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09 14:32 熱度:
實踐生命力與理論影響力是評價任何思想理論體系的重要指標。這一指標不僅能夠反映該理論體系的思想是否深刻、論證是否嚴謹,更能夠集中體現其核心理念與人類終極價值目標的一致性程度。作為一種誕生于資本主義時代,卻又全力批判資本主義社會與制度體系的思想理論,馬克思主義以唯物史觀為基本理論立場,以全人類的解放為核心價值目標,以批判性和實踐性為內在學術品格。這些典型特征使馬克思主義思想與西方的其他學派相比顯得與眾不同。尤其在政治層面,政治理想的差異以及現實政治制度設計的截然對立使馬克思主義與西方政治學理論看似水火不容。然而,實踐主張的迥異并不代表思想理論的互不往來。正如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言:“誰如若只把‘共產主義’看作‘黨派’或者‘世界觀’,他就想得過于短淺了。”本文僅以20世紀70年代以來政治學新興的分支學科為考察對象,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于當代西方政治學主要新興分支學科的形成、發展、思想主張、理論邏輯等方面的影響,以期為科學評判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價值,把握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邏輯提供一點佐證。
二戰之后,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政治學作為社會科學的一門古老的學科在學科分支、研究主題、思潮流派、研究范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科分支方面,依照社會科學領域里學科分化與學科綜合的基本演進邏輯,20世紀50年代以來,政治學領域也產生了許多新興分支學科,這些學科有些是以研究方法為核心特征,有些是以研究主題為核心特征,有些是以價值取向為核心特征。新興學科分支的出現,豐富了政治學的研究主題,改變了以往政治學的知識圖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有些新興的政治學分支學科逐漸衰落,遠離了政治學研究的核心陣地,有些卻不斷發展、成熟,日益成為政治學教學與研究中的核心領域。其中,比較政治學、政治社會學與新政治經濟學可以說是以政治學理論為核心的新興學科的典型代表。它們在幾十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較為固定的研究范式、清晰的學科邊界、穩定的研究隊伍以及良好的學術平臺,呈現出日益蓬勃的發展勢頭。
馬克思主義與比較政治學研究對象及范式
比較和鑒別是人類認識未知事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運用比較方法研究政治現象也是政治學中最常見的方法。實際上,政治學的起始就是緣于比較研究。雖然如此,作為政治學領域里十分重要的分支學科——比較政治學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出現并逐漸走向成熟的。縱觀比較政治學形成、發展與成熟歷程,馬克思主義在比較政治學的形成,尤其是比較政治學形成之后的兩次研究范式轉型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正如前文所述,比較的方法自政治學產生以來就被眾多學者廣泛運用,但是,從古希臘到啟蒙運動時期的主流思想家都是設定暗喻的參照物而展開比較研究的,這與作為一個學科分支的比較政治學有著顯著的不同。直到19世紀中期,學者們開始從經驗的維度對政治現象予以比較,其中馬克思主義的比較研究對比較政治學理論框架的確立意義非凡。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科學研究中強調比較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之一。在他們深入研究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和創立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過程中,他們廣泛嫻熟地使用了多種類型的比較,包括宏觀比較、微觀比較、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等。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比較研究視野顯然超越了此前的思想家規范的理論基點,發展了實證的研究方式。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清楚地論述道:“思辨終止的地方,即在現實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們的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真正實證的科學開始的地方。”馬克思主義對古往今來各個不同類型社會的比較拓展了比較研究的理論視野;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文化理論、發展理論和階級理論成為當代比較政治學研究的基本范疇;馬克思主義的關于統治階級、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等問題的觀點已經成為當今比較政治學的基本研究假設與理論前提。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學說對于當代比較政治學研究主題的形成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正是在此意義上,馬克思與韋伯一起被稱為比較政治學的先驅者。
比較政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政治學分支學科,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比較政治學經歷了兩次研究范式的轉型,第一次是由傳統的、規范的比較向經驗的、實證的比較轉變;第二次是由經驗實證的比較向歷史的、循環的比較轉變。比較政治學也正是在不斷的轉型中獲得了不斷發展的動力。而這兩次研究范式的轉型也都與馬克思主義對其影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小編推薦《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也是一部關于教育的核心期刊,現此期刊征稿,本刊主要服務于全國高校思想理論教育教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堅持政確的理論導向,積極推進高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積極探索和反映高校“兩得”教學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反映教育主管部門的全國高校思想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最新舉措、動態和成果。》
由傳統規范的比較研究向經驗實證的比較研究轉化是比較政治學研究范式的第一次轉型,也是比較政治學確立研究屬性與學科地位的重大轉折。從理論發展邏輯上看,經驗實證的比較研究方法論與思想淵源是“哲學上的經驗主義、早期的實證主義、早期的政治社會學理論以及早期的行為主義。”而馬克思主義正是早期政治社會學的重要奠基者。更為重要的是,經驗實證的比較政治學形成的歷史背景與重要的研究對象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政治實踐。二戰之后,許多東歐國家在蘇聯紅軍的幫助和支持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也在謀求國家獨立的民族解放的過程中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不僅對西方學術界提出了政策應對的需求,也刺激著學理知識的發展,豐富的政治實踐模式更為比較政治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于是,研究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之間、不同社會主義制度之間的異同,探討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不同文化環境中不同制度得以確立發展的原因成為比較政治研究的一個不斷發展的重要領域,進而也推動著比較政治學作為一個學科領域的發展。經驗的實證的比較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80年代鼎盛,到了20世紀90年代之后,一種“替代的范式”——歷史循環的比較逐漸興起,并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所謂歷史循環的研究范式是一種對歷史變化所采取的動態的、相對的認識方法。歷史循環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的思想具有能動性,人所具有的經驗不是單純的對當前事實的機械描述,而是依據以往的經驗和當前的狀況有機形成的復合物。
文章標題:教育中文核心期刊淺析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西方政治學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jiaoyuxue/2259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