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05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達芬奇機器人輔助Warshaw術的臨床療效分析以及學習曲線研究————作者:劉洪亮;郝啟勝;王茜;程夢醒;邱法波;田藍天;周斌;鄒浩;
摘要:目的探討達芬奇機器人輔助Warshaw術的臨床療效, 并繪制學習曲線。方法回顧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連續開展達芬奇機器人輔助Warshaw手術的91例胰體尾部占位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70例, 年齡(50.2±14.3)歲。記錄患者一般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臨床資料。以手術例數為橫坐標, 手術時間的累積和檢驗(CUSUM)值為縱坐標...
基于機器學習的LPD術后臨床相關胃排空延遲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作者:李濟振;朱恒立;付晴安;唐昌乾;魏星博;蔡馳宇;王連才;李冬筱;李德宇;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LPD)術后臨床相關胃排空延遲(CR-DGE)的危險因素, 并基于多模型比較的機器學習方法建立預測LPD術后CR-DGE的模型。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鄭州大學人民醫院行LPD的278例胰頭和壺腹周圍區域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167例, 女性111例, 年齡59(53, 66)歲。依據術后是否發生CR-DGE分為兩組:CR-DGE組(n...
聯合門靜脈系統切除重建LP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作者:杜成旭;于灝天;李冬瑞;趙偉紅;劉建華;張建生;王文斌;邊偉;呂海濤;
摘要:目的探討聯合門靜脈系統切除重建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LP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肝膽外科行聯合門靜脈系統切除重建LPD的26例胰頭癌或膽管遠端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13例, 女性13例, 年齡63.0(57.2, 66.0)歲。記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血流阻斷時間、術后并發癥情況、重癥監護病房(ICU)...
兒童胰腺腫瘤手術切除單中心經驗總結————作者:沈剛;翟允鵬;趙華善;許洪修;郭銳;黃賽;張士松;
摘要:目的總結兒童胰腺腫瘤的手術處理策略。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行手術治療的17例胰腺腫瘤患兒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6例, 女性11例, 年齡范圍1月~13歲, 中位年齡10歲2個月。分析腫瘤長徑、腫瘤位置、手術方式、術后病理等資料。定期打電話及門診復查隨訪所有患兒預后情況。結果 17例患兒腫瘤長徑為(7.3±2.2)cm, 腫瘤位于胰頭10例, 位于胰體尾7例...
胰腺癌術后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癥伴腹腔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作者:李婷;汪建林;周苗;宋雪;楊琳;魏希樂;
摘要:目的探討胰腺癌術后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癥伴腹腔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4年8月在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70例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39例, 年齡(58.5±6.8)歲。依據術后是否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癥伴腹腔感染分為兩組:并發癥組(n=28)和非并發癥組(n=42)。記錄兩組一般資料、實驗室指標及手術相關指標, 采用lo...
鈍針穿刺技術用于CT引導經皮胰腺病變穿刺活檢的臨床研究————作者:王猛;周志剛;杜可樸;李帥;高飛;李亞丹;高夢宇;
摘要:目的探討鈍針穿刺技術在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CT)引導經皮胰腺病變穿刺活檢中的應用價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使用鈍針穿刺技術進行CT引導經皮胰腺穿刺活檢的103例胰腺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64例, 女性39例, 年齡(61.5±12.3)歲。根據穿刺通路分為兩組:普通路徑組(n=70)和困難路徑組(n=33)。記錄患者的穿刺操作時間、調...
槲芪癥消湯對H22肝癌小鼠皮下瘤的影響————作者:劉迪;姚楊;張旻玥;柴夢音;寇卜心;劉曉霓;汪曉軍;
摘要:目的探討槲芪癥消湯對小鼠H22皮下瘤的影響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方法取BALB/c近交系小鼠25只, 4~6周齡, 健康雄性, 體重(20±2)g, 其中1只用于H22肝癌細胞擴增, 將擴增的H22肝癌細胞接種于剩余小鼠左側腋后線皮下建模, 將24只建模成功的小鼠分為4組:對照組、索拉非尼組、槲芪癥消湯組和聯合用藥(索拉非尼+槲芪癥消湯)組, 每組6只。比較各組小鼠的抑瘤率、血清天冬氨酸轉氨酶(AS...
