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南林業調查規劃》
關注()【期刊簡介】
《中南林業調查規劃》屬于自然科學專業技術類刊物,本刊圍繞林業廣大重點工程建設,刊登森林資源管理,林業分類經營,森林經營設計,資源與環境監測,測樹制表,專業調查,森林公園,林業遙感和計算機在林業調查規劃中的應用及國內外林業調查零星劃科技與動態等方面的論文。來源于實踐,指導和應用于實踐是本刊的特點。適合從事林業調查規劃、林業科研和教學及基礎林業工作者閱讀參考。
【刊登內容】
本刊刊登森林資源管理、林業分類經營、森林經營設計、資源與環境監測,測樹制表、專業調查、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規劃、林業遙感和計算機在林業調查規劃中的應用及國內外林業調查規劃科技與動態等方面的論文。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入。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3種異速生長方程對生物量建模的對比分析 曾偉生; 1-3+19
2 基于林地“一張圖”的森林紅線管理方法探討 王吉斌;桂來庭;李才文;何鐵祥;饒日光; 4-7
3 利用度量誤差模型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云南云杉相容性立木材積和地上生物量模型 梁文業;賀鵬;肖前輝; 8-12
4 西藏高原林芝云杉樹高與胸徑異速生長方程建模 普布頓珠;邊巴多吉;郭其強;朱雪林;朱莉; 13-15+66
5 新疆兵團第十四師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與對策 羅惠文;李杰軍; 16-19
6 西藏高寒區當雄縣人工植樹現狀調查及建議 丁玉珂;德吉桑姆;索朗次仁; 20-23
7 會澤縣石漠化地區造林技術探討 孫紹文;馬娟;羅蓉明;張國榮;朱金彩; 24-27
8 南京濕地動植物資源現狀與保護 黃月;魯小珍;吳穎瑩;魯長虎; 28-31
9 西藏高原濕地面臨主要問題及保護對策 羅懷斌; 32-35
10 貴州招堤國家濕地公園濕地資源及其保護研究 吳協保;潘高;潘登; 36-39
11 新疆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現狀和對策 劉浦江; 40-42
12 森林資源監督木桶理論初探 詹昭寧; 43-45
13 天然林保育理論基礎研究 歐陽君祥;肖化順; 46-49
14 廣東省森林碳匯宏觀監測體系探討 徐期瑚;羅勇;劉飛鵬;張紅愛;楊加志; 50-53+60
15 歐美國家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術研究現狀 王 鵬; 54-57
16 貢覺縣森林植被及土壤分布規律研究 劉金山;孫繼霖;柯善新;索朗羅布;江騰宇; 58-60
期刊投稿須知:
1.1專題評述 能夠反映某個學科或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的研究進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的方向,論文篇幅不限。作者本人或所在室驗室在本領域有相當的研究經歷和科研成果。
1.2研究論文 反映我國植物分子生物學和分子育種領域在基礎理論、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方面的、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刊物上尚未發表過的原始研究工作報告。
1.3研究報告 為爭取時間以簡要的形式發表的原始研究工作報告。論文篇幅要求在5-8個印刷頁面左右。
1.4專題介紹 主要介紹植物分子生物學與分子育種領域的文獻綜述性論文。論文篇幅要求在6個印刷頁面以上。
1.5學位論文簡報 主要刊登博士學位論文及優秀碩士論文之大摘要。篇幅要求在2個印刷頁面。中英文同時刊登。
1.6新基因、新種質、新品種 主要刊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基因,經過鑒定或品種審定的新材料及品種。篇幅要求在6個印刷頁面左右。
1.7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 主要刊登我國學者自主發明的新思路、新技術和新方法。篇幅要求在6個印刷頁面左右。
獸醫學論文發表:豬口蹄疫病的診斷與防制技術
