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1-10-26 10:51 熱度:
文章摘要:音樂課堂中常會出現一些意料不到的環節,這些意外隨時都可以見到,有時是老師本身的,有時是學生的,還有更多的其它原因。如何解決這些“意外”,應對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音樂老師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從兩個角度進行闡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旨在提高課堂中的應變能力,從而讓音樂課上得更加精彩。
關鍵字: 教師 課堂 意外 突發 應變 新課程標準
一節成功的音樂課,我覺得,是在下課之后,學生還樂顛顛地一直哼唱著剛學過的內容從音樂室回到自己班里,而老師呢,也是非常輕松地,這是一種雙方面精神上的無比愉悅。但是,在課堂中,學生常帶著自己的已有的知識以及思考習慣去參與,從而使課堂出現極大的的多變性,課堂中會產生許多突發性的“意外”。有時,學生們生動有趣的語言給我們帶來奇妙的感受;有時,他們率真的語言會讓我們措手不及,甚至一臉尷尬。因此,我想,一節成功的音樂課,不僅在于教師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良好的表達能力,而且還在于教師能否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游刃有余的宏觀調控,讓學生積極地配合。因此學生能否積極地配合老師上好一節課,這就考驗了一個老師在課堂中的應變能力,能否讓平平凡凡的一節課,也能上得多姿多彩。下面是我在上課中的一些體會。
一、引導“意外”,激活思維
上個學期,我校綜合科組舉行了優質評比課活動。經過精心的準備,我選擇了六年級上冊《芬芳茉莉》來進行參賽。
課堂在欣賞一張張潔白美麗的茉莉花圖片中開始了,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茉莉花》的細膩、婉轉、情深、意切,感悟茉莉花的樸實無華、潔白無暇的精神品質,并認識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更使他們對江蘇民歌《茉莉花》、東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等諸多曲調和風格都要有所感知,同時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識,我從不同的角度并運用了多種方法向學生講解了地理環境和地方民歌的關系、語言與民歌曲調的關系、地方文化對民歌的影響、民俗民情對民歌的影響等等。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這三個不同地方的《茉莉花》的風格特點,也憑著我對六(2)班學生的了解,課前,我就有意識地把學生分成了三組,并挑選了三個自己覺得在性格上分別具有溫柔、風趣、直爽的學生分別放在每一組的前面,目的是讓學生在討論活動中能具體地分清他們具有哪個地方民歌《茉莉花》的特點來。這時意外出現了,“風趣”與“直爽”這兩個孩子馬上就讓孩子找到了分別是東北民歌與河北民歌的特點,但是,我心目中那個溫柔細膩的女孩子卻沒有找對人,不管我怎樣引導,學生就是不“買賬”,怎么辦呢?還堅持下去嗎?一轉念,我趕緊問他們:“為什么你們覺得她不具有這種風格呢?如果讓你找,你覺得哪個同學會更適合呢?”峰回路轉,同學又嘰嘰喳喳地討論開了。明明備課上沒想到的環節,誰想到在課堂上,已變成了另外的一個環節,無心插柳柳成蔭,
多么好的一個“意外”呀!課后,這節課一致受到聽課老師的好評,并獲得了綜合科組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的好成績。
在課堂中,老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是一種雙邊的活動,在意外發生時,按部就班或措施不當就會影響整個教學效果,因此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學會傾聽、學會關注,在教學設計中,未曾想到突發性信息出現在教學中時,教師必須敏銳迅速地作出判斷,及時作出準確的調整。
二、直面“意外”,選擇策略
課堂意外,有時來源就是學生本身。一個年級三個班,就拿五年級來說吧,一個班有一個班的特點,明明在(1)班上得好好的課,來到(2)班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一天下午,我上到了五年級上冊第七課《雨花》。按照教學步驟,我教同學們學唱歌曲《踩雨》,《踩雨》是一首甜美歡快的歌曲,旋律比較輕松,表現了孩子們在雨中歡鬧的情景,充滿了童真、童趣。為了體驗雨中的快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為歌曲配上了律動,一節課下來,五(1)班的同學按照我的要求,開開心心地掌握了這首歌曲。第二節課五(2)班,我按照剛才的步驟開始了教學。全班超三分之二的都是男生,個個都相當地活躍,卻怎樣也調動不了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熱情。突然一陣雷聲,就在這時候,外面下起了大雨,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外面的大雨所吸引住了。課堂有些亂了,我心里有點火,正想批評幾句整頓一下紀律,轉念間,一股竊喜涌上我的心頭。這不正就是欣賞“雨”最好機會嘛?《課標》的基本理念不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嗎?而且現在孩子們的注意力不正好有這種要求,等待老師來“引導”?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機會呀!鋼琴曲《雨滴》本身就是一首聽起來就像一滴滴輕重不一的雨滴聲。我在這個時候通過欣賞這首樂曲,不正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奇妙、歡快的雨滴聲嗎?于是,我干脆停下課來對學生說:“同學們,此時你最想去干什么呢?在雨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請你們自由討論一下”, “著名鋼琴作曲家肖邦寫了一首曲子,正好是一首反映雨中情景的鋼琴曲,你們想聽嗎?”隨著音樂的播放,我接著說:“在音樂中你們能聽到雨聲嗎?你能根據雨聲大小,用手拍擊你所感受到的雨聲嗎?”課堂里靜悄悄的,窗外的雨點還在下,交織著鋼琴作曲家肖邦的《雨滴》,時而急,時而緩,同學們也聽得非常仔細,非常認真。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我們應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審美認知規律,提供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及學習音樂文化知識的機會。教育家馬卡柯曾這么說過:“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隨機應變的能力。有了這種品質,教師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時此地的情況特點,從而找到適當的方法并加以正確的運用。當然,要真正將課堂調控到:有張有弛,有靜有動,該靜則靜,該動則動,動而不亂,靜而不死,收發自如,游刃有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這需要我們付出更加艱辛的勞動。正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呀。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2、《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
3、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音樂教師用書》
文章標題:無心插柳柳成蔭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gaodeng/1049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