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偷偷伊人-色偷偷综合-色无五月-色香蕉影院-色亚洲影院

高層建筑轉換層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19 17:10 熱度:

  【摘要】本文作者從如何解決荷載傳遞及混凝土裂縫控制兩方面入手,淺談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藝,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荷載傳遞;收縮應力;裂縫控制。
  1、工程概況
  某工程是商住樓兼商用辦公大樓。樓層共30層,地下室3層。建筑面積50000㎡,該工程第六層為轉換層,結構特點是:樓板厚度大,樓面標高變化大,梁截面面積大,其中1600×2500的梁有12條,1600×500的梁有10條,800×2500的梁有4條。梁、墻板鋼筋級別高,品種多,規格大,含鋼率高,凈跨度為⒏6-⒐0m,施工荷載大,約為150-300kN/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鋼筋錨固長度大,大截面梁的鋼筋需錨入下面至4層柱內等。
  2、轉換層梁施工所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2.1荷載的傳遞
  因轉換層梁截面尺寸較大,每延長米最大自重100KN/m,加上放時模板支撐自重及施工活荷載合計約106KN/m。如何解決此荷載的傳遞為其一問題。
  2.2混凝土裂縫的控制以及選材
  2.2.1外界氣溫變化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期間,外界氣溫的變化對大體積混凝土開裂有重大影響。混凝土的內部溫度是澆筑溫度、水化熱的絕熱溫升等各種溫度的疊加之和。外界氣溫愈高,混凝土的澆筑溫度也愈高;如外界溫度下降,會增加混凝土的降溫幅度,特別在外界氣溫驟降時,會增加外層混凝土與內部混凝土的溫度梯度,這對大體積混凝土極為不利。溫度應力是溫差引起的變形造成的。溫差愈大,溫度應力也愈大。
  2.2.2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約20%的水份是水泥水化所必須的,其余的80%都要被蒸發。混凝土在水泥水化過程中要產生體積變形,多數是收縮變形,少數為膨脹變形,這主要取決于所采用的膠凝材料的性質。混凝土中多余水分的蒸發是引起混凝土體積收縮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控制大體積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熱而產生的溫升,其他工程中通常采取下列措施:
  (1)選用中低熱的水泥品種
  混凝土升溫的熱源是水泥水化熱,選用中低熱的水泥品種,可減少水化熱,使混凝土減少升溫。
  (2)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
  試驗數據證明,每立方米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每增減10kg,水泥水化熱將使混凝土的溫度相應升降1度。因此,為控制混凝土溫升,降低溫度應力,減少產生溫度裂縫的可能性,可根據結構實際承受荷載情況,對結構的剛度和強度進行復算并取得設計和質量檢查部門的認可后,可采用f45、f60或f90替代f28作為混凝土設計強度,這樣可使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減少40~~70kg/m左右,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升相應減少4~~7度。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要專門進行配合比設計,并通過試驗證明28天之后混凝土強度能繼續增長。
  (3)摻加減水劑木質素磺酸鈣
  木質素磺酸鈣屬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水泥顆粒有明顯的分散效應,并能使水的表面張力降低而引起加氣作用。因此,在混凝土中摻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鈣減水劑,它不僅能使混凝土和易性有明顯的改善,同時又減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節約10%左右的水泥,從而降低了水化熱。
  (4)摻加粉煤灰外摻料
  在混凝土內摻入一定數量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具有一定活性,不但可替代部分水泥,而且粉煤灰顆粒呈球形,具有“滾珠效應”而起潤滑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并可增加泵送混凝土要求的0.315mm以下細粒的含量,改善混凝土可泵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
  (5)粗細骨料選擇
  宜優先選用以自然連續級配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因為用連續級配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較高的抗壓強度。在石子規格上可根據施工條件,盡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因為增大骨料粒徑,可減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縮和泌水隨之減少。同時亦可減少水泥用量,從而使水泥的水化熱減少,最終降低了混凝土的溫升。當骨料粒徑增大后,容易引起混凝土的離析,因此必須優化級配設計,施工時加強攪拌、澆筑和振搗等工作。
  (6)控制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
  為了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總溫升和減少結構的內外溫差,控制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同樣很重要。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石子的比熱較小,但其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所占的重量較大;水的比熱最大,但它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所占的重量較小。因此對混凝土出機溫度影響、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溫度,砂的溫度次之,水泥的溫度影響很小。為了進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石子的溫度。在氣溫較高時,為了防止太陽直接照射,可在砂、石堆場搭設簡易遮陽裝置,必要時須向骨料噴射水霧或使用前用冷水沖洗骨料。
  而本工程中轉換層梁屬大體積混凝土,易產生溫差與收縮裂縫。如何解決溫差與收縮產生的裂縫為第二個問題。
  3、以下由幾個方面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兩個主要問題
  3.1施工方案的選擇
  經設計單位同意采用分段分層澆筑方法,層厚80㎝,此方法可使混凝土水化熱大部分從表面上散熱,又可減少溫度上升,使澆筑后的溫度分布均勻。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減少溫度收縮應力,防止由水化熱過度集中導致裂縫產生。
