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功能材料
關注()《功能材料》材料科技雜志,創刊于1970年,是經原國家科委批準、由重慶儀表材料研究所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材料學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材料科學技術刊物。獲獎情況:2008、2011年連續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0獲重慶市雙十佳期刊,重慶市優質期刊.
《功能材料》其辦刊宗旨是:反映我國功能材料各領域中的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報道功能材料研究論文與綜合論述,推動材料科技進步與推廣應用,增進國內外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學術交流,為發展國民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和培養人才服務。
功能材料雜志欄目設置
綜述最新研究進展、發表原始研究論文、報道信息簡報
功能材料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科雙效期刊
功能材料雜志社征稿要求
1、標題、作者姓名及單位標題應鮮明,字數在20字以內,不使用外文縮寫詞。作者人數不超過6人,要有準確的作者單位名稱及所在城市地名和郵政編碼。以上部分均需中英文對照。英文部分作者姓名應是漢語拼音全名,姓氏在前全大寫,名字的頭一個字母大寫,名字的二個字中間用半字號線。
2、摘要及關鍵詞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左右,重點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結果和結論尤為重要。摘要須用第3人稱寫。英文摘要自己做的工作用一般過去時態,結果和結論用一般現在時態。中文關鍵詞(≤4個)。
3、中圖分類號所投文章請提供該文的中圖分類號,詳見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中國圖書分類發,第4版,1999。
4、基金項目在文章首頁頁角應注明①基金項目:名稱(基金號);②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E-mail。如有第一作者以外的通訊聯系人,同時應注明通訊聯系人:姓名,職稱.E-mail。
閱讀推薦: 河南消防
《河南消防》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功能材料最新期刊目錄
吡啶基改性ZIF-8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的性能研究————作者:王亞婷;宋金岳;鄭藝;
摘要: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因其獨特的孔隙結構和便于調節的化學性質而在光催化領域顯示出巨大潛力。沸石咪唑骨架材料(ZIF-8)作為光催化劑面臨光吸收不足的問題。針對現階段ZIF-8在應用中存在的難點,采用吡啶基功能化修飾的方法,改善ZIF-8禁帶寬度,從而提高ZIF-8的光催化活性。由2,2'-聯吡啶修飾的ZIF-8(2-BP)具有最強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催化析氫效率約為910.14μmol/(g·...
改性氮化硼對丁苯橡膠阻燃導熱性能的影響————作者:余世源;徐文總;程鵬飛;
摘要:丁苯橡膠(SBR)常用于輪胎、輸送帶等制品,但由于其容易燃燒并且導熱性能差,因此,其應用范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為了提高SBR的阻燃和導熱性能,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二苯基氯化膦(DPP)對氮化硼(BN)表面進行改性,制得新型阻燃劑(m-DPP-BN);研究了m-DPP-BN協同二乙基次膦酸鋁(ADP)對SBR復合材料阻燃、導熱及力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含有3phrm-DP...
鍍鎳碳纖維改性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改性機理研究————作者:李宗方;張涪民;陳亮;
摘要:與碳纖維(CF)相比,鍍鎳碳纖維(Ni-CF)具有更好的親水性、導電性、電磁損耗能力,其在混凝土中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對比分析了CF與Ni-CF的力學性能和分散性,并將Ni-CF引入混凝土中制備了鍍鎳碳纖維改性混凝土(Ni-CFMC)。測試了Ni-CFMC的強度和韌性,研究了Ni-CF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并與CF進行了比較。結合SEM試驗,對Ni-CF的改性機理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Ni-...
玄武巖纖維長度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和抗凍性能的影響————作者:黃杰超;陳洪科;
摘要:以4種不同長度(3,6,9和12 mm)的短切玄武巖纖維摻入混凝土中,固定纖維的摻雜量,研究了短切玄武巖纖維的長度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微觀形貌、孔結構和抗凍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短切纖維對混凝土流動性的阻礙作用較小,長度超過6 mm的纖維在混凝土中易發生團聚形成纖維束,從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動度,削弱纖維對混凝土的增韌效果。6 mm纖維摻雜的混凝土試樣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達到了最大值,分別為46.8和8...
