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長江蔬菜》
關注()期刊簡介:
《長江蔬菜》(半月刊)創刊于1984年。為蔬菜科技類期刊,辦刊宗旨為“促進科研指導生產、服務城市、富裕農村”;編輯方針為“以普及為主,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長江蔬菜》已形成產業論談;品種導航;新優品種;栽培技術;植保技術;試驗研究;營銷一百;管理經驗等十多個優勢欄目。本刊發行量始終居同類期刊之首,被農業部譽為“全國蔬菜類期刊中辦的較為成功的一本雜志”。本刊形成的“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科學實用、信息準確量大”的刊為特色。獲獎情況: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湖北10大名刊、、全國農口學會第三屆優秀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期刊欄目:
產業經濟、有機蔬菜、品種導航、新優品種、栽培技術、植保技術、營銷一百
期刊收錄: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金口街蔬菜專業合作社制勝“三板斧”:科技、信息、堅持 劉瑩,張麗琴,山娜,潘瑞冬 2014年蔬菜產銷形勢分析報告 趙建陽,張真和 達州市蔬菜產業發展成效、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繆凱,王志德,許敏 鶴峰縣特色蔬菜薇菜優勢資源調查報告 吳文玉,谷彩玉,龍義武,孟祥生 達州市達川區高山蔬菜發展現狀與建議 任柏林,夏其廷,余波,湯雪麗 設施草莓滴灌施肥田間工程設計及技術要點 周浩,陳斌,丁華萍,錢鈞,仲崇平,吉訓鳳,沙捷亞 張家界地區番茄種植現狀與優勢品種推薦 張管印,梅映雪 優質耐寒三青萵筍新品種千里香香 王斌才,甘莉,任群芳,汪愛華,黃興學 安陸地方優良特色品種南鄉蘿卜 袁偉玲,顧曉慶,甘彩霞,崔磊,鄧曉輝 抗根結線蟲病番茄新品種牟番一號 楊紅麗,王子崇 白菜薹品種白雜二號、白雜三號 王先琳,晏儒來,周妍萍,朱小敏 早熟粉紅色番茄新品種湘粉1號 周火強,譚放軍,弭寶彬 “雙十”品種新鮮出爐--2015中國種都·武漢種業博覽會茄子、小白菜(快菜)評選揭曉 陳蓓蓓
農業職稱論文代發:玉米專用肥應用效果研究
摘要 玉米專用肥應用效果研究試驗結果表明,應用緩釋肥料的效果較好,尤其以久盛緩控釋玉米肥應用效果最優,產量達到10 803 kg/hm2,增產效果顯著。
關鍵詞 玉米,專用肥,應用效果
近幾年,隨著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種植業實現了“一減四增”,玉米、水稻等優質高效作物種植比重達70%以上。但是在玉米施肥上卻存在著許多問題,“一炮轟”現象較為普遍,緩釋肥使用比例低,且市場上各種玉米專用肥很多,為此,筆者選用當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肥料進行試驗,以驗證其在玉米生產上的應用效果,為農業生產提供理論數據。
長江蔬菜最新期刊目錄
美食里的味精——花溪辣椒————作者:任雪蓮;趙宏;張智柱;胥瑞;
摘要:近幾年貴陽市花溪區緊緊圍繞花溪辣椒產業的發展,按照“五個一”(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產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產業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布局,促進了花溪區農業“四化”(規模化、市場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的提升,著力提升了村集體經濟、農民收入、每667 m2平均收入。其中,花溪辣椒是地理標志農產品,具有肉質肥厚、色澤深紅、辣而不烈、辣味適中、香味獨特等特點,深受大眾喜愛;其植株中等,開張度40~7...
縉云茭白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作者:呂海平;鄧建平;
摘要:綜述了縉云茭白產業發展現狀,對目前茭白產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包括專項政策扶持、優化產業布局、培養專業人員、創建品牌體系、建設育苗基地、推廣種植技術等,以期促進縉云茭白產業高質量發展
紹興地區瓠瓜早春優質輕簡栽培技術————作者:黃偉忠;胡妙丹;王孫杰;黃鈺;劉靜;丁蘭;牛驤;聞秀娟;許小江;
摘要:瓠瓜作為紹興蔬菜基地兩大主栽瓜菜之一,營養豐富,炒制方法多樣,受到紹興及周邊城市消費者歡迎;同時因其抗逆性較強,穩產高產,多年來銷售價格穩定,廣受農戶青睞。紹興地區近幾年瓠瓜播種面積保持在1.6萬~1.8萬畝(1 066.67~1 200.00 hm2),除供應紹興本地市場外,還銷往杭州、寧波、上海等地。根據多地多年栽培經驗,總結出一套適于紹興地區的瓠瓜早春優質輕簡栽培技術,為做大做強瓠瓜產業提供...
