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堅持黨的方針路線,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雙百”方針,努力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開展高師、高職教育研究,加強學術交流,近年來在同類院校學報及省內高校學報界中產生一定的影響。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江蘇省一級期刊、全國教育學院學報、《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區域經濟與地方文化、特級教師論壇、基礎教育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蘇中抗日根據地貨幣斗爭研究 王明前,WANG Ming-qian
2. 美國對華政策框架與新型大國關系構建 仲子午,翟星紅,ZHONG Zi-wu,ZHAI Xing-hong
3. 蔣濟故里考 陳友興,CHEN You-xing
4. 《寵兒》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陌生化手法 趙君仡,ZHAO Jun-yi
5. 也談卜辭中的“秋((蘊))” 趙靜,ZHAO Jing
6. 概念語法隱喻在大學英語寫作中的應用 臧慧,ZANG Hui
7. 結果加重犯基礎理論比較下的構造形態解析及立法完善 朱丹丹,林志,ZHU Dan-dan,LIN Zhi
8. 中國遠古夏商時期與古希臘時期的音樂比較 田鳳蓮,TIAN Feng-lian
9. 簡析手動榨汁機設計更新對廚房進化的啟示 徐向奕,XU Xiang-yi
10. 江蘇教育行業社團組織現狀及其功能分析 方劍,FANG Jian
11. 宋代書院經費來源及其對高校發展的啟示 徐慧敏,XU Hui-min
12. 美國大學內部組織結構的發展現狀及其原因 黃艷芬,楊永剛,HUANG Yan-feng,YANG Yong-gang
13. 日本政府主導下的高職產學官合作及其啟示 肖霞,XIAO Xia
14. 揚州市高職院校學生政治參與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陸亞玲,LU Ya-ling
15.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 陸彩蘭,吉萬年,LU Cai-lan,JI Wan-nian
16. 2006-2010年度“高等教育”類新詞語考察和解讀 卜忠君,BU Zhong-jun
學術期刊論文發表:與學生技能培養銜接的植物生長環境課程體系建設
摘要:準確的掌握課程體系建設目標,構建高職教育課程的新模式,對提高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效性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就如何擯棄傳統教學課程體系,建設與學生技能培養銜接的植物生長環境課程體系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技能培養,銜接,課程體系,建設
項目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植物生長環境課程體系建設與學生技能培養銜接的研究》(課題編號14G304)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為培養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高等職業院校對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進行了各種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課程改革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植物生長環境課程系統介紹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營養環境、光照環境、溫度環境、水分環境和氣候環境等知識技能, 開展植物營養施肥、植物生態環境控制方面實踐實訓項目。學習該課程, 不僅可為后續的花卉栽培技術、植物配置技術、城市綠地養護等重要課程的學習作好準備, 也可為畢業后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業務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礎。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秋胡戲妻”故事中的女性困境與男性凝視————作者:孟令新;
摘要:運用西方的“男性凝視”理論對中國“秋胡戲妻”故事進行解讀,可生發出新的意蘊。在男權社會,男性因具有絕對權威而凌駕于女性之上,他們的“男性凝視”將女性視為欲望投射的對象。秋胡妻勇于逃離女性困境,通過自身努力和聯合同性等方式來拒絕這種凝視,彰顯出女性試圖構建社會主體身份的決心。但囿于時代限制,秋胡妻的形象塑造仍存在局限性,未能完全擺脫“男性凝視”
船山“意勢”之詩學美學思想研究————作者:張穎;
摘要:船山哲學作為宇宙實有、以氣貫之的本體論和人性動態創變、生生不息的人生論思想,為其詩學美學思想奠定了理論根基。作為建立在船山氣本體哲學思想之上生成的范疇,“勢”以宇宙實有之“氣”為其存在方式,而“意勢”則是“勢”與“氣”在其詩學美學中的擴展和延伸。船山詩學美學思想推動了其哲學思想發展,也為現代美學建構提供了可供闡釋和發揮的思想資源
自由與平等:巴赫金文藝思想對民間文學日常生活轉向的哲學啟迪————作者:唐席艷;
摘要:巴赫金的對話理論與復調美學中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民間文學日常生活轉向有著深刻的聯系。從其文藝理論蘊含的人本主義思想出發,“民”的概念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底層人民,而是全體人民大眾,民間文學所謂的“民間”,也在傳統的鄉村場域外,開拓出另外的空間——都市;在民間文學的實踐與研究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應處于一種平等的姿態;民間語言與民間主體的文化心理息息相關,應與官方語言具有平等的對話關系。在巴赫金文藝理論...
