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預防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07 09:02 熱度:
保護中小學生視力應多角度、全方位地予以審慎周到地考慮。在課程設置、課本編印、體育鍛煉、起居飲食、用眼衛生、眼病防治等諸多方面落實具體措施,但最根本的條件之一是: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室心須具有良好的視力環境,而這取于教室在建筑設計時,必須具有強烈的視力保護意識和科學的視力保護舉措,即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從平面布置、采光、照明、裝修、設施等各個方面滿足視力保護的種種要求。不可設想,如果學生每天70%以上的時間在視環境惡劣的教室里學習、活動,即使是其他視力保護方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全體學生視力普遍下降的后果。所以教室建筑設計保護切不可忽視。
一、平面布置
教室的平面布置有中內廊、單內廊和外廊三種形式。中內廊布置一般僅能采用單側采光,采光效率低。遠窗座位桌面固采光不足,照度很難達到規定標準。所以,在氣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選用采光效果較高的單內廊和外廊。
從平面形式來看,教室有矩形、方形和多邊形式。一般來說,方形和多邊形教室由于較矩形縮短了長度,視聽條件得到較好的改善,滿足視線要求,有較好的視環境。所以如用地條件,經濟條件等因素許可,宜考慮方形、多邊形教室。從一些建成教室的使用情況看,方形和多邊形建筑平面形式對視力保護有利,師生較滿意。
目前,我國中小學要求以教師面向學生講課為主要方式,從視力保護角度看,教室的長度應使全體學生看黑板上書寫的文字。教室最后一排課桌后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大于8m(小學)和8.5m(中學)。目前一些重點學校由于班額爆滿(有些每班達六七十人),為此設計中常常采取增加教室長度的方法,以求多容納學生,這樣距黑板很遠的后排學生,往往因看不清黑板上書寫的文字而引起視覺疲勞,長期下來這些學生視力會大大減退。因此設計時不宜采用這類方法。
二、視角
教室設計時應滿足視角要求。視角是指重直視角和水平視角兩個方面。
垂直視角即學生視線與垂直面上黑板頂部所形成的夾角。這個夾角一般不應小于45°,則前排學生距黑板太近,要抬頭仰視極易引起視覺疲勞。通常必須控制橫排第一排座位到黑板距離不應小于2m。
必須提及的是,由于設計考慮不周,水平視角不合要求,使一些學校不得不對邊座學生實行左右交換位置的彌補措施。這種方法除了把視力危害因素平均分攤,人人受損外,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根本之一要在設計中,慎重考慮并完全滿足視覺要求。
三、黑板眩光
黑板作為學生的視覺中心,必須給全體學生提供清晰、舒適的可視條件。而黑板眩光極易引起視覺疲勞。
為消除和減少眩光,在教室建筑設計時應從幾個方面予以考慮:(一)加大靠近黑板主采光面縱向窗間墻的寬度,一般距黑板的橫墻要大于1m,不能單純地為追求立面造型而把主采光面處理成通長滿窗;(二)增加窗簾盒,用懸掛窗簾對靠近黑板的窗戶進行遮擋,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眩光;(三)增設黑板燈,當黑板燈亮度超過黑板反射亮度時,由黑板燈投射到黑板上的光線再反射到黑板的前下方,可以有效地減少眩光;(四)黑板盡量采用吸收和散射光線較好的材料制作,磨砂玻璃黑板能減少眩光,但易破碎損壞,使用時間較長后表面磨平不易書寫和擦拭干凈。金屬黑板能較好地解決眩光問題,而且堅固耐用,是較為理想的黑板理新換代品。
四、采光
教室必須要有充足、均勻的光線。采光標準除必須計算采光系數最低值外,應按《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規定的玻地比確定窗洞口面積。教室采光系數的最低值為1.5%,玻地比為1∶6。這里的“玻地比”是指玻璃凈面積與地面凈面積之比,而不是“窗地比”。這是由窗結構要考慮擋光折減系數。單層鋼窗的折減系數為0.80,單層木窗為0.65。
