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石油化工》
關注()【雜志簡介】
《石油化工》為學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科技期刊,由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中國化工學會石油化工專業委員會聯合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核心期刊,CA和Scopus數據庫收錄期刊。
本刊報道石油化工領域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學術水平較高的研究成果,包括裂解分離、有機合成、高分子合成、石油化工新材料、綠色化工、精細化工、催化劑制備及表征、分析測試、化工數據測定、計算機應用、系統工程、化工設備、技術改造等;有關石油化工進展的專題述評及技術經濟分析。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國家“雙百”期刊
2001年獲“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評比一等獎”
2001年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獎”
國外數據庫收錄: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化學文摘
【欄目設置】
主要版塊欄目:研究與開發、精細化工、工業技術、分析測試、進展與述評、國內簡訊、國外動態、專科文摘。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滴流床反應器數值模擬的研究進展 敖晗,周先鋒,張利軍,房艷,彭暉,戴偉,Ao Han,Zhou Xianfeng,Zhang Lijun,Fang Yan,Peng Hui,Dai Wei
信息動態
乙酸異丙酯-異丙醇物系的熱集成變壓精餾分離模擬 韓禎,李宏達,高鑫,李鑫鋼,李洪,Han Zhen,Li Hongda,Gao Xin,Li Xingang,Li Hong
正戊烷熱裂解自由基反應網絡自生成模型的研究 周叢,李蔚,張兆斌,張永剛,王國清,Zhou Cong,Li Wei,Zhang Zhaobin,Zhang Yonggang,Wang Guoqing
茂金屬-Ziegler-Natta催化劑協同催化丙烯聚合 牛慧,許澤楠,董金勇,Niu Hui,Xu Zenan,Dong Jinyong
KL分子篩的堿性對Pt/KL催化劑上正己烷芳構化的影響 宋婕,馬懷軍,閻立軍,李偉,曲煒,田志堅,Song Jie,Ma Huaijun,Yan Lijun,Li Wei,Qu Wei,Tian Zhijian
Co-La-Ni/Al2O3催化甘油水蒸氣重整制氫 張志凱,周慧珍,李曉陽,許慶利,張素平,顏涌捷,Zhang Zhikai,Zhou Huizhen,Li Xiaoyang,Xu Qingli,Zhang Suping,Yan Yongjie
流化床用異丁烷脫氫催化劑性能的比較 劉尚,房德仁,任萬忠,張梨梅,許文友,秦玉武,Liu Shang,Fang Deren,Ren Wanzhong,Zhang Limei,Xu Wenyou,Qin Yuwu
乙烯直接氯化制二氯乙烷的工藝分析 穆曉蕾,齊蘭芝,賈春革,李斗星,Mu Xiaolei,Qi Lanzhi,Jia Chunge,Li Douxing
三環芳烴菲在漿態床內的催化加氫轉化及動力學研究 周凌,趙靜,張德祥,Zhou Ling,Zhao Jing,Zhang Dexiang
1,4-環己烷二甲酸催化加氫制備1,4-環己烷二甲醇的熱力學分析 朱慶才,暢延青,Zhu Qingcai,Chang Yanqing
吸附材料ZIF-8的制備及其儲甲烷性能 馬蕊英,王海洋,趙亮,張英,徐宏,王剛,Ma Ruiying,Wang Haiyang,Zhao Liang,Zhang Ying,Xu Hong,Wang Gang
化工工程師職稱論文:淺析化工通風的現狀及系統設計
【摘 要】本文是化工工程師職稱論文,根據目前化工企業通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在平時工作中對相關標準規范和總結設計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對通風系統設計進行了一些方案性論述。
【關鍵詞】化工,局部通風,全面通風,事故通風,化工工程師職稱論文
目前很多化工企業對這塊不夠重視,去現有工廠里參觀,由于設備或管道系統不夠嚴密,或者為了便于操作許多設備為敞開式,大量的刺激性介質擴散到車間內,再加上沒有完善合理的通風系統,進去以后讓人睜不開眼,喘不上氣,工作人員則戴著口罩,但是這對保護操作人員起不了多大作用,另外如果易燃易爆物質達到爆炸極限的話,更會存在爆炸的潛在危險,對工作人員及周圍人員的人身及財產構成威脅。
石油化工最新期刊目錄
催化裂化柴油復合溶劑抽提芳烴工藝————作者:楊帥康;李琦;許文龍;趙強;田原宇;喬英云;
摘要:以催化裂化柴油為原料,采用餾分切割的方式分離原料中含有較多單環芳烴的輕組分,僅保留重組分,選用復合溶劑探究多環芳烴抽提的實驗條件,借助了反抽提技術進一步降低抽出油中飽和烴的含量,并通過減壓蒸餾對復合溶劑進行回收。實驗結果表明,以重組分為原料,在復合溶劑V(環丁砜)∶V(N-甲基吡咯烷酮)=3∶7、劑油體積比為1.2、抽提溫度50℃條件下,多環芳烴收率可達75.06%,多環芳烴含量為94.88%(w...
