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4-05-04 09:06 熱度:
20世紀90年代,世界進入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日新月異,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經營風險加大,設備更新換代加快,產品壽命周期縮短,資產盈利能力起伏不定,時刻有減值的可能。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實現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已是必然趨勢,我國資產減值會計起步晚于西方發達國家,無論理論還是實務都存在很多不規范之處。因此,本文通過對我國資產減值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IAS36、美國會計準則公告SFAS144的比較研究,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和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企業管理論文,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國際比較
一、引言
資產減值會計應運而生,近年來已成為會計理論界和實證界的熱點問題。理想情況下,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可以剔除企業資產中的水分,夯實資產的質量,提高會計信息的穩健性。在具體運用中,存在許多不完善、不規范之處,留給企業很大的選擇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減值準備已淪為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出現了諸如科龍電器、四川長虹、南方證券等利用資產減值操縱利潤的案件,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為此,本文對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資產減值》(IAS36)、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發布的第144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SFAS144)進行比較研究,以期發現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存在的問題,進而對我國的資產減值會計進行規范,促進我國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二、我國資產減值準則與IAS36和SFAS144的比較
(1)資產減值適用范圍比較
SFAS144中規定,此準則不適用于金融資產(包括權益性證券投資),而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適用范圍包括長期股權投資,這與美國的規定有所不同;IAS36的適用范圍包括礦山、石油、天然氣等開采行業,而SFAS144和我國準則的適用范圍不包括開采業,有所區別;SFAS144中不涉及無形資產,關于無形資產減值的規定只是在第142號《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產》中有所涉及,而我國和國際會計準則的適用范圍包括無形資產(商譽和可辨認無形資產)。
(2)資產減值確認時間比較
理論上,企業應當在期末對每項資產的可回收金額進行估計,判斷其是否發生了減值,然而這違背了成本效益原則,所以實務中并沒有這樣做。IAS36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資產進行估計,判斷其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如果存在減值跡象,需要對資產的可回收金額進行計量;SFAS144規定,只有當標志著進行減值測試非常必要的事項或變化出現時,才需要進行減值測試,并沒有規定定期進行減值測試;我國CAS8規定,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對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進行判斷,如果存在一項或者幾項減值跡象,則需要估計可回收金額,任何一項減值跡象都不存在的,則不需要估計。經過以上比較,我們發現,我國的規定和IAS36的規定大致相同(見表1)。
(3)資產減值確認標準比較
資產減值的確認標準有三種:永久性標準、可能性標準和經濟性標準。永久性標準認為只有發生了永久性的資產減值時才確認減值損失;可能性標準認為應當對可能的資產減值損失進行確認;經濟性標準認為只要可回收金額小于賬面價值就應當進行確認。IAS36規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小于賬面價值時,應當確認減值損失,符合經濟性標準的規定;SFAS144規定,預期從資產的使用和處置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量(非折現)小于資產賬面價值時,應當確認減值損失,減值額是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和計量的基礎不一致,符合可能性標準的規定;我國CAS8規定,如果資產的可回收金額小于賬面價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確認的減值額為賬面價值與可回收金額的差額,符合經濟性標準的規定,與國際會計準則基本一致。下面將舉例說明一下各國確認標準的差異(見表2)。
(4)資產減值確認基礎比較
IAS36規定,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首先應以單項資產為基礎估計可回收金額,難以估計時,再以該單項資產所歸屬的現金產出單元為基礎,對其可回收金額進行估計。IAS36對總部資產也做出了規定,總部資產不能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現金流量,無法估計其現金流量,總部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應當以其所歸屬的現金產出單元為基礎估計可回收金額,計算可回收金額和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減值損失。
SFAS144規定應當將資產分組,然后對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估計,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長期資產所歸屬的資產組產生的可辨認現金流量基本獨立于其他資產產生現金流量的最低水平。SFAS144沒有使用總部資產這一概念,但有類似的規定,企業的總部設施等長期資產不能獨立于其他資產產生現金流量,應當將其劃分到相關的資產組。SFAS144中的資產組基本等同于IAS36中的現金產出單元,不過二者也存在一些區別:IAS36將部分負債排除在了現金產出單元之外,而SFAS144則把流動資產和負債考慮到了資產組之內。
