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4-10-25 15:01 熱度:
醫(yī)學核心期刊論文發(fā)表推薦雜志《國際消化病雜志》為消化系疾病專業(yè)性刊物,其編輯委員會由國內消化病知名專家組成,保證了刊物的學術性。刊物以消化內、外科臨床醫(yī)生和其他專業(yè)人員為讀 者對象,及時介紹國內外有關消化病專業(yè)的新進展、新動態(tài)、新技術和新成就,基礎研究和臨床并重,為提高我國消化系疾病的研究水平,趕超世界先進診療技術做 出了應有的貢獻。
【摘 要】 目的:探討Kelo-cote(硅凝膠,商品名:疤克硅膠軟膏)預防術后切口瘢痕增生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外涂Kelo-cote預防術后切口瘢痕增生的療效,并對獲隨訪的4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46例隨訪患者中,隨訪時間為12~21個月,25例患者結果為優(yōu),16例患者結果為良,5例患者結果為可。結論:Kelo-cote具有應用方便、無痛苦、療效可靠等優(yōu)點,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核心期刊論文發(fā)表,Kelo-cote,術后,切口,瘢痕增生
瘢痕是各種創(chuàng)傷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膚組織的外觀形態(tài)和組織病理學改變的統稱,它是人體創(chuàng)傷修復過程中必然的產物。瘢痕生長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諸如外形的破壞及功能活動障礙等,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肉體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燒傷、燙傷、嚴重外傷后遺留的瘢痕。我們采用手術拆線切口結痂脫落后即刻應用Kelo-cote,在切口表面均勻涂抹,形成一層薄膜,每天2次,因各種原因致薄膜脫落后重新涂抹,應用時間為3個月,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為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共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齡6個月~20歲,平均年齡為(10.5±2)歲;手部切口36例,足部切口10例。
2 方法與結果
術后切口經過3個月涂抹Kelo-cote(硅凝膠,商品名:疤克硅膠軟膏),25例切口瘢痕與周圍皮膚膚色、軟硬度、高度一致;16例切口瘢痕色澤略微深于周圍皮膚,質地略硬,瘢痕高出周圍皮膚約0.3mm;5例切口瘢痕呈淡紫色,質地稍硬,高出周圍皮膚約0.5mm。
3 討 論
瘢痕是組織損傷后修復的必然結果,瘢痕過度生長則形成增生瘢痕或瘢痕疙瘩,影響外觀或造成功能障礙。瘢痕組織病理學表現均以成纖維細胞增生和膠原為主的細胞外基質成分的過度積聚為特征。Smad3和TGF-β1高表達是病理性瘢痕的特征。增生性瘢痕是突出于皮膚表面但局限于原有損傷范圍的瘢痕,瘢痕疙瘩是突出于皮膚表面且突破原有邊界向外生長的瘢痕[1]。增生性瘢痕與損傷深度有關,一般局限于其病損范圍,數年后瘢痕常可萎縮、變軟。瘢痕疙瘩可繼發(fā)于或深或淺的損傷,常超出其病損范圍,侵襲周圍正常皮膚,并不隨時間推移而退化。瘢痕疙瘩禁止單純手術治療,手術切除后極易復發(fā),須結合放療或激素注射;而增生性瘢痕術后不易復發(fā),為手術適應證,二者治療截然不同[2]。增生性瘢痕表現出年齡、種系、家族、部位等差異。瘢痕增生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弱,有色人種較白色人種增生明顯,有明顯家族特征,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不完全外顯,并且表現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好發(fā)于胸前、三角肌、上背部、耳垂,且常形成瘢痕疙瘩,而手掌、足底、眼瞼、生殖器較少發(fā)生。
增生性瘢痕主要發(fā)生在真皮層,但往往向深層侵襲,向四周擴展。賀肖潔等應用地高辛標記的原位雜交技術和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了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表皮糖蛋白,同樣表現為高表達現象[3]。
增生性瘢痕的預防方法有多種,如糖皮質激素切口邊緣注射、外涂、液氮冷凍、放射線、壓力療法等。糖皮質激素抑制成纖維細胞增生,進而抑制膠原纖維的合成而抑制瘢痕增生。冷凍直接破壞細胞和血管,使血流瘀滯,組織缺氧、壞死、脫落。該療法的并發(fā)癥為表皮萎縮和色素沉著[4]。放射療法有早期深度X線、近期 β射線以及37P及90Sr-y等,同樣存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以及癌變等不良反應,特殊部位可能影響生殖功能及內分泌[5]。
Kelo-cote是凝膠狀硅化合物,成分為環(huán)五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氣相二氧化硅、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聯聚合物,通過與皮膚角質層結合,在皮膚外層形成一層隱形保護層。該層透氣、柔軟并能防水,在保持機體水分的同時,還能在瘢痕區(qū)形成保護性屏障,為瘢痕通過正常的膠原質合成循環(huán),促其成熟創(chuàng)造適宜環(huán)境。對皮膚角質層的水化作用和封閉作用改變了瘢痕組織的結構,使瘢痕軟化、縮小、扁平、褪色,適用于舊的或新鮮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使用前清潔患處,取本品輕輕涂抹一薄層讓其自然干燥,4~5min還沒有干燥,說明用量過多,可用吹風機吹干。為了獲得最佳療效,應保證本品24h與皮膚接觸,一般每天2 次。如果因各種原因致本品脫落,可再次涂抹本品,應用3個月后有改善應繼續(xù)應用,直至達到最佳療效。
瘢痕增生的機制目前還沒有完全明確,參與的因素較多,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法和統計標準,所以療效判斷還不太準確。藥物預防簡單,適宜在基層推廣。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多,注射藥物痛苦較大,特別是兒童不宜接受,難以堅持。外用藥具有方便、痛苦小,且不需要特殊設備等優(yōu)點,適宜在基層推廣。本研究因病例較少且觀察時間較短,難以確定其具體療效。
參考文獻
[1] 龐久玲,馬征,劉軍,等.Smad3和轉化生長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膚中的表達:48:40:40例標本病理檢測[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1):1927-1930。
[2] 劉勇,岑瑛,任林森,等.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鑒別的實驗研究[J].華西醫(yī)學,2000,15(4):418-419.
[3] 賀肖潔,韓春茂,彭佳萍.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表皮異常的實驗研究等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2004,24(14):845-848。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論文發(fā)表Kelo―cote預防術后切口瘢痕增生的臨床觀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jichu/2334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醫(yī)學論文范文
精神醫(yī)學論文 康復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校驗論文 臨床醫(yī)學論文 預防醫(yī)學論文 基礎學論文 營養(yǎng)學論文 藥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