一種陽-非離子復合表面活性劑解除反凝析污染的性能評價————作者:方靜;方俊偉;勞勝華;潘麗娟;李微;
摘要:反凝析污染是目前氣藏產能最嚴重的損害類型之一,為解除氣藏反凝析污染,采用表面張力儀和接觸角儀研究了多種單一表面活性劑體系及優選復配的陽離子/非離子(簡稱陽-非離子)復合表面活性劑體系的表面活性和潤濕改性能力,通過電導率實驗、巖心自發滲吸、NMR表征及巖心流動實驗研究了復合表面活性劑體系的臨界膠束濃度(cmc)、表面活性、潤濕改性能力、預防液侵及解除液侵能力,并研究了復合表面活性劑體系中陽離子表面活...
縮酮(醛)類香料合成催化劑的研究進展————作者:杜峰;宋大偉;孔敬文;嚴文娟;金鑫;
摘要:縮酮(醛)類香料是由醛或酮與醇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進行縮合反應所得的產物,該產物具有優異的性質、香味持久,近年來在香料香精化學領域具有廣泛應用。而如何選取合適的催化劑以及合成方法對縮酮(醛)類香料進行高效綠色合成一直是本行業的研究熱點。以酸性催化劑為例,介紹了雜多酸、離子液體、分子篩以及無機鹽等縮酮(醛)類香料合成催化劑的研究進展,并對電催化、光催化和微波輔助等方法合成縮酮(醛)類香料進行分析,為縮...
一種耐高溫自組裝酸化轉向用聚合物的合成與評價————作者:吳安林;張恒;孫亞東;吳越;楊立;全紅平;
摘要:針對非均質儲層均勻布酸難題,通過分子結構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甜菜堿單體1-乙烯基-3-丙基咪唑磺酸鹽(PVIS),將其與丙烯酰胺(AM)、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銨(DMAAC-18)通過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種耐高溫自組裝酸化轉向用聚合物(ADP),將ADP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STAC)復配優選出配套的碳酸鹽巖儲層酸化用轉向酸液,利用FTIR、1H N...
CuCl/NaY吸附劑結構對氫氣中CO脫除性能的影響————作者:黨杰;周廣林;吳謙;李繼聰;姜偉麗;閆超英;
摘要:采用球磨法將CuCl負載到NaY分子篩表面制備了CuCl/NaY吸附劑,采用N2吸附-脫附、XRD、XPS等方法對吸附劑進行表征,考察了CuCl負載量和活化溫度等條件對吸附劑結構及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CuCl負載量(與NaY的質量比)為0.4 g/g的吸附劑具有較高的Cu(Ⅰ)分散度,且Cu(Ⅰ)價態占比達70.97%(x),表現出最高的CO吸附容量。活化溫度450℃時...
催化氧化法脫除CO研究進展————作者:韓迎紅;韓偉;溫翯;楊博;任向東;許開宏;
摘要:CO作為一種易燃、易爆、有毒的氣體,在一些工業領域中,CO的存在會對反應系統造成危害,產生安全和環境污染問題,因此需要將原料、產物或系統中的CO進行脫除凈化。催化氧化法作為脫除CO的方法之一,工藝簡單易操作、轉化率高,極具有應用前景。綜述了用于脫除烯烴原料、氫氣原料、密閉空間、煉化尾氣和煙氣中CO的催化劑,總結了現有催化劑的種類和性能特點,并探討了CO催化氧化反應的機理,從催化劑的開發、應用、機理...
吸附法脫除CO2技術在MTO裝置中的應用————作者:王雪峰;毛滿意;鄧昇;王彩鳳;高志榮;何玉梅;
摘要:研究了固定床吸附法脫除CO2技術在甲醇制烯烴(MTO)反應中的應用,并采用該技術對國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濕法堿洗技術進行工藝替換,滿足了裝置對CO2的脫除要求,同時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的。工業應用數據表明,固定床吸附法脫除CO2技術可將MTO產品氣中的CO2(100×10-6~400×10<...