[摘 要] 鎮雄縣地處云貴高原,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易于發展畜牧養殖業,其中,生豬養殖由于其市場廣闊,消費群體廣大且穩定,養殖技術發展成熟等條件,成為了我縣畜牧養殖的主體力量。而與之相伴的動物免疫控制與防治工作,就成了我們工作的重點關心對象。在本文中,作者通過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對于豬口蹄疫這一傳播迅速、危害程度高的烈性傳染病發病機理及后續無害化處理工作作了詳細闡述,并提出了數條操作性較強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對本縣畜牧工作的持續健康開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 獸醫學論文發表,鎮雄縣,豬口蹄疫病,診斷,防制
一、鎮雄縣生豬養殖現狀
作為我縣畜牧養殖的主力產業,生豬養殖一直是我縣畜牧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保障我縣養殖農戶的養殖工作能順利進行,我站一直堅持走訪農戶,了解養殖情況,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并定期組織培訓,以講座的形式將科技知識送到田間地頭。同時,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做到緊跟發展,想農戶所想,急農戶所急。真正做到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
中南林業調查規劃最新期刊目錄
湘南地區不同立地條件閩楠林分生長研究————作者:宋良友;魏德福;趙單;黎明;鄧長寧;
摘要:以湘南地區不同類型閩楠林分為研究對象,探究不同立地條件下各類型閩楠林分生長差異,為閩楠人工林的營造模式提供相關參考。結果表明:1)在同一林分類型中,樹齡越小,閩楠林分的年平均生長量越高;2)在相同林分類型、不同林分密度的閩楠混交林中,閩楠林分年平均生長量與林分平均密度呈負相關關系;3)相較于閩楠純林、閩楠-杉木混交林中閩楠的樹冠圓滿度,閩楠-木荷混交林中閩楠的樹冠圓滿度較高;4)坡位對閩楠林分平均...
基于多源遙感數據決策級融合估測森林蓄積量————作者:舒謎;林輝;楊旸谷;
摘要: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旺業甸實驗林場為研究區,選擇高分二號(GF-2)、Landsat-8、哨兵二號(Sentinel-2)遙感數據源,結合79個地面調查樣本,提取單波段、植被指數、紋理特征等243個變量,通過Pearson相關系數與前向特征選擇方法進行特征篩選,采用多元線性回歸、隨機森林、k-最近鄰、支持向量機等模型,按照GF-2與Landsat-8(G+L)、GF-2與Sentinel-2(G+...
長株潭生態綠心鳥類多樣性分析————作者:舒服;吳南飛;張同;曹明;寧建;湯光偉;傅祺;謝逸菲;何振;
摘要:為了解長株潭生態綠心區鳥類資源的多樣性,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對該區域鳥類群落結構和多樣性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如下:1)綠心區現已記錄鳥類98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5種;在居留型方面,留鳥占比約53.06%、夏候鳥占比約25.51%、冬候鳥占比約19.39%、旅鳥占比約2.04%;在區系從屬方面,東洋界種類占比約50.00%、古北界種類占比約27.55%、廣布種占比約22.4...
基于隨機森林的杉木林林下草本可燃物載量估算——以安化縣為例————作者:程霞;陳振雄;楊旸谷;陽勝男;丁山;樊勇明;
摘要:為研究杉木林林下草本可燃物載量的估算方法及空間分布,在湖南省安化縣設60個杉木林樣地,利用隨機森林模型估算樣地的草本可燃物載量,并分析各因子在估算過程中的重要程度。結果表明:1)隨機森林模型對草本可燃物載量的估算精度較高,訓練集的OOB error為0.122 5,測試集的R2為0.915 9,RMSE為0.033 2 t/hm2,均通過了0.01水平的...
基于PyTorch深度學習框架的武漢市森林資源變化監測模型研究————作者:鄧春成;孫巧峰;唐星;李艷麗;盧秉俊;陶章思;
摘要:基于武漢市2期遙感影像數據,采集變化識別樣本,采用深度學習框架PyTorch對樣本模型進行訓練、效果預測,構建變化監測模型,利用變化監測模型進行遙感影像變化信息的提取,形成變化提取成果。結果顯示:武漢市森林資源變化識別準確率達88.1%,召回率達88.5%,且隨著樣本數量的增加和影像質量的提升,基于深度學習框架的變化識別提取準確率和召回率也得到了提升。構建的武漢市森林資源變化監測模型可應用于森林資...
