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世界環境》
關注()【雜志簡介】
《世界環境》是由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主辦的權威性環保綜合刊物。本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始終突出唯一性、權威性、政策性、專業性、知識性和服務性的特點,倍受各級環保官員、環保企業、海外人士和各屆環保人士的歡迎。
【辦刊宗旨】
宗旨是:闡述中國和世界各國環保政策、追蹤最新環保產業、傳播世界環保動態、介紹世界環保新技術、新產品,為中國環保事業服務;為各級政府決策服務,為環保產業做大做強服務,成為聯合國環輯規劃署與中國環保事業交流的橋梁,做各屆環保人士的良師益友。《世界環境》的讀者對象為各級政府官員、各級環境保護官員、環保企業及相關產業人員、外商投資企業人士,以及各屆關心環保的人士。
【讀者對象】
雜志每期還向有關中央領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各部委及全國廳局〈地市〉級以上領導、各國駐華使領館贈閱。閱讀《世界環境》,讀者會在精美的文字和色彩愉悅的圖片之間游走于世界,在輕松翻閱人類環境變遷的同時,知曉自然界對人類生存空間的預警,了解各國環境工作者在保衛人類家園方面所做的努力。犀利的文風,獨特的視角,博大的胸懷,讓讀者獲益良多。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特稿、綜述、法制與管理、大氣、水、固體廢棄物、能源、自然與生態保護。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6 鞋子帶來的環境困擾 森瀾; 12
7 掬水而飲的幸福遐想 艾芽; 13
8 核去核從? 李歡歡;沈海濱; 14-15
9 中國核電發展現狀及趨勢 楊波;沈海濱; 16-17
10 走進核能的世界了解中國的核電 影翼;沈海濱; 18-19
11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李歡歡;沈海濱; 20-21
12 強化監管,確保核電安全發展 李晶晶;林明徹;楊富強;沈海濱; 22-23
13 核與輻射安全公共宣傳及公眾參與的對策分析 蒙發俊; 24-25
14 信息公開,公共參與,徐大堡核電項目一馬當先 唐玉佳;王丹; 26-27
15 德法核發展,會殊途同歸嗎 賈峰;史云鋒; 28-30
16 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法國核電公司的公眾策略分享 賈峰; 31-32
17 法國核安全管理體制簡評 羅藝; 33-34
18 德國棄核是勇氣還是無奈? 珍素;沈海濱; 35-37
19 美國核安全管理模式的發展及特點 劉慶;沈海濱; 38-39
20 核監管過程中的公眾參與(上) 40-41
中國正規期刊網投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與污染防治
摘要:越來越多的廢棄物日益影響著城市的環境、甚至是經濟的發展。如何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回收和處理正是當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文章分析其處理方式,探討其污染防治及再利用。
關鍵詞:中國正規期刊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防治
引言
現在,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在不斷提高,因此,對生活垃圾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為了保證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健康,對生活垃圾采取必要的處理技術進行處理非常必要。
世界環境最新期刊目錄
《世界環境》雜志征訂單
摘要:<正>~
守護綠水青山 共繪人水和諧新畫卷————作者:閆世東;
摘要:<正>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潤民心,澤被萬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們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幾度繁華、幾度衰落。歷史上很多興和衰都是連著發生的。要想國泰民安、歲稔年豐,必須善于治水。”擁有全球約17.4%人口的中國,水資源總量僅占世界的7%,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和水體污染,成為國家謀求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環境大事
摘要:<正>2025年1月25日第三批美麗海灣案例揭曉。美麗海灣是美麗中國在海洋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2021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已遴選兩批共20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新遴選確定第三批11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包括河北秦皇島北部灣區、遼寧大連老虎灘—棒棰島岸段、浙江臺州大陳島諸灣、福建廈門同安灣、福建泉州大港灣、山東日照張北灣、山東東營黃河口灣區...
環球科技————作者:鄧雪琴;
摘要:<正>《自然》2025年1月8日元分析揭示植物多樣性對生產力的全球變化效應植物多樣性對生產力的積極影響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證實,這一現象可以通過兩種主要效應來解釋:互補效應和選擇效應。通過對全球452項植物多樣性實驗的元分析,研究發現互補效應隨著系統發育多樣性、固氮與非固氮物種的混合以及葉片氮含量功能多樣性的增加而增強
兩河交匯的地方:期盼巴西的高光時刻————作者:朱松麗;
摘要:<正>2024年11月2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不歡而散,大家的目光隨即轉向了遙遠且陌生的巴西城市貝倫(Belém),那里將是COP30的舉辦地。網頁和地圖告訴我這個城市位于亞馬孫三角洲瓜雅拉灣(Guajará)與帕拉河(Rio Pará)的匯流處,屬于帕拉州而且是其首府,并不是我一直以為的亞馬孫州。一看到“匯流”...
水潤荊楚————作者:陳華文;
摘要:<正>在中華大地的版圖上,湖北,這片被江河湖水深情潤澤的土地,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散發著獨有的魅力。湖北是千湖之省,是我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四十余年的時光,讓我與湖北緊緊相依,我也將深深的眷戀鐫刻進心底。關于湖北、河流及其生態保護的那些事兒,我有著難以抑制傾訴的沖動。湖北與水的緣分與生俱來。長江、漢江這兩條巨龍奔騰而過,無數的河流、湖泊和水庫星羅棋布,編織出一幅靈動的水韻畫卷。這片土地的命運...
重新認識生態的價值————作者:龔志華;
摘要:<正>千百年來,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奮,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農耕文明,讓廣袤的大地煥發出迷人的光芒。始于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讓人類逐漸告別了以手工業為基礎的農耕文明,進入了以機械動力為主的工業文明時代。生產力的空前發展讓人們有了更大的能力從自然中獲得資源,追求更為便捷的生活方式。然而,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一旦對自然資源的攫取強度超過地球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環境災害將接...
