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預防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13 15:32 熱度:
摘要:目的 觀察健脾化濕中藥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脾虛濕蘊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 方法 對82例脾虛濕蘊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就診順序1∶[KG-*2]1等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2組患者在強調戒酒,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的基礎上,治療組采用健脾化濕中藥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對照組選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療程為3個月,療程結束后統計療效。 結果 2組患者癥狀療效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2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變化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前后CT檢查結果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健脾化濕中藥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脾虛濕蘊證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顯著。[HJ2.3mm]
關鍵詞: 醫藥前沿雜志,健脾化濕,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中醫藥療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種并非因飲酒過量引起的,以肝實質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貯積為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本病屬于中醫“脅痛”、“積聚”等范疇。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與改善,脂肪肝已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2大類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已成為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本病的發病率5%~20% [1]。自2010年9月―2012年9月筆者采用健脾化濕中藥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41例,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HJ2.1mm]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9月―2012年9月房山區中醫醫院門診及住院病例,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例共82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平均(40.2±5.4)歲;病程(5.21±1.36)a。并按就診順序1∶[KG-*2]1等分為健脾化濕中藥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組、對照組2組。治療組男25例,女16 例;平均(40.8±5.6)歲;病程(5.15±4.28)年。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平均(40.9±5.2)歲;病程(5.19±4.12)年。經統計學處理,2組性別、年齡、病程、肝功能、血脂及CT檢查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2006年制訂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①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 140 g,女性每周<70 g;②除外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全胃腸外營養、肝豆狀核變性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除原發疾病臨床表現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區隱痛、肝脾腫大等非特異性癥狀及體征;④存在代謝綜合征或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持續4周以上;⑤影像學表現符合彌漫性脂肪肝診斷標準。
1.2.2 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參考《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證候診斷標準[1]。中醫辨證屬脾虛濕蘊證。辨證標準及其依據:(1)主癥:①胸脘痞悶;②倦怠乏力;③脅肋脹滿或疼痛。(2)次癥:①食欲不振;②面色萎黃;③惡心欲吐;④舌淡苔白膩;⑤脈細弱。其具備主癥中2項,加次癥2項者即可診斷。
1.3 入選標準 (1)房山區中醫醫院門診及住院病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2)中醫符合脾虛濕蘊證;(3)患者年齡18-65歲;(4)實驗前2周內未接受同類藥品治療者;(5)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好,可隨訪者。
1.4 排除標準 (1)哺乳、妊娠期或正準備妊娠的婦女;(2)過敏體質及對本研究已知成分或其他藥物過敏者;(3)精神病患者;(4)目前參加其他臨床實驗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在強調戒酒,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的基礎上。治療組用健脾化濕湯:太子參20 g,茯苓15 g,白術15 g,甘草9 g,半夏9 g,陳皮12 g),根據臨床證型偏重進行加減,伴有脾虛、氣虛的加人參、黨參;伴濕重者的加瓜蔞、厚樸;伴飲食積滯的加焦三仙、雞內金。水煎服,取汁300 mL,150 mL/次,日2次。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北京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3次/d,2粒/次。對照組選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北京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3次/d,2粒/次。用藥療程為3個月,療程結束后統計療效。
2.2 觀察方法 觀察2組患者(1)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轉移酶(AST)和谷氨酰氨轉肽酶(GGT);(2)血脂: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3)彌漫性肝臟密度降低,肝臟與脾臟的CT值之比小于或等于l。彌漫性肝臟密度降低,肝/脾CT比值 ≤1.0但大于0.7者為輕度;肝/脾CT比值≤0.7但大于0.5者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為重度。統計2組患者證候積分、肝功能、血脂及肝臟CT檢查,并進行比較。
