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復雜油氣藏
關注()《復雜油氣藏》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s(季刊)2008年創刊,重點研究復雜油氣藏形成的地質背景、成藏規律及高效勘探開發油氣田的配套工藝技術,評價油氣田的經濟儲量和經濟產量及其邊際效益。
《復雜油氣藏》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復雜油氣藏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394;總被引頻次:10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388;綜合影響因子:0.324
復雜油氣藏欄目設置
油氣勘探、油氣開發、油氣工程、科技信息。
閱讀推薦:特種油氣藏
《特種油氣藏》是國內唯一一份專門報道特種油氣藏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動向的國家級科技期刊。“特種油氣藏”即“非常規油氣藏”,系指稠油、高凝油、低滲秀和巖漿巖、變質巖、裂縫、古潛山及其它一切特殊油氣藏。凡是反映與特種油氣藏的生成、產狀、分布規律、勘探與開發方法、儲運加工、生態環境、科技信息、綜合論述等有關的科技論文均可向本刊投稿。同時征集學術活動、會議簡訊等信息,并竭誠為各單位刊登廣告和各種技術轉讓、咨詢服務等。獲獎情況:遼寧省優秀期刊一等獎;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二等獎;中國《CAJ-CD規范》優秀獎。
復雜油氣藏最新期刊目錄
潿西南二號帶東部低滲儲層下限與有效性評價————作者:代龍;吳仕玖;夏磊;陳楊;梁剛;
摘要:潿西南凹陷二號斷裂帶東部是原油富集區,已發現多個油田,其中古近系流沙港組一段是重要的含油和產油層系,但由于該區地質構造復雜,前人對該區儲層物性下限難以界定,進而難以預測儲層埋深下限。利用實測物性、測井、地層測試及壓汞等資料,采用分布函數法、地層測試法、排驅壓力法和孔喉半徑法等多種手段,明確二號斷裂帶東部流沙港組一段儲層物性下限,另外通過建立流沙港組一段孔隙預測模型,確定極細、細、中砂巖埋深下限。結...
鄂爾多斯盆地南緣張夏組儲層特征及評價————作者:高洋;代宗仰;李陽;王露露;郭子家;任鈮;
摘要:鄂爾多斯盆地南緣張夏組發育多套碳酸鹽巖,同時具備生烴潛力巨大的烴源巖層,具較好勘探前景,但目前該區儲層相關研究較少。通過鉆測錄井基礎資料,結合薄片鏡下鑒定、X射線衍射等數據,基于K-means(K均值)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無監督學習算法,對鄂爾多斯盆地南緣張夏組的儲層特征進行研究,并預測有利區帶。結果顯示,儲層巖性以白云巖為主,其中顆粒云巖儲集物性最好,孔隙度、滲透率的平均值分別為1.12%、1....
深層致密砂巖儲層構造裂縫充填物特征及地質意義——以庫車坳陷克深氣田巴什基奇克組為例————作者:羅威;
摘要:構造裂縫是控制致密砂巖儲層質量及產能的重要因素。基于薄片、成像測井、碳氧同位素以及流體包裹體等資料,分析庫車坳陷巴什基奇克組致密砂巖儲層構造裂縫充填特征與裂縫開啟閉合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構造體制下的流體-巖石相互作用過程及其對儲層的影響,為致密砂巖氣勘探開發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研究區存在三期構造裂縫,形成時代越晚,裂縫充填度相對越低;裂縫中主要充填方解石、石英和硬石膏等膠結物,裂縫中多期次方...
基于主控因素分析的致密砂巖產氣與產水能力評價方法————作者:王冬冬;劉世偉;侯振學;肖凌毅;石磊;
摘要:鄂爾多斯盆地神木地區致密氣儲量豐富,但致密砂巖儲層地質和測井響應特征復雜,儲層產氣能力不明。為了明確致密砂巖儲層的產氣能力,以常規測井和陣列聲波、核磁共振測井資料為基礎,結合巖心實驗資料和壓裂測試資料進行分析,明確了導致致密氣測井響應出現低孔、高孔與低阻、高阻交互組合等多樣性特征的原因在于復雜的孔隙結構與黏土礦物等地質特征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物性、孔隙結構、含氣豐度、脆性對儲層產氣性的影響,并...
存在直線斷層線性頁巖油壓裂井試井模型————作者:馬晴偉;
摘要:針對線性頁巖油藏在長期的地質構造運動過程中產生部分連通斷層,為了能準確評價該模型壓力傳播規律,建立能準確描述該物理模型的數學模型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次研究建立了考慮斷層流通的線性復合無限導流壓裂井數學模型,求解模型并耦合裂縫導流能力函數得到該模型的有限導流壓裂井模型解。基于曲線形態和參數敏感性分析結果得到以下結論:該特征曲線大體上分為裂縫雙線性流、線性流、徑向流、斷層竄流和晚期線性流5個特征階段...