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全面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作者:高涵;孫宏亮;馬樂寬;
摘要:<正>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動靜之間成就江河湖海。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是對水生態環境治理良好成效的詩意化表達。“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開展了一系列政策制定、案例征集、宣傳普及等工作,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實踐: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創新——以優秀案例為視角————作者:楊楓;錢鋒;丁森;楊中文;高紅杰;
摘要:<正>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載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對2027和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任務進行了系統部署,描繪了各領域的“路線圖”。其中,水生態環境領域要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把全面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方向和根本遵循。生態環境部自2021年啟動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觀推動我國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作者:姜霞;
摘要:<正>我國湖泊數量眾多,從雪山連綿的青藏高原,到地勢低平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分布著姿態各異、大小不同的上萬個湖泊。這些湖泊承擔著調節河川徑流、提供水源、防洪灌溉、為生物提供棲息地等多重功能。部分重點湖泊還是區域發展乃至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托,其水生態環境質量關乎流域供用水和水生態安全。然而,受社會經濟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我國湖泊的水文情勢、水生生境、污染負荷均發生了變化,水...
上海:從黑臭治理到生態蝶變,譜寫美麗河湖建設新篇章
摘要:<正>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近年來,上海市始終積極貫徹落實人民城市理念,從人民城市建設的高度,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出一系列部署,讓綠色成為城市發展的動人底色,使得城市更加宜居宜游,讓人民在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同時有了更真切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例如上海的“母親河”——蘇州河在歷經30多年的環境綜合整治后實現了華麗蛻變,從黑臭河變成了生態...
山東:加強美麗河湖“保護—建設—管理”全鏈條管理,打造美麗河湖建設“山東樣板”
摘要:<正>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陸域面積達15.81萬平方千米。這里河湖眾多,河流分屬黃、淮、海三大流域及半島獨流入海水系,干流長度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52條,湖泊總面積為1494平方千米。近年來,山東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推進美麗河湖保護建設,目前已有淄博馬踏湖、日照水庫、泰安東平湖、青島李村河、黃河(東營市段)5個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總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堅持“三水”統籌,以高水平保護推動流域高質量發展——從“練江”重生到“萬綠湖”永續的治理啟示————作者:李文靜;房懷陽;郭靜;杜宏偉;
摘要:<正>流域治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面對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相互交織的復雜狀況,如何運用系統思維破解矛盾?廣東練江從“污染典型”到“治水標桿”的蛻變,萬綠湖從“生態屏障”到“綠色經濟樣本”的升級,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提供了生動的實踐注解。一、河湖稟賦練江,干流全長71.1千米,發源于揭陽普寧,流經汕頭潮南區、潮陽區后入海,流域面積達1353平方千米,流域內人口超過550萬,被譽...
成都市興隆湖:系統治理筑生態根基,綠色發展展時代新貌
摘要:<正>千年來,成都因水而生,依水而興,以水而榮,其得天獨厚的水文環境孕育出底蘊深厚、源遠流長的天府水文化,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與蓬勃發展。興隆湖原是鹿溪河流域滯洪洼地,地處成都市天府新區及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區域。然而,由于上游鹿溪河流域內面源污染嚴重,興隆湖水質長期處于Ⅳ類,影響下游府河黃龍溪國控斷面水質;湖區內厭氧型底泥占比達23%,內源污染強度較高;原水生態系統呈“藻型濁水”狀態,...
專訪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初雯雯:從“河貍公主”到生態守護者——保護野生動物,守護生物多樣性之美————作者:李歡歡;河貍軍團;
摘要:<正>初雯雯,1994年出生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2018年參與創辦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現為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會長,因其在河貍保護工作中的突出貢獻,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河貍公主”。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初雯雯曾參加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并于2024年被生態環境部聘為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
讓氣候教育政策之花結出氣候行動之果————作者:虞偉;
摘要:<正>當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重視低碳與氣候教育,旨在通過教育引導公眾了解氣候變化,培養公眾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進而推動氣候行動。《巴黎協定》強調了氣候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各國將氣候教育納入國家教育體系。歐盟在2019年發布的《歐洲綠色新政》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強氣候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后,我國加快了將低碳理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進程...
以數智化轉型加快推動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作者:刁凡超;
摘要:<正>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2024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今后一個時期監測工作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對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意見》明確了“兩步走”推進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的規劃部署。第一步,未來五年集中力量推進現代化監測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施天空地海一體化...
除了甲烷與氫氟碳化物,還有哪些超級溫室氣體值得關注?————作者:周雅婧;
摘要:<正>全球范圍內,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占到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且排放量還在不斷增加。甲烷(CH4)、氫氟碳化物(HFCS)、一氧化二氮(N2O)、全氟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這六種氣體均為《京都議定書》框架下需要管控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甲烷與氫氟碳化物的減排已受...
數據中心余熱回收的探索與實踐————作者:馬莉;
摘要:<正>隨著世界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正快速發展,并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影響。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了海量需要處理的數據,數據中心作為海量數據的主要儲存與運算處理實體,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為提高數據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數據中心余熱回收或廢熱回收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并且已有部分數據中心開展了工程實踐
基于BIM技術的建筑碳減排路徑應用思考————作者:李鳳鑫;齊海云;劉芳;高揚;苗龍潔;
摘要:<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氣候問題日益突出。中國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承擔著重要的國際減排責任。在我國眾多產業中,建筑業減排潛力巨大。傳統建筑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物化階段會消耗大量能源,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尤其在施工過程中,生產方式較為粗放,技術相對落后,導致碳排放時間集中且強度較高。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