比較符號學視閾下的《狂人日記》研究————作者:江忻鑫;
摘要:基于索緒爾符號學“所指”與“能指”相統一的結構視閾,《狂人日記》呈現出標準語言規范、統一的整齊態貌,展露出文本、作品、作者相貫通的符號指征;基于索緒爾語言/語言符號、文化/文化符號相交涉的總體視閾,《狂人日記》指向古典、現代文化傳統的時代并置,表露出古典文化維穩、保守、專制、封閉的文化/符號特征。然而同一文本在皮爾斯符號學“語言符號化”的動態視閾下,則顯露出語言符號變化不定的異質美感。伴隨著皮爾斯...
哲思“下降”與德性轉換:歐里庇得斯《瘋狂的赫拉克勒斯》中的“拖延”————作者:焦晨陽;
摘要:“拖延”是歐里庇得斯悲劇《瘋狂的赫拉克勒斯》形式統一性的又一表現形態。在結構上,它與劇中的時間話語演繹赫拉克利特的“轉換”哲思,在人物的“拖延”行動中實現哲性的“下降”,暗示理性目的之缺失。該目的在劇末的“拖延”場景中得到實現的可能性,即扶友損敵的舊德性轉向一種包容人之脆弱性,但仍能改善人類生活的友愛之新德性,而這一轉換的過程同樣接受本質性觀點的考驗,顯示出赫拉克勒斯由神降為人之后所具有的脆弱性
江蘇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現狀與高質量發展策略————作者:李銀川;
摘要:對江蘇高水平高職院校標志性成果進行分析,江蘇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基礎完備優勢突出,不同檔次的院校差異明顯。江蘇高水平高職院校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應從把握職教內涵、貫徹“雙高計劃”理念、不同檔次院校揚長補短、分類推動梯隊建設等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
“技能鄉村”背景下鄉村工匠分類化培養研究————作者:王萍;
摘要:在“技能鄉村”建設的現實背景下,推動鄉村工匠分類化培養是順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和新時期鄉村工匠人才需求趨勢的必然要求。從角色定位來看,鄉村工匠是傳承傳統技藝的守藝人、建設鄉村產業的生力軍和壯大技能致富的帶頭人。為此,推動“技能鄉村”背景下鄉村工匠的分類化培養應著力構建多元共治的育人模式,優化頂層設計;堅持引育并舉的師資建設,壯大師資隊伍;形成精準育人的課程體系,加強課程建設;細化分類培養的政策機...
“近取諸身”:三星堆造型藝術之身體意蘊探析————作者:李燦垠;陳彥汐;
摘要:三星堆造型藝術雖發端于先祖崇拜、圖騰信仰與自然神靈觀念等宗教語境,卻在器物造型、藝術特色之處綻露出屬人的身體意蘊與自由的身體意識。就器物造型而言,青銅大立人像、縱目人面像與眼型器物、青銅獸面具與人身鳥爪行足人像均呈現出身體的元素。就藝術特色而言,寫實、夸張、變形等手法均蘊含著身體的表達。其身體性的造型藝術源自古蜀先民寓于世界的身體性存在,既按照身體的基本形態、內在尺度及理想意欲來鑄造器物,又將身體...
《文規》“勸善三文”與日本所藏三種析出文獻——《了凡四訓》成書過程的文獻學考察————作者:黃強;
摘要:袁黃的勸善思想集中表現在后人綜合其《游藝塾文規》“勸善三文”為主體而成,并以《立命之學》為核心的《了凡四訓》中。《文規》“勸善三文”是《立命篇》三文,因而也是《陰騭錄》“四篇”中除去由《祈嗣真詮》補入內容以外部分的原型。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省身錄》、《立命篇》三文、《陰騭錄》“四篇”在《了凡四訓》的成書過程中各有其意義,但三者作為析出文獻,其版本價值無疑低于作為原型文獻的《文規》“勸善三文”
“事”的虛構性——以金圣嘆評點《水滸傳》為例————作者:張迎;張藍草;喬岳;
摘要:“因文生事”是金圣嘆對《水滸傳》文體特點提出的觀點。圍繞這一觀念,金圣嘆在評點中著重展開對“事”(故事情節)之虛構性的說明。此外,為論證《水滸傳》故事情節虛構性的合理與可信,金圣嘆借佛學義理、夢境類比作為小說文體的《水滸傳》,其間有著相似的虛幻不定的內蘊特性,并依據《水滸傳》的有關描寫,總結文中的虛構手法
論《水滸傳》中燕青形象及其審美效果————作者:梁子婷;
摘要:燕青是《水滸傳》中一位有不少亮點的人物,其形象的復雜性展現出獨特的審美效果,具體表現為:市民階層對風流俊秀人物的欣賞;江湖游民對武藝高強人物的崇拜、對俠義精神的贊賞;士人階層對忠義品格的推崇、對“無道則隱”行為的認可。燕青復雜的形象既展現了《水滸傳》高超的人物塑造技藝,也是小說深刻挖掘人性、融合多元文化理念的生動實踐
“攖心者”的精神苦旅與現實遭遇——鄉土文化視野中的《長明燈》解讀————作者:楊文杰;
摘要:魯迅的小說《長明燈》立足于中國鄉土文化視野,展現了個體精神從存在到幻滅的過程。文化風俗特別是宗教文化塑造了人們的集體心理,從而形成一種抗拒異端思想的合力。民間公共空間話語參與建構并確認了瘋癲者形象,借助于鄉土社會的權力運行機制將瘋癲者排除在公共視野之外。《長明燈》隱含著魯迅對于青年和孩子心態的轉變以及對中國社會現實的反思