頁巖油儲層儲集空間分類方法研究——以高郵凹陷阜二段為例————作者:錢詩友;
摘要:為了提高頁巖油儲層“甜點”區預測精度,有必要對頁巖油儲層空間進行分類。以高郵凹陷古近系阜寧組二段(簡稱阜二段)儲層為例介紹一種頁巖油儲層儲集空間分類方法。通過壓汞實驗分析孔-喉分形特征,將孔-喉劃分為3類,分別為孔徑<100 nm、100~1 000 nm和>1 000 nm。利用3類孔-喉連通孔隙體積百分比隨孔隙度、滲透率變化趨勢線的拐點和交點作為劃分頁巖油儲層儲集空間界線,將阜二段儲層劃分為頁...
致密油藏壓裂裂縫延伸展布影響因素研究——以X13斷塊為例————作者:廖偉;
摘要:水力壓裂裂縫延伸展布的影響因素包括地質因素和工程因素,地質因素主要有天然裂縫、巖石力學特性及水平應力差等;工程因素主要有壓裂施工液量、砂量及排量等。近年來陸續有學者開展了天然裂縫、施工參數對壓裂改造效果的影響研究,但對天然裂縫欠發育或弱發育的致密儲層壓裂得到的裂縫延伸展布的主控因素仍需開展深入研究。本文以高郵凹陷X13斷塊的X13-1井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值模擬該井19.9 m壓裂段(3 136.1...
中高滲油藏變驅替壓差水驅特征規律研究————作者:洪亞飛;唐湘明;孫東升;馬宏;
摘要:近年來,江蘇油田針對高含水期中高滲油藏開展了多個單元的增壓提液調整,但實施效果迥異,部分井組見到一定的增油效果,但大多數井組呈現“只增水不增油”的情況,對于該類油藏增壓提液的水驅特征規律仍然認識不清。通過開展一維短巖心變驅替壓差水驅特征實驗,研究了不同滲透率級差下變驅替壓差巖心的含水和產液變化規律,認為提高驅替速度(驅替壓差)可有效提高巖心(油藏)采出程度,但隨著滲透率級差增大,增大驅替速度反而會...
海上低滲油田壓驅工藝發展現狀及應用趨勢————作者:彭建峰;范遠洪;吳紹偉;段寶江;勞文韜;
摘要:隨著勘探開發的不斷推進,海上低滲油田開始普遍采用“注-壓-燜-采”一體化壓驅工藝技術,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成為海上目前有效的工藝技術之一。壓驅是增產增注工藝、常規水驅或化學劑驅、燜井滲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整套連續油藏開發的施工工藝。為了提高中國海上低滲油田的開發效益,有必要歸納和總結壓驅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實施經驗。通過總結陸上及海上壓驅地質特征、工藝參數、作業方式,結合國內外壓驅技術動態研究進展,分...
偏心雙層套管開窗技術在江蘇油田的研究與應用————作者:楊雪山;竇正道;張鑫;魏秀乾;蔡多卓;
摘要:雙層套管開窗相比常規單層套管開窗難度更大。Cmin14井是一口部署在閔橋構造閔35斷塊的?244.5 mm和?139.7 mm雙層套管開窗側鉆井,該井雙層套管開窗位置井斜30.02°,具有特殊的“內軟外硬”雙層套管開窗特點,開窗難度大。為了提高雙層套管開窗的效率和成功率,本井針對套管偏心的情況,建立了雙層套管開窗計算模型,優選開窗位置、開窗方位、開窗工具,優化鉆井參數,開窗一次成功,理論計算結果與...
常溫液態CO2壓注工藝的研究及礦場試驗————作者:戈寶富;
摘要:針對低溫CO2壓注過程中存在易汽化、易凍堵及對井筒管材的應力傷害等問題,優化常溫CO2壓注工藝和流程,研制了CO2換熱器、CO2喂液泵和CO2注入泵等關鍵設備,實現了CO2常溫壓注(0~25℃),即將CO2壓注溫度由低溫(-20~-25℃)提高至...
《復雜油氣藏》征稿細則
摘要:<正>1征稿范圍《復雜油氣藏》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油田分公司和海洋油氣分公司主辦。《復雜油氣藏》系統研究復雜油氣藏的成藏機理,經典總結復雜油氣藏勘探開發經驗,積極探討勘探開發復雜油氣藏的新理論、新方法,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為科學研究、油氣田生產和決策服務。《復雜油氣藏》設有油氣勘探、油氣開發、油氣工程等欄目。《復雜油氣藏》的讀者和作者群體為國內外從事復雜油氣藏勘探開發的...
