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是由民政部主管,中國老年學學會主辦,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管理的全方位報道骨質疏松防治與研究的國家級學術核心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每月20日出版,發行量3500冊。本雜志已創刊15年,由于我們始終以學術水平高、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版面新穎活潑為特色,深受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的厚愛,發行量逐年上升。從2002年起被國家科技部列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又再次入選。2006年變更為雙月刊,后應廣大讀者要求從2007年起變更為月刊,大16開。本刊一直由我國著名的骨質疏松學專家劉忠厚研究員擔任主編。閱讀人群主要為骨科、內分泌科、婦產科、老年醫學科、放射醫學科等部門的醫生及各相關研究院校的學者等。
雜志變更為月刊后每期為96頁,力爭加大國內外信息量,努力提高質量,為讀者與作者、讀者與廠商之間搭建一個互通有無的平臺,并與國際接軌。作者可以以英文形式發表原著,圖表可以以中英文雙語形式出現。本刊涉及對骨質疏松的基礎研究、診斷、治療、預防、經濟和教育等領域的內容。經上級批準,有關骨性關節炎方面的內容也已收入本刊。該病發病率較高,屬多發性老年病之一。還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的欄目,比如對診斷標準、診斷方案、HRT的新觀點、對不同類型的骨質疏松進行診斷、治療與預防的指南;增加了科普宣傳的內容,為全民提供有關骨質疏松及骨礦疾病方面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還設立了專門的交流版塊,歡迎各位醫生學者就某些熱點問題引發討論;更鼓勵作者經常引用國外在研究、選題、不同診斷設備的診斷標準、新的治療藥物應用方面的最前沿信息,并結合中國實踐加以運用。相信通過了以上舉措,會令我們的雜志在新的一年里更充滿生機、激發無限的活力與源源不斷的動力。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A 化學文摘(美)(2009)、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論著、臨床研究、流行病學、藥物研究、專論、綜述、小知識、消息。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檢測破骨細胞內活性氧水平方法的實驗探究與應用 史俊,楊柳,黃強,劉建,羅卓荊,SHI Jun,YANG Liu,HUANG Qiang,LIU Jian,LUO Zhuojing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關于正文的有關規范 本刊編輯部
含鍶羥基磷灰石對骨質疏松癥大鼠的影響 劉彪,李運峰,胡靜,LIU Biao,LI Yunfeng,HU Jing
局部注射唑來膦酸和 rhBMP-2對兔骨質疏松模型血清生化指標及骨小梁生長速率的影響 郝旭光,孟國林,徐放,劉建,胡騰龍,隋天棋,王軍,呂榮,HAO Xuguang,MENG Guolin,XU Fang,LIU Jian,HU Tenglong,SUI Tianqi,WANG Jun,LV Rong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WISP-1調控機制的研究 姜旭,吳成愛,王瑩,趙丹慧,JIANG Xu,WU Chengai,WANG Ying,ZHAO Danhui
不同濃度 hTNFα對軟骨細胞及其基質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李敏,李舸,賈歡歡,吳玉娥,唐璐,陸幸妍,陳珺,楊國柱,張鈺,李青南,LI Min,LI Ge,JIA Huanhuan,WU Yue,TANG Lu,LU Xingyan,CHEN Jun,YANG Guozhu,ZHANG Yu,LI Qingnan
女性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骨密度和髖部結構強度變化 李毅中,蔡思清,顏麗笙,林金礦,姚學東,莊華烽,王培文,LI Yizhong,CAI Siqing,YAN Lisheng,LIN Jinkuang,YAO Xuedong,ZHUANG Huafeng,WANG Peiwen
中醫不同治法對骨質疏松癥小鼠骨骼、骨骼肌 Ihh 含量影響的比較研究 楊芳,孫鑫,鄭洪新,林庶如,王擁軍,YANG Fang,SUN Xin,ZHENG Hongxin,LIN Shuru,WANG Yongjun
lncRNA 在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腎陰虛證中的表達特征及調控網絡分析 陳娟,謝麗華,李生強,許惠娟,胡智旭,葛繼榮,CHEN Juan,XIE Lihua,LI Shengqiang,XU Huijuan,HU Zhixu,GE Jirong
醫師職稱論文:生物制藥技術在制藥工藝中的應用
【摘要】生物制藥技術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地發展,成為新時期重要的技術之一。生物制藥技術在制藥行業的廣泛應用,為研制出更好、更有效的西藥奠定基礎,其在制藥行業的應用不僅僅有以上幾點,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進步。
