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11 15:00 熱度:
插秧時期黑龍江省早春氣溫回升不穩定,而且也較緩慢。為了增加有效分蘗,促進早熟高產,必須適期早插,盡量縮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計做到不插6 月秧。確定插秧時期的原則主要根據秧苗成活的最低界限溫度,并非越旱越好。
摘要:本文首先就稻田整地及移栽技術進行了介紹,其次就本田管理作了重點論述。可以說,該技術的正確掌握,是確保水稻高產穩產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研究生論文發表,稻田,整地,移栽,田間管理
1整地與插秧
1.1整地
1.1.1稻田建設稻田作為水稻的生產基地,必須做到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培肥地力,單灌單排,田面平整,不斷改善耕層土壤結構和增進基礎肥力。
1.1.2耕翻秋季耕翻最好,有利于消滅稻田雜草,改善耕層理化性質,提高鹽堿稻田洗鹽排堿的效果。耕翻的具體時間,地下水位低,耕層含水少的地塊,可早期耕翻;而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多的田塊,必須在臨結凍前晚期耕翻,否則春季土塊很難耙碎。耕翻深度在15~20 cm范圍內,深淺必須一致,做到不漏不重,扣茬嚴實,農肥翻入耕層。
1.1.3整地整地要同插秧相協調,既要服從于插秧時期,還要服務于播種質量要求。在插前2~3 d完成。非鹽堿的稻田,先旱平,然后再水整地;而旋耕和鹽堿稻田,只進行水整地不旱平。水整地,首先灌水泡田5~7 d,水層深度以淹沒不露土為原則,然后進行耙耢作業。要達到整平耙細,土肥交融,田面細碎松軟,高低差不超過3 cm。
1.2移栽
1.2.1插秧時期黑龍江省早春氣溫回升不穩定,而且也較緩慢。為了增加有效分蘗,促進早熟高產,必須適期早插,盡量縮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計做到不插6 月秧。確定插秧時期的原則主要根據秧苗成活的最低界限溫度,并非越旱越好。水稻中苗(3.5~4葉齡)成活的最低界限溫度為13 ℃,大苗(4.5~5葉齡)成活的最低界限溫度為14 ℃。另外還要考慮水稻能否安全抽穗。結合當地氣象資料,來確定一個地區的最佳插秧時期。一般黑龍江省第一、第二積溫區可在5月15~25日插秧比較適宜,第三、第四積溫區在5月20~30日插秧比較適宜。
1.2.2移栽規格確定移栽密度應考慮計劃產量指標,從品種分蘗力強弱出發,考慮稻田的肥力基礎、施肥水平,以及秧苗素質和移栽時期。總的原則是壯苗宜稀,弱苗宜密;早插宜稀,晚插宜密;肥地宜稀,瘦地宜密;分蘗力強的品種宜稀,分蘗力弱的品種宜密;積溫條件好的宜稀,積溫條件不好的宜密。
決定移栽密度后,還要確定田間的合理配置,即移栽規格,目前生產上應用較多的是30 cm*(10~13)cm*(2~3)苗或寬窄行(40+20)cm)*(10~13)cm*(2~3)苗。一般溫度條件好,施肥水平高的地區,秧苗素質好時多采用(33.3~40)cm*(13~20)cm*(2~3)苗。
總的要求是嚴格執行移栽計劃時期、移栽規格和密度。插植深度2~3 cm,不窩根,不漂苗,不倒苗,不丟穴,插后秧苗直立,橫豎成行,每穴苗數正確。
2分蘗期管理
2.1早施分蘗肥
在分蘗始期,追施氮肥,以滿足水稻長葉、長分蘗的需要,每畝施用尿素2.5 kg為宜,最多不超過5 kg。施肥不可過晚,否則易引起徒長例伏。
2.2穗肥
當前正是拔節和幼穗分化期,對結實率和千粒重影響較大。本次施肥的目標:第一,使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達到預期要求,即形成足夠的庫容;第二,使抽穗時群體葉面積指數適宜,并形成理想株型和強健的根系;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產物貯藏量。但施肥的技術性很強,要把握得當。一般是前期生長量不足、葉色偏淡或明顯缺素地塊,酌情施肥,而且施肥要嚴格控制。
2.3粒肥
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葉片適宜的氮素水平和較高的光合速率,防止根、莖、葉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即對葉色黃、植株含氮量偏低、土壤肥力后勁不足的稻田,酌情施用粒肥。如果植株不是明顯存在缺肥現象,不宜施肥。穗枷巴的施用與否,用肥量大小,一定要根據苗情酌情考慮,切忌施肥過量和時期不適。如果盲目施用穗糊巴,容易導致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并易發生病蟲害。
2.4科學管水
秧苗進入分蘗期后,淺水灌溉,一般稻田應保持0.5~1寸水層為宜,過深會抑制分蘗、造成高位分蘗;水層過淺,會導致過多分蘗,消耗植株養分,形成大量無效分蘗。
水稻在孕穗期,植株生長旺盛,光合作用強,葉面蒸騰最大,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時期,需水量約占全生育期的40 %左右。這時稻田應保持1~2寸水層,不宜灌深水,因深水影響根系發育,形成黑根、爛根。
抽穗期間稻田水層應是0.5~1寸,若此時田中無水受旱,則花粉和柱頭容易受旱干枯,不能受粉,或抽穗不齊,甚至造成抽不出穗來。
2.5防除雜草和病蟲害
除草已普遍應用除草劑,不僅可以消滅稻田雜草,又可減輕大量的繁重勞動。分蘗期還要防治病蟲害,主要有葉稻瘟、惡苗病、褐斑病、白葉枯病。蟲害如二化螟、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等。應及時檢查,及時防治。
3結實期管理
3.1合理灌溉、適時排水
在出穗揚花期間,田間仍需保持一定水層,調節水溫,提高空氣濕度,以利開花授粉。到灌漿期,采取干干濕濕,以濕為主的灌水辦法,就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 d,再灌一次水。這樣可以達到以氣養根、以水保葉的目的,有利于促進灌漿,防止早衰。進入蠟熟期,要采取干干濕濕,以干為主的灌水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 d,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10 d把水放干。
3.2除草
籽粒成熟前,在田間摘除稗穗,以免造成下一年的草荒。
4收獲
確定收獲時期,主要根據谷粒充實程度及谷粒含水量,以高產優質為基本目標,同時考慮生產目的與天氣狀況、收割方法、成熟時期。 ■
文章標題:農業專業研究生論文發表刊物投稿論文范文下載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gongcheng/2224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