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28 17:13 熱度:
摘要:對違紀大學生進行相應的處罰,是“依法治校”、維護教學正常秩序的需要,也是對違紀思想和違紀行為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同時,違紀處罰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必須“以人為本”,及時把握學生違紀處罰中的教育契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規范學生日常行為,以培養遵紀守法的合格大學生。
關鍵詞:違紀大學生處罰教育契機
隨著高校的擴招,“精英教育”開始向“大眾教育”轉變,高校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市場經濟帶來了成功也帶來了人們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及行為規范的多元化、復雜化。學校和社會聯系日趨緊密,社會不良現象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當前,高校學生違紀現象越來越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它影響著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影響著學生健康成才。對違紀學生進行相應的違紀處罰,是“依法治校”、維護教學正常秩序的需要,也是對違紀思想和違紀行為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教育是目的,處罰是教育手段,及時把握學生違紀處罰中的教育契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規范學生日常行為,是“以人為本”,培養遵紀守法的合格大學生的需要。
一、 違紀處罰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規章制度是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高校是大學生群聚的地方,學生的學習、生活及社會活動都要以高等教育法為基礎,以《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指導,以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為準繩。任何違紀的行為,都應受到相應的處罰,以體現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和公平性。違紀處罰不僅是一種對違紀行為的懲戒,也是一種教育方式,處罰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違紀處罰的特殊教育意義。
(一)、違紀處罰教育的特殊性
1、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總的說來,大學生是社會的嬌子,是祖國建設的后備人才,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世界觀和人生觀還不成熟,主體意識和自我意識強烈,對事物的認識帶有絕對性和片面性。違紀學生是大學生中的特殊人群,他們思想不成熟,違紀學生在本質上和一般學生沒有區別,因為多種原因致使他們脫離規章制度的規范,違紀后往往會出現悲觀、后悔、矛盾、戒備等矛盾心理,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對違紀學生進行幫扶教育,體現了教育本質。
2、教育方式的特殊性
違紀處罰針對性強,具有嚴肅性和約束性,但同時也體現著教育意義,它往往是隱形于處罰之中,貫穿了整個處罰過程,但并不終于處罰結束。
(二)、違紀處罰中的教育意義
首先,通過對學生的違紀教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法紀法規的嚴肅性,從而培養遵紀守法的意識;另一方面,通過把握違紀處分的契機,老師對違紀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能再次規范學生思想和行為,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新的平臺;其次,對違紀行為的教育和處理,對其他同學也起著教育和警示作用;再有,通過違紀處罰教育,使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克服抗挫折的能力
違紀處罰中的幾個教育契機
(一)、違紀事實的調查和認定
違紀事實的調查和認定是實施違紀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不進行認真的調查取證,在違紀事實不清楚的情況下就對學生進行囫圇處罰,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讓學生感到處理不公,直接影響到學生情緒,在教育上勢必起到反作用。違紀處罰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堅持實事求是,以理服人,重證據、才能使違紀學生折服。只有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才有可能配合老師工作,接受懲罰,才能使違紀教育達到目的。
(二)、違紀談話教育
違紀談話,是在違紀事實清楚的情況下,老師對學生違紀動機、違紀后心理狀態等進行全面了解。談話的意義在于:1、消除學生違紀后沉重的心理包袱,促使他們勇于面對錯誤,勇于為自己的行為接受相應的處罰;2、通過對違紀事件的分析,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3、重新熟悉學校規章制度,鞏固遵紀守法意識;4、為學生事后積極發展指明方向,增強改正錯誤的信心。
(三)、違紀處理中的聽證教育
當前,違紀處理的聽證制度已在一些高校開展,如華東師范大學,先后就違紀學生處罰多次舉行聽證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使學生違紀處理公開化、民主化,另一方面讓學生參與違紀處理討論,使學生廣泛了解了處理程序,再一次學習了相關的規章制度。當然,對一些涉及到學生重大隱私的違紀,學校應根據具體情況特殊處理。
