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11 15:01 熱度:
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ilis (Walker)]屬鱗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蟲、蛀稈蟲、枯心蟲。我國水稻主要害蟲之一。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麥類等作物。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減產3 %~5 %,嚴重時減產30 %以上。
摘要:針對水稻二化螟的生活習性及發生規律,應采取防、避、治的綜合防治策略,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核心論文發表網,水稻二化螟,習性,規律,防治
1危害癥狀
二化螟在水稻分蘗期危害,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幼蟲蛀入稻莖后劍葉尖端變黃,受害莖上有蛀孔,孔外蟲糞很少,莖內蟲糞多,稻稈易折斷,別于大螟和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現枯孕穗和白穗;灌漿期、乳熟期受害,出現半枯穗和蟲傷株,秕粒增多,遇刮大風易倒折。
2形態特征
雄蛾體長10~12 mm,翅展20~25 mm,頭和胸部背面淡褐色,前翅近長方形,黃褐色或灰褐色,后翅白色,近外緣漸帶淡黃褐色;雌蛾體長12~15 mm,翅展25~31 mm,翅面小黑點很少,后翅白色,有絹絲狀反光。蛹長11~17mm,圓筒形,初化時為淡黃褐色。卵扁平,橢圓形,長約1.2 mm,初產為乳白色,漸變為乳黃色、黑褐色、灰黑色。幼蟲6齡,老熟幼蟲體淡褐色,體長20~30 mm,體背有5條褐色縱線。
3生活習性
水稻二化螟在浙江一般年份以第1、第3代危害最重,第2代次之,第4代較輕。第1代成蟲越冬場所復雜;,盛蛾時間長。第2代成蟲發生時早稻進入乳熟至蠟熟期,侵入稻株的幼蟲減輕。第3生期與晚稻前期水稻生育又相吻合,其發生危害仍較重。
水稻二化螟有趨嫩特性,拋秧田更易引誘螟蛾集中產卵。化蛹的起點溫度在11 ℃,14 ℃開始羽化。苗期卵塊多產在葉片上,圓稈拔節后多產在葉鞘上,氣溫在23~26℃,相對濕度80 %~90 %,有利于螟卵孵化。初孵幼蟲先侵入葉鞘中危害,出現水漬狀黃枯,造成枯鞘,到2~3齡后才蛀入莖稈,造成枯心苗、白穗和蟲傷株。幼蟲3~4月份間化蛹,幼蟲老熟后轉在葉鞘或稻莖內結薄繭化蛹。
4發生規律
年均溫低于8 ℃地區每年發生1代或不完全2代,8 ℃~16 ℃地區每年發生2代,16 ℃~20 ℃地區每年發生3~4代,20 ℃~24 ℃地區每年發生4~5代,高于24 ℃地區每年發生5~6代。
在稻草內出來的螟蛾羽化遲,本田早稻已返青分蘗,有利于侵入和發育,成活率高;稻樁內的螟蛾羽化早,早稻尚未插秧或剛插秧尚未返青,影響其侵入和發育。拋秧稻在整個生育期基本不傷根葉,秧苗始終保持嫩綠,螟害偏早、偏重;若早春氣溫回暖快,越冬蛹安全羽化;7~8月份陰雨天多、氣溫偏低,易出現二化螟蟲災;秋季晚稻收獲前多雨,往往使越冬二化螟下移緩慢,結果稻草中越冬二化螟比例大。
5綜合防治措施
當每畝稻田有卵塊120~150塊,在卵孵化高峰時(卵塊由淡黃色變為紫黑色,初孵幼蟲為淡褐色)就是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時期。也可在田間枯鞘率達2 %時進行防治。
5.1銷毀帶蟲稻草對于不以稻草為主要燃料和發生二化螟危害較重的地區,要求在5月中旬以前把稻草全部銷毀。可通過漚肥、加工(高溫后變為飼草塊或制成稻草碳)、燒掉等方法消火越冬蟲源。
5.2采用頻振式殺蟲燈對二化螟成蟲進行封鎖以及本田誘殺,對發病較重的村屯,必須選用頻振式殺蟲燈對村屯稻草垛進行燈光封鎖,要求開燈時間從6月下旬二化螟成蟲始現開始,至9月中旬二化螟成蟲終現止。建議在水稻本田2~3公頃設一臺殺蟲燈進行水稻本田誘殺二化螟成蟲。
5.3深淺水交替灌溉在二化螟孵化高峰后及枯鞘初期 (7月上、中旬)灌12~15 cm深水淹沒葉鞘,保持水層2~ 3 d,深淺交替進行,可殺死大量幼蟲。
5.4水耙地時施藥于水田耙地時畝用90 %晶體敵百蟲 100 g毒土法施入。
5.5田間防治在7月上、中旬,卵孵化盛期開始,選用殺蟲單、殺蟲雙撤滴劑防治,要求整個生育期用藥5~7次(間隔 7 d)。
5.6田間雜草、池埂、林帶藥劑滅蟲于水稻收獲后或次年 5月初,選用3 %呋喃丹顆粒劑每平方米10~20 g加濕土 200 g悶2 h后撤施。設立明顯標志,施藥后60 d防止人畜中毒。
5.7藥劑封垛在秋季稻草上垛時,選用80 %敵敵畏乳油 800倍液逐層噴藥,成垛后在表面再噴1次,藥劑封閉60 d后如作為燃料使用,需拆垛晾曬10 d以上方可使用。如稻草成垛已近結凍期,可于次年5月初倒垛后進行藥劑封閉,方法同秋季藥劑封垛。凡藥劑處理過的稻草均不可作為飼料使用。
5.8聯防聯治水稻二化螟具有短距離遷飛的習性,因此在防治時要求做到聯防聯治,否則無法達到最佳防效。另外,杜絕從二化螟重發區私自引種,如制種田有二化螟發生,必須進行嚴格機械精選,以防二化螟危害面積進一步擴大。
5.9藥劑防治每畝用25 %殺蟲雙水劑200 mL,或90 %殺蟲單可溶性粉劑30 g,或20 %三唑磷乳油120~150 mL,或5 %氟蟲腈懸浮劑30~50 mL,或50 %殺螟松乳油100 mL,對水50~60 L噴霧;還可每畝用5 %殺蟲雙顆粒劑1~1.5 kg直接撒施;防效可達90 %以上。■
文章標題:核心論文發表網農業論文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gongcheng/222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