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yī)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1-11-05 09:18 熱度:
【摘要】目的了解聾啞學生殘余聽力狀態(tài)和助聽器佩帶、語言訓練效果。方法對某特教學校164名學生中語訓班28例、手語班93例共121例聾啞學生進行純音測聽,并統(tǒng)計佩帶助聽器及語訓康復效果。結果語訓班28例中聽力80~89dB22例,90~115dB6例,手語班93例中聽力<89dB36名,90~110dB46名,>110dB無反應11名,語訓班佩帶助聽器語言康復1級13名、2級7名、3級5名、4級1名,隨語言訓練時間增加語言能力增強。結論聾啞兒通過聽力檢測早發(fā)現殘余聽力早期佩帶助聽器并進行語言訓練可得到部分語言康復。
【關鍵詞】聾啞;聽力檢測;助聽器;言語康復
我國現有聽力語言殘疾人2千多萬,每年新生聾兒發(fā)病率為3.1‰,新產生聾兒3萬余名。通過聽力檢測對有殘余聽力的聾兒配備的合適助聽器并語言訓練是聽力康復的關鍵。2008年3月,我們對西北某地區(qū)聾啞學校164名學生殘余聽力及助聽器佩帶、語言訓練情況進行調查,借以探討聾啞兒童言語康復中聽力檢測及助聽的臨床意義。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調查聾啞學校學生164名,分手語班126名、語訓班38名。對語訓班38名中28名(10名不能配合)其中男12人,女16人,年齡4~9歲,平均7.6歲,進行純音測聽檢測。對手語班126名學生聽力調查,根據其班級老師平時教學交流,主觀行為聽力表現,認為有殘余聽力的93名,其中男48人,女45人,年齡8~20歲,平均14歲,進行純音測聽檢測。共121例聾啞學生進行純音測聽。
1.2檢測方法純音測聽,由于所有測聽學生聽力都在60dB以上,該校遠離鬧市相對靜僻,使用其獨立安靜相對隔音的房間作測聽室。使用madsen622電測聽及madsenINTRAⅡ電測聽。2臺電測設備均經出廠正常校驗,并比較測聽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測聽結果雙耳聽力均輸入電腦保存,統(tǒng)計結果以好耳氣導聽力為準。
2結果
2.1聽力情況語訓班:80~89dB22例,90~115dB6例。手語班:<89dB36例,年齡10歲~16歲。90~110dB46例,年齡8~20歲。>110dB無反應11例。
2.2助聽器佩佩戴戴情況手語班93例中現有或曾佩戴助聽器30例,均>10歲,因聽力康復及語言康復效果差,均不愿黏膜,19人未經過語訓,11人經過語訓年齡>10歲后轉入手語班。語訓班:僅開班3年,分大中小班,按入學時間先后分班,入學時7歲以下全部配助聽器,助聽器為本地區(qū)政府福利機構免費提供,瑞聲達,西門子、麗聲等提供“助殘機”(雙耳數字6通道以上機型)。前期學生中有4名佩帶助聽器經語言訓練后離校,進入普通學校,未在此調查中。
2.3語言訓練情況語言能力評估方法:采用中國聾兒康復中心《聾兒聽覺言語康復評估方法》[1]。評估內容:本試驗包括語音清晰度(言語矯治效果)、詞匯量、模仿句長、聽話識圖、理解、表達和使用諸項語言能力進行測試。測試標準見表1,測試在安靜的房間內進行,并由有經驗的老師專人負責實施。結果由表2可見,隨語言訓練時間增加語言能力增強。
表1語言能力評估標準(略)
表2語言能力評估情況(略)
3討論
聾啞學校及其學生受關注程度與該地區(qū)的經濟、社會密切相關,該特教學校語訓班僅3年,在此以前的大部分有殘余聽力兒童均未得到語訓機會而進入手語班。由于助聽器價格貴昂,除接受國家免費提供助聽器外,自費購置的很少。在接受國家免費提供助聽器的學生中,由于缺少語言訓練,助聽器不能充分發(fā)揮其功能,學生不愿意佩帶,閑置、損壞甚至丟棄。因此在資助殘疾人事業(yè)中還需要全社會的更多關注并獻出愛心,同時也需要對現有的資源合理的分配和管理。臨床軍醫(yī)雜志(ClinJMedOffic)2009年6月第37卷第3期
從本組資料可以看出,在手語班126例聾啞學生中,經過老師的長期教學、交流等行為測聽,主觀認為有殘余聽力的93例進行客觀及主觀的聽力檢測,有65%(82例)有殘余聽力。可見正確的聽力檢測對聾啞學生十分重要。能否掌握語言與聽到聲音的多少有直接的關系。一般說來,正常兒童每長大1歲,就多聽1年的聲音。也就是說,他們的實際年齡與聽覺年齡同時增長。聾兒不同,他們的聽覺年齡總是比實際年齡增長得慢。所以,語言的掌握也會比正常兒童慢。正因為如此,充分利用聾兒的殘余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顯然,聽覺訓練是充分利用聾兒殘余聽力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聽覺訓練是十分漫長而復雜的,從判斷聲音的有無,養(yǎng)成聆聽的舉止和習慣,聽覺定向、識別、記憶,到聽覺概念的建立,都要以聽力為基礎,這也就是強調要早期發(fā)現殘余聽力者,早期康復訓練的原因。據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嬰幼兒聽力中心統(tǒng)計的資料報告,如在新生兒時期復查出有聽力障礙的患兒并給予訓練,至3歲時可掌握500個單詞,可接近正常兒(750個)。但如果到2歲才發(fā)現并給予訓練,到3歲時只能掌握幾十個單詞[2]。這說明對聽力障礙的患兒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有殘余聽力的學生中,通過聽力檢測早發(fā)現殘余聽力,早期佩帶助聽器,通過長期的語言訓練,部分兒童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語言康復,進而脫離聾啞學校,進入普通學校。這樣可以造福于聾兒、家庭和社會,使聾兒而不啞,融入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使孩子的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雖然近年來我國聾兒康復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本地區(qū)對7歲以下有殘余聽力的聾兒免費提供助聽器,但據最新統(tǒng)計全國聾兒實際語言康復入普幼普小率只有26%,遠遠達不到我們的康復需求,大多有殘余聽力的聾啞兒童未能得到有效的助聽及語訓,聾啞學校中多以手語訓練為主,助聽及語訓較少,提高聾兒康復質量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嚴峻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國聾兒康復中心,全國聾兒康復工作協調辦公室.聾兒聽覺言語康復評估方法[M].長春:吉林省教育出版社,1995:5-15.
[2]林建云,趙生全,張鐵松,等.聾啞學生聽力檢測和助聽效果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0,14(8):366-367.
文章標題:某特教學校聾啞學生聽力及助聽情況分析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105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醫(yī)學論文范文
精神醫(yī)學論文 康復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校驗論文 臨床醫(yī)學論文 預防醫(yī)學論文 基礎學論文 營養(yǎng)學論文 藥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