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綠色科技》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為客戶提供省級以上期刊發表的相關信息以及相關渠道的中介服務。本站是《綠色科技》雜志的依托網站,《綠色科技》雜志是本站的主體雜志,直接負責該雜志的的推薦、征稿、信息整理收錄等工作。網站本著用心為客戶服務的原則,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推薦最適合您的論文欄目,幫助客戶節約時間和成本,提高論文發表的成功率。
期刊簡介:《綠色科技》(英文名: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原名《綠色大世界》,2010年變更刊名為《綠色科技》。本刊創辦于1963年,月刊,國際大16開本精美印刷,全國公開發行。是全國從事農業、林業、園林、生態、環保、旅游、自然資源、綠色產業與經濟、綠色建筑等行業科研、教學、經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參考刊物和論文發表臺。趙鵬大院士任本刊編委會名譽主任委員,湖北省林業廳廳長劉新池、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郝翔教授任編委會主任委員。
期刊欄目:前沿聚焦、自然與生態、資源與產業、植物與植被、園林與景觀、園藝與種苗、環境與環保、安全與防護、經濟與管理、地理與旅游、建筑與規劃、能源與節能、材料與工藝、工程與技術、食品與加工、文化與教育、工作研究。
期刊收錄: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221;總被引頻次:528
鳴網鄭重承諾:
1.期刊推薦
網站所有的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省級、國家級、核心正規刊物,具有國內國外雙刊號。凡增刊、假刊、各類專刊、版權有爭議的未經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非法刊物均謝絕合作與發表。
2.寫作指導
我們擁有眾多來自各領域專業知識過硬、寫作經驗豐富的的論文編輯團隊,并擁有一批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為您的論文發表把脈獻策。如果您有需要,我們將以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的標準竭誠為您服務,直到您滿意為止。
3.投稿保證
對于收到的論文稿件,本公司會有專門人員進行認真處理,保證第一時間與您溝通處理意見,并根據發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負責審核、潤筆等工作!
4.客戶投訴及建議
鳴網專門設立了客戶投訴電話,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有不滿之處,或有相關意見或建議,請聯系本站客服人員,我們的相關負責人會第一時間為您解決和答復。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服務人員滿意,請轉告你身邊的同事和朋友。
最后,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網站及《電源技術應用》的關注與支持,我們會認真對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再接再厲,與您攜手共進!
綠色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山地高校校園不同景觀空間的恢復性效應研究————作者:姜濤;陳雪瑤;Ahamd Hassan;黃艷;
摘要:指出了山地高校校園景觀具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恢復和減少壓力的作用。以貴州大學西校區為例,對校園的水體、草坪、林地、廣場、道路、擋土墻景觀空間進行分析,結合恢復性知覺量表探究大學生人群對山地校園景觀空間的感知和偏好。結果表明:戶外景觀空間對于大學生的恢復性效果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水體空間和草坪空間恢復性效果最好。從恢復景觀的特征因子來看,水體空間的迷人性和兼容性最好,草坪空間的遠離性和延展性最好。擋土...
基于通風效果優化的半開敞地下中庭垂直綠化設計策略————作者:郭范敏;楊青娟;張鑫;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地下空間的自然通風優化愈發重要。聚焦于地下半開敞中庭的獨特環境特征,探討基于熱壓通風原理的垂直綠化對通風優化的影響機理和設計策略。通過FLUENT模擬以活墻為典型代表的垂直綠化在半開敞地下中庭空間的應用,關注植物遮陰和蒸騰等降溫作用如何促進空氣流動,辨析與通風相關的三類設計變量(距離地面高度、墻面覆蓋率、傾斜角度)和熱壓通風優化機理之間的關系,分析對半開敞地下中庭空間氣流模式和...
惠州地區3個傳統村落植物景觀調查及其應用————作者:唐晗梅;丁鑫;徐心慧;李芊芊;孫延軍;
摘要:為營造當地鄉村特色植物景觀,建設適宜人居的鄉村生活空間,對惠州地區3個傳統村落居住區范圍內的植物景觀特征開展了實地調研,結合數據分析了不同植物景觀類型的分布特點、植物組成、優勢植物等,通過對其植物景觀格局及特點的分析,模擬出自然或半自然植物群落,提煉出14種鄉村植物景觀配置模式,為鄉村植物景觀營造提供一定的借鑒
廣西油茶良種林下套種玉竹技術試驗研究————作者:廖蒙岳;
摘要:為提高林地綜合效益,探索廣西油茶良種種植技術體系,研究油茶林下套種玉竹的可行性及其相互影響。通過實地調查和試驗研究,系統總結油茶良種的造林地選擇、整地、良種選擇與定植技術要點;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4個不同株行距處理(20 cm×30 cm、25 cm×40 cm、30 cm×40 cm、40 cm×50 cm),研究玉竹最佳種植密度;通過對比試驗,分析套種玉竹對油茶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從...