廣東乳源南方紅豆杉縣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植物空間分布格局————作者:胡益;吳南飛;李家湘;張蓓;王昊瓊;曹明;
摘要:植物種群在群落中的空間分布格局是研究植物群落生態學的基礎,也是當前生態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為探究廣東乳源南方紅豆杉縣級自然保護區內保護植物的空間分布格局,采用實地調查和訪問相結合的方式,發現該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8種;對該護區內保護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格局進行分析,得出該保護區內的保護植物種類均呈聚集分布和明顯的海拔梯度格局;結合物種組成和種群結構...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構建的空間尺度規律————作者:陳盼;林壽明;吳林芳;彭威雄;郭盛才;
摘要:為了解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構建在空間尺度上的變化規律,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設立20 hm2網格,通過在網格內設置樣地,對樣地監測調查、構建譜系樹,并應用PER-SIMPER生態模型,從物種共存和譜系結構的角度,明確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構建機制。結果表明:該保護區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譜系結構呈現聚集分布,且具有尺度依賴性,即隨著空間尺度的增加,聚集程度逐漸增強;該保...
香椿適應石漠化立地根際微生物特性研究————作者:郭仝同;潘紫芊;劉阿曼;朱寧華;
摘要:選取石漠化地區不同立地條件下的香椿林為研究對象,研究根際土壤養分含量及其生態化學計量比與根際土壤微生物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1)巖石立地條件下土壤中的SOC、TN、TP含量普遍高于非巖石立地條件,且兩種立地條件下的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或顯著水平;巖石立地條件中的C/N、C/P、N/P比值稍低于非巖石立地條件。2)從真菌、細菌的門、目、屬三個分類水平上看,兩種立地條件中的真菌優勢門均為子囊菌門,細菌優勢...
利用地基激光雷達數據研建林業數表模型————作者:杜志;陳振雄;賀東北;孫華;王金池;張文凡;
摘要:以湖南省馬尾松、櫟類2個樹種(組)為研究對象,利用地基激光雷達掃描樣木,獲取樹高、胸徑、地徑等林木參數,基于激光雷達點云數據構建樹高曲線模型和材積模型,并以解析木調查實測數據為對照,檢驗點云數據提取的林木參數精度和評估林業數表模型的適用性。結果表明:1)地基激光雷達提取的林木參數與同口徑解析木實測數據無顯著差異,馬尾松、櫟類2個樹種(組)點云數據提取的胸徑估計精度均達98%以上,樹高估計精度在92...
基于CiteSpace的我國森林可持續經營研究文獻計量學分析————作者:石浩友;宋亞斌;江騰宇;許立;溫坤劍;
摘要:分析我國森林可持續經營研究的現狀和熱點,對促進我國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探索與實踐,以及推動林業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在中國知識基礎設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工程數據庫檢索到1 047篇關于我國森林可持續經營研究的中文文獻,并以此為分析數據,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通過CiteSpace軟件生成關鍵詞共現圖譜、關鍵詞聚類...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祁陽市油茶產業發展潛力評價————作者:文敏;張龍;鄒澤林;任藍翔;詹俏;鄭鈺婷;
摘要:為了對祁陽市油茶產業發展潛力進行定量評價,采用層次分析法,選取油茶現有和可種植面積、油茶產期面積、油茶良種繁育基地面積、油茶籽加工能力和油茶生態旅游面積5個指標,構建油茶產業發展潛力指數計算模型。根據油茶產業發展潛力指數計算模型,將祁陽市油茶產業發展潛力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分別對應的評價結果區間為:(0.6,1]、(0.3,0.6]、[0,0.3]。研究結果顯示,在祁陽市轄區的26個鄉鎮(街...
廣東省林地管理邊界的劃定方法與實踐————作者:林壽明;丁勝;蔣雪冰;薛冬冬;
摘要:基于相關政策法規,從廣東省林地管理邊界劃定工作的實際出發,提出了一種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林地管理邊界劃定方法,并以高州市為試點單位進行實踐驗證。該劃定方法基于遙感影像、地形、林業專題、耕地等多源數據,利用GIS技術的空間分析功能,對林地管理邊界進行數據標識,再提交給縣級主管部門確認,確認后的林地邊界在征求其他相關部門的意見后需再完善,并將最終成果提交至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后,形成最終林地邊...