【關鍵詞】生物制藥技術,制藥工藝應用
一、前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物制藥技術日新月異。技術的研究程度也上升到了更高水平,更加準確細致地改善人們身體的各個部分的機能,使人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更有效的提升。諸如基因工程技術、酶及細胞固定化技術、細胞工程及單克隆抗體等,也已成為生物制藥方面的熱點詞匯,而腫瘤藥物、免疫性藥物、冠心病治療藥物等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藥品。由此可以看出,生物制藥技術在制藥工藝方面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同時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生物制藥技術逐漸成為制藥工藝的中流砥柱,成為制藥工藝發展的強心劑。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鈣、磷水平與骨質疏松發生的相關性分析————作者:袁燕;郭利敏;郭珊;
摘要:目的 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鈣、磷水平與骨質疏松發生的相關性。方法 以回顧性分析,選擇114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納入研究、為觀察組;另選擇同期體檢的健康受試者114例,為對照組。參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將觀察組分為骨質疏松組(n=50)、非骨質疏松組(n=64),分別檢測兩組患者骨密度值、血清鈣以及磷水平,比較兩組患者血清鈣、磷水平,借助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分析血清鈣、磷水平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
溫腎健脾方通過HIF-1α信號通路防治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制————作者:方佳琪;鐘妍苑;孫鑫;付夜平;李俊儒;
摘要:目的 觀察溫腎健脾中藥在防治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 OP)過程中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改變,探索溫腎健脾方對OP的防治機制。方法 隨機將30只雄性大鼠分為正常組、模型組、中藥組,每組10只。模型組采用尾部懸吊+氫化可的松注射+番瀉葉灌胃+飲食失節的方法構建脾腎陽虛型OP模型,中藥組同時灌胃8周。雙能X線檢測大鼠股...
激素替代治療結合阿侖膦酸鈉對圍絕經期OP患者E2、FSH及骨代謝水平的影響————作者:黃銀娟;宋珍珍;楊海霞;
摘要:目的 分析激素替代治療(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結合阿侖膦酸鈉對圍絕經期骨質疏松癥患者的影響。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82例圍絕經期骨質疏松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病例收集時間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組方法為隨機投擲法,分為觀察組(HRT+阿侖膦酸鈉治療)和對照組(阿侖膦酸鈉治療),每組各41例。比較兩組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鈣、磷水平與骨質疏松發生的相關性分析————作者:袁燕;郭利敏;郭珊;
摘要:目的 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鈣、磷水平與骨質疏松發生的相關性。方法 以回顧性分析選擇114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納入研究,為觀察組;另選擇同期體檢的健康受試者114例為對照組。參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將觀察組分為骨質疏松組(n=50)、非骨質疏松組(n=64),分別檢測兩組患者骨密度值、血清鈣以及磷水平,比較兩組患者血清鈣、磷水平,借助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分析血清鈣、磷水平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質疏...
中老年人群反式番茄紅素與骨質疏松癥發生的相關性————作者:夏賢霆;王衛明;黃昊強;陳勇;林華;汪青;
摘要:目的 探討中老年人群反式番茄紅素與骨質疏松癥發生的相關性。方法 研究對象來自2017-2018年的NHANES研究,搜集患者基本信息、實驗室檢查結果及骨密度,使用多元Logistic邏輯回歸分析探討血清反式番茄紅素與骨質疏松癥發生的相關性。結果 骨質疏松癥組的女性患者占比、血清α胡蘿卜素、α隱黃素、β隱黃素、反式β胡蘿卜素、順式β胡蘿卜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I高于非骨質疏松癥組。骨質疏松癥組的BMI...
