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21 09:11 熱度:
摘要:針對聚合物驅階段單井動態變化特點,提出了這一階段的調整措施,確保其階段的增油效果。研究表明,在油井含水低值期時搶上壓裂,可以有效增油;開展分層注水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根據單井的動態變化特點,不失時機的調整注入井,可以有效延長降水增油效果;以A面積北塊的單井為例,介紹聚驅改善開發效果的成功措施,把握每口單井注聚過程中的每個階段,合理的進行注采調整,探索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為聚合物驅的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聚合物,開發效果,調整
聚合物驅油是油田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在A面積聚合物驅工業化推廣后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大量的增產原油都是在受效期這一階段被采出的,每口單井同時也表現出不同的動態變化特征,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延長油井的受效時間,搶拿這部分產量,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探索改善聚合物驅單井開采效果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1概況
A井組注采系統比較完善。該井是A油田A面積聚驅北部1口抽油機井。該井于2001年9月6日投產,投產之日即見水。該井原始地層壓力為10.89MPa,飽和壓力為7.5MPa,地層系數4.906μm2m,射開砂巖厚度17.4m,有效厚度11.1m,投產初期,日產液99t,日產油4t,含水96.0%,沉沒度661m。該井組采用200米井距,連通水井A1、A2、A3和A4井。該井2001年12月注聚,2002年12月見到聚合物,2003年6月該井含水達到最低值52% ,該井是A北部的一口受注聚效果最明顯,含水低值期較長的一口井,截止2007年8月底,該井日產油量仍然保持在19t左右,該井已累計產油36493t。高于該區塊的平均水平18971t。
2取得較好開發效果的優勢
2.1 井位優勢
首先該井位于非主流線上,周圍有3口老井,其中2口注入井,一口抽油機井,老井B井1998年關井待作業,B1井1998年6月關井,2001年報廢,油井B2井1988年5月封堵主力層,該井處于比較有利的開采位置,我們認為該井剩余油比較富集;
2.2 油層優勢
通過該井的測井水淹成果我們可以看出,中低水淹占全井比例的44%,該井的平均含油飽和度為49.9%,比杏四-六面積的平均含油飽和度44.0%高出5.9個百分點。所以我們認為該井油層發育好,剩余油較多。見表1。
表1 A井測井水淹成果表
2.3發育優勢
通過精細地質研究表明,聚驅開發的主要目的層為AI1-3,各個單元以水下分流河道砂沉積為主,河道砂大面積分布,連成片狀,局部發育薄層砂;
井組主河道沉積,各單元大面積平穩分布。沉積發育好是該井取得較好開發效果的物質保證。
2.4 連通優勢
A井組,油層連通性好,對應性好注采系統比較完善。該井正是由于自身沉積、發育、連通較好,使得該井在油田開發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的日產油水平,使得該井成為A北塊的一口高產井。
3聚合物開發過程中的做法
3.1 見效時期壓裂,是提高聚驅效果的有效時機
在含水下降期和含水穩定期,依據聚驅井的動態、靜態資料、選擇沉積厚度大、油層發育好、注采完善聚驅見效明顯的采出井進行壓裂。2003年5月A井正是出于受效階段,此時平均日產液43t,日產油19t,含水55.8%,2003年6月,優選壓裂層段,進行了多裂縫壓裂,壓裂后平均日產液66t,日產油27t,含水59.1%。在受效階段壓裂增油8t。通過試井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到水驅階段紊流段和續流段呈均質無限大,探測不到供給邊緣;注聚初期導數上翹,此時產液下降,含水上升;見效初期導數回到0.5線,初步見到聚合物顯示,含水大幅度下降,圖形恢復到均質無限大;全面見效階段也就是大面積見聚階段,此時也正是該井出于含水低值階段,壓裂后測得的續流段加長,該井仍處在受效階段。在不同的聚驅階段對采出井進行壓裂都能有效地提高聚驅效果,但不同見效階段采取壓裂的效果又較大的差異—在含水下降期和穩定期選井壓裂效果最佳,而在未見效期和含水回升期壓裂效果差。見圖1。