(四)、重視違紀學生的申辯權和申訴權
尊重學生的申辯權和申訴權,是學校依法治校的體現,也是培養學生民主法治意識的有效途徑。申辯權和申訴權是學生的一項基本權利,學生的申辯和申訴,可以幫助教師了解事情經過、體察學生的觀點與想法,有助于把握教育矛盾深層的原因,從而找準教育的基點;有助于教育雙方辨證地思考問題,理清思路,辨別是非,減少處罰的不當,從而使教育雙方從對立走向合作,使教育教學更好的開展。
(五)、加強學校和家長的聯合教育
在一份對某高校學生違紀認知思想狀況的調查中,“受到處分后,29.7%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家長態度……”①,父母是學生的監護人,知曉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是他們應有的權利,特別是違紀處分涉及到學生的根本利益,學校更應該做好告知義務。學校應主動協調好與家長的聯系,贏得家長的尊重和理解,在學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下,采取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六)、違紀后的幫扶教育
在上面學生違紀認知思想狀況的調查中,“55%的學生將違紀處分‘作為人生的一次挫折和教訓,振作起來,努力以更好的表現來彌補過失’,21.2%的學生認為會‘抬不起頭,十分沮喪,感到前途渺茫,無所適從’對今后的發展產生了迷茫心態”,”②從調查中看,學生普遍重視所受處分的影響,對前途有著美好的渴望,及時對違紀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及幫扶,是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作用。
二、 違紀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好違紀處罰與違紀教育的關系
學校對違紀學生的處理往往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有法不依”,對學生的處理停留在批評教育的表面,一種是對學生進行違紀處分“一處了之”,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學校是以“育人”為目標,違紀處罰只是育人方式的一種特殊手段,最終也不能偏離“育人”這個最終目標。
(二)、“以人為本”,在制度上為違紀學生提供成才機會
高校是育人的地方,培養合格的大學生人才是教育目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的違紀處罰不能讓其一蹶不振,更不能“一勞永逸”地影響大學生成長。“以學生為本”,鼓勵違紀學生積極發展,在政策上對表現優秀、事跡突出的學生打開綠燈,讓學生違紀后不感到“前途渺茫”、不“破罐破摔”。如對評為校級或校級以上的優秀個人,有發明創造,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級別的科技進步獎、發明獎的,為社會做出特殊貢獻受到地市級或更高級別嘉獎、表彰等,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可以授予學位。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還可不將違紀材料計入學生檔案,僅作為學校學校的文書檔案。
(三)、重視日常管理和教育,建立違紀防患機制
首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加大規章制度的宣傳力度。三是,樹立良好的學風、校風,建立和諧校園。第四,認真做好日常紀律管理,熟悉學生動態,對學生的違紀行為提前進行警示,預防違紀行為發生。
(四)、重視違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違紀后,學生會出現各種心理狀態,如“后悔心理”,“矛盾心理”,“戒備心理”,“悲觀心理”等。在違紀教育中,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解決他們因為違紀而引起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特別是對一些抗挫折能力弱的學生,要有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進行專門的心理疏導,預防學生再次違紀或突發事件的發生。
總之,大學生是特殊的受教育人群,對違紀大學生進行違紀處罰必須“以德為先”,要“以人為本”。處罰中的教育契機,貫穿了整個處罰過程,但又不結束在處罰的結果,正確把握處罰中的教育契機,是預防第二次違紀的需要,也是使學生在教育中轉變觀念,端正思想,以積極地狀態面對處罰,盡快走出違紀處分心理陰影,幫助他們成才的需要,更是維護學校穩定,建設和諧校園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趙任憑.論高校大學生違紀處分聽證程序的引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6)
[2].丁文勤.做好大學生違紀處理應堅持的幾個原則[J].江蘇高教,2004(3)
[3].陳建華.關于違紀學生處理和教育引導的實踐與思考[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4].熊志忠楊得利.大學生違紀狀況調查[J].當代青年研究,2005(12)
[5].吳磊曾建國.地方高校大學生違紀狀況的調查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2)
[6].王強陶好飛樊澤民.對高校違紀學生認知思想狀況的調查研究[J]遼寧教育研究,2006(8)
注釋:
①②王強陶好飛樊澤民著,《對高校違紀學生認知思想狀況的調查研究》(《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P101)
文章標題:“以人為本”把握大學生違紀處罰中的教育契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gaodeng/740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