就采光來說,窗門墻的寬度越小對采光越有利,即可增大室內進光量,又可使光線均勻。但由于中小學教室一般為磚混結構,三~五層的教學樓窗間墻寬度一般要達1—1.5m。如何結合抗震設防。在承重墻主要受力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或采用框架結構,就可以縮小窗間的寬度加大采光面積。
另外,窗頂越高對采光也越有利,特別對遠窗座位改善采光條件更有利。對層高為3.3~3.6m的教室來說,窗頂距天棚的高度可取30㎝左右。同時窗臺的高度不宜過高,一般不宜高于1m。
還需要提及的是,教室的光線應自學生座位的左側射入(學生為右手握筆),當教室為南向外廊時。應以地向窗為主要采光面,長方型教室的采光窗應布置在教室的外檐墻。在采光窗外不宜種植高大的樹木,以免濃密的樹冠遮擋光線,至于因地形限制需在教學樓采光窗前設置樓梯時,必須認真考慮對采光的影響并采取適當的彌補措施。一些農村中小學教室建筑設計中窗洞口尺寸偏小,是極不合理的,應該堅決摒棄。
五、照明
教室必須設置人工照明,以改善照明條件,為學生創造一個舒適的視環境。有些設計片面認為學校無住宿生,不上晚自習,所以不設置人工照明。其實,除夜間學習外,陰雨天和冬天早晚天然光線不足時,必須由人工照明來補償天然光線的不足。有些設計出于節約經費,也不設置或少設置人工照明。這種傷害學生視力不顧的錯誤觀點要予以澄清。
因此不論學校是否上早、晚自習,都應根據白天上課的要求,達到課桌面平均照度不低于15LX。要根據使用面積確定安裝照明燈具的型號和數量。一般來說,使用面積56㎡的教室需要安裝40W熒光燈8—9盞,另安裝2—3盞黑板燈。在安裝熒光燈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宜用掛照式燈具,以避免光源所引起的直接眩光;(二)燈管應采用縱向排列,即長軸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三)教室不宜采用裸燈,以防光線刺眼;(四)燈具不宜采用吸頂安裝,宜采用懸掛安裝,最低懸掛高度距桌面不應低于1.7m。
六、室內裝修
教室室內表面裝修色彩應考慮學生視覺的舒適,同時應有利于遠窗座位桌面照度的增加。
室內裝修色彩一般采用淡雅、明快的色彩墻面、墻裙可選用湖藍、蘋果綠、淡米黃等顏色;頂棚粉刷可用反射系數較高的白色或其他淺色,但不宜采用有光澤的油漆;黑板宜用墨綠色,而黑板周圍墻面的色彩應與墨綠色相協調;門窗油漆應分色,內表面宜用奶白、淡黃等色彩,并接近于墻面、墻裙的顏色,以降低密度差。
室內裝修色彩如簡單地采用除黑板外全部為白色“黑白分明”的做法,由于反射系數偏高,亮度差較大,當自然光線強烈時,也極易引起視覺疲勞。但如果采用多種不協調,不和諧的色彩,五顏六色,又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造成視環境紊亂。這兩種極端應該防止。
七、其他
教室門窗玻璃選材不當也會降低照度。有的設計為防止室外各種干擾。臨近走廊的低窗選用壓花玻璃,降低了透光效能。除必須設置窗柵外,盡管不設和少設,特別是木窗柵,以免過多地遮擋光線。
室內要避免直射陽光的照射。如果陽光直接照入室內,由于明暗不斷變化,靠窗座位學生眼睛的瞳孔處于頻繁的調節狀態,也不可避免地引起視覺疲勞。設計時必須合理地選擇朝向,盡量不采用東西向。必要時可考慮設置垂直、水平遮陰措施。
課桌椅要根據學生不同身高選擇適當的高度,課桌和課椅要匹配,同時隨著學生身高的增加,及地高速課桌椅。要保證學生眼睛與課桌面的距離為30—50㎝。采用可升降的鋼木課桌椅能隨意調節高低,使用方便,對保護學生視力有利,應推廣使用。
為了孩子們的眼睛,中小學教室建筑設計中視力保護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文章標題:中小學建筑設計中的視力保護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yufang/750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