ERα及ERβ基因多態性與骨質疏松癥相關性研究進展————作者:李寧;黃秀峰;屈國棟;葉廣彬;王長麗;賓曉蕓;
摘要: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及骨微結構破壞為特征的復雜多基因疾病,易受基因層面調控的影響,多個基因突變遺傳相互作用使其具有很強的遺傳性,骨質疏松癥成為當今老齡化社會的主要負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性和骨質疏松癥的關系密切。ERα及ERβ是雌激素受體的兩種主要亞型,主要在細胞核中起作用,通過與相關的DNA調控序列結合來調節特定靶基因的轉錄,且可以通過其介導的機制直接刺激成骨細胞及破骨細胞,...
GREB1基因與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作者:嚴藝云;姚增義;程萌;
摘要: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老年女性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特征表現為骨密度降低、骨代謝異常、骨折風險增高,致殘及致死率高等。GREB1基因是近年來發現的雌激素反應型基因。研究表明絕經后雌激素降低導致的脂代謝異常和骨代謝失衡之間可能存在相互影響和共同作用通路,其相關性也值得進一步深入挖掘,而GREB1基因則可能在雌激素對脂代謝及骨代謝的調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筆者從女性絕經后脂代謝及骨代謝的角度,就GREB...
煙酰胺單核苷酸在骨質疏松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進展————作者:龐永杰;王新揚;武藝;唐漢琴;高玉海;陳克明;
摘要:煙酰胺單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NMN)是維生素B3的一種衍生物,人體內穩定的內在物質。作為一種關鍵的天然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中間體,可有效促進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成骨細胞的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細胞活性...
體重調整腰圍指數與兒童青少年骨密度的最佳平衡狀態探索————作者:李瑞林;于照祥;趙斌;趙姣雅;李碩;王延剛;楊澤旭;田一凡;安艷新;
摘要:目的 探索體重調整腰圍指數(WWI)對兒童青少年骨密度(BMD)的影響,以及是否存在飽和效應。方法 采用NHANES數據庫2011-2018年的健康數據,使用多變量線性回歸模型評估WWI與BMD之間的關系。通過RCS回歸曲線分析飽和效應來確定非線性關系和飽和值。同時,還進行了亞組分析。結果 本研究納入了2 777名12~20歲的兒童青少年。我們發現WWI與總BMD顯著負相關(β=-0.06, 95...
持續靜壓力通過TRPV4信號通路調控大鼠軟骨細胞凋亡————作者:梁秋娟;劉瀟;古麗奴兒·沙吾提;肖朋;
摘要:目的 探討持續靜壓力對大鼠軟骨細胞凋亡的機制。方法 制備并培養原代大鼠軟骨細胞,設置正常對照組、30 kPa壓力組、GSK205對照組、GSK205+30 kPa壓力組。EdU熒光染色法檢測軟骨細胞在12、24、48 h的增殖率。采用流式檢測軟骨細胞在24、48、72 h的凋亡率。熒光標記測定軟骨細胞內48 h時鈣離子濃度。免疫印跡法測定軟骨細胞TRPV4、JNK、p-JNK、ERK1/2、p-E...
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出院后抗骨質疏松治療率及其影響因素調查————作者:白夢薇;劉婉琪;劉雨則;楊雨濛;卜石;
摘要:目的 調查因骨質疏松性骨折于三甲醫院骨科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的抗骨質疏松治療率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納入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因骨質疏松性骨折住院的病例。查閱病歷,收集患者住院信息,以電話隨訪形式調查患者出院后接受抗骨質疏松治療情況,通過患者本人對研究者自行設計的8個簡單問題的回答了解患者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水平。結果 共得到符合入排標準的病例443例,年齡(76.0±10.6)歲...
類風濕關節炎與骨質疏松癥相關性研究動態和趨勢————作者:許云;張智海;梅曼;胡文仲;張啟維;呂柳;
摘要:目的 全面分析1975-2024年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與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 OP)研究的國際動態和趨勢,揭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為未來研究方向和治療策略提供參考。方法 采用文獻計量學分析方法,通過Web of Science核心數據庫檢索相關研究文獻。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軟件進行國家、機構、作者、期刊及關鍵詞的共現...
維生素D在預防兒童腎病綜合征繼發骨質疏松癥的量效研究————作者:張玉玲;易玲;曾海江;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維生素D聯合鈣劑在預防兒童腎病綜合征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應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治療的腎病綜合征患兒56例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分為A組(18例)、B組(21例)、C組(17例)。在常規糖皮質激素治療、營養干預的基礎上,A組給予維生素D3 (600 IU/d)、碳酸鈣D3(500 mg/d)治療,B組給予維生素D3(1 000 I...
