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1-12-15 09:16 熱度:
如何指導學生讀好書、愛讀書,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的問題。大量教學實踐證明,閱讀教學要落到實處、搞扎實,就必須從最根本的朗讀上多下工夫。教學中要從“讀”出發,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把引導學生鉆研文本作為閱讀教學的根本。它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體現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課堂教學的本體,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在朗讀教學中的落實。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論文
在教學探究活動中,想方設法通過導語引入、背景介紹、播放樂曲、表情誦讀、動情講解、質疑提問等環節或手段,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景或氛圍,使學生進入“當時的歷史境界”中,與文本中的人物“見面”,讓文中的畫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起來,使之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從而掀起學生思想感情的波瀾,使學生隨著作者的感情變化,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二、朗讀的時間要充分,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自己的情與理論文
現在的語文教學的整個課堂上充斥著所謂“啟發式教學”——實質上是“講問教學”,教師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朗讀浪費時間,不如教師多講些,于是他們擠掉了學生的讀書時間,一節課學生的朗讀時間少的可憐。朗讀練習猶如蜻蜓點水,來去匆匆,如在預習時的朗讀,教師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但實際上呢?學生往往連一遍課文都未讀完,更別提讀通課文了,認識字詞了,朗讀儼然成了“花架子”。學生沒有得到充裕的時間去朗讀課文至讀通課文,因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強烈,學生無非是一個個“面塑的聽者”,無非是用自己的腦袋去裝老師的思想,他們體會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情”,悟到的并不是自己的“理”,長此以往如此剝奪學生的朗讀時間,學生必然會失去理解的個性。那么我們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特點安排好每節課的朗讀時間,要把朗讀時間交還給學生,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讓全班的學生讀完、讀好,切不可玩“花架子”“走過場”。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復的地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要鼓勵學生多讀,最為重要的是在朗讀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朗讀,一定要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原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多讀書,讓學生通過所讀的文字自己去體會,去領悟,讓此時的學生由“聽者”變成真正的“讀者”,讓他們去體會自己的情,領悟自己的理而我們教師給學生擔蘭“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正如《語文新課標》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三、誦讀要倡導。讓學生在誦讀中得到情感的升華論文
“你可以不必擔心兒童領悟不了多少,你應當竭力使孩子們盡量領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別林斯基)“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文章中的語言都寄寓著、棲息著作者的思想,好的文章無不凝聚著優美的語句、豐富的情感,而所有的這些都需要教師引領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對話,引領學生與作者的心靈思想和諧共振。經典之文傳誦不衰就要靠我們教師。怎樣才能使經典之文傳誦不衰呢?這就需要我么引領學生誦讀。
而誦讀的基礎是有感情的朗讀,只有在情感上與作者的體驗產生了共鳴,才能把優美的文章內化成我們自己的語言,然后才能迫不及待地物化為我們自己的東西。而現實是在教師的講解、分析的基礎上獲得感悟,這往往只是起了個小小的鋪墊的作用。要想把文章“移情”給學生,必須倡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而后是有感情地誦讀,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誦讀呢?教師指導誦讀,就要精心選擇誦讀的內容,要精選那些能與學生發生情感共鳴的文章。在誦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凡事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由感知課文到理解課文到引起共鳴,內化為自己的理解,要加強誦讀內容的情感體驗。要能體現學生的個性,要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好課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最好能率先垂范,要求學生誦讀的文章教師要誦讀下來,以期望文章作者、教師、學生三者達到共鳴。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多給學生提供朗誦的機會,通過抑揚頓挫,長短徐疾的朗讀,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讀出其中的味道,讀出其中深層的含義,感悟文章的真諦,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在濃濃的誦讀中,我們也將積淀深厚的文化素養。
朗讀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環,我們應該充分的重視朗讀,因為“讀是架設在學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間的橋梁,有了這座橋梁,學生的情感才能在教師的推動下和文章發生共鳴,從而達到升華。”學生需要給我們教師給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朗讀機會!
四、合理運用各種朗讀形式論文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有范讀、領讀、齊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等。老師需要采用各種形式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其中范讀指導必不可少,由于小學生的模仿性強,所以教師適時的范讀是朗讀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的范讀以情感人,使學生身臨其境,引起共鳴,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激情。范讀《再見了,親人》時,教師用那飽含激情的語言很快便把學生帶入了文章的情境之中,一幅幅,一幕幕鮮活的畫面浮現在他們的面前??當然,不能讓學生機械模仿教師的語調,要讓學生學會從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體會出發,使學生在真正感受文章內涵的基礎之上進行朗讀活動,那樣讀出的感情才自然真切。表演讀是低段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朗讀方式。在理解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加深了學生的記憶。
總之,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它在小語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只有通過教師們精心的指導,學生們的刻苦練習,才能真正在小語教學中展現它的藝術魅力!
文章標題: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xiaoxue/108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