NiTiNb合金力致相變與位錯塑性的晶粒尺寸依賴性————作者:張強;楊優奕;王濤濤;于開元;
摘要:NiTi基形狀記憶合金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主要存在力致馬氏體相變與位錯塑性兩種機制的競爭。為拓寬超彈性溫域、減小殘余應變,常需提升位錯滑移臨界應力,使其超過相變臨界應力。細化晶粒是抑制位錯滑移的典型手段,但這同時導致相變受制,使上述兩類應力同步提升。目前,關于相變與位錯滑移臨界應力的晶粒尺寸依賴性的相對強弱尚不明晰。通過熔煉、鍛造、拔絲及晶化退火制得不同晶粒尺寸的Ni51Ti Mn3O4摻雜抗還原X7R納米BaTiO3基陶瓷的性能研究————作者:肖蟬吟;遲尚超;劉叔承;張樹人;唐斌; 摘要:采用傳統固相合成法制備了BaTOi3-SrCO3-MgCO3-xMn3O4-Dy2O3-ZrO2-SiO2x=0~0.2%摩爾分數陶瓷,在1%H2<... 銥基催化劑在酸性析氧反應中的研究進展————作者:宋亞楠;張炳薪;李霄佳;田林;張勇;王華斌;徐銳; 摘要:氫能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首要發展的戰略能源,制氫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制氫和電解水制氫,其中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因具有零碳排放、產氫純度高等優點,在未來氫能發展方面具有可觀前景。酸性析氧反應(OER)作為PEM的陽極反應,由于其復雜的四電子轉移過程,是限制PEM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為止,各種用于酸性OER的電催化劑已被廣泛研究,銥基材料因具有優越的析氧催化性能,有效提高電解... 激光熔覆粉末研究綜述————作者:高世龍;朱孟浩;時婧; 摘要:激光熔覆作為一種新興的表面涂層改性技術,在制備表面強化涂層和材料改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熔覆粉末材料是決定熔覆層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已成為激光熔覆技術研究的焦點。首先介紹了激光熔覆技術的核心原理,然后詳細闡述了金屬粉末、陶瓷粉末和復合粉末等熔覆材料的特點及研究進展,最后對激光熔覆層粉末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Bi2Te3基熱電材料中的載流子工程————作者:馬俊杰;劉志愿;馬妮;李周;巴倩;管希成;夏愛林; 摘要:Bi2Te3合金因其較窄帶隙和獨特的層狀晶體結構而具有較高的塞貝克系數和較低的熱導率,在低溫區熱電材料中備受關注。然而由Bi2Te3基合金制造的熱電發電或制冷器件轉化效率仍較低,因此進一步提升Bi2Te3基材料的無量綱熱電優值z T是關鍵。通過納米改性、超晶格結構、納... 《功能材料》征稿啟事 摘要:<正>《功能材料》1970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以研究論文為主,科學綜述為輔。主要報道功能材料科學與工程各領域最新成果的原始論文和研究報告以及新材料、新技術最新進展的綜合論述。《功能材料》學術作風嚴謹,科技視野開闊,在國內外材料科學與工程界具有重要影響。被列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文獻源期刊;荷蘭SC... 廢油復合再生瀝青流變性能和微觀特性研究————作者:孫吉書;賀煜峰;張民;王為揚; 摘要:為了驗證廢機油與廢食用油復合再生劑對老化瀝青流變性和微觀特性的影響,試驗研究老化瀝青中廢油再生劑不同摻量情況下再生瀝青的基本物理性能和135℃布氏黏度恢復情況,確定出再生劑最佳摻量為10%。對70#和90#基質瀝青、老化瀝青以及在廢油再生劑最佳摻量情況下的再生瀝青進行高溫流變試驗、多重應力蠕變恢復試驗和低溫彎曲蠕變試驗,并對這6種瀝青的流變特性和黏彈性恢復情況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再生瀝青相對于基質瀝... 六偏磷酸鈉濃度對微弧氧化涂層結構和性能的影響————作者:陳澤軍;彭帥武;孫永花;裴森;杭瑞強;姚曉紅; 摘要:采用微弧氧化(MAO)技術在6061鋁合金表面制備復合陶瓷層,研究不同含量的六偏磷酸鈉(NaPO3)6對陶瓷層結構以及性能的影響。采用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XRD)、表面輪廓儀、摩擦磨損實驗、電化學實驗研究涂層結構和性能。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電解液中(NaPO3)6濃度的升高,陶瓷層的厚度增加,其中當(NaPO... 維生素C摻雜對石墨烯纖維導熱導電性能的影響————作者:張媛娟;申福花;張立軍;徐錦波;林歡; 摘要:隨著現代工業、國防和科技領域的迅猛發展,散熱問題已成為制約多個領域進步的關鍵瓶頸。