東營凹陷濱三區濱348塊火成巖巖相分布研究————作者:王躍剛;呂維剛;陳志湘;
摘要:以東營凹陷濱三區濱348區塊沙三下(沙河街組沙三段下部)火成巖為研究對象,根據測井、鉆錄井、巖心以及開發地震資料等綜合分析,識別火成巖不同巖性、劃分巖相,得出巖相分布規律,并建立了火山模式。通過研究分析,得出火成巖巖性以玄武巖為主,巖相以溢流相為主,并發育火山口相、火山通道相、侵入相等其他巖相。基于裂隙式噴發模式建立了串珠狀裂隙式噴發和點狀裂隙式噴發兩種噴發模式
基于井控誤差校正的深度域解釋技術在泌陽凹陷中南部地區的應用————作者:應森群;
摘要:泌陽凹陷中南部地區發育多種油氣藏類型,具有良好的油氣成藏條件。由于區內發育白云巖,并且東部及南部鄰近邊界大斷裂等原因,速度橫向變化比較大,導致構造難以落實。常規時間域地震資料對斷層成像不夠準確,且存在構造反轉的情況,嚴重制約本地區的高效滾動勘探和油藏評價工作,而深度偏移技術考慮橫向速度變化,對斷層的歸位更加準確,利用疊前深度偏移得到的地震資料開展深度域解釋技術研究,在井控深度誤差校正的基礎上開展構...
高郵凹陷阜三段地震數據弱信號增強技術研究————作者:廖文婷;郭廷超;鮑偉;許沖;付飛琪;
摘要:在地震勘探中,中深層信號受到高速層屏蔽、吸收衰減以及干擾波等因素的影響,有效反射能量弱。針對該問題,以高郵凹陷阜寧組三段(簡稱阜三段)為例,在分析了地震資料特征的基礎上,研發了基于稀疏脈沖反褶積的透射補償方法,并基于該方法進行了透射補償,結合非均勻相干面波噪音壓制處理技術對地震資料進行了針對性的處理。應用結果表明,針對性方法可以有效增強中深層的弱信號能量,從而為后續的波阻抗反演和儲層預測提供高質量...
近源扇三角洲前緣儲層構型研究——以文昌A油田珠海組為例————作者:孔令輝;
摘要: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受近源扇三角洲前緣多期砂體疊置影響,剩余油分布規律愈趨復雜,限制了油田的進一步挖潛。通過結合測井、地震等資料,分析了扇三角洲前緣內部構型單元,探討了近源扇三角洲前緣內部構型級次劃分,開展了砂體空間配置樣式以及對剩余油影響等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近源扇三角洲前緣主要發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壩、前緣席狀砂3種成因砂體構型單元,建立扇三角洲前緣7級構型劃分模型,識別出疊置型、對接型和孤...
油田污水腐蝕特性與微生物變化情況研究————作者:孟章進;楊帆;姜桂英;馬明;
摘要: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油田系統中的硫化物是造成油田系統管網腐蝕的主要因素,空氣氧化除硫技術在除硫的同時又帶來新的氧腐蝕問題。為了研究硫化物、SRB和溶解氧含量對油田污水腐蝕速率的影響規律,選取N80掛片進行三組實驗對照,測定掛片腐蝕速率及質量損失情況,并用高通量測序來分析實驗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的變化及差異。通過實驗發現溶解氧造成的電化學腐蝕最嚴重,微生物腐蝕是一種復雜且持久的腐蝕類型,并且在有微生物參...
“真”地表疊前深度偏移方法在BS盆地的應用————作者:李書瑜;許沖;郭廷超;潘成磊;鮑偉;謝天義;
摘要:BS盆地位于華南褶皺帶,石油資源潛力大。該區具有近地表和地下構造“雙復雜”的特點,以往的地震偏移成像存在井震產狀矛盾的問題,地震資料成像精度難以滿足BS盆地石油勘探開發的需求。針對這一難題,研究了一種適合BS盆地的“真”地表各向異性深度偏移方法:首先,應用層控克里金插值方法獲得全區各向異性參數場;其次,選擇小尺度平滑的高程面作為偏移成像和速度建模的起始面,應用回轉波層析反演技術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
元壩復雜礁灘相氣藏數值模擬同步擬合————作者:楊麗娟;
摘要:數值模擬常規擬合是單一指標、單向擬合的過程,超深復雜生物礁底水氣藏由于認識程度低、不確定參數多,模型調整多解性強,常規擬合方法擬合效率低、難以保證擬合結果的可靠性。針對超深生物礁底水氣藏的復雜性,提出了同步擬合法,將模型儲量、含水飽和度和生產指標作為擬合目標,將氣水界面深度和毛管壓力曲線與其他不確定參數一起進行調整,考慮不同擬合目標的特殊性、參數優化的針對性及整體一致性,考慮單個參數對多個指標的共...
多元熱流體驅井網組合對油藏生產特征的影響————作者:王大為;廖輝;葛濤濤;吳婷婷;鄭文乾;
摘要:渤海A油田為典型中高滲邊水稠油油藏,采用多元熱流體吞吐取得了較好開發效果,但總體采出程度仍相對較低,有必要通過轉驅進一步提高最終采收率。應用數值模擬對多元熱流體轉驅井網形式進行了優化研究,考慮了4種井網組合形式:直井注-直井采、直井注-水平井采、水平井注-直井采、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結果表明:多元熱流體驅替方式能夠取得較好的開發效果,注入溫度超過200℃以上采出程度增加幅度明顯。通過分析不同注入溫...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