PCSiN/Ni(Ⅱ)配合物/一氯二乙基鋁催化乙烯二聚————作者:邵若星;張鈺;李俊辰;姜濤;
摘要:合成了系列PCSiN型配體,將它們與溴化鎳(Ⅱ)絡合得到相應的鎳配合物,利用GC,NMR,FTIR,UV-Vis等方法對配合物結構進行了表征。考察了配合物催化乙烯二聚時,反應條件對反應活性和選擇性的影響,并通過密度泛函理論驗證了實驗結果。實驗結果表明,硅原子連接兩個甲基和一個四氫吡咯基官能團的配合物Ni3的包埋體積分數最小,因而表現出較高的活性。配合物Ni3催化乙烯二聚的適宜工藝條件為:反應溫度3...
高溫高鹽碳酸鹽巖油藏油井吞吐洗油用表面活性劑研究————作者:李晶輝;劉玉國;厲通;郭波;王俊豪;
摘要:針對縫洞油藏條件和地層巖石表面帶正電的特點,選擇不同碳鏈長度的甜菜堿、羥磺基甜菜堿及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靜態洗油能力評價和物理模擬評價。實驗結果表明,表面活性劑碳鏈長度相近時,羧基甜菜堿、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羥磺基甜菜堿的洗油能力依次降低,其中,油酸酰胺基丙基二甲銨基羧基甜菜堿(OAB)的洗油性能最好,且OAB提高采出程度優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水驅后注入表面活性劑悶井后再注水驅油,提高采出程度效...
耐高溫抗鹽納米滲吸劑的制備及性能評價————作者:石芳;金韋彬;吳景春;柏明星;張春龍;王浩然;
摘要:以氨基化氧化石墨烯(sj-s)、乙二醛、對氨基苯磺酸鈉為原料,通過共價鍵功能改性合成了一種耐高溫抗鹽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納米滲吸劑(sj-1),采用FTIR,Raman,TEM,粒徑與Zeta電位分析等方法對sj-1進行表征,考察了sj-1的耐溫性、抗鹽性能、油水界面張力、穩定性及滲吸劑提高采收率的能力。實驗結果表明,sj-s上成功接枝了對氨基苯磺酸鈉,sj-1在水中具有良好的自分散性,在130 ℃和...
硬脂酸鐵的制備及其在稠油水熱裂解降黏中的應用————作者:薛藝蒙;丁巍;戴詠川;楊江;么志偉;許競文;
摘要:以三氯化鐵、硬脂酸為原料采用溶劑熱法合成油溶性水熱裂解降黏催化劑硬脂酸鐵,采用FTIR、TG、1HNMR、元素分析、分子模擬蒸餾等方法考察了催化劑用于稠油降黏的適宜反應條件以及降黏原理。實驗結果表明,最佳降黏條件為240℃,油水質量比7∶3、催化劑用量0.3%(w)、1 mL供氫劑,在該條件下水熱反應24 h后稠油降黏率可達77.32%。硬脂酸鐵催化劑可實現稠油降黏及原位改質的作用,催化劑和供氫劑...
支化/交聯聚丙烯多相共聚物的非等溫結晶行為————作者:趙松美;初慶凱;秦亞偉;劉會影;于湲;劉偉麗;
摘要:在等規聚丙烯(iPP)和乙丙橡膠(EPR)兩步共聚反應中引入非共軛二烯等交聯助劑,制備了支化/交聯結構的聚丙烯(PP多相共聚物i PP/EPR。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等分析了iPP/EPR的非等溫結晶動力學,并觀察了聚合物的非等溫結晶形貌。實驗結果表明,支化/交聯PP多相共聚物iPP/EPR中的橡膠相EPR含量可達50%(w)以上;隨著EPR含量的增加,iPP/EPR的結晶...
甲基丙烯醛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研究進展————作者:吳三民;劉東兵;劉曉玲;張麗娜;李蔚;
摘要: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學單體,有多種工業制備路線,主要是丙酮氰醇法、乙烯法和異丁烯法,其中甲基丙烯醛氧化制甲基丙烯酸是異丁烯法制備路線的關鍵步驟之一。綜述了甲基丙烯醛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的反應機理及其催化劑的研究進展,展望了催化劑發展的前景
微泡沫對高溫高鹽油藏稠油的降黏促進作用————作者:黃志學;王業飛;張富民;邵文博;丁名臣;
摘要:針對高溫高鹽油藏微泡沫穩定性弱的問題,優選出一種以聚丙烯酰胺類聚合物SAV10為穩泡劑、表面活性劑芥酸酰胺丙基甜菜堿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為發泡劑的耐高溫高鹽的發泡體系,該發泡體系在6 800 r/min的轉速下攪拌1 min可形成微泡沫,對比了發泡體系和微泡沫的稠油乳化降黏效果和水包油乳液的穩定性。實驗結果表明,微泡沫的乳化降黏效果優于發泡體系。優選出的發泡體系的發泡率可達420%;在90℃下發...
