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農業科技通訊》
關注()【期刊簡介】
《農業科技通訊》雜志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央級農業實用綜合、技術、信息期刊,創刊較早(197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發行量大、影響面廣;全國農業優秀期刊(五次獲獎)、核心期刊。ISSN:1000-6400 CN:11-2395/S 郵發代號:2-602 本刊啟迪種業科技研發,開拓種業人員新思想,幫助種子行業公司管理者決策,及時報導種植業動態和最新農業成果,尤其是種業界的新產品、新技術。側重大田作物,兼顧園藝作物,本刊技術實用,信息及時可靠,是種子經營、農業種植的一本�?�。
【報道內容】
本刊及時報導國內外政策動態和最新農業成果,尤其是糧、棉、油及其他經濟作物,果、蔬、園林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側重大田,兼顧園藝,是種植業者首選刊。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農業科技通訊
創刊時間:1972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辦刊宗旨】
本刊啟迪種業科技研發,開拓種業人員新思想,幫助種子行業公司管理者決策,及時報導種植業動態和最新農業成果,尤其是種業界的新產品、新技術。側重大田作物,兼顧園藝作物,本刊技術實用,信息及時可靠,是種子經營、農業種植的一本�?�。
【讀者對象】
種業界人士及推廣人員、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糧棉油蔬果基地、農業示范園區、農場、農墾系統、基層農業領導農業院校師生及所有與農業有關人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全國農業優秀期刊(五次獲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人企風采、種業論壇、企業視窗、問題與探討、糧經天地、果蔬大觀、名特新優品種、貯藏加工、品種推介,市場信息等。內容豐富翔實、信息量大、技術實用。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麥田守望者 出彩農科人記甘肅省著名小麥育種專家楊文雄研究員 本刊編輯部 1+247
2 陜西省大豆育種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王京宏 4-5+50
3 沿黃地區超級稻育種與種子產業化 郭秋榮 王書玉 殷春淵等 6-8+12
4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的問題及相應對策以寶雞市為例 王 麗 胥志文 周建宏等 9-12
5 邯麥系列小麥品種推廣應用情況概述 李俊玲 13-15
6 加強市場準入管理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烏魯木齊市農產品質量全程市場準入實踐現狀及對策 李彥霖 劉淑華 15-17
7 山東省石榴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郝兆祥 侯樂峰 王艷琴等 18-21
8 南京市盆花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高福新 陸田寶 22-23
9 植物Waxy基因研究現狀及展望 傅雪梅 陳發波 24-26
10 呂梁山區道地藥材種植現狀調研報告 田洪嶺 郭淑紅 許陶瑜等 27-28+37
11 山西省道地藥材發展現狀調研 于書菊 吳昌娟 郭淑紅等 29-30+67
12 對三門峽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幾點建議 焦 健 王 樂 吳立鋒 31-32+106
13 荊門“三堅持三促進” 助推農業轉型升級 孫立軍 儲劉專 熊守標等 33-34
14 我國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種動態與抗玉米大斑病材料篩選 楊耿斌 35-37
15 播期播量對聊麥18主要性狀的影響 閆樹平 王光祿 王懷恩等 38-41
16 高密度下玉米新品種適應性鑒定試驗研究 陳桂娟 許海濤 42-44
17 陜南高山玉米新品種鑒定篩選試驗研究 龐均喜 44-47
18 11個玉米品種在古浪縣高海拔旱作地區引種試驗初報 張多云 戴紅燕 何增國 48-50
園林類論文發表: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摘要:在城市綠化建設中,鄉土植物對穩定城市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園林建設者要求真務實,努力創新,調整思路,統一認識,以鄉土植物為基調科學合理配置植物,突出鄉土地域特色,營造出親切于人的園林意境和便捷于人的行為空間,方能使鄉土植物成為園林建設中的主角。
關鍵詞:鄉土樹種,園林綠化,應用
一、鄉土樹種的概念
鄉土樹種,通俗的講就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樹種,在長期的種植培養中,對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等原產地自然環境具有天然適應性的樹種。
農業科技通訊最新期刊目錄
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吐絲25 d去雄對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作者:楊然;徐彬彬;蒿呈龍;龍厚元;劉明敏;班學;
摘要:研究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形式下玉米人工去雄對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為今后大田大面積機械去雄作業奠定理論基礎。選用蘇玉34玉米品種為試驗材料,于玉米吐絲后25 d進行人工去雄,設置去雄1張葉片保留棒上5葉(S1)、去雄2張葉片保留棒上4葉(S2)、去雄3張葉片保留棒上3葉(S3)、去雄4張葉片保留棒上2葉(S4)、去雄5張葉片保留棒上1葉(S5)5個去雄處理,其中以不去雄(CK)處理作為對照。結果表明,...
播量對涼山州高寒山區燕麥生產性能的影響————作者:馮華昊;馮家平;韓重陽;許利英;陳雪梅;聶增琴;
摘要:為篩選涼山州高寒山區燕麥的適宜播種量,助力涼山州草食畜牧業健康發展,以夢龍燕麥為參試材料,設置9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225 kg/hm2 4個播量水平,于2023年4月在涼山州布拖縣開展生產性能比較試驗,通過測定參試燕麥的各項生產性能指標,對不同播量水平下燕麥生產性能進...