“珠海一號”高光譜遙感數據在土地利用分類中的潛力研究————作者:王昊瓊;胡益;王昊琛;舒勇;羅為檢;
摘要:探究高光譜遙感數據在土地利用分類中的作用,有助于全面了解土地資源的現狀和動態變化,為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和農業管理提供基礎數據。以國產“珠海一號”高光譜遙感數據為主,使用最小噪聲變換處理后,對比分析了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機、隨機森林和面向對象4種分類方法的地物分類精度。結果表明:分類的總體精度由高到低依次為隨機森林(76.77%)、最大似然法(72.32%)、支持向量機(67.25%)和面向對象(4...
“雙碳”目標下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對策研究——以廣東省為例————作者:楊玲;丹丁;陸翔;齊建文;劉寅學;楊傳金;梁曾飛;
摘要:以廣東省為例,從森林資源現狀和林業碳匯發展情況兩方面闡述了該省林業碳匯現狀,指出了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蘊藏著巨大潛力,分析了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的制約因素,并提出相對應的對策,目的在于為廣東省高效開發林業碳匯項目提供參考,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統籌“五庫”功能開展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的初步思考————作者:吳后建;楊寧;劉揚晶;賀東北;文汲;丹丁;
摘要: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高質量開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首要任務。文章以其為立足點,堅持系統觀念,提出了“以生態系統‘碳庫’功能發揮為引領、統籌‘五庫’功能開展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的初步設想,分析了生態系統“五庫”功能內涵,探討了基于統籌“五庫”功能的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概念、內涵和實施路徑,希望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參考
我國森林城市建設發展歷程、現狀及展望————作者:黃哲;趙晨昊;
摘要:自2004年以來,我國森林城市建設得到了持續的發展,技術體系及規劃建設等不斷趨于完善。通過梳理我國森林城市發展歷程及現狀,指出其目前仍然存在空間發展不平衡、建設體系模式化、技術待更新等問題,并針對現存問題,提出通過優化布局、整合結構等方式進行完善,以期為我國森林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廣東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總體規劃與實施策略————作者:林慧;
摘要:為充分發揮巖溶地區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生物景觀與人文資源優勢,以保護優先、順應自然,統籌規劃、分區施策,民生為本、合理利用,綠色發展、永續利用為原則,在分析廣東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基本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該公園的總體布局、功能分區和分區發展規劃,為巖溶地區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經驗
紅樹林濕地監測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作者:羅為檢;肖瑩琳;劉添華;舒勇;李朝陽;劉斯垚;詹壽東;
摘要:為解決當前我國紅樹林濕地資源管理與監測的難點,在綜合分析紅樹林濕地監測的關鍵指標和管理需求的基礎上,運用系統工程理論,設計了一種包括數據采集層、數據處理層和應用服務層的多層次、模塊化的信息系統架構。經實踐論證,該系統能夠有效集成遙感技術、傳感器網絡和數據分析工具,實時監測紅樹林濕地的生態變化。并且,該系統還能通過對數據的綜合分析,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從而優化紅樹林的保護和管理措施,提升生態恢復效...
湖南省草原生態綜合評價與保護管理建議————作者:杜志;陳振雄;柯善新;賀東北;伍漢斌;
摘要:基于湖南省草原基況監測、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草原生態評價等數據,從生態地位、分布特點、健康狀況和開發程度等方面對湖南省草地資源進行了綜合評價,并提出分類經營施策、加大科技投入、開展試點研究、嚴格保護管理、完善信息系統等建議,以期為湖南省草地資源與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可持續利用提供理論支撐
基于機載激光雷達數據估計主要森林參數聯立模型————作者:鄒文濤;曾偉生;孫鄉楠;
摘要:為規范主要森林參數建模方法與評價指標,利用吉林長白山林區和黑龍江伊春林區200個紅松林樣地的機載激光雷達數據和地面實測數據,根據8項林分因子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平均樹高、斷面積和蓄積量與主要激光雷達變量之間的相關性,應用誤差變量聯立方程組方法,建立了基于相同激光雷達變量的紅松林不同林分因子聯立預估模型。結果表明:所建立的紅松林8項林分因子估測模型,其平均預估誤差(MPE)大都在5%以內,僅每公頃株數...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