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心理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8-25 09:35 熱度:
摘要:如何評價居住區外部空間的好壞更重要的是看居住于此的人們在使用過程中對待它的態度。通過使用者的心理及行為需求,找出真正適用性、具有滯留性的居住區外部空間。并結合不同年齡段的群體,找出其適用的空間特性,使居住區外部空間真正滿足人們的需求。
關鍵詞:心理需求,行為需求,年齡段,居住區,外部空間
一、居住區外部空間現狀分析
人居環境是永恒的話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證明:人類的需求呈遞增狀態,永無止境。當人們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必然對精神需求提出更高要求;反之,精神需求的遞增,必然帶來物質層面的遞增。
居住區外部空間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往往更多的追求其奢華度、品質感,利用大量的高檔小品、名貴樹種等來彰顯小區的檔次,而往往忽略其最重要的一點——滿足居民的心理和行為需求。富有文化氣息的小品雕塑和多元素多層次的水景設計是近年來居住區外部空間設計的主流,而往往這些大型的雕塑和噴泉,以及剪裁優美的綠化,讓人可遠觀而不可親近,小孩子喜歡的場所?老年人又喜歡怎樣的環境?年輕人需要什么?中年人要在小區內的休閑方式?在此試圖對居住區外部空間適用性存在的問題的成因進行探討。
二、居住區外部空間使用者心理行為研究
1.居住區外部空間使用者心理需求
1.1安全感
人們對環境最基本也是最本能的需要就是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即使在美的環境也不能夠滿足人的需求。安全感不光體現在防護設施上,還應該有良好的環境圍和來滿足人的私密性活動。人們在公共場合往往希望能夠隱蔽自己而能夠看到大眾,這樣會使自己有種安全感。
1.2舒適性
舒適性是空間評價中最主要的綜合性因素。是否舒適通常體現在人對空間的靜態和動態體驗中,其中包括是否符合人體工程學和環境心理學。環境空間的舒適性主要體現在設施的設置方面。
1.3社會交往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現代的居住模式已經徹底顛覆以前的鄰里交往模式,人們被高層建筑分散到不同的平面,而人們的平面距離又被街區的劃分急劇拉開,人們的日常接觸逐漸減少,在城市的各類公共綠地中,隨處可見各類交往的人群。
2街旁綠地使用者行為需求
2.1活動類型
主要指發生在居住區外部空間中使用者的行為。在《交往與空間》一書中,丹麥著名的城市設計專家揚•蓋爾中將人們的日常戶外活動分為三類:必要性活動、自發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在城市公共綠地使用者的活動類型中,這三類活動交匯發生,而街旁綠地作為市民游憩空間,最多發生的多是自發性活動。
2.2活動方式
�。�1)個體活動
個體活動指一個人的活動,單個的人一般成游離狀態。這種活動主要隨時空條件和心情變化,無固定內容、目的和路線�?赡苁莵泶诵蓓�,或者是在此等人、或者是心情煩躁時候散心,或者是飯后鍛煉身體等,由于一個人在此停留的時間都不會太長,可能是幾分鐘,原地等人或者在街旁綠地中繞一圈;也可能在街旁綠地中的各種服務設施旁發呆或者駐足觀賞休閑,但時間一般不會過長。
�。�2)成組活動
若干人成組在綠地中活動。這個時候人的活動類型往往是由雙方或者多方共同參與下達成的,而非個人意愿可以達成的。這類活動多有一定的組織性和目的性,且樣式豐富。一般為聊天、遛鳥、游戲、唱戲、打牌等。由于在綠地中停留的時間較長,因此在場地環境方面要求也比較高。不僅要求綠地內有良好的自然景觀及優美的人文景觀,最重要的是能提供相應的空間場所和活動設施。
�。�3)群體活動
眾多人有組織地開展具有同一目的的活動。這類活動的特點為人數眾多,且目的性和秩序性都較強,由于人數較多,往往成為街頭綠地的焦點,且易引人圍觀,并對周圍人起著吸引與感染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時段性,如綠地中早晚的健身活動,在南陽的街頭綠地中這種群體互動多體現在跳舞或是唱戲等。
三、不同年齡段人群心理行為活動特征分析
景觀設計中應考慮從不同年齡層面入手,找出其對外部空間的不同要求及設計導向。因此,在此節里將使用人群分為以下五個年齡段進行分析。
3.1兒童
