Ait”,而國家藥典委員會在《關于發送“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拉丁學名修訂”及“生藥拉丁名的詞序變更”等相關問題專題審定會紀要通知》中指出定名人應采用縮寫的修訂原則,對植物學名的命名人進行了一步縮寫,如IPNI收錄分類學家AlexanderAndrejewitschvonBunge的標準縮寫為“Bunge”,而藥典中進一步縮寫為“Bge.”,同樣處理的人名見表1。
2命名人的縮寫規則
根據ICBN的相關規定,命名人的縮寫有一定規則[4]。需要特別注意的有以下兩點。
2.1中國命名人姓名的縮寫
中國命名人的縮寫時,要全拼出姓氏,首字母大寫,1978年之前,人名采用羅馬字拼音拼寫,如著名分類學家胡先?(HsenHsuHu)的縮寫是姓氏全拼“Hu”,劉慎諤(LiouTchenNgo)縮寫為“Liou”;陳煥鏞(ChunWoonYoung)縮寫為“Chun”。由于分類學史上有眾多姓氏相同的命名人,為避免混亂,有必要在某些命名人姓氏全寫之前加上名字的大寫首字母,并加西文標點“.”,如分類學家吳征鎰(WuChengYih)標準縮寫為“C.Y.Wu”,胡秀英(ShiuYingHu)的縮寫是“S.Y.Hu”。
1978年國務院批準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中國植物志編委會根據國務院批準的規定精神,決定凡過去已發表過新分類群、新組合的作者仍可沿用舊拼音法,不必改用漢語拼音,以保持作者的一致性,而1979年以后發表新分類群的作者名,一律用漢語拼音。如鄭萬鈞(WanChunCheng,W.C.Cheng)不用改為W.C.Zheng;肖培根(HsiaoPeiKen,P.K.Hsiao)不用改為P.G.Xiao;而1979年之后發表新的植物物種名的,如樓之岑(LouZhiCen)縮寫為Z.C.Lou(1988);徐國鈞(XuGuoJun)縮寫為G.J.Xu(1993)。中國命名人的縮寫和中文名等信息可以參考中國數字標本館(CVH,http://www.cvh.org.cn/cms/node/7208)。2.2外國命名人姓名縮寫
學名中的命名人除非姓氏(surname)拼寫極短,大部分命名人的姓氏采用縮寫,有時因為存在相同姓氏的命名人,還需在姓氏之前加上名字(forename)的大寫首字母。需要注意的是,經過縮寫處理的名字和姓氏必須加“.”符號,而未經縮寫的則不需要。
3藥典中存在的命名人縮寫或引證失誤
3.1命名人或原命名人的縮寫失誤
3.1.1命名人姓名未按照標準縮寫在統計結果中,有少數命名人的縮寫未按照IPNI提供的標準進行縮寫,主要是由于外國人名的縮寫規則比較復雜,且有一些特例不在縮寫規則以內,較難掌握,見表2。
另外還有一些學名的命名人按約定俗成的名字縮寫,如肉蓯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命名人馬毓泉(MaYuChuan)應縮寫為“Ma”;風輪菜Clinopodiumchinense(Benth.)O.Kuntze命名人O.Kuntze應縮寫為“Kuntze”;鹿蹄草PyrolacallianthaH.Andres和普通鹿蹄草P.callianthaH.Andres的命名人H.Andres縮寫應為“Andres”。
3.1.2漏缺命名人名字縮寫藥典收錄的植物學名中,有部分學名中的命名人縮寫只有姓氏的縮寫,而缺漏了名字的縮寫。如藥典中收錄了金蕎麥Fagopyrumdibotrys(D.Don)Hara,《中國植物志》、《FloraofChina》及所查名錄庫中命名人都為為“H.Hara”。根據IPNI提供的作者索引,發現Hara(KanesukeHara)生活于1885―1962年;H.Hara(HiroshiHara)則是1911―1986年,而該種名發表于1966年,根據命名人生活的年代可以推論真正的命名人應該是H.Hara,故金蕎麥的學名應該是Fagopyrumdibotrys(D.Don)H.Hara,由此可以看出命名人縮寫的失誤可能導致植物命名人引證的混亂。
藥典的縮寫原則應該是保證科學性、準確性、規范性,故建議保留命名人必要的名字縮寫,見表3。
3.2植物學名重組合后漏缺原命名人
植物學名經重新組合,在植物學名的種名之后加括號,括號內為原命名人名或其人名的縮寫。但在引用時容易漏缺,見表4。
4建議
中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寶貴遺產,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智慧結晶。在中藥研究中,植物學名可能是科學工作者容易忽視的內容,雖然學名的引用稍顯煩瑣,但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是值得推崇的。藥典作為具有法典性質的標準,應當保持其科學性、嚴謹性、權威性,只有正確、規范地使用基原植物學名才能更好的與國際接軌。
由于植物分類學仍在發展,不同的分類觀點不斷被提出,最新的分類系統較以前的有較大變動,在國際學術交流過程中,如果仍沿用以前國內出版的工具書中的學名或分類體系,可能會造成一些誤解和不便。因此,建議中藥相關科研人員在擬發表文章時,應對藥用植物學名的使用進行甄別。目前查詢權威數據庫是一條簡便的途徑。就提供植物名稱信息查詢而言,最著名的數據庫當數Species2000,該數據庫的中國站點提供了中國植物基本名稱信息查詢,并且每年進行更新,其中包括接受發表學名(acceptedscientificname)、異名(synomym)、分類信息、作者引證及作者信息、數據來源和文獻信息、在線相關鏈接等信息。但Species2000是基于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是以提供名稱信息為主要任務,所以也只能是提供植物名稱基本信息,不能進一步提供植物命名上更為深入細致的信息。較Species2000而言,IPNI是專業的植物名稱數據庫,該數據庫以澳大利亞國家植物園的APNI(Australianplantnameindex)、哈佛大學植物標本館的GCI(thegraycardindex)以及Kew園的IK(indexKewensis)三大國際權威性數據源作為后臺數據庫,被寫入《國際植物命名法規》作為推薦參考的國際標準植物名稱查詢系統。IPNI的優勢在于其權威性、專業性和全面性,能夠提供大多數植物名稱基礎信息外,還能提供詳細的作者信息、文獻引證信息。然而IPNI過于專業化,不提供通用名、異名等其他名稱信息,需要查詢者熟悉植物命名法規的相關規則,自行判斷正確的學名。TPL,Tropicos則收錄較完整的異名,特別是由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和美國密蘇里植物園等共同建立的TPL數據庫,截止2013年收入了現存的高等植物包括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種子植物接受學名約298900條,包括異名在內總計1244871條,非常方便查詢植物學名狀態,并能夠提供正確學名,還可通過相關鏈接了解有關該物種的更多信息。
總之,為了使中藥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藥,正確的使用藥用植物拉丁名,對于傳統藥物的國際交流定能起到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典.一部[S].2010.
[2]湯彥承.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簡介(Ⅷ)[J].植物學通報,1985,8(1):59.
[3]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維也納法規)[M].張麗兵譯.北京:科學出版社;圣路易斯:密蘇里植物園出版社,2007.
[4]張?宇,王雨華.中國植物名稱數據庫的建設及若干問題的探討[J].云南植物研究,2010,32(5):401.
文章標題:中外健康文摘投稿中醫論文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yaoxue/214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