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專題訪問 發布日期:2011-08-23 10:36 熱度:
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2011年8月16日在京舉行“2011年《文化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討會。會上,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藍皮書》主編張曉明與專家們對2011年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研討,并發布了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文化藍皮書《2011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力數量、結構的變遷,期刊消費者發生了重大演變,中國期刊產業正在積聚嬗變的能量,中國期刊產業向電子平臺延伸已成不可逆轉趨勢。
藍皮書指出,從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共出版期刊9851種,比上年增長3.16%,而2008年、2007年所出版期刊的種數與上年相比,前者增幅僅為0.86%,后者完全沒有增長。紙質期刊種數年度增幅的這種明顯變化,意味著2009年以來,我國期刊業的準入政策已有了一定的調整,從總體上基本不批新號,轉變為有限制、有區別地準入。
傳統紙質期刊的平均期印數已開始整體性地萎縮——除哲學、社會科學類小幅增加2.19%外,其他6個類別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全行業整體性萎縮1.85%。而與此同時,以手機雜志、網絡期刊全文數據庫、電子雜志等為代表的新興電子形態期刊在2009-2010年間,規模膨脹得都非常迅猛。
據《中國期刊年鑒(2009年卷)》稱,僅就主要網絡期刊全文數據庫網站統計,其期刊文獻的年度總訪問次數多達60億次,同比增長約75%。而且,自2010年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熱賣以來,曾遭遇發展瓶頸的E--Only期刊,也取得了戲劇性增長。2010年初,移動互聯網閱讀平臺“讀覽天下”每個月下載量才30多萬本,到2010年底這個數據已達200多萬本,下載量月增速達50%;手機雜志用戶年度增長率更是達40.6%。
與紙質期刊經營狀況相比,電子期刊“錢途”無量。2009年,我國網絡期刊全文數據庫銷售收入為6億元;2008年,我國網絡期刊全文數據庫銷售收入為3.6億元。這意味著其年度增長幅度達75.4%!再如,在手機用戶最常訂閱的手機信息類型中,以新聞、資訊信息為主的手機雜志比例最高,達64.6%!2009年最后一季度,手機雜志廣告比上一季度增長42.4%;201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幅仍達30.3%。
藍皮書認為,紙質期刊進出口逆差連年增長,說明我國期刊業的國際競爭力并沒有朝走強的態勢發展。這也反映出,我國目前期刊業的政策體系很有調整的必要。
與此同時,電子期刊的海外拓展成效顯著。例如,中國知網憑借其“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已把用戶拓展到了43個國家、地區,其用戶量年度同比增長21%,已成為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研究中國問題的首選資源。網絡期刊全文數據庫作為我國電子期刊中的成熟形態,已為構建國家軟實力作出了貢獻。
最后,藍皮書指出,伴隨著我國網民規模快速突破4億,消費者成為“屏幕時代人”,中國期刊產業如果想在未來5-10年內生存并發展,就必須積極向互聯網、手機等電子平臺延伸產業鏈,并重構盈利模式,期刊向電子平臺延伸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文章標題:中國期刊向電子平臺延伸勢不可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news/148/9983.html
相關問題解答
期刊論文發表常見問題排行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