囊腫型膽道閉鎖與膽總管囊腫的超微血管圖像分析————作者:王燁迪;劉璐宇;張紫劍;邱志敏;靳澤隆;張一帆;馬亞;
摘要:回顧性分析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2022年2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25例肝門部囊性灶患兒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9例, 女性16例, 年齡(29.16±21.95)d。25例患兒中, 囊腫型膽道閉鎖(CBA )14例, 膽總管囊腫(CC) 11例。常規超聲提示, CBA組膽囊形態異常13例, 三角條索陽性10例, 肝內膽管不可見12例。CC組膽囊形態異常2例, 三角條索陽性2例, 肝內膽管不可...
基于CT影像特征分析膽囊穿孔患者膽囊切除術前行PTGD的危險因素————作者:朱珺;張曉環;吳文娟;王均慶;陳迎禎;章曉赟;
摘要: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2月無錫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03例膽囊穿孔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74例, 女性29例, 年齡(66.3±15.31)歲。根據膽囊切除術前是否行PTGD分為兩組:PTGD組(n=49)和非PTGD組(n=54)。PTGD組和非PTGD組膽囊穿孔患者的年齡、膽囊穿孔分型、周圍腸管水腫分級、膽囊周圍膿腫和(或)肝膿腫分級、膽囊長徑和膽囊周圍滲出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
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癌合并胰腺導管腺癌并發胃瘺1例————作者:羅寶洋;吳可嘉;曹曉飛;陸云杰;蔣文亮;袁寅;張云;
摘要: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IPMN)是一種較少見的胰腺囊性疾病, 主要特征為胰管擴張和黏蛋白分泌。IPMN可分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IPMN具有惡變潛能, 可發展為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癌并可合并胰腺導管腺癌。本文報道1例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癌合并胰腺導管腺癌合并胃瘺形成的病例, 行全胰切除聯合胃瘺口修補術后3年, 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肝細胞癌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抵抗機制:現狀與挑戰————作者:劉鵬輝;李娜;董艷;郭凌云;毛杰;
摘要:本綜述立足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肝細胞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及面臨的挑戰。ICIs阻斷PD-1/PD-L1和CTLA-4通路, 重啟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為晚期肝細胞癌患者提供新型治療方案。然而, ICIs的應用仍受到原發性與獲得性耐藥、免疫相關不良事件及腫瘤微環境抑制等因素的限制。本文深入分析了這些影響ICIs療效的關鍵機制, 并提出了其與靶向治療、化療和放療等療法的聯合應用、調控腫瘤微...
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的研究進展————作者:楊嘉茵;尹燕鋒;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 很多患者會出現肝衰竭和肝癌等嚴重后遺癥。探尋可從根本上清除HBV的方法成為治療HBV感染的當務之急。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復序列及其核酸酶9(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是一種強大的基因組編輯工具。諸多研究證實, 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能夠清除細胞中HBV的共價閉合環狀DNA, 在治療慢性HBV感染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本文總結了CRISPR/Ca...
邊緣性供肝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中的應用————作者:董昆;張誠;陳軍澤;陳冠妙;簡永遠;蘇瑞玲;黃開勇;譚學林;董淳強;楊宏偉;
摘要:目的探討邊緣性供肝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肝移植中的應用。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肝移植的58例ACLF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33例, 女性25例, 年齡(40.4±14.4)歲。根據供肝的來源, 將采用邊緣性供肝的受者納入邊緣組(n=28), 采用標準供肝的受者納入標準組(n=30)。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前終末期肝病模型(MELD)評分、冷...