高產穩產抗倒小麥新品種溫麥35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作者:程明凱;劉兢文;張世鑫;王海華;
摘要:溫麥35是溫縣農業科學研究所以溫麥28為母本、洛新998為父本雜交,經系譜法選育的半冬性中晚熟中筋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具有抗倒、抗病、籽粒飽滿、容重高、商品性好、高產穩產廣適等特性,2024年通過河南省審定。本文作者介紹了該品種的品種來源及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和產量表現,并總結了該品種的栽培技術要點,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第三師16個棉花品種比較試驗————作者:徐珊;馬麗;孔松;肖磊;邱森;賈夢夢;胡寶;
摘要:本試驗以16個棉花品種為供試材料,采用隨機區組排列,研究不同棉花品種的生長差異,測定并分析各品種農藝性狀、生物產量、纖維品質等。結果表明,籽棉產量與皮棉產量排名前三的為X19075、金墾1565、塔河2號,分別較對照增產9.9%、5.8%、4.4%(籽棉)和26.6%、19.1%、16.8%(皮棉)。本試驗條件下,綜合性狀表現較好的品種為X19075、金墾1565、塔河2號
抗倒廣適小麥新品種漯麥77的選育及栽培技術————作者:望俊森;趙永濤;張中州;袁謙;甄士聰;張重陽;田苗;
摘要:漯麥77是漯河市農業科學院以L2111作母本、漯麥18為父本雜交選育出的高產半冬性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產量三要素協調、冬季抗寒性好、莖稈彈性較好、抗倒性較好、適應性強等特點,于2023年通過河南省審定。本文作者介紹了該品種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并總結了該品種的配套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生產和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秈型雜交水稻文兩優87的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作者:朱飛龍;陳文富;王少希;宋運鐘;
摘要:文兩優87是由合肥韌之農業技術研究所(普通合伙)和福建華谷高科有限公司用母本文247S和父本R8071配組育成的高產優質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廣適的特點,并且稻米品質優良,2020年米質為部標一級,2021年米質為部標二級。本文作者主要介紹了文兩優87的育種過程、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旨在為該品種的進一步普及和應用提供參考
蠶豆銹病致病機制及抗性策略研究進展————作者:張志林;席亞東;項超;劉榮;李祥;宗緒曉;楊濤;
摘要:本文作者全面回顧了蠶豆銹病的研究進展,探討了由Uromyces viciae-fabae引起的銹病對豆科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致病機理、抗病育種及綜合防治策略。深入分析了侵染過程、宿主病原互作、傳播規律及抗性的遺傳和分子機制,并評估了病原菌分類與抗性位點檢測技術,提出改進方向;總結了包括生物防治在內的綜合管理措施,以支持蠶豆銹病的理論研究和防治實踐
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養分及玉米產量的影響————作者:付忠衛;毛濤;李文偉;安昱瑾;
摘要:為了掌握微生物菌劑在修復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減少化肥施用、增產提質等方面的應用效果,本試驗研究了微生物菌劑在甘肅張掖市玉米制種上的應用效果,重點分析了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養分變化和玉米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基施微生物菌劑(600 kg/hm2)顯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有機質、氮磷鉀的含量,起到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提升耕地質量的作用。在常規施肥條件下,基施微生物菌劑使玉米產...
第三師小海子墾區5個棉花品種比較試驗————作者:孔松;孔憲輝;徐珊;賈夢夢;邱森;胡寶;馬麗;
摘要:本研究闡述了5個棉花品種在兵團第三師小海子墾區的種植情況,對其生育期、農藝性狀、產量、品質等性狀進行綜合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創棉531綜合表現最好,生育期天數最短,為125 d。在籽棉產量和皮棉產量方面,創棉531表現均最優,籽棉、皮棉產量分別達451.4 kg/畝、209.0 kg/畝,比CK增產21.6%、35.0%。品質相較于其他4個品種,均不同程度突出了其品種優勢,建議可在小海子墾區繼續進...
糯玉米新品種春糯13的選育及栽培技術————作者:楊春影;陳虹地;吳江;趙新華;謝振明;馮引弟;劉洋;范增娟;司學政;任建菲;劉英群;李玉雪;王健君;
摘要:春糯13是長春市農業科學院于2016年以BN11為母本、ZN66為父本利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種,該品種具有高產、優質、抗病性較強、商品性好的優點。于2022年8月通過吉林省審定,適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晚熟區種植。本文作者介紹了春糯13的品種來源和選育過程、品種特征特性、產量表現、栽培和制種技術要點,旨在對該品種的推廣和發展提供相關的數據參考
玉米新品種隆玉919的選育及制種與栽培技術————作者:李金峰;劉駿;宋庭玉;杜立豐;王士苗;周建明;邵國璽;
摘要:隆玉919是河南省泰隆種業有限公司以L1615為母本,以L1655為父本測配雜交而成的玉米新品種,其突出表現為根系發達、高抗倒伏,結實性、結穗性優良,豐產穩產性好,抗病性好、品質好。本文作者介紹了隆玉919的品種來源及選育流程、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并結合當地種植經驗,系統論述了隆玉919的制種要點和栽培技術
高淀粉玉米新品種丹墾426的選育及栽培技術————作者:王秀鳳;豐光;王孝杰;姚永祥;陳增齊;于兵;曹祖波;
摘要:丹墾426是丹東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選系丹M110為母本、M3134為父本組配而成的玉米雜交種。該品種2018-2019年連續2年參加6個點次比較試驗,6個點次全部增產,2年平均畝產831.0 kg,比對照增產11.5%; 2020-2021年參加遼寧省東裕聯合體晚熟組區域試驗,連續2年7個試驗點次全部增產,2年平均畝產801.3 kg,比對照沈玉21增產6.6%;2021年生產試驗,7個試驗...