低負載量Zn改性HZSM-5催化甲醇芳構化————作者:楊麗娜;項洋;劉金寶;李劍;
摘要:為了充分利用ZnOH?物種并保證適宜酸性,用低濃度Zn(NO3)2溶液對HZSM-5分子篩進行改性,得到甲醇芳構化催化劑;利用XRD、FTIR、N2吸附-脫附、XPS、NH3-TPD、Py-FTIR、TG-DTG等方法對所制備催化劑進行表征,探究低負載量(0.1%~0.5%(w))Zn對催化劑的影響。表征結果顯...
甲醇與正己烷耦合芳構化流程模擬及分析————作者:楊麗娜;王興宇;魏永峰;李劍;
摘要:以甲醇與正己烷耦合芳構化工藝為研究對象、以甲醇和正己烷的轉化率和產物分布為指標,采用單因素分析法對甲醇與正己烷耦合芳構化反應進行了實驗研究;并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擬軟件自帶的靈敏度分析功能,對萃取精餾塔和苯、甲苯、二甲苯精餾塔進行了模擬優化。模擬結果表明,最優反應條件為進料比m(甲醇)∶m(正己烷)=3∶1、反應溫度420℃、反應壓力0.5 MPa、WHSV=2.0 h-1 用于原油精餾塔中抑制銨鹽腐蝕的一種硫脲緩蝕劑性能及其機理————作者:魏曉靜;聞小虎;李小龍;葛鵬莉;龍武; 摘要:以N,N'-二芐基硫脲(DBTU)為緩蝕劑,將其加入NH4Cl中對SAE1020碳鋼進行腐蝕,通過SEM、原位電化學測試探討了DBTU對NH4Cl腐蝕行為的抑制機理。同時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從頭算分子動力學模擬,深入分析了DBTU分子在Fe表面的吸附行為及其對NH4Cl腐蝕過程的抑制效果。實驗結果表明,DBTU同時通過提升電荷轉移電阻和產物層電阻來有效提高界面處的阻抗,提高了產物膜的致密性與均勻性... 稠油冷采技術現狀及展望————作者:孔鑫鑫;唐曉東;李晶晶;卿大詠;鄧桂重;曹成龍; 摘要:稠油黏度高、流動性低,開采難度大。傳統的稠油熱采技術采收率高,但存在蒸汽用量大、能耗和碳排放量高等問題。稠油冷采技術因其低成本、對環境友好等優勢,已成為稠油開采研究的熱點。概述了國內外稠油冷采技術的現狀,包括水驅、聚合物驅、表面活性劑驅、泡沫驅、微生物驅等的基本原理、適用條件及未來發展方向。綜述了近年來稠油冷采新技術的主要進展,包括化學復合冷采、稠油綠色冷采、納米驅油等技術。提出了稠油冷采技術未來... 氣相色譜-選擇性檢測法分析工業用苯中微量含硫化合物————作者:王小雨;李繼文;王川;姜麗燕;李誠煒; 摘要:考察了氣相色譜-硫化學發光檢測法(GC-SCD)、氣相色譜-火焰光度檢測法(GC-FPD)和氣相色譜-脈沖火焰光度檢測法(GC-PFPD)三種氣相色譜-選擇性檢測法同時測定苯中噻吩和二硫化碳的準確性、重復性,研究了色譜柱類型、極性及膜厚對測定結果的影響,通過噻吩和二硫化碳含量與峰面積響應規律確定定量方法。實驗結果表明,優選色譜柱為1.00 μm厚液膜的強極性DB-WAX柱,采用GC-SCD的線性響... 1,4-丁二醇制備γ-丁內酯脫氫工藝————作者:吳慧玲;孟令臣;張思琦;李浩東;劉博帆;袁勝華; 摘要: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的Cu基脫氫催化劑,對1,4-丁二醇(BDO)進行選擇性脫氫反應生成γ-丁內酯(GBL),通過GC-MS、XRD、SEM、N2O化學吸附等方法研究了可能的反應路徑及催化劑物化性質,考察了反應條件對催化劑催化BDO脫氫反應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BDO脫氫反應產物較多,最佳的反應條件為:N2氣氛、220℃、LHSV為1.5 h-...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