血清甲胎蛋白和CA19-9對混合型肝癌根治術預后的影響————作者:張鴻漸;段小輝;張恒;徐陽建培;卿宇豪;王子承;毛先海;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和糖類抗原19-9(CA19-9)對混合型肝癌根治術預后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根治性腫瘤切除的100例混合型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73例, 女性27例, 年齡(52.0±10.9)歲。單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甲胎蛋白、CA19-9對混合型肝癌患者術后無瘤生存的影響, 同時進行亞組分析, 分析不同水平的甲胎蛋白、CA...
腹腔鏡下運用輸尿管軟鏡行經膽囊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的臨床療效分析————作者:成時保;胡偉;溫崇煜;廖國良;張浩;支小康;鄒盛林;鄭興棱;艾濟遠;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鏡下運用輸尿管軟鏡行經膽囊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11月南昌市第三醫院肝膽外科收治的96例膽囊結石伴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49例, 女性47例, 年齡(59.2±13.9)歲。96例患者依據手術方式分為兩組: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輸尿管軟鏡經膽囊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的患者納入輸尿管軟鏡組(n=48);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經膽總管...
急性膽石性胰腺炎病因學防治方法的研究進展————作者:王奧;張雅男;張莉;郭賢德;李寧;
摘要:急性膽石性胰腺炎(AGP)的病因學防治需從發病的分子機制出發, 結合病理解剖基礎和病理生理過程對AGP進行系統認識。主胰管梗阻和膽汁酸反流是AGP的發病根源, 梗阻持續時間對其進展尤為關鍵, 對胰管梗阻的早期干預是阻斷重癥化的節點。超聲內鏡+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內鏡乳頭括約肌切開是AGP早期管理策略, 盡快明確病因、解除膽胰管梗阻、釋放胰管內壓力、實施膽總管引流及評估胰管支架作用是診治核心。膽結石...
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促進胰腺癌發展機制的研究進展————作者:張勝鋒;丁兆偉;王平;
摘要: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具有促進胰腺癌侵襲、轉移、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及耐藥等作用。CAFs的起源多樣, 且具有表型和功能異質性, 這給靶向CAFs的抗腫瘤治療帶來了巨大挑戰。然而, 探究CAFs與胰腺癌細胞的相互作用, 可為未來靶向CAFs治療胰腺癌提供幫助。本文將結合國內外研究現狀, 重點探討CAFs的異質性及其在胰腺癌進展過程中的作用機制, 以期為胰腺癌的臨床診療提供理論依據與研究方向
術前γ-谷氨酰轉移酶與白蛋白比值對BCLC分期0~A期肝細胞癌患者微波消融術后預后的影響————作者:劉曉琳;徐鋒;孔凡創;黃彥華;周春暉;陳靜;王曉光;
摘要:目的探索術前γ-谷氨酰轉移酶與白蛋白比值(GAR)對巴塞羅那肝癌臨床(BCLC)分期0~A期肝細胞癌患者微波消融術后預后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嘉興市第二醫院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接受微波消融治療的201例BCLC分期0~A期肝細胞癌患者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152例, 女性49例, 年齡(57.5±9.6)歲。采用X-tile軟件將患者劃分為低GAR組(n=84...
原發性肝癌自發性破裂動態在線列線圖的構建————作者:董赟芳;陳鵬;尹子艷;梁吉;師偉;劉鋒;胡滿琴;
摘要:目的構建和評價原發性肝癌自發性破裂的列線圖預測模型, 并制作網絡動態在線列線圖。方法回顧性分析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346例原發性肝癌患者資料, 其中男性292例, 女性54例, 年齡(58.0±11.2)歲。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PLC自發性破裂的影響因素, 據此構建列線圖預測模型, 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校準曲線、臨床決策分析對模型進行評價, 使用R4.3...
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聯合十二指腸乳頭球囊擴張推石術治療膽總管結石的療效分析————作者:沈為光;江曉冬;梁黎;金杰;
摘要:目的探討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PTCD)聯合十二指腸乳頭球囊擴張推石術(PTPBD)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5月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介入科收治的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下行PTCD聯合PTPBD治療的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共納入90例患者, 其中男性58例, 女性32例, 年齡(56.6±4.3)歲。分析患者手術前后肝功能變化、術后并發癥和預后情況。結果 9...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