試論新詩的存在主義本質、特征及喚醒功能————作者:高宇皓;
摘要:新詩傳入中國百余年,以其語序的破碎、意象的跳躍和內容的晦澀備受爭議,而存在主義作為現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強調個體能動性和選擇性的人本主義思想有獨到之處。探討以存在主義作為內里,以新詩作為載體和表現形式,二者結合起來通過整體性感受、氛圍性體悟、主體性判斷三個原則喚醒閱讀者對世界和存在的深層思考,最終以此方法豐富個體的精神世界,進一步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作者論視閾下邵藝輝電影的創作范式解碼————作者:王竣;李昂;
摘要:邵藝輝所執導的影片在貼近現實生活的前提下,始終保持著對女性獨特生命經驗的關注。以電影《愛情神話》和《好東西》為例分析,在視聽語言方面,邵藝輝將畫面與聲音融合,構建了一個既現實又充滿詩意的電影世界;在敘事風格方面,其圍繞中心人物展開群像敘事,通過多線索交叉和碎片化瞬間的捕捉,窺鏡都市人群在情感與欲望之間的復雜狀態。同時,邵藝輝十分重視語境因子的運用,使其影片實現現實感與詩意的交疊,散發著“作者”光輝...
柳宗元長安時期墓碑文的革新研究————作者:李宇星;
摘要:柳宗元墓碑文革新可追溯至長安時期,期間創作了約20篇墓碑文,占總數量的四分之一。繼承前古文運動者理論實踐的同時,柳宗元推陳出新,嘗試打破墓碑文傳統創作,在墓碑文形式方面,增加文體種類,打破句式結構,化駢為散;在內容上,大膽創新女性碑文,擴大女性碑主身份范圍。長安階段的墓碑文創作革新,整體呈現上升的線性趨勢,雖“多沿六朝之遺”,但為其永州、柳州時期的革新創作奠定了基礎,亦推動了打破六朝以來墓碑文“千...
論澀澤龍彥幻想小說中的怪奇敘事————作者:吳潤宇;
摘要:日本幻想作家澀澤龍彥將融合了東西方美學的幻想式怪奇貫穿于其所有小說文本的始終。他慣于在創作中實現人與物之間超現實的變形與變性,創造夢境般的時空與混沌的情節,并采用奇異的二元對立辯證法。這些極具個人風格的怪奇的創作手法使得文本呈現出綺麗詭譎的美學風貌與精神內涵
產教融合視域下光伏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作者:吳振慧;方小坤;張曼;
摘要:光伏行業對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續旺盛,但在揚州光伏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存在高職院校培養體系滯后、師資力量不足、企業人才培養成本高等問題。為培養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光伏高技能人才,以光伏組件加工現場工程師培養為例,探索“三線一體”的“1+1+1”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加強技能創新培養,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校企合作開發教學資源平臺等方式,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與時效性
優秀校友風采 朱天曙
摘要:<正>朱天曙(1974—),男,1 992年畢業于江蘇省高郵師范學校,現為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執行院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書法教育分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書畫印創作和中國文人藝術史研...
優秀校友風采 翟業軍
摘要:<正>翟業軍(1977—),男,1993年畢業于江蘇省高郵師范學校,現為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浙江省作家協會第十屆主席團委員、文學評論委員會主任、世界漢學研究會(澳門)副秘書長、浙江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兩百余篇。出版專著有《春韭集》《金風集》《洞穴與后窗》《“文人”汪曾祺研究》。主持多項國家、教育部和省級項目。獲得第十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
袁菡瑤設計作品————作者:袁菡瑤;
摘要:<正>設計說明:整套包裝設計背景及輔助圖形以山和水為設計元素,整體色調與產品名稱相呼應,線條造型元素與茶葉產地及當地的地貌環境相呼應,凸顯了茶葉天生天養的生長環境,同時也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氛圍感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