鹽脅迫對不同品種甘薯幼苗根系的影響————作者:廖樂琴;李婷;尉贇;劉乃榕;張利敏;張賀;龍偉;劉洪青;龐博;陳豐酆;朱洪慶;周全盧;李勝;康樂;
摘要:以27個甘薯品種為試驗對象進行水培試驗,通過測定不同品種甘薯地上部分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過氧化氫(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采用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隸屬函數等方法對各品種根系耐鹽性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在鹽脅迫下,不同甘薯品種根系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植株地上部分與根系干重均比對照組低;根冠比、H PEG模擬干旱脅迫下硅對二月蘭種子萌發的影響————作者:張典;張鑫玥;徐基森;張麗輝; 摘要:為研究外源硅(Si)對干旱脅迫下二月蘭種子萌發的緩解作用,以二月蘭種子為材料,采用紙上發芽的方法,設置3個不同濃度的PEG處理(0%、5%、10%)和3個硅(Si)濃度處理(0、3、6 mmol/L),通過統計種子的發芽率、幼苗的生長指標,研究了不同濃度硅處理對PEG脅迫下二月蘭種子萌發的影響,以期為二月蘭的抗旱研究提供參考依據。結果表明:隨著PEG濃度升高,發芽率、發芽勢、發芽指數、活力指數逐漸... 基于多元統計的海南咖啡豆風味品質分析————作者:郝思羽;邊彬彬;曲寒冰;朱成博;趙娟; 摘要:應用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對海南省5個咖啡莊園中種植的6個不同品種咖啡烘焙豆的風味化合物含量指標進行分析,探究風味化合物對咖啡風味形成的影響,對各品種咖啡豆進行風味特征豐富度的排序、按照香型屬性進行分類。結果表明:(1)總體上,海南省咖啡烘焙豆總體風味品質較優秀,具有較少負面氣味、顯著酸感和較低苦味。不同豆種之間的風味飽滿度和豐富度存在一定差異:揮發性風味化合物指標顯示出較大差... 淄川區古樹名木資源調查與保護建議————作者:謝雪穎;張峻維;張凱平;侯玉松; 摘要:為了解淄川區古樹名木資源現狀,淄川區于2021年、2022年開展了古樹調查工作。結果表明:淄川區共有古樹名木290株,其中一級古樹24株,二級古樹72株,三級古樹194株,隸屬11科18屬18種,主要樹種為國槐(151株)、側柏(89株)、流蘇樹(10株),其余為池梨、毛梾、秀麗槭等。主要分布在太河鎮(102株)、西河鎮(38株)、洪山鎮(54株)3個山區鎮,占比接近67%。針對淄川區古樹名木管理... 鎮江市丹徒區古樹名木資源調查與分析————作者:周杰;蔣學莉; 摘要:為進一步摸清鎮江市丹徒區古樹名木資源現狀,本研究通過資料查詢、知情人訪談及現場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鎮江市丹徒區古樹名木資源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丹徒區古樹資源種類較為豐富,共有35株古樹,涉及9科11屬11種樹種。本次調查還發現丹徒區古樹存在生長環境差、管理不到位、保護措施不規范、資金投入不夠等問題,建議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日常管護、清理建筑物、完善搶救與養護措施、落實規劃責任制等方... 不同森林經營模式對太岳山林區油松天然公益林的影響————作者:席智; 摘要:于太岳山某油松林區開展試驗,根據不同森林經營模式選取目標樹經營模式(S)、綜合撫育經營模式(T)、無干擾經營(CK)樣地,分析了不同森林經營模式對太岳山林區油松天然公益林的影響。結果表明:S經營模式油松天然公益林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impson優勢度指數、Pielous均勻度指數、Margalef豐富度指數較CK模式,分別是其1.46倍、1.49倍、1.06倍、1.31倍;S... 南京市“有機更新”的實踐挑戰與規劃應對研究————作者:張侃;路東平; 摘要:通過回顧國內外城市更新的模式演進,認為“有機更新”應是城鎮化進入穩定期后城市的主要更新模式,具有“保存城市肌理、保留主要功能、保障現狀產權”等特點。針對南京城市特點、歷史文化和土地產權情況,分析南京選擇“有機更新”的現實原因,并梳理南京走向“有機更新”的3個實踐階段,從更新需求、意愿、政策、收益等角度分析傳統增量型規劃設計面臨的挑戰,認為要充分利用好智慧規劃、精細化設計、微單元管理、財務平衡模型等... 長江流域kNDVI的時空演變特征分析————作者:彭德靜;劉娜;湛紫微; 摘要:長江流域跨度大,地形氣候復雜,生態環境脆弱,研究長江流域植被動態變化對于長江流域植被資源管理、生態建設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核歸一化植被指數kNDVI,研究2000-2022年長江流域植被時空演變趨勢,揭示長江流域植被kNDVI的時空演變特征。結果表明:(1)長江流域kNDVI的均值空間分布整體上呈現出東高西低的趨勢。除了長江流域西部,長江的上游源頭河段,kNDVI在絕大部分區域都高于0.4。(... 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研究進展————作者:陳榮清;區智; 摘要:鄉村振興對傳統村莊全面保護的需求日益增長,須以文化景觀為出發點探討傳統村莊問題,以促進其全方位的保護。