圖1A井試井曲線
3.2 及時放大生產壓差,發揮油井潛力
對具有生產潛能的井,要及時挖掘油層潛力,放大生產壓差,才會取得更好的開發效果。A井壓裂后,始終保持著較好的生產態勢,壓裂后一年內,該井的沉沒度始終保持在968m左右,2004年5月,及時對該井調大參數,將沖次由4次調整到6次,調大參后日產油略有增加,但沉沒度仍保持在997m;2004年11月,將該井φ70mm的泵換成了φ83mm的泵生產,換泵后該井日產液150t,日產油40t,含水73.3%,對比日增油23t。經過兩次及時的措施調整,該井的產能被及時地挖掘出來。
3.3 注聚末期,在注入井上挖潛,保證油井開發效果
3.3.1 方案調整注入井,保證供液
在注聚末期,注入井的注入壓力上升,注入能力下降,通過試井資料我們可以了解到,A井的流動系數在逐年降低,可見流動阻力在逐漸增大,有效的改善注入井的注入狀況,及時地進行方案調整,必將會對油井產生良好的驅油效果。見表2。
表2 A井流動系數變化情況表
2006年上半年,A井連通的注入井均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注入問題。A1井,頂壓控制注入配150m3,實際注入130m3;A2井,該井頂壓注入困難,配100m3,實際注入50m3;A3井,該井所屬注入站4月換大泵,導致該井泵排量不夠完不成方案配注;A4井,該井泵排量不夠完不成配注。此階段日欠注178 m3。注入井供液出現問題,油井在這一階段沉沒度下降了178m。及時對頂壓的注入井A1井進行了洗井,從洗井效果上看,該井洗井效果較好,證明注聚井洗井可迅速降低近井地帶油層污染,并將污染物一同迅速洗至地面,打通后續聚合物溶液進入油層的通道,是短期內提高聚合物注入量的有效手段。洗井后對該井進行了方案提注,同時對A2井進行了降濃提注。一個月后油井沉沒度上升了30m,日產油上升了5t。
3.3.2 注入井搶上壓裂措施,保證供液
事物的發生和發展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動態變化的注入井在2006年6月頂壓,截止到8月累計欠注3663m3。該井的試井資料顯示:A4井表皮系數S=3.56,說明井下近井地帶存在污染現象,降低了井口周圍的導液能力,增加了滲流阻力。鑒于該井組油層發育較好,油層連通較好, 8月對兩口注入井同時壓裂,優選了壓裂層段,AI32-332 和AI211,壓后平均單井注入壓力10.8MPa,日注入量234m3,壓裂前后對比,壓后平均單井注入壓力下降2.3MPa,日增注90m3。這表明壓裂改善了注采井間的連通狀況,提高了油層的滲流能力,相應地緩解了注入井注入困難這一矛盾。通過分層井測試資料可以看到,壓裂有效的提高了注入井的注入能力。壓裂打開聚合物流入井筒的通道,油井的產能得到提高。油井收到了效果,沉沒度上升了30m、日產油上升了5t。
3.3.3 注入井搶上解堵措施,保證供液
在2006年7月,A2井和A1井注入狀況變差,平均日欠注60m3。AI22和AI332剖面發生改變,A2井的AI22的相對吸水量達到92.95%,A1井AI332的相對吸水量達到69.6%。9月對兩口注入井進行解堵后,剖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增加了吸水層段,有效的挖掘了油層潛力。一個月后,油井的沉沒度上升了176m,增油2t。
4幾點認識
(1)每口聚驅井受效好壞都有他自身的特點,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精細地質研究成果,細致研究動、靜態資料,深入分析每個沉積單元,才能真正搞清地下真實生產情況,為我們制定各項方案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據。
(2)在注聚后期階段,對于生產能力較高的井,我們要對油井進行細致縝密的觀察,連通的注入井及時搶上各種措施,保證油井充足的供液。
(3)在分析聚驅不同階段動態反映特點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聚驅開發效果。
參考文獻:
[1] 羅英俊,萬仁溥.采油技術手冊[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5.
文章標題:對聚合物驅單井效果評價的幾點認識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shengwuyixue/1415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