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色偷偷伊人-色偷偷综合-色无五月-色香蕉影院-色亚洲影院

生態建筑—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所屬欄目:環境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15 09:22 熱度:

  摘要:人類自進入工業社會之后,生產力迅猛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和能源危機。建筑業是耗能巨大的產業,也是制造環境污染最重要的源頭。可持續發展要求在經濟發展中保持可持續生態、可持續社會和可持續文化的協調發展,它要求人類在發展中關注生態和諧、追求社會公平、保護歷史文化特色,最終達到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生態建筑也稱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作為21世紀建筑業的主旋律,逐漸成為當代建筑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關鍵詞:環境污染,能源危機,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
  正文:18世紀末在西方國家興起的工業革命之后,工業化運動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征服自然的物質革命。這場革命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社會發展,但是,人類物質活動規模的不斷擴大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后果: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人類不斷擴大的物質活動在加速物種滅絕的同時,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全球自然資源日趨枯竭,水資源嚴重短缺,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建筑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物質與空間載體,同時也是大量消耗各種自然資源的產業。建筑業產值約占世界產值的10%,為全世界提供了7%的就業機會,但消耗了人類所使用自然資源總量的近50%,能源總量的40%。以美國為例,商用和住宅建筑正在消耗近40%的總能源、70%的電力、40%的原材料和12%的淡水,建筑排放出30%的溫室氣體,并產生1.36億噸重的施工和拆毀廢料(約2.8磅/人/天)。我國現有建筑的總面積約400億㎡,未來中國城鄉每年新建建筑面積約20億㎡。建筑需用大量的土地,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國總能耗接近30%,加上建材的生產消耗16.7%,約占全國總能耗的46.7%,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提高,在可以飲用的水資源中,建筑用水占80%左右,使用鋼材占全國用鋼量的30%,水泥占用25%。在環境總體污染中,與建筑有關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站垃圾總量的40%。在當今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我國建筑業正面臨著巨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
  發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傳統的發展觀是單一的經濟發展觀,它把發展等同于經濟增長、財富增長,忽視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歷史的和諧共生與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在經濟發展中保持可持續生態、可持續社會和可持續文化的協調發展,它要求人類在發展中關注生態和諧、追求社會公平、保護歷史文化特色,最終達到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
  建筑生態化成為實現人類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環節。如果建筑領域不能夠首先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人類社會就談不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建筑就是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建筑學領域的真實體現。
  生態建筑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結合一些國外的設計案例,介紹生態建筑的特點。
  一、 設計結合地域氣候,建立自然空氣循環的系統
  結合自然氣候的進行建筑設計,實現自然通風與采光,減少機械通風與人工照明。在減少能耗、降低污染的同時,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例如:英國BRE環境樓,三層框架結構,南面采用活動式外百葉窗,既減少陽光直射,控制眩光,又可根據需要調控日光進入;建筑物整個系統運作均采用計算機最新集成技術自動控制,各燈分開控制,自動補償照明到的日光水平;南墻采用五個通風豎井構成自然通風及冷卻系統,起到強化自然通風的煙筒效應。
  二、 妥善利用水資源,建立建筑物內外的水循環系統
  采用非傳統水源代替市政自來水或地下水供給景觀、綠化、沖廁等雜用的水量以及形成對能源的轉換效應。如:柏林國會大廈的地下蓄水層(地下湖)的循環利用,柏林夏日很熱,冬季很冷,設計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和地下蓄水層的存在,把夏天的熱能儲存在地下給冬天用,同時又把冬天的冷量儲存在地下給夏天用,國會大廈附近有深、淺兩個蓄水層,淺層的蓄冷,深層的蓄熱,設計中把它們充分利用為大型冷熱交換器,形成積極的生態平衡。
  三、 設計選用再循環材料,制定建筑物內外的各種物資循環再利用方案
  在設計中對整個建筑生命循環的未來預先做出價值評判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鋁材的初始能量值要比鋼材高,然而,當結束在建筑中的使用壽命時,如果再循環利用,鋁材比鋼材消耗須較小的能源。循環利用鋁材比從頭制造它要少消耗90%的能源,同時減少95%的空氣污染。使用循環利用玻璃與重新生產玻璃相比能減少32%的能耗、20%的空氣污染和50%水污染。位于加拿大溫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校內的亞洲研究院辦公樓的整棟大樓中,就有50%左右的建筑材料是重復使用的,同時亦有50%左右的材料以后還可能被再利用。
  四、 設計采用可再生資源,建立建筑物內外清潔能源合理利用系統
  建筑師必須要關注資源的合理利用。節約常規能源,盡可能多地有效利用可再生、無污染的天然資源,如太陽熱能應用系統,用太陽輻射加熱水,以供給建筑生活熱水,取暖及制冷。太陽能光電(PV)系統,將太陽輻射直接轉化為電能,為建筑提供清潔能源或者以建筑本身為太陽能收集器,從而達到屋內取暖、制冷的目的。
  生態建筑的本質是通過自身的合理存在把人與自然真正和諧地聯系在一起,生態建筑不僅表現為一種全新的建筑價值觀,還表現為一種全新的建筑美學,是一種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真正體現了人類利益與自然利益、當前利益與未來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共生美學。生態建筑學不再把功能與形式、空間與表皮作為設計的終極目標,而是以建筑與自然的關系、建筑與建筑的關系、以及建筑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設計的出發點,生態建筑美學成為一種與生態倫理緊密相連、與人類的未來緊密相關的嶄新的審美維度。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生態建筑學進行探索,并初見成效。我國約有20多座城市如北京、廣州、上海等都先后對生態建筑學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如北京奧運村;廣東科學中心等。我國建筑業正由傳統高消耗發展模式向高效生態型發展模式轉變,綠色建筑已經成為我國建筑的總體發展趨勢。在建造一座便利、舒適和愉悅的現代化城市的同時,盡可能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朱鵬飛主編.建筑生態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6
  [2]孔祥娟等編著.綠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設計實例精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鄧慶坦,鄧慶堯著.當代建筑思潮與流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文章標題:生態建筑—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zf/huanjing/13287.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黑人粗硬大在线看 | 黄色网址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 手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91av| 妞干在线 | 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看 | 国产一级高清 | 伊人看片|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 久久精品视频播放 | 国产精品jizz视频 |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18黄网站免费网站 | 女人被男人狂躁下面在线观看 | 国语一级毛片私人影院 | 国产精品馆 | 成人开心激情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性生活视频网站 | 娇喘嗯嗯~轻点啊视频福利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 一区二区国产一区二区a4yy | 男女乱淫真视频免费一级毛片 | 131美女爱做免费高清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伊人成人在线观看 | a级片欧美| 在线免费黄 | 一级片免费网址 | 日本高清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在线爱做人成小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 欧美爱爱视频网站 | 99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 一级黄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