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10-17 09:12 熱度:
摘要:建筑裝飾構造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類課程。針對現在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理論與實際脫節,教學方法單一,教材內容老化,學生厭學等問題,本文分析并指出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加快課件的開發,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進行教學改革,創建建筑裝飾構造課程教學改革新思路。
關鍵詞:建筑裝飾,裝飾構造,教學改革,新思路
建筑裝飾構造是室內設計專業最為重要的工程技術課程之一,它主要闡述建筑物各裝修部位的裝飾要求,介紹有關建筑裝飾材料的選擇和應用,以及施工的方法和合理性。在目前室內外環境設計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的時候,建筑裝飾構造作為使室內設計構思轉化為實物的技術手段,就顯得更加重要。
現在學生大多都有重理論、輕技術及厭學的傾向,以建筑裝飾構造書本很難適應現在室內設計的發展、工程實例少跟不上社會發展、教師枯燥講學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等情況,要建筑裝飾構造課程勢必要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是針對以上不足,以學生就業為目的,改革新知識,新傳授方法,加強校企合作,培養真正符合建筑裝飾行業發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更新傳統職教觀念,更新教學內容,跟上時展。
(一)傳統職教觀念,導致學生厭學。
傳統教學,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將教科書作為藍本,配以程式化的講授和指導,這種教學法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顯得尤其枯燥。對于中職類學生,基礎較差,對學習缺乏興趣。若教師按照這種方法上課,學生覺得沒有興趣。另外學生剛剛接觸專業課程,對工程案例了解甚少,空間想象力差,無法想象出不同裝飾材料對構造的影響。因此,單純靠課堂上的教學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學活用才是教學的目的。
(二)更新教學內容,跟上時展
改革建筑裝飾構造課程的教學,首先要對教材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特別要跟上現在建筑技術的發展步伐。因為建筑裝飾材料發展突飛猛進,不斷有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和新的構造方法出現。因此,21世紀建筑技術圍繞著生態建筑,將十分重視建筑材料、建筑工藝的更新。
那么教師在授課之時,應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認真考察市場上的綠色材料,進行綠色環保設計。在選擇教課書的時候,應結合材料性能對比與相應工藝,以案例進行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提高人才質量。
二、改變教學方法,抓好基礎知識,注重結合實踐。
(一)改變教學方法,抓好基礎知識學習
在教學中,注重講解基礎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將學生帶到實際的工地中,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書本上的知識,同時,學生們也會發現書本與實踐相出入的地方,這時,教師就適時地啟發他們去找尋“為什么”和“怎么辦”。這種啟發式教學方式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思維,培養需求的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師不定期帶學生走出課堂,組織學生參觀已經建成的實際工程或正在裝修工程,引導學生進行本市建筑裝飾材料市場調查,了解各類材料的性能、價格、種類。學生在現場參觀過程中,對各種裝飾材料和裝飾構造非常好奇,不斷提問,通過在場指導教師或專業人士的現場講解,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學生訓練能力
如何將課堂上的知識結合到實際中,以達到加強學生的訓練能力。在這個方面,教師應該多增加實踐的教學內容,將理論的東西帶到實訓基地中上課,讓學生自己動手,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實踐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墻面、地面、頂棚的施工構造等,可以安排在實訓基地授課,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從而更容易理解與記憶,學生們也會發現書本與實踐不同之處。
三、加快課件開發,引用多媒體教學。
建筑裝飾材料與建筑裝飾構造課程的傳統教學方法,僅僅靠一本教科書、一只粉筆、一塊黑板的“黑板上耕田”的單一教學方式是行不通的。而網絡與多媒體的快速發展為建筑裝飾構造課程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運用現代技術創建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保證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因此,在新的課程教學中,若是能利用錄音、幻燈、投影、模型等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一些直觀感受,尤其是新的建筑技術成果,如墻面裝飾工程,根據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的施工方法;更有如吊頂的構造中,同一種材料也有幾種不同的施工方法等等。將這些方法或者工程都用課件或者直接錄制下來的錄像,引入到教學中,就能打破傳統的教學,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工作環境中學習新的東西,那么效果將更加明顯。
因此,豐富多彩的圖、文、聲、像等教學信息,又具備生動、友好、多樣化的人機交互方式,使學生得到傳統教學中難以獲得的直觀認識和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這樣的教學模式,必定讓學生學得更好。同時,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減少了板書量,節省了大量課堂時間,增加了更多課程的信息量。
四、加強校企合作,解決了校內外實訓銜接問題。
校企合作教育在國外通常被稱為“合作教育”,也就是指學校與用人單位共同合作,培養具有全面素質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學校應該把教學與企業的生產緊密結合起來,打破以往那種只注重理論教學而與生產實際脫離的辦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把握教學內容
職業學校自身的教學體系改革和創新應當圍繞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求來進行,這樣做才能有的放矢,否則就是閉門造車。職業學校只有主動與企業“牽手”或“聯姻”,才能真正找到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內容和重點。校企合作對職業學校教學方式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它能促使職業教育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轉變,加大學校對實踐性、操作性教學的重視。校企合作,使企業的生產現場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反映,有利于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開展,能在具體的技能訓練中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二)校企合作有利于學校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場所
良好的實訓基地,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和保證。校企合作,將企業作為職業教育的校外實習基地,不僅能讓教師第一時間了解企業需要的人才素質,而且能讓學生在企業能進行較好地現場操作,使學生能得到高水平的實際操作訓練,學生走出校門就能上崗,切實體現了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功能。校企合作,學生接觸到新的裝飾行業中的新材料,新技術,能切身跟社會接軌,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脫離實踐的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校內外實訓的銜接問題,為課程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必要的實踐條件。
五、結束語
目前室內外環境設計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的時候,建筑裝飾構造作為室內設計構思轉化為實物的技術手段,就顯得更加重要。而作為專業的室內設計師或者施工人員,學好這門課是事在必行的。如何能啟發學生學習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達到用人單位的需求是本課程改革的重點,及時變革并提出符合未來發展需要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用具體的改革措施予以貫徹,我們的教學就不會落后于時代,也才能讓我們的學生畢業出去盡快上崗,達到社會用人單位需求。
參考文獻:
[1]朱淳,《室內設計基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2]高卿,《建筑裝飾構造》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鮑家聲.建筑教育發展與改革[J].新建筑,2001(1):8—11.
[4]萬治華,《建筑裝飾裝修構造與施工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文章標題:淺談建筑裝飾構造課程教學改革新思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teshu/1352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