長江流域塑料大棚番茄栽培技術(4)————作者:汪李平;楊靜;祝菊紅;施先鋒;陳平;劉影;王尊然;何先兵;楊航;
摘要:番茄以其風味獨特、適應性廣、容易栽培等特點,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產國,長江流域各地根據當地氣候特征選擇相應品種,采用露地栽培和設施栽培,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種植習慣,基本實現周年供應。主要從類型和品種、栽培特性、栽培季節、高效模式、培育壯苗、設施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長江流域塑料大棚番茄栽培技術
珍珠苦瓜新品種利農珠秀的選育————作者:陳木溪;鄭漢藩;陳如珠;麥懷欣;
摘要:利農珠秀是以自交系LN99-2為母本、自交系ZX54為父本配制而成的雜交一代苦瓜新品種。利農珠秀中早熟,第1雌花節位春季約第14節、秋季約第18節。從播種至始收春季約72 d、秋季約52 d,延續采收期春季約36 d、秋季約37 d。利農珠秀苦瓜長圓錐形,平均瓜長32.0 cm、橫徑6.8 cm、肉厚1.1 cm,單瓜質量460 g,瓜色翠綠,粒條瘤相間,豐產性和商品性好,品質優良,中抗枯萎病。適...
辣椒新品種湘辣54的選育————作者:林萱;鄧鑫;蔣萬;趙書恒;繆青;劉榮云;繆武;
摘要:湘辣54是以CMS不育系R07166-2-3A為母本,單生朝天椒RC14-302為父本選育出的一代雜交單生小果朝天椒品種。中早熟,植株生長勢中等,株高74 cm,株幅70 cm×70 cm,果實小羊角形,果長6.7~7.2 cm,果寬0.9~1.0 cm,果肉厚0.10 cm,單果質量3.0~4.5 g,平均鮮椒產量1 854.5 kg/667 m2,平均干椒產量412.1 ...
復合微生物菌劑對設施番茄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作者:葛芙蓉;吳思炫;郭煥茹;范雪蓮;
摘要:為了探究復合微生物菌劑對設施番茄根際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以桃星番茄為試材,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施用復合微生物菌劑對番茄根際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施用復合微生物菌劑可提高番茄根際土壤中鈣孢菌門、被孢霉門和子囊菌門的相對豐度,顯著增加土壤中有益真菌群落數量
義烏市設施春提早番茄接茬秋季葫蘆高效栽培技術————作者:王園珍;
摘要:為提高菜農種植效益,實現蔬菜周年化生產供應,通過多年摸索,總結集成了適宜義烏市設施春提早番茄接茬秋季葫蘆高效栽培技術模式。該模式通過合理布局茬口,利用設施大棚既滿足早春番茄生長溫度需求,又保障了葫蘆避雨栽培,實現春提早番茄4~6月上市,秋季葫蘆8~11月上市,兩茬每667 m2年產值28 000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江蘇省蔬菜地土壤養分狀況及問題、對策分析————作者:陳雅玲;李靜;張奇;郭乾坤;郁潔;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效農業的不斷推進,蔬菜播種面積迅速擴大,蔬菜已成為江蘇省第一大經濟作物。但蔬菜生長周期短,全年施肥次數多、總量大、結構不合理,導致蔬菜地土壤酸化、養分非均衡化、連作障礙等問題逐漸顯現。基于2008-2022年江蘇省蔬菜地土壤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監測數據,分析江蘇省蔬菜地作物產量及土壤肥力現狀和變化趨勢,指出江蘇省蔬菜土壤地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并提出蔬菜地土壤改良培肥對策措施
大理州不同海拔不同播期對紅七星大蒜性狀和產量的影響————作者:吳珍;李銀川;但國偉;蘇曉霞;李錦峰;盧鵬;袁子雄;段江華;李樹峰;
摘要:為探究大理州不同海拔條件下播期對紅七星大蒜性狀及產量的影響,在賓川縣(1 424 m)、彌渡縣(1 670 m)、鶴慶縣(2 177 m)3地設置5個播期(間隔15 d)開展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隨播期推遲,大蒜全生育期縮短;彌渡縣、賓川縣獨頭率呈下降趨勢,鶴慶縣則上升。彌渡縣播期3(10月10日)產量和產值最高(10 045.96元/667 m2),不宜晚播;賓川縣播期3產量最優,產值達16 52...
不同供鎂水平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作者:崔恒錚;白百一;朱國鳴;董健男;胡小鳳;
摘要:以櫻桃番茄幼苗為研究對象,采用水培方式,探究不同供鎂水平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為鎂肥在番茄苗期的合理施用及番茄專用中量元素水溶肥的研發提供理論依據。試驗結果表明,不同供鎂量對番茄的干質量、鮮質量、株高、莖粗、葉片數量、葉綠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都有一定的影響,尤以供鎂水平0.25 mmol/L的T1處理表現最好,番茄幼苗的干質量、鮮質量、株高、葉片數量、葉綠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均為最高
硅肥不同用量對黃瓜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作者:李路;谷郡;譚一帆;朱臻;韓永亮;彭建偉;
摘要:硅肥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研究探討黃瓜種植的適宜硅肥用量,可為黃瓜科學施用硅肥提供參考依據。以蔬研白綠黃瓜為供試作物,分析比較了不同硅肥用量對黃瓜光合作用、產量及養分利用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相比常規施肥(T)處理,適當施用硅肥可提高黃瓜盛果期的葉片SPAD值,Si3處理較T處理增加6.67%;可明顯增加凈光合速率,較T處理,初花期Si3和Si5處理分別增加8.86%、21.98%,盛果期Si1...
