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車輛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26 08:24 熱度:
摘要:歸納總結了地下室停車場防排煙系統設計的幾種常見形式,并分析了各種系統的優缺點。以及排風、排煙系統在工程中合用系統,應該注意的相關要點。
關鍵字:地下室;排煙系統;排風系統;合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汽車作為現代化主要交通和運輸工具,已大量進入城市和家庭。因此地下停車場、車庫應運而生,以此解決汽車存放與城市用地日益緊張的矛盾。可是如何才能解決地下停車場的通風和防排煙系統設計問題,其中要求設計既能滿足平時通風要求,排除汽車尾氣和汽油蒸氣,送入新鮮空氣,以使有害物含量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要求;又要滿足火災時的排煙要求,以保證火災發生時迅速撲滅火源,防止火災蔓延,限制煙氣的擴散,排除已產生的煙氣,以保證人員和車輛撤離現場,減少傷亡,保障消防人員安全有效地撲救。
地下室的暖通空調系統設計通常包括防排煙系統設計和平時的通風系統設計兩方面。而防排煙系統又包括排煙系統和補風系統(補風系統為排煙時候補給新風的系統)。通風系統包括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雖然防排煙系統和通風系統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時間各不同,但考慮到排風系統和排煙系統都是從室內將空氣煙氣排出室外,送風系統和補風系統都是將空氣由室外送至室內。相同的氣流走向使得它們有共用的可能。
現行地下室停車庫的通風系統和防排煙系統設計須執行《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和《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因此,地下室停車場機械送排風系統的設計原則:排風量應按允許的廢氣標準量計算,通常排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h計算,送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小于5次/h計算;地下汽車庫的排風宜按室內空間上、下兩部分設置,上部地帶按排出風量的1/2~1/3計算,下部地帶按排出風量的1/2~2/3計算。送入新鮮空氣的進風口宜設在主要通道上。防排煙系統的設計原則:地下室停車場每個防煙分區的最大建筑面積不宜超過2000m2,且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機械排煙系統的排煙量按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h計算,同時應設置補風系統,補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的50%。通常情況下將送風系統兼作排煙時的補風系統,而排風排煙系統則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下面列出幾種常見的系統形式以及幾點設計要點。
一、排風排煙系統分開設置
平時運行機械排風系統,該系統火災時關閉,另外啟動機械排煙系統排煙。這種系統的優點是:兩系統按各自的功能要求進行設計,互不影響,獨立性強,維護管理簡單;設計簡單,沒有復雜的技術問題。但也存在以下缺點:占用地下停車場空間多,管路復雜,不宜布置;兩套系統,一次性投資高;由于排煙系統很少使用,為保證其可靠性,需要定期進行設備維護試運行。
二、排風與排煙合用管道,分開設置排煙風機與排風風機
排風排煙合用風管,排風機前設常開型70℃防火閥,排煙風機前設常閉型280℃排煙防火閥,下排風口一般采用支管,且支管上設常開型70℃防火閥,所有風口均可采用普通百葉風口。平時排風機常開,分上、下兩部分排風;火災時,排風機處防火閥動作,連鎖關閉排風機;同時煙感器動作,電控關斷所有下排支管上的70℃防火閥,電控開啟排煙防火閥及排煙風機,煙氣由上部風口排出,至280℃排煙防火閥熔斷,連鎖關閉排煙風機。這種系統的優點是:風管數量少,布置簡單;初投資較低。但也存在以下缺點:防火閥聯動控制點較多,控制較復雜;由于排風排煙共用風管喝風口,系統經調試平時排風量滿足要求時,火災時的排煙量很可能達不到設計要求。
三、排風排煙系統合用,排煙風機與排風風機合用
由于機械排風喝機械排煙存在共同點,可以將機械排風與機械排煙兩個系統疊加起來,變成一個復合系統,使其具備兩種功能。排風、排煙共用一臺風機,風機可選用雙速消防高溫排煙風機,排煙風機前設常閉型280℃排煙防火閥。平時低速運行風機進行機械排風,火災時,啟動該系統機械排煙部件,實現消防的高速排煙功能。對于排風、排煙合用系統,其機械進風系統的送風量可按5次/h左右換氣計算,此時既可滿足排風時的送風要求,又同時滿足排煙時的補風要求。
�。�1)排風、排煙風道合用,排風、排煙風口合用(如圖5-1)
該系統合用排風排煙的風道,風口也是合用,這樣排風均勻,排煙點到位,便于及時排煙。但是由于排風時所有風口全部打開,而排煙時則要求只要防煙分區內排煙,其風口保持開啟狀態,而其余風口均應關閉,否則影響排煙效果。因此該系統排風、排煙的轉換完全依靠風口來完成,全部風口均應為電控風口,消防控制復雜,可靠性差,系統造價較高。