兒童活動場地屬于居住區外部空間的重要構成要素,作為兒童的一個主要活動空問,外部空間能夠很好激發兒童創造力的同時為兒童交往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在兒童活動場地中,游樂設施容易使兒童進行積極的、自發的、具有創造力的各項活動,從而對其身心健康成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街頭綠地內以小型、噪音小的游樂設施為宜。游樂設施的設計需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從設施的尺度、色彩、形象、材質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此外游樂設施的個體造型、整體擺放方式應考慮使之成為一組雕塑性的藝術品,為環境增添亮麗的色彩。
3.2少年
一般被分為小學期和中學起,這個時期的少年,通常開始具有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能夠判斷外界環境的好壞,也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小學期的少年,正處于獨立意識萌發時期,開始有選擇性結交朋友,具有一定的思想。他們結交三五好友一起玩耍,由于自身活動能力的逐步完善,對一些有一定難度或富于挑戰的項目,例如跳躍性、攀爬性等活動項目比較感興趣。戶外活動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放學后和周末。
3.3青年
這個年齡段的青年除少部分已經參加工作外,多數在學校中學習。年輕人是有沖、有理想并且具有獨特看法的群體。青年人更多的會關注街旁綠地的整體效果,整體的品位享受,注重追求其生活情趣。在功能上不僅要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而且還要有相應的文化品位,為人們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既有趣味性又舒適宜人的休閑空間。而在街旁綠地的使用中多數可能是等候,偶爾的散步。要求有較多的休息設施。
3.4中年人
主要是指結婚成家到退休這一段時期的人群。中年人可以說是對街頭綠地利用相對最少的一個群體,他們對于外部空間更多的看重其人文氣息,整注重其內涵、文化文脈、品質的內容,他們都為工作和家務忙碌,戶外休閑大部分時間安排在晚飯后或周末,而晚飯后相對多一點。
3.5老年人
老年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感到孤獨和乏味,對他們來說,走出家門,在綠地空間中散步,是最佳休息方式。老年人一般退休在家,他們又大量的時間享受生活,老年人一般重視養生,大部分的時候他們會打太極、唱戲、遛鳥、散步等,多會選擇在早上或晚上,比較安靜空氣比較清新的時間段,白天,根據不同興趣愛好老年人經常有自己的小群體,一些老人喜歡聚集在一起下棋、打牌,一些老人則喜歡三三兩兩的聊天,還有一些老年人喜歡獨自坐著回憶過去或散步,一些老人則喜歡和結伴一起唱歌、健身、打太極、跳舞。由于活動能力有限,在場所安排上要有近距離的休息場所。
四、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居住區外部空間
隨著城市的發展,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化,在居住區外部空間中形成兩大類主導休閑群體,白天,一般為退休老年人和一些看護小孩的女性人群為主,而青少年和中年人多在上學或上班,因此在居住區外部空間中一定不能只注重平面效果,而應當講究對實體空間的親身感受以及適用性。
小結:
把使用人群的心理行為活動,作為居住區外部空間設計的首要考慮因素,使居住區環境變成滯留性極高的場所,充分分析居住區外部空間的活動人員以及主要活動類型,結合人們的生活、休閑特點,設計人性化、具有針對性的高品質居住區外部空間。
參考文獻:
[1] 崔宇皙.城市街頭綠地的設計藝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 但迪.街旁綠地的場所人性化設計研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 高曉杰.淺談公共環境與人的行為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山西建筑,2011.
[4] 王敏.現代生活方式與城市街旁綠地系統演變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7
[5] 吳永婷.對城市居住區老人與兒童戶外空間環境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7
[6] 陳運橋.西安城市住區老年人戶外休閑空間發展變遷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06
文章標題:居住區外部空間使用人群心理行為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xinli/131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