歐洲人群的多疾病模型研究組織蛋白酶和骨質疏松癥關聯————作者:黃志強;張鵬;嚴梓萁;鐘子嵐;王書潤;晉大祥;姜自偉;徐繼禧;謝煒星;余翔;
摘要:目的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 OP)發病率不斷升高,給中國社會帶來巨大壓力。近年來,研究發現組織蛋白酶(Cathepsin, CTS)可能和OP發病以及進展具有密切關系。因此,本研究采用雙樣本和多變量孟德爾隨機化研究方法評估8種CTS與多種OP及并發癥之間潛在的因果關系,以期為臨床預防、治療和改善OP提供新思路。方法 從已發表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選擇了8種C...
HDAC6調控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成脂分化研究進展————作者:攔玉鑫;曹林忠;劉德孫;馬小成;張勇杰;蔣瑋;胡康一;
摘要: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是人體內具有多向分化功能的細胞,在骨代謝和骨穩態調節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是一個多機制協同調控的復雜過程,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功能密切相關,并通過影響Runx2、Osx、PPAR-γ和C/EBPα的表達水平,調節下游信號通路,調控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成骨-成脂分化。筆者就HDAC6...
不同類型脂肪因子與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作者:吳世祥;尹恒;朱萱萱;陳怡霖;范志鴻;盛業東;王志誠;張亞峰;
摘要: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一直呈上升趨勢,隨著人口老齡化,需要在新的領域尋求治療方案。其中一個區域是脂肪因子的區域,包括脂聯素和瘦素;然而,其他新型脂肪因子,如visfatin、apelin和Chemerin等,在臨床上開始受到關注。目前有大量文獻強調了脂肪因子具有促炎和抗炎特性,可以通過促進成骨細胞生成和抑制細胞程序性死亡在骨代謝中發揮作用,影響多種骨骼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與不同方式的骨丟失...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衰老與絕經后骨質疏松相關性研究進展————作者:王銘洋;顧海立;于冬冬;
摘要: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一種與絕經后女性體內雌激素生成減少有關的骨骼疾病,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造成深遠的不良影響。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具備多種分化能力,能夠分化為成骨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等不同類型的細胞,其成骨分化功能是生成新骨和維持骨代謝平衡的...
mTOR信號通路在2型糖尿病骨代謝中的研究進展————作者:袁鑫;趙鐘涵;張玲莉;吳偉;
摘要:糖尿病是全球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2型糖尿病患病人群逐漸增加,并且由糖尿病引起的骨質疏松和骨量下降從而造成骨折發生的事件也逐年增加。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活性的發揮對機體能量穩態維持起重要作用,不僅調節骨骼發育,并且可以調節胰腺β細胞功能改善葡萄糖穩態以及脂肪生成和脂質穩態,在治療2型糖尿病和改善骨代謝過程中...
維生素K2在防治風濕病相關骨質疏松癥中的應用價值及前景————作者:陶薇羽;趙東寶;
摘要:風濕性疾病可通過自身免疫和炎癥等途徑誘導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 OP)的發生,嚴重時可出現骨折,其預防及治療是目前研究的重點。維生素K(Vitamin K,VK)在改善人體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維生素K2(Vitamin K2,VK2)具有多重改善骨骼健康的作用,可改善骨密度,降低OP和骨折風險,部分國家已經批準了VK2作為抗骨質疏松藥物。筆者旨在對VK2在防治風濕病相關OP中的臨...
RANKL/RANK/OPG信號通路對雙硫死亡影響機制研究————作者:馬小成;曹林忠;攔玉鑫;劉德孫;胡康一;
摘要:雙硫死亡是二硫鍵應激引發的一種由于二硫鍵細胞內積累導致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崩潰,導致細胞死亡的新型細胞死亡形式。研究發現雙硫死亡與RANKL/RANK/OPG信號通路密切相關,但其具體機制尚未明確。筆者以RANKL/RANK/OPG信號通路對雙硫死亡的發生機制的影響進行闡述,對其關系進行總結,為防治骨代謝相關疾病提供新途徑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