(2)排風、排煙風道合用,單獨設置排風、排煙風口(如圖5-2)
該系統排風排煙的風道合用,每個防煙分區內設有普通排煙風口,平時常閉,發生火災時消防控制中心根據報警信號將著火部位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打開;在必要的部位設置電控排風口,平時常開,火災發生時,關閉所有排風口。這樣的系統控制比較簡單,電氣控制接近于獨立的排煙系統控制方式,但是一般為節省造價,盡量減少電控排風口,容易導致排風不均勻。
�。�3)排風、排煙干管合用風道,支管功能分開(如圖5-3)
該系統風道的干管為排風排煙合用,干管上不裝風口或只裝排煙時一次性關閉的電控排風口,支管分為排風支管和排煙風管,排風支管上設有防煙防火調節閥,排煙支管上設有防煙防火閥。平時使用排風支管上的普通百葉排風口和干管上的電控排風口進行排風,當發生火災時,消防控制中心發出信號可關閉排風支管上的防煙防火調節閥和干管上的排風口,使用排煙支管上的普通排煙口進行排煙。這樣系統的電控風口數量少,可靠性高,但是由于設置雙重支管,風管造價提高,占用地下車庫的空間較多。
�。�4)排風、排煙風道干管合用,支管功能共用(如圖5-4)
該系統風道的干管為排風排煙合用,但干管上不裝排風或排煙口,每個防煙分區設一支管,支管上設有排風排煙防火閥,風口則全部采用普通百葉風口。平時排風時各支管上的排風排煙防火閥均開啟進行排風;火災時,將需要排煙的防煙分區支管上的排風排煙防火閥開啟進行排煙,其它支管上的排風排煙防火閥關閉。這樣的系統風口全部為普通百葉風口,只在支管上設有數量有限的電控閥門。系統造價低,控制環節少,可靠性高,但是風管截面必須同時滿足排風和排煙的要求。
四、工程實例(如圖5-5)
現在絕大多數的工程中,地下停車場多數采用的是排風、排煙合用系統。如蘇州某銀行辦公樓設有二層地下停車場,面積約為20000m2,采用的就是排風、排煙系統合用,排煙風機與排風風機合用,風口與風管也是合用的。按照建筑專業將地下室劃分成若干防火分區,同時在每個防火分區內采用頂棚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劃分成若干防煙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最大面積為2000m2,防煙分區不得跨越防火分區,地下室主要通道上設補風系統。根據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設機械送風排煙系統,排煙量按換氣次數6次/h計算,補風量按換氣次數5次/h計算。當其中一個防煙分區著火時,該防煙分區的排煙口則自動打開同時連動排煙風機啟動工作,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則排煙機的入口側的排煙防火閥關閉,同時連動排煙風機停止工作。
地下停車庫的平時使用時,設機械送風排風系統,排風量按換氣次數6次/h計算,送風量按換氣次數5次/h計算,每個防火分區內分別選用二臺高效低噪聲排煙混流風機及二臺高效低噪聲混流送風機,平時根據空氣質量情況,控制送、排風機的臺數。
五、排風排煙合用系統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排風系統只能負責一個防火分區的排風時才能與排煙系統合用。即跨越防煙分區的排風系統不能兼作排煙系統。
(2)排風系統的風管斷面尺寸必須按每個防煙分區的排煙量及防火規定的最大流速進行校核其是否滿足排煙的要求。且排風、排煙合用風道制作安裝時,需按照排煙系統的風道要求施工。
(3)排風、排煙合用系統風機應滿足排煙系統對風機的要求:排風機的選擇必須是離心風機或排煙專用耐高溫軸流風機,風機在280℃時還能正常運行半小時以上。
(4)排風、排煙合用系統時,風機應盡量放置遠離失火區。風機吸風口附件官道上要設排煙防火閥。
�。�5)地下汽車庫通風與排煙系統還應該重視送風、排風與排煙系統的氣流組織。合理的氣流組織可以迅速地排除汽車庫內廢氣與煙氣。要使氣流組織合理設計者應該認真研究、確定送風、排風與排煙系統風管的布置,使疏散方向正好是煙氣與污染濃度降低方向,排風口、排煙口要盡可能均勻,靠近汽車附近,送風口應布置在疏散口的方向。
�。�6)設于室外的進風口和煙氣排出口,應考慮防止雨水、蟲鳥等異物侵入、堵塞的措施。
�。�7)新庫規的頒布實施使得地下停車場排煙量和排風量接近相等,簡化風機選擇(其他類型建筑的排風、排煙合用系統,有時遇到排風量、排煙量不等的情況,此時風機的選擇、風道的水力計算相對復雜,考慮的因素較多)。
參考文獻
[1]JGJ100-98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
[2]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3]馬最良姚楊主編,民用建筑空調設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文章標題:地下室停車場防排煙系統設計淺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cheliang/667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