我國CAS8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首先應當以單項資產為基礎,對其可回收金額進行估計,難以估計時,以該資產所歸屬的資產組為基礎估計可回收金額。我國也引入了總部資產概念,總部資產不能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現金流量,發生減值跡象時,應當對總部資產所歸屬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可回收金額進行估計,與賬面價值進行比較,判斷是否需要確認減值損失。由此可見,我國的資產組和國際會計準則的現金產出單元基本一致。
(5)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比較
國際會計準則IAS36允許轉回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商譽除外),減值損失轉回后資產的賬面價值不應高于沒有確認減值損失時的賬面價值。對于商譽減值損失的轉回,IAS36做出了另外的規定,對于已經確認的商譽減值損失,在以后期間不得轉回,它認為后續期間商譽可回收金額的增加并非是購入商譽減值的轉回,而是自創商譽的增加。SFAS144規定,已確認的減值損失禁止在以后年度轉回,它認為允許減值損失轉回是與歷史成本會計系統相違背的。針對商譽減值損失轉回這一問題上,FASB與IASB規定相同,都不允許己確認的商譽減值損失在后續期間轉回。
我國CAS8規定,在以后期間不得轉回已確認的減值損失,這與國際會計準則IAS36的規定有很大的差異,但與美國會計準則SFAS144的規定基本一致。CAS8禁止減值轉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關于資產減值損失能否在以后年度轉回這一規定,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規定(見表3),這取決于各國不同的經濟環境,我國禁止資產減值損失在以后年度轉回的規定,充分考慮了我國的經濟環境,可以避免企業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比較啟示與改進建議
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背景下,我國積極借鑒(下轉第132頁)(上接第130頁)和采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和其他各國的會計準則,對我國的資產減值會計準則進行改進和完善,基本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和趨同,與此同時,也充分考慮我國的經濟環境和現行可操作性等實際情況,在許多方面做出了創新。不過,我國資產減值會計準則仍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們繼續努力,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符合我國國情的資產減值會計準則。
(1)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判斷能力
通過資產減值準則的國際比較我們發現,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需要會計估計,留給了會計人員很大的職業判斷彈性空間,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決定著資產減值確認和計量的可靠性和正確性,惡意運用會計估計空間,操縱利潤,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企業要建立會計誠信評價制度,量化評價標準,推動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誠信建設;完善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制度,加大業務培訓和指導的力度,提升會計人員業務水平;會計人員應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注重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
(2)健全企業資產減值準備內部控制制度
資產減值內控制度的不健全會導致會計計量的隨意性,建立良好的內控制度是會計計量的合理保證,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合作的內部機構,不斷提高業務運作效率;建立減值準備內部審計和獨立稽核制度,由獨立的專業人士對減值準備的計算、計提、披露等過程進行核查;建立合理的企業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把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結合起來,構建全面系統的指標評價體系,客觀真實地衡量企業的經營水平。
(3)完善我國的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
根據各國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規定,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依賴于公開交易的信息,只有完善的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才能提供公正合理的資料,資產價格信息的及時獲取是實施資產減值會計的重要條件,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的健康發展依賴于金融市場、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因此,我國應當建立動態詢價報價系統,通過網絡提供商品的動態價格資料,統一提供合理的資產市價信息。企業可以利用網絡定期公布信息資料,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公允性,提升資產減值會計的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毛新述,戴德明.論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統一[J].會計研究,2011(4):
15-22.
[2]高志妨.我國實施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對策研究[J].會計之友,2012(5):94-95.
[3]劉玉琴.淺談新會計準則下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J].財會研究,2013(2):43-46.
[4]李永鵬.資產減值會計的改進——基于公允價值會計和資產負債觀[J].財會月刊,2013(6):19-21.
文章標題:企業管理論文資產減值準則的國際比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ngji/gongshang/2087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