河南省朝天椒高效育苗技術解析與應用————作者:桑愛云;劉建軍;劉春紅;王義輝;張瑞霞;常丁皓;劉若彤;馬文全;
摘要:系統闡述了河南省朝天椒主產區4種育苗技術體系的核心技術要點,并分析了各育苗方式的優勢與局限性,總結了苗期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以期為當地朝天椒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適于浙江拋荒地種植的鮮食春大豆品種篩選————作者:王肖肖;胡云翔;胡龍龍;唐桂香;
摘要:鮮食大豆種植具有投入少、生育期短、固氮能力強和效益高等特點,是適于拋荒地整治后種植的重要作物。以全國各育種單位育成的11個春播鮮食大豆品種為材料,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對生育期、農藝性狀、鮮莢產量和收獲時植株生理性狀進行比較,篩選適宜長期拋荒地種植的鮮食春大豆品種。試驗結果表明,浙農142、遼鮮豆29具有產量高、農藝性狀優良且田間抗病性強,收獲時葉綠素含量高、綠色葉片數和根瘤菌數量多等特點,適于拋荒地...
吉林省芹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作者:王宇微;王越;徐子健;馬新智;藺曉萱;呂贏;王子豪;李雷;潘博;
摘要: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口感清爽,富含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在降低血壓和潤肺止咳等方面有一定功效,對人體健康有益。其市場需求量大,種植效益較高。介紹了吉林省芹菜在種子處理、田塊選擇和消毒、田間管理等環節控制病蟲害的方法,以及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病蟲害綜合防控措施,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提高了芹菜的品質,促進產出綠色、放心芹菜
長豇豆薊馬綠色防治策略————作者:李甜瑞;方貫娜;龐淑敏;
摘要:薊馬具有體型微小、繁殖周期短、隱匿性強等特點,已成為長豇豆的重要蟲害之一。從不同維度探討長豇豆薊馬綠色防治策略,以期為長豇豆綠色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贛南地區大棚秋延后豇豆品種篩選試驗————作者:何小露;郭崇炎;楊有新;扶京龍;劉奇;熊春暉;黃清華;杜煜;羅素梅;黃紹富;
摘要:為篩選適合贛南地區大棚秋延后種植的豇豆品種,引進了15個豇豆品種,以901為對照開展品種比較試驗,對各品種進行物候期、產量及營養成分的綜合比較分析。試驗結果表明,贛南地區大棚秋延后栽培可選擇泰利寶麗金、贛新B5作主栽品種,紫紅寶、銀龍早冠可作特色品種少量種植
茄子褐紋病病菌種類和藥劑敏感性研究————作者:馮吉;張傳清;王宏;
摘要:褐紋病是茄子主要病害之一,嚴重影響茄子產量和品質,早期研究報道茄子褐紋病病原菌主要為褐紋擬莖點霉(Phomopsis vexans)。為明確茄子褐紋病病菌種類,對褐紋病病菌進行了分離、鑒定,對發病及健康樣品進行了ITS擴增子測序。研究結果表明,結合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分離獲得的褐紋病病菌鑒定為Diaporthe vexans、D.sojae和D. unshiuensis 3種。對健康和發病茄子...
芥菜新品種福芥3號的選育————作者:張雙照;李永平;蔣春艷;丘啟松;黃發茂;薛珠政;萬正杰;
摘要:福芥3號是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和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技術育成的芥菜雜種一代新品種,屬大葉芥變種。株型半直立,株高85.99 cm,開展度74.01 cm,葉片倒卵形、無裂刻、葉色綠,最大葉長86.04 cm、葉寬39.33 cm,葉柄有蠟粉、白綠色,葉柄長3.86 cm、葉柄寬5.06 cm、葉柄厚1.14 cm,葉柄細窄圓。蓮座葉11.56片,平均單株總質量1.36 kg,定植...
余姚鹽堿地單季茭品比試驗————作者:楊鴦鴦;胡伋;李能輝;李忠偉;范斗文;翁麗青;
摘要:為篩選適宜余姚鹽堿地種植的單季茭白品種,對從鹽堿地收集的10個單季茭品種的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品質和抗病性等進行綜合分析。試驗結果表明,余茭3號上市早,為早熟品種,比普通單季茭提早20 d左右,抗壞血酸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粗纖維含量低,667 m2產量最高,較耐鹽堿且較抗銹病和胡麻葉斑病,適宜在鹽堿地推廣種植;本地八月茭(CK)為中熟品種,茭白大,可溶性糖含量較高,667 m<...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