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08 16:34 熱度:
近年來,剖宮產率日趨上升,剖宮產指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和麻醉、輸血、剖宮產手術技術水平的提高,加強高危妊娠胎兒監護、降低圍產兒死亡率、提高胎兒存活質量,成為近年來社會因素剖宮產率明顯上升的主要原因[1]。本文對5年來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的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高剖宮產率的原因,尤其是社會因素的影響,進一步控制剖宮產率上升,尋找降低剖宮產率的對策。
[摘要] 目的 探討社會因素導致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及降低剖宮產率的對策。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2012年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剖宮產率的變化及手術指征的變遷。 結果 剖宮產率逐年升高,社會因素有成為第一指征的傾向。 結論 進行健康教育和孕期保健知識培訓,加強圍生期保健和孕產期監護,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關鍵詞]核心期刊發表,剖宮產術;剖宮產率;剖宮產指征;社會因素
Change and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 on cesarean section indication in recent five years
YANG Hua1 WU Ying-jie1 YAN Qiu-mei2 HUANG Jia1 ZHAO Hui-xia1
1.Erq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 Zhengzhou City,Zhenzhou450052,China;2.The Fif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the strategy to reduce cesarean section rate. Methods The change of rate and indication in caesarean section in the fif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2008 to 2012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social factor was became the first indication.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health knowledge of pregnancy,perinatal care and maternal care can increase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Cesarean section rate;Indic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Social factor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分娩產婦4149例,其中剖宮產2437例(58.74%);初產婦3066例(73.9%),經產婦1083例(26.1%);孕周36~43周,平均39.8周;年齡20~44歲,平均29.7歲;剖宮產中初產婦1946例(79.85%),經產婦491例(20.15%)。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比各年的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的變化,統計各項指征的構成比及剖宮產率,并對某些指征本身的構成情況進行分析。剖宮產指征主要分為:①難產,包括頭盆不稱、產程異常、胎頭位置異常、巨大兒、骨盆畸形;②胎兒宮內窘迫;③妊娠并發(合并)癥,包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娠合并內科疾病、生殖道畸形、婦科腫瘤;④胎位異常,臀位或橫位;⑤社會因素,包括高齡初產、珍貴兒、無任何指征家屬要求手術;⑥瘢痕子宮;⑦其他,包括胎膜早破、過期妊娠、羊水過少、臍帶繞頸等。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初產婦與經產婦剖宮產率的比較
初產婦剖宮產率為63.47%(1946/3066),高于經產婦剖宮產率的45.34%(491/10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年份剖宮產率的比較
5年間剖宮產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08年的46.90%上升至2012年的69.78%(P<0.05)(表1)。
表1 不同年份剖宮產率的比較
與2008年比較,*P<0.05
2.3 不同年份剖宮產指征的比較
剖宮產者除小部分為單一指征外,大多數具有兩個以上指征,社會因素在剖宮產指征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從2008年的48.26%上升為2011年的62.78%,2012年實行一對一陪伴式分娩后降至54.01%(P<0.05)(表2)。
3討論
剖宮產非醫學指征是指無臨床指征的社會心理因素,包括主觀意愿、醫患因素等[2]。社會心理因素及醫患矛盾的增加導致剖宮產率的增加[3]。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初即提出剖宮產率不應>15%的目標,目前發達國家的剖宮產率穩定于5%~20%[4],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剖宮產率為 58.74%。
3.1 剖宮產率升高的社會因素