  3.2施工準備
  3.2.1配合比設計及確定
  混凝土隨著科學不斷發展;其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已到了跨行業,跨科學;相互滲透的非常廣泛的領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牽涉到幾個方面的內容:一、要保證混凝土硬壓后的強度和所需要的其他性能和耐久性;二、要滿足施工工藝易于操作而又不遺留隱患的工作性;三、是在符合上述兩項要求下選用合適的材料和計算各種材料的用量;四、是對上述設計的結果進行試配、調整,使之達到工程的要求;五、是要達到上述要求的同時,設法降低成本。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石四種材料組成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就是解決4種材料用量的3個比例,即水灰、砂率、膠骨(膠凝體與骨料的比例)。
  根據筆者的觀察和較深入的了解,認為混凝土在配合比設計方面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配合比設計前的準備工作應不同;區分數理統計反非數理統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的不同;②生產配合比的調整及施工中的控制;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應注重經濟效益。
  大梁澆筑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為降低水化熱采用普硅PO525水泥,其水化熱每千克水泥為250KJ。用“雙摻”配合比即摻緩型的高效減水劑加大摻量粉煤灰。在保證C50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水泥用量以減少發熱源。混凝土坍落度為150±30㎜,配合比為PO525型水泥424㎏/m³、Ⅱ級粉煤灰106㎏/m³、砂629㎏/m³、石1059㎏/m³、水170㎏/m³、減水劑⒒7㎏/m³。
  3.2.2混凝土應力與收縮應力分析
  該轉換層梁混凝土澆筑時間為12月底,平均氣溫為15-20℃,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在≤25℃。經計算預估齡期30d時,混凝土的收縮應力為σ=⒈63MPa<ft=2MPa(C50混凝土30d齡期時的抗拉強度)。
  3.3施工現場準備
  3.3.1主要設備選用
  設備選用2臺HBT60內燃機驅動的混凝土輸送泵。十支H26X-50,四支H26X-25振動棒和兩臺ZF80-50平板式振動器。
  3.3.2測溫設備、測溫點的布置及測溫要求
  在大梁中線位置每隔4米布置一個測溫點。每點埋入3根Ø25鍍鋅鐵管,深度分別為0.15米、1.3米、2.3米,上、中、下三個位置共54個測位。第一個星期每天測三次(5:00、14:00、23:00),第二個星期每天兩次并作好記錄。當混凝土表面溫差超過25℃時,要及時采取保溫措施,用塑料薄膜或濕麻袋覆蓋。
  3.3.3荷載的傳遞
  為了保證施工荷載能有效地傳遞和支頂系統全部安全可靠,本次施工支模系統選用門型支架及扣件,而且選用完好的產品。澆混凝土過程中需密切監視下面第5層澆混凝土相應位置,觀察模板變形情況,發現支架失穩現象立即停止澆混凝土并作加固處理。為了保證荷載順利傳遞,待第5層梁板澆混凝土齡期超過15天后才進行第6層梁板澆混凝土,待第6層澆混凝土齡期超過10天后才能拆除下面第4層的支頂。
  3.4混凝土澆筑工藝
  3.4.1混凝土澆筑方向及順序
  本層梁板混凝土澆筑歷時60小時。
  混凝土澆筑分I至Ⅳ段,方向由東西面同時
  向中間澆筑(因考慮到混凝土泵管
  方向),如圖1示流水段劃分:
  3.4.2泌水處理
  在澆筑過程中及時將水泥漿和泌水排到一端或兩端,用清水泵抽出,消除泌水對混凝土層間粘結力的影響,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及抗裂性能。
  3.4.3混凝土表面處理
  混凝土初凝前按設計標高找平和抹壓;初凝后終凝前再抹壓一遍,使混凝土表面更密實,閉合收水裂縫,避免收縮裂縫產生。
  3.5混凝土養護
  對大面積混凝土的養護主要是控制混凝土中心和表面溫度的溫差。保持一定的濕度,防止產生裂縫,而養護的手段不外乎混凝土內部降溫法和保溫法。在工程實踐中;主要是以薄膜加麻袋的保溫法為主,并且只要按要求做好了,效果還是很好的。
  在梁底與兩側模內表面加封一層0.5㎜塑料薄膜,并加蓋一層3㎜厚的木夾板保溫保濕。混凝土終凝后12小時,混凝土表面加蓋一層塑料薄膜,并澆水養護。
  3.6測溫結果
  根據對混凝土大梁的測溫結果分析,梁上溫差基本呈拋物線分布,表面與中心溫差最大為25℃左右。說明本工程保溫措施良好,滿足溫控要求。
  4、結束語
  大體積混凝土梁的施工質量除了必須滿足強度、整體性、耐久性、抗滲等要求外,還必須解決控制因變形而產生的裂縫和荷載傳遞的技術難題。大部分混凝土結構物裂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變形作用引起的,而變形作用包括溫度、濕度、沉降等因素。在這幾種變形中,溫度引起變形的裂縫占主要部分。而荷載主要有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載。為此,本工程著重解決“濕度場”,嚴格控制“溫度場”,保證支頂系統整體性和荷載順利傳遞,最終取得滿意的結果。  職稱論文網

文章標題:高層建筑轉換層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6543.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免费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免费视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网址在线 | 色老头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自拍在线 | 亚洲成人综合视频 | 男女免费爽爽爽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 一级真人毛片 | 香蕉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欧美亚州 | 麻豆传媒在线网站 | 99久99久6久热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 一级黄色片美国 | 综合 欧美 亚洲日本 | 欧美一级性视频 | 国产一级真人毛爱做毛片 | 日本香蕉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色网| 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韩国三级欧美三级国产三级 | 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 国产精品3|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 国产视频日本 | 国产在线99 |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91高清在线成人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www.久久视频 | 国产精品999 | 91精品国产手机在线版 | 婷婷丁香激情 | 国产成人综合91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