優質高產抗病雜交中稻品種隆兩優1019的選育及栽培和制種技術————作者:曾昀;符星學;郭進有;張思念;謝志梅;符辰建;秦鵬;
摘要:隆兩優1019是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母本隆科638S與父本華恢1019配組育成的兩系雜交中稻,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耐熱性強、廣適等特點。在隆平高科綠色通道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2年區試中,平均畝產663.43 kg,比對照增產7.45%,全生育期平均135.4 d,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0,整精米率68.9%;在湖南省2年區試中,平均畝產583.7 kg,比對照增產2...
晚秈早熟組合瑜香優191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作者:李智謀;劉邦華;姚仁祥;伍振平;姜守全;蔡少先;聶勇;管鋒;方杰;
摘要:瑜香優191是湖南湘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瑜香178A為母本、 R19-1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2022年通過國家審定。2022-2023年開展百畝高產示范,平均產量為8.86 t/hm2。本文作者介紹了該品種的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營養強化型彩色小麥新品種豫州黑麥2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作者:張坤普;王曉平;楊亞平;贠清峰;師翠蘭;鄭細山;王道文;
摘要:豫州黑麥2號是河南農業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利用分子育種技術培育的營養強化型彩色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抗病等特性。于2021年通過了河南省的審定,并已申請了國家新品種權保護。本文作者對豫州黑麥2號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及其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
優質食味軟米品種南粳5718的綠色豐產高效栽培技術————作者:陳雷;蔡雯雯;張來運;孫瑞建;
摘要:南粳5718是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與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寧7022為母本、鹽粳608為父本選育而成的超級稻中熟中粳稻品種,2019年和2021年分別通過江蘇省審定�;窗彩泻闈蓞^自2019年引進示范種植以來,表現出產量高、抗性強、品質優、口感好的特點。本文作者介紹了該品種的主要特征特征,并從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綠色防控、適時收獲等方面對其高質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
優良食味粳稻新品種蘇粳1180的選育及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作者:曹鵬輝;于雅潔;喬中英;袁彩勇;董明輝;宋云生;謝裕林;陳飛;朱勇良;
摘要:蘇粳1180是江蘇太湖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優質抗病粳稻品種松粳19作母本、優質粳稻新品系JC19作父本雜交配組,經過系統選育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種,具有品質優、食味好、綜合抗性好、抗倒性強、適合輕簡栽培等優點。該品種的全生育期156.6 d左右,株高96.1 cm,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有效穗數22.1萬穗/畝,每穗總粒數129.4粒,平均結實率95.3%,千粒重26.2 g。2022年在江蘇優質水...
糧飼兼用玉米新品種龍育395的選育及栽培和制種技術要點————作者:范金生;孫德全;李綏艷;林紅;馬延華;潘麗艷;李東林;吳建忠;
摘要:龍育395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草業研究所于2014年以自選系T641為母本、自選系T6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種,具有根系發達、活稈成熟、高產抗逆等優點。該品種于2022年通過黑龍江省審定,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作為糧飼兼用玉米品種推廣種植
國審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冀麥765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作者:呂亮杰;趙愛菊;劉玉平;郭曉蕊;趙煒;陳希勇;
摘要:冀麥765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群體為母本、師欒02-1為父本雜交,經系譜法選育而成的優質高產多抗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半冬性,生育期較對照濟麥22稍早,幼苗半匍匐,分蘗力強,抗倒性較好,整齊度好,熟相好,產量三要素協調,屬于中強筋品種,2020年通過河北省審定,2022年通過國家審定。本文作者對其選育過程、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及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以期為企業加工和大面積推廣提供參...
甜玉米新品種京雙甜9933的選育及制種和栽培技術————作者:蘭宏亮;裴志超;孫思偉;周繼華;張保民;
摘要:京雙甜9933是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和北京保民種業有限公司以自交系BMMO0701作母本、自交系BML13051907作父本雜交選育的超甜玉米品種,果穗長筒形,穗軸白色,籽粒黃白雙色、甜質型。該品種具有豐產性好、成穗率高、果穗外觀和品質較好的特點,對大斑病、小斑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較強抗性,適宜在北京及周邊類似氣候地區進行大面積種植,2022年通過北京市審定。本文作者介紹了該品種的品種來源及選育經過、...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