2.3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 (x[TX-*4]±s)表示,計數資料方法使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標準修訂[1]。臨床痊愈:癥狀、體征消失,影像學檢查肝臟形態及實質恢復正常,血脂各項指標及血清轉氨酶恢復正常;顯效:癥狀消失,體征明顯減輕,影像學檢查重度脂肪肝恢復為輕度或中度、輕度脂肪肝恢復為正常。血脂改善達到以下任意一項:TC(總膽固醇)下降 ≥20%,TG(甘油三酯)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癥狀減輕,影像學檢查重度脂肪肝恢復為中度或中度脂肪肝恢復為輕度,血清轉氨酶好轉,血脂改善達到以下任意一項:TC下降≥10% 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 mmol/L但<0.26 mmol/L;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影像學檢查脂肪肝程度及血清轉氨酶、血脂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2組患者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見表2;治療前的血脂變化見表3;治療前后CT檢查結果見表4。
4 討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過程由輕到重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脂肪性肝硬化4個階段。近年來NAFLD 的發病率逐漸升高,發病年齡逐漸降低。我國的 NAFLD 發生率也較 10 年前增加了一倍[3]。但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日前認為主要與胰島素抵抗、游離脂肪酸增加引起的糖脂代謝紊亂(第一次打擊)和氧化應激/脂質過氧化因素(第二次打擊)有關[4]。代謝綜合征包括肥胖、高脂血癥、高血糖、高血壓,它們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知的重要危險因素[5]。還有說法認為本病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IR)和遺傳易感密切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臟損傷,疾病譜包括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關肝硬化和肝細胞癌[6]。有研究表明肝細胞癌可視為脂肪型肝炎的晚期并發癥[7]。
非酒精性脂肪肝歸屬于“脅痛”、“積聚”等范疇。主要病因病機為依據,大致歸屬為痰濕、脾虛、瘀血、肝郁[8]。健脾化濕中藥由太子參、茯苓、白術、甘草、半夏、陳皮組成。太子參、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半夏、陳皮化濕,甘草調和諸藥,共奏健脾化濕之效。
Hiroshi Sakugawa[9]、Lonardo A[10]、Yesilova Z[11]等發現GGT其水平持續增高可反映胰島素抵抗(IR),與高TG血癥及糖尿病的存在有關。合理飲食,常常不需要藥物治療,即可使脂肪肝逆轉 [12~13]。科學的運動減重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倡長期堅持中等量的有氧運動,每次運動時間至少 30 min,每周運動 3 次,每周的體重下降應控制在 1.0 kg以內[14~15]。過度肥胖的非酒精性多烯磷脂酰膽堿經口服后,通過淋巴或血液途徑最先到達肝臟,并主要聚集于肝臟,其主要活性成分與內源性磷脂相同,能增加肝細胞膜的完整性,流動性和穩定性[16]。且能通過減少自由基的攻擊,降低脂質過氧化損傷,達到保護和修復受損的肝細胞膜。大量的動物實驗顯示,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無中毒的潛在危險,因此被認為是安全無毒的植物類藥物之一[17]。
本研究表明,健脾化濕中藥結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改善脾虛濕蘊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癥狀,降低患者血清TC、TG、ALT、AST以及GGT水平,提高患者肝臟CT值及肝脾CT比值,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達到了理想的治療脾虛濕蘊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且經比較表明治療組比單獨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組療效更佳。[HJ]
參考文獻:
[1]李乾構,周學文,單兆偉.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M],2006:143-148.
[2]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J].肝臟,2006,11:68-70.
[3]朱柯倫.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病學的研究進展[J].廣州醫藥,2011,42(4):1-2.
[4]Farrell GC,George J,Pauline de laM.Hall and Mccull ough AJ,etal.Fatty liver disease:NASH and related dis order.Oxford:BlackwellPublishing,2005:100-102.
[5]Chitturi S,Abeygunasekera S,Farrell GC,et al.NASH and insulinresistance:insulin hypersecretion and specific association with theinsulin resistance[J].Hepatology,2002,35:373-379.
[6]張忠勇,祁月英,蘇秀海,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8):902.
[7]吳穎.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38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0,21(3):52-53.
[8]王靈臺.中西醫結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現狀的思考[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29(12):1061-1063.
[9]Hiroshi S,Tomofumi N,Kasen K,et al.Metabolic syndrome i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gamma glutamyl trans pep tdase elevati on in Japanese women[J].World J Gastr oenterol,2004,10(7):1052-1055.
[10]Lonardo A.Lombardinis S,Scaglioni F,et al.Hepatic steatosis andinsulin resistance:Dose etiology make a difference[J].J Hepatol,2006,44:190-196.
文章標題:醫藥前沿雜志投稿優秀論文范文賞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yufang/248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