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藥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9-22 14:11 熱度: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中藥科技也在不斷發展中,針對很多病癥都有相應的中藥來進行治療。本文是一篇醫生表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銀杏葉提取物對腔隙性腦梗后腦血管內徑及炎性反應物的影像。
摘要 目的:觀察銀杏葉提取物治療腔隙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腔隙性腦梗死患者6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1例)和對照組(31例)。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銀杏葉提取物10mL與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1次/d,療程15d。檢測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清hs-CRP水平,評價兩組患者的總體療效。結果: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清hs-CRP水平以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降低,且治療組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銀杏葉提取物能下調血清hs-CRP水平,改善顱內血液流變狀態,改善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
關鍵詞 銀杏葉提取物,腔隙性腦梗死,血液流變學,超敏C反應蛋白
腔隙性腦梗死(LI)病情發展相對緩慢,早期臨床癥狀不典型,其發病機制是大腦深穿支動脈狹窄、閉塞而導致微小動脈缺血、壞死,腦組織出現大小不一、不規則的腔隙。腔隙性腦梗死的病理特點被不斷成熟的診斷技術呈現出來,腔隙性腦梗死病例的確診率增加,目前腔隙性腦梗死病成為腦梗死的一個重要分型部分,占20%~30%。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病情反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近年來,我院應用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治療腔隙性腦梗死取得了顯著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治療腔隙性腦梗死的藥理作用,對與腔隙性腦梗死密切相關的顱外血管直徑及炎性反應物水平進行檢測,并從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方面評價總體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腔隙性腦梗死患者62例。病例納入標準:患者年齡50~80歲,臨床癥狀、體征、頭顱CT或MRI結果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腔隙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既往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卒中病史。
病例排除標準:①嚴重器質性疾病(如惡性腫瘤,肝、腎、呼吸功能衰竭等);②并發腦出血、大面積腦梗死患者;③年齡>80歲患者。62例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齡55~80歲,平均(63.2±3.4)歲。對照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齡56~75歲,平均(62.5±2.9)歲。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采用活血化瘀、神經細胞活化劑、抗凝、調整血壓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銀杏葉提取物10mL與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1次/d,療程15d。
觀察指標:依照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設計了腔隙性腦梗死療效觀察表,根據癥狀的恢復程度進行評分。①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分或無減少者;②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2~3分;③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分;④痊愈:功能恢復正常。療程結束時根據治療前后積分值的減少,并結合患者的生活能力進行評定。治療前后檢查血常規、血生化全項、出凝血時間。
柃測方法:使用CE730pro和Vivid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應用線陣探頭、頻率5~7.5MHz和相控陣探頭、頻率2~5MHz,檢測椎動脈血流情況。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進行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測左椎動脈(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椎動脈(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椎動脈平均血流速度的變化情況。
血清hs-CRP水平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清晨抽取肘靜脈血,應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清hs-CRP水平(免疫透射比濁法),正常參考值<3mg/L。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2.0版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0.3%,對照組總有效率38.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椎動脈血流變化:治療前,兩組頸椎動脈口徑及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血清hs-CRP水平的變化: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討論
腔隙性腦梗死是指腦深部組織的小梗死,其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其發病機制是大腦深部小血管因長期高血壓影響而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血液動力學異常、脂質透明變性、微栓子脫落等所致動脈的閉塞。1965年Fisher通過尸檢進行病理診斷得出腔隙性腦梗死的概念。隨著CT和MRI診斷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腔隙性腦梗死的臨床診斷代替了病理診斷,臨床認為腔隙性腦梗死的梗死范圍2~20mm。
隨著腦血管無創檢測技術的發展,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顱內供血減少、顱內外動脈狹窄。武生等對短暫性腦缺血患者進行DSA檢查,發現73.6%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存在腦動脈狹窄。有人同樣采用DSA檢查196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80.7%的患者存在顱內腦動脈狹窄。同時文獻報道通過擴張顱內外動脈,顱內血流增加可以緩解缺血性腦梗死的臨床癥狀。本研究治療組31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應用銀杏葉提取物后椎動脈口徑擴張,血流增加,臨床療效較對照組提高。
hs-CRP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敏感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組織損傷、急性炎癥反應時,由IL-6、TNF等細胞因子誘導產生,是公認的動脈硬化標記物。同時該因子也是額葉白質、胼胝體膝部與腦的認知功能密切相關,并是患者認知功能恢復的預測因子之一。本研究治療組31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應用銀杏葉提取物后hs-CRP較對照組減少,提示腦梗死區炎性反應減輕,預后較好。
銀杏葉提取物(EGb)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EGb的主要有效成分為24%黃酮類和6%萜內酯。其中黃酮類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疾病起到治療作用。藥理研究表明,EGb中黃酮成分能顯著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部微循環和代謝情況。同時,EGb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體、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抑制PAF引起的血小板凝聚、抑制神經細胞凋亡、抗炎、改善脂代謝紊亂、抗腦水腫、增加腦血流量和改善腦代謝等多種生物效應。針對腔隙性腦梗死的主要發病機制,并考慮到其常伴隨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多種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特點,EGb不僅從根本上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況,并能減輕受損的神經系統炎性反應。同時通過改善心血管系統功能、降血脂和降血糖,最終達到多靶點、多途徑地治療腔隙性腦梗死的目標。
優秀醫學期刊推薦《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政策,堅持“雙百”方針,立足深圳,倚托港澳,面向全國,放眼世界,重點報道中西醫結合臨床和科研的新成果、新進展,新經驗,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促進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文章標題:銀杏葉提取物對腔隙性腦梗后腦血管內徑及炎性反應物的影像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yaoxue/2815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