采用瞬態電熱技術對不同濃度維生素C摻雜的石墨烯纖維進行了深入的熱物性和電導率分析。研究發現,室溫下氧化石墨烯纖維的導熱系數為0.61 W/(m·K),電導率為115.55S/m;經2%維生素C還原后,石墨烯纖維導熱系數提升至1.34W/(m·K);經1%(質量分數)維生素C還原后,纖維電導率顯著增加至1179.34S... 水熱-還原法制備純凈硫氧化釓粉末及其工藝調控————作者:李響;羅時峰;王楠;林國建;王衍;楊新宇;鄧家良;張久興; 摘要:采用正交實驗法,系統研究了S/Gd原子比、還原溫度和還原時間對水熱-還原制備的硫氧化釓(Gd2O2S)粉末純凈度的影響。XRD分析結果表明,當S/Gd原子比為0.7或還原時間為32 h時,還原產物中包含Gd2O2S和Gd2O3兩相,所得產物的純凈度不高。當增大S/Gd... 微米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質研究————作者:余夢楠;韓晶;郭婷;余中;萬一; 摘要:微米級介孔SiO2微球具有單分散、比表面積大和對光漫反射等特點,在吸附、電子和化妝品等工業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制備粒徑大于20μm的SiO2微球仍具有挑戰。研究通過St?ber法優化水醇比制備SiO2,將其疏水改性后作為Pickering乳液法的固體乳化劑成功制備了平均尺寸為41.8μm的單分散性SiO2微球。... 兩種吡啶類中性銥磷光配合的合成、結構表征及光物理性能的影響————作者:晏彩先;黃光英;張柯;侯文明;常橋穩; 摘要:選用2-苯基吡啶(ppy)作為主配體,分別以2,6-二甲基-3,5-庚二酮(tmacac)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dmacac)為輔助配體,設計合成出兩種中性銥(Ⅲ)配合物Ir(ppy)2 (dmacac)和Ir(ppy)2 (tmacac)。通過元素分析、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質譜和X射線單晶衍射測試了它們的化學結構和組成,通過紫外可... 基于喹啉甲酸輔助配體銥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作者:張柯;黃光英;陳祝安;晏彩先;錢昱霏;常橋穩; 摘要:銥磷光材料具有發光效率高、熱穩定性好和發光顏色易調節等優勢,已發展成為綜合性能最優異的金屬有機發光材料。通過使用2,4-二氟苯基吡啶為主配體,分別與喹啉-2-甲酸和異喹啉-2-甲酸合成了兩種銥磷光材料Ir1和Ir2。通過核磁共振譜、質譜和單晶X射線衍射表征了材料的化學和空間結構,通過紫外可見光譜、光致發光光譜和循環伏安法研究了材料的光物理性能和電化學性質,通過熱重分析測試了材料的熱穩定性。結果表明... 納米纖維素基底的Ti3C2TxMXene復合膜的性能優化————作者:寧豪宇;向雯婷;李嘉寧;劉彩平;何堅; 摘要:Ti32Tx MXene柔性膜是由二維層狀結構的金屬碳/氮化物堆疊而成,具有優異的光熱轉化性能,但由于MXene片層之間以分子間相互作用組裝而成,水分子存在易導致結合力降低,從而影響柔性膜的穩定性。針對MXene柔性膜穩定性問題,采用氟化鋰+濃鹽酸刻蝕,結合超聲波剝離,加一定濃度的納米纖維素(CNC),獲得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富含羥基及其它功能基團的Ti<... 金屬空心球復合結構的吸聲性能————作者:敖慶波;王建忠;樊永霞;馬軍; 摘要:以金屬空心球為基體,利用膠粘法將空心球堆疊成簡單立方和密排六方兩種典型結構,通過真空燒結制成空心球復合吸聲結構。對具有不同材料厚度、空腔厚度、堆疊方式、空心球的材質及大小等結構參數的復合結構進行吸聲性能測試,分析結構參數對吸聲性能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隨著樣品厚度從5mm增加到20mm的過程中,第一吸聲峰出現在測試頻率區域50~6400Hz內,并從高頻區向中低頻方向移動;在樣品后側添加空腔,可以使... 水泥基電磁波吸波材料的研究進展————作者:趙鐵軍;張婷婷;萬海濤;李智輝;田青;田林杰;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大量電子設備的應用使電磁輻射風險驟增,對信息安全、軍事安全、生態安全帶來威脅。建筑吸波材料能夠有效降低電磁輻射危害,對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水泥基吸波材料為例,從吸波劑對電磁波的損耗機理(電阻型、電介質型、磁損耗型)及水泥基體結構(層狀、周期、多孔)方面歸納總結了水泥基吸波材料的發展現狀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對該類材料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為研發理想吸波器提供參考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