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通信論文 發布日期:2012-04-26 09:36 熱度:
摘要:鹽城市城北大橋跨越新洋港,主橋采用掛籃平衡懸臂施工。本文介紹該橋的施工工序及施工監控過程。
關鍵詞:城北大橋;懸臂施工;施工監控
一、橋梁概況
城北大橋位于鹽城市人民路跨新洋港河處,橋位處新洋港河面寬約150~160m,屬V級航道,水運十分繁忙。橋面橫向布置:2m(人行道)+4.5m(非機動車道)+1.5(機非分隔帶)+14m(車行道)+1.5(機非分隔帶)+4.5m(非機動車道)+2m(人行道)=30m,設2%雙向橫坡。橋梁與河道正交,設計橋軸線平面位于直線段上,設2.5%縱坡,豎曲線半徑800m。
上部結構主梁為三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箱梁,跨徑組合48m+70m+48m。中支點梁高4.0m,高跨比/17.5;跨中梁高2.0m,高跨比1/35。梁底采用二次拋物線線形變化,矢高2m。考慮到橋面較寬(30m),橋梁橫斷面采用分離式雙箱布置型式,兩幅單箱通過橋面板連成整體。每幅單箱截面為單室直腹板箱型截面,底寬8m,頂寬15m。截面尺寸:頂板厚28cm;底板厚25cm,近支點處加厚至70cm;腹板厚45~60cm;懸臂板長度3.5m,板根部厚40cm。中支點墩頂0號塊設箱內橫隔梁,邊支點端橫梁橫橋向貫通,并設置80cm寬下牛腿,上架預應力空心板梁。箱梁跨中設一道橫隔板。箱梁分段,塊段長度3m~4m,共32個懸臂節段。邊跨設支架現澆,現澆段長度13.26m。設置邊跨和主跨合龍段。
箱梁采用三向預應力體系,為全預應力結構。
二、施工工序
依據施工圖設計文件中的《橋梁施工順序示意圖》和施工單位提供的《施工組織設計文件》,該連續梁橋采用掛籃懸臂平衡澆筑施工工法,其施工工序為:
1.在主墩兩側承臺上搭設支架,立模澆筑0#塊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束。支架梁段施工完成后,將0#塊進行臨時錨固。
2.在0#塊安裝掛籃,墩身兩側對稱澆筑1#、1′#梁段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束;
3.重復步驟2,依次移動掛籃對稱澆筑下一梁段直至8#、8′#梁段澆筑完畢。
4.邊墩現澆段搭設支架進行施工,預壓后澆筑邊跨10#、10′#現澆梁段,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束;
5.邊跨合攏段采用滿堂支架施工法,澆筑邊跨9′#合攏段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束,解除0#塊的臨時固結;拆除邊跨臨時支架和邊跨合攏段支架;
6.中跨合攏段采用吊模法施工,先安裝合龍口剛性支撐連接裝置,根據合龍時的溫度,鎖定連接裝置,張拉部分合龍束,澆筑中跨9#合攏段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束,解除臨時剛接;
7.拆除中跨合攏段吊架,完成體系轉換,進行橋面鋪裝及附屬設施的施工。
本橋采用逐節段跟蹤控制的方法對上部結構的施工進行了全過程監控,通過對控制斷面測點處混凝土應力的監測,確保該橋施工過程中結構的安全。
三、施工控制過程
1.實測參數
在進行施工控制時,為準確地對結構的實測狀態進行計算及監測。本次監控過程中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掛籃的加載變形等均進行了實測。
2.線形控制
線形控制是本橋施工控制中最重要的項目。箱梁每一節段懸臂施工過程中,進行以下3個工況的撓度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
(1)掛籃就位立模板及澆筑箱梁混凝土前;
(2)澆筑箱梁混凝土后,縱向預應力鋼束張拉前;
(3)縱向預應力鋼束張拉后。
以上測量工況,除對當前施工節段監控測點進行高程測量外,同時對已施工的連續3個節段同時進行高程測量,以得到箱梁節段累計實際變形。
3.應力監測
主橋箱梁施工0#塊時,在該橋主墩根部兩側均埋設了鋼弦應力計。在0#塊混凝土澆注完成后預應力鋼束張拉前一天的晚上,讀取應變計應變值,將此值作為應變測量的初始值。在箱梁懸澆施工的各主要工況監測應力計的相對應變,將實測應變與理
論應變進行比較,以確定各階段施工是否正常,以確保施工過程中結構的安全。
在前幾個階段,部分測點存在拉應變,但拉應變較小,在材料的容許范圍內;在階段之后各施工階段測點應變均為壓應變,且壓應變的值在150με~300με之間,說明測點應力在C50混凝土的容許范圍內,且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壓應力儲備,預應力的施加是有效的。
4.預應力
預應力是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生命線,施加預應力是預應力箱梁施工中最重要的環節。
從施工單位的張拉資料看,鋼束的張拉情況正常,張拉力達到設計張拉力,伸長量誤差也在規范容許的范圍內。
從應力監測、撓度監測資料分析,該項目預應力的施加也是有效的,符合設計要求。
結語
1.本次監控采用的計算程序GQJS是經過多個橋梁實踐過的,是可靠的;標高測量數據由施工、監控單位共同完成,數據是真實的;應力監測元件性能比較穩定、精度較高,采集的數據是可信的。此次主橋全過程監控方法、實施是科學的。
2.通過監控,達到了控制目標。主橋箱梁中跨合攏段兩端高差滿足施工規范要求,全橋箱梁頂標高誤差均在20mm以內,線型達到設計要求。
3.通過應力監測,及時了解了懸臂施工過程中測點處混凝土的應力情況,確保了懸臂施工過程中結構的安全。成橋階段各應力測點的實測應力,符合設計要求。
文章標題:鹽城市城北大橋施工工序及監控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tongxin/1182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