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10-12 16:27 熱度: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有效整合,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特點。
關鍵詞:基礎教育,新鮮活力
如何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執行“整合”理念時,必須要明確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弄巧成拙,造成畫蛇添足的效果。導致老師備課費時,上課分散學生注意力,教學效果不好等弊端種種。由此可見,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勢,在實踐中方能進行學科間的有效整合。
一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優勢,激發興趣,創設有活力的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依據“讓信息技術成為每個學生的認知工具、情
感激勵工具、更是種全新的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的理念,利用課件出示物體的種類圖片,直觀、形象、生動的玩具圖片,促進學生的認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平面知識立體化,增強活力。學生學習情趣高漲。
二利用信息技術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功能,讓學習內容充滿“活力”。
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學生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一個實驗證實: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這說明多媒體計算機應用于教學過程不僅非常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識的保持。
如: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時,老師將“各具特色的民居”這一距離遙遠的活動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實現人與物化的信息之間、信息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融合。讓傳統模式中沉寂的書本內容變成活力四射的新穎、生動、直觀的幻燈片圖片資料。成為課堂的亮點,無容置疑地給課堂增添了活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優勢,創建“新型教學結構”。讓
師生更顯活力。
教師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并要把這一觀念牢牢地、自始至終地貫徹到課程整合的整個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之中。
作為執教者,如果我們真正做到在教學結構和設計的過程中遵循
“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發展”教育理念,立足與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就能創建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主題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教學并重”教學結構)。
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在活動前利用網絡、社區等途徑自主獲取知識,活動中,由原來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題地位。并使其個性得以張揚。
在教學中,我大膽做了這樣的嘗試:根據六年級學生的能力水平,我把學生的課前預習方式,建議性地規定——學生自制課件,并結合課件資料進行匯報的方式。例如:在教學《魯濱孫漂流記》這一課時,我按慣例,也搜集并制作了一份課件,要求有能力的同學也可以用課件匯報。同時,我也考慮到了,學生的網絡搜索能力不亞于老師,我的課件內容可能會出現與學生準備的重復的地方,如果是這樣,那我就選擇舍棄自己的,以展示同學們的材料為主。
匯報的時候到了,當我們班的蘇美惠同學,胸有成竹地來到電腦前時,我和同學們還是持有一些懷疑態度的。但當一張張魯濱孫漂流的圖片資料映入眼簾時,大家不禁發出嘖嘖贊嘆。但當她出示一張“長篇小說的讀書方法”幻燈片時,教室里響起了熱情洋溢的掌聲。大家心里都清楚,這個讀書方法不見得是她的原創,但是她把這個方法帶給大家的,誰能不說感謝。既然孩子們能夠做到了,那我們當老師的何不大膽放手,而用重復工作的時間,去進一步鉆研教材呢?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能夠從廣袤的網絡世界搜集并整理又價值的信息,,并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體現了信息時代教師的風采。而學生的主體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水平及能力的提高,他們“充斥”著我們在課堂中的地位,但我感到無比的高興,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完全獨立地主宰課堂,這不也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嗎!
四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讓教學重點鮮明、生動化。讓教學難點直觀、明了化。
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利用。認真搜集、整理,并充分挖掘了豐富的網絡資源,用多媒體手段展現在課堂上,突出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優勢,使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輕松愜意的心態面對活動重點與難點,恰到好處地課件信息縮短了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展過程。實現信息技術與網絡世界的有機融合。達到“居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及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我們教師,能夠用嫻熟的教學技能,靈活的教學方法,特色的教學設計,合理、高效地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學科間的有機整合。大大提高課堂實效,使枯燥的學習內容“活”起來,我們的老師瀟灑起來,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學習方式靈活起來,整個課堂活力四射,靈動起來!
當然,在此基礎上,作為我們語文教師,還應不斷進行實踐與反思,“不畏浮云遮望眼”“總能守得云開見明月”。讓我們共同期待著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后形成的亮麗風景成為永恒!
文章標題:利用學科整合,給課堂注入新鮮活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jiaoyuxue/1039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