①隨著醫務人員對剖宮產技術的熟練、麻醉及抗生素的應用,社會公眾已廣泛知曉,剖宮產是解決難產和母嬰并發癥的一種比較安全的手段,但對其可能引起母嬰并發癥認識不足。②隨著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工作,很多隨遷兒童也進入城市學校讀書,使城市本不充沛的教育資源更加捉襟見肘,以至很多小學對入學兒童的年齡作出了嚴格規定:必須9月1日前甚至3月1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才能入學;很多家長不得不在孩子出生時就做好規劃,提前結束妊娠,趕在所謂的規定日期前剖宮出生。③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使更多人有了生育二胎的機會,也使一胎剖宮產者二次分娩時仍采用剖宮產的機會增加。④部分產婦出于對分娩疼痛的恐懼,不愿經受試產,強烈要求剖宮產術;部分產婦害怕陰道分娩后盆底組織松弛及損傷影響日后的生活質量而要求剖宮產;產科醫師擔心因拒絕孕產婦要求,在分娩過程中出現意外,易招致孕產婦及家屬的指責和不滿,從而引起糾紛,所以放寬了剖宮產指征,導致剖宮產率上升。
3.2 建議和對策
3.2.1 進行健康教育和孕產期保健知識培訓在年輕夫婦來院做孕前檢查時可對其預先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使其能在懷孕過程中逐漸熟悉分娩過程、注意事項。加強對孕婦的教育,讓孕產婦意識到兩種分娩過程的不同點,正確認識陰道分娩對嬰兒的好處,增強陰道分娩的信心。通過孕期宣教,將剖宮產可能對母兒造成的傷害告知孕婦及其家屬。剖宮產可能使母親發生出血、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等[5-7],使新生兒發生剖宮產兒綜合征,遠期會造成孩子免疫功能低下和感覺統合失調[8]。
3.2.2 積極開展分娩鎮痛,提倡導樂陪伴分娩在無痛或減痛狀態下分娩,實現“一對一”全程陪伴責任助產方式,減少孕婦的恐懼、焦慮、緊張心理對產程的不良影響,使胎兒窘迫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率均顯著下降[9]。
3.2.3 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學校對入學年齡的限制反映出政府對教育投入的不足及優質教育資源的匱乏。政府應針對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現實,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并對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擴增和合理分配,保證每一位適齡兒童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入學時間。
3.2.4 對可能二次剖宮產孕婦的管理對既往有剖宮產史、本次妊娠因瘢痕子宮行再次行剖宮產術的病例,首先要嚴格掌握第1次剖宮產指征,減少瘢痕子宮的形成;其次要轉變“一次剖宮產、次次剖宮產”的觀念,對前次剖宮產指征已不存在,本次妊娠又無新的指征出現,無嚴重妊娠并發癥或合并癥,此次妊娠距前次手術>2年,前次手術為子宮下段切口且愈合良好的病例,應鼓勵其在嚴密監護下陰道試產,做好手術、輸血、搶救準備。許多大型病例系列研究證實剖宮產術后陰道分娩相對安全 [10]。國內外文獻報道剖宮產后陰道試產成功率為60%~80%,前次剖宮產術式為子宮下段橫切口者子宮破裂概率僅為0.1%~1.5% [11-12]。
3.2.5 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醫學的特殊性使患者很多時候處于信息不對等狀態,要求醫務工作者用真心和耐心取得孕婦及其家屬的信任,加強溝通和交流,使孕婦及其家屬配合醫生工作,創造選擇陰道分娩的良好和諧的社會環境,降低剖宮產率。
[參考文獻]
[1]秦宇,林春曉.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10年變化的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1):2972-2973.
[2]劉玉華.關于降低剖宮產率的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6):54-55.
[3]王春芹.降低剖宮產率措施總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5):163-164.
[4]Porreco RP,Thorp JA.The cesarean birth epidermic trends,causes and solution[J].Am J Obstet Gynecol,1996,175(20):369.
[5]唐進,楊艷鵑.剖宮產術對母嬰的不利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5):981-982.
[6]Ekdahl L,S■derberg MW.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serious pregnancy complications.descriptions of two cases with life-threatening bleeding[J].Lakartidningen,2013,110(48):2174-2175.
[7]張靜,馬恒珍.剖宮產術后疼痛的綜合護理[J].實用醫藥雜志,2012,29(11):1023.
[8]計文映,薛梅.剖宮產術對母嬰的近遠期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09,1(1):23-26.
[9]隗洪進,張愛思,劉軍,等.“一對一”全程陪伴責任制助產4013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 20(6):358-360.
文章標題:醫學核心期刊發表社會因素在五年間剖宮產指征中的變化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222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