通過收集1648篇期刊論文、3篇博士學位論文及322篇碩士學位論,從中總結出文化景觀對傳統村莊保護的重要性。利用國家知識庫相關研究文獻和高科技專利信息,對現有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得出2種文化景觀視角下傳統村莊全局保護的研究方向,分別為綜合性的保護理念和戰略及地區層面的保護措施。理解和評價中華優秀傳統... 深圳市光明區園林樹木安全風險評價研究————作者:劉少坤;程睿;石亞男;黎國健; 摘要:以深圳市光明區全區道路及區屬公園為研究對象,結合目測法和儀器檢測法開展了園林樹木安全風險評價研究。結果表明,區屬公園的樹木風險水平總體要高于區屬道路,而各街道轄區內的樹木平均風險水平要高于區屬公園;區內832棵潛在風險樹木中風險水平達到Ⅲ級的有216棵,其中81.08%的Ⅲ級風險樹木都是胸徑不大于40 cm的青壯樹木;主要風險樹種是鳳凰木、樟樹、陰香、南洋楹和紅花羊蹄甲,其中絕大多數的Ⅲ級風險樹木... 不同品種蘋果授粉對‘富士’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包林忠;董建華;王江波; 摘要:為了探究不同授粉品種對‘富士’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篩選最佳的授粉品種。本試驗以20年生‘富士’蘋果作為試驗材料,采用‘白海棠’‘紫紅沙果’‘秦脆’‘五棱海棠’4個蘋果品種的花粉對其進行授粉,以果園配置的授粉樹‘嘎啦’授粉作為對照,果實成熟后測定不同授粉組合果實品質指標。結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種均能對‘富士’蘋果果實品質有一定的影響。‘秦脆’和‘白海棠’授粉在提高‘富士’蘋果單果重和硬度方面表現良好;... 柳州市典型居住區康體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作者:李美蕓;唐燕玲;劉婷;楊善云;覃富強;梁修仁; 摘要:通過實地調查與文獻分析,對柳州市12個典型居住區的景觀植物資源及康體植物資源的種類與應用情況進行了系統的評估。結果表明,柳州市典型居住區共有景觀植物317種,隸屬于97科224屬,以被子植物中的雙子葉植物為主,同時包含少量裸子植物、蕨類植物及單子葉植物。植物區系以寡種科和單種屬為主,多種科和多種屬較少,整體植物種類較為豐富。從康體功效的角度分析,視覺類植物(觀花植物115種、觀果植物18種、彩葉植... 撫育采伐對森林植物多樣性的影響研究————作者:李興瑞;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強度撫育采伐對森林植物多樣性的影響規律,為森林經營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以云南省普洱市8年生杉木-木荷混交林為研究對象,通過設置20%、30%、40%3個采伐強度處理和空白對照,采用Simpson指數、Marglef指數、Shannon-Wiener指數和Pielou均勻度指數評價植物多樣性,分析不同采伐強度下植物多樣性的動態變化。結果表明:短期內(2016年),較高強度采伐促進了物... 鞍山市鄉村人居環境適宜性評價及優化分析————作者:劉賀;趙琳琳;王慧;李松波; 摘要:基于數字高程模型(DEM)、遙感影像和POI等多源數據,構建人居環境綜合適宜性指數,結合熵值法和空間自相關分析,對2023年鞍山市鄉村人居環境適宜性進行系統分析,并探討其與人口分布的協調關系。結果表明:(1)鞍山市自然環境適宜性呈現“南高北低,南北高中間低”的空間分布格局,人文環境適宜性表現為多核心分布,綜合適宜性既體現了自然環境的南北差異,又反映了人文環境的多核心特征;(2)高適宜性區域面積占比... 高溫熱浪下城市藍綠空間降溫服務供需關系的空間格局研究————作者:江尉;彭立華;劉珊; 摘要:城市藍綠空間是緩解高溫熱浪的重要空間載體,通過分析藍綠空間降溫服務的供需關系及空間分布特征,以識別供需錯位與優先干預區域,為氣候適應型城市空間規劃提供參考。以南京江南主城為例,采用地理大數據及GIS空間分析方法,以地表降溫強度與距離表征降溫服務供給,以危害性、暴露性和脆弱性綜合反映降溫服務需求,解析高溫熱浪背景下城市藍綠空間降溫服務的供需關系空間特征。結果表明:(1)城市藍綠空間的平均地表降溫強度... 洞庭湖流域陸地水儲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作者:湛紫微;劉娜;韋佳文;彭德靜; 摘要:洞庭湖流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農業的發展對地下水資源的依賴程度很高。了解洞庭湖流域的陸地水儲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對流域內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GRACE衛星產品分析了洞庭湖流域陸地水儲量的時空變化特征和驅動因子。結果表明:(1)時間上,2003-2020年洞庭湖流域水儲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空間上,洞庭湖流域陸地水儲量變化大致呈自東北向西南減少的趨勢,四季水儲量在空間分布具有明顯差異。其...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