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食藥用菌
關注()《食藥用菌》(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經浙江省食用菌協會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審核批準,于2011年起更名為《食藥用菌》。雜志辦刊宗旨是兼顧普及與提高,注重實用技術與信息的傳播,以滿足全國食用菌產業發展對技術和信息的需求,服務產業發展,引導產業升級。主要介紹中國食、藥用菌產業發展狀況,刊登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和創新性的食、藥用菌應用科學研究論文,以及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試驗研究報告、科普文章和產業信息,為廣大食藥用菌科研、生產、經營等一線從業人員提供交流平臺。
食藥用菌雜志欄目設置
臺灣地區菇類產業縱橫談、產業信息、藥用與營養保健、專題講座、栽培技術
食藥用菌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閱讀推薦:食用菌
《食用菌》農業技術雜志征稿,創刊于1979年,由上海農科院主辦,是一份以應用技術為主的專業性技術期刊,主要報道食用菌科研成果,廣泛交流生產經驗,宣傳普及食用菌知識。主要讀者對象為食用菌行業管理人員、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術推廣人員、大專院校教師和學生,以及生產經營人員和生產專業戶。
食藥用菌最新期刊目錄
羊肚菌研究中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作者:彭衛紅;閆世杰;周潔;羅建華;王勇;
摘要:自2012年以來,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研究進展迅速,但當前的研究仍然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目前,羊肚菌產業發展所需的育種技術體系尚未建立,病害防控技術欠缺,連作障礙問題突顯,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幾乎還是空白。本文對上述幾方面的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旨在為相關研究的開展提供參考
花臉香蘑營養成分、活性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作者:鄧力;馮慧;趙輝;何雪梅;孫傳齊;馬潔;李彪;
摘要:花臉香蘑(Lepista sordida)是一種重要的食藥用菌,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粗纖維、粗脂肪、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以及多糖、萜類、甾醇類、酚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抗氧化、護肝、抗菌、抗病毒等藥理作用。本文從花臉香蘑營養成分、活性成分和藥理作用三方面進行綜述,并對花臉香蘑的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促進花臉香蘑產業的發展
祁連山大型真菌種質資源調查研究進展及問題與路徑分析————作者:李汶玲;韓菊學;湯琴文;方杰;宋利茹;
摘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為大型真菌種質資源研究的重點地區。本文在概述我國大型真菌種質資源調查歷程及其成果的基礎上,對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大型真菌資源調查研究的進展情況進行梳理,探討祁連山大型真菌資源保護和利用中面臨的法律法規缺失、資源家底不清和公眾保護意識薄弱等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強化法律保障、系統調查與數據共享以及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提高公眾保護意識等解決路徑...
四川樂安濕地自然保護區大型真菌多樣性調查研究————作者:楊雙昱;趙昕;何志強;滿家銀;肖銀波;曾全;王新;賈玉珍;
摘要:于2018年7月—2020年8月期間,采取樣線踏查的方式調查四川樂安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大型真菌資源。調查結果:共發現大型真菌93種,隸屬于2門7綱15目45科68屬,其中優勢屬為紅菇屬Russula;資源價值方面,食用菌27種、藥用菌12種、食藥兼用菌18種、毒菌12種、未知種24種;生態分布方面,闊葉林中大型真菌數量最多為44種、針闊混交林中24種、草甸中15種、針葉林中10種;生態類型方面,木腐...
基于ITS序列的16個茯苓菌株遺傳多樣性分析————作者:廖靖;張榮澳;江天遠;溫家敏;李林峰;程飛;
摘要:為明確我國不同栽培區域間茯苓(Wolfiporia hoelen)菌株的遺傳關系,以16個茯苓菌株為試驗材料,利用ITS基因序列分析技術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對提取的DNA進行PCR擴增,對測序獲得的序列使用Clustal W和MEGA11.0軟件進行比對和分析,構建系統發育進化樹和遺傳距離表。研究結果表明:16個菌株的ITS序列長度為1 023~1 239 bp,...
蛹蟲草米酒的發酵工藝研究————作者:張貴合;穆小容;王名煒;周光燕;賀欒勁芝;馬林;
摘要:為拓展蛹蟲草應用空間、延長產業鏈,以糯米、蛹蟲草菌絲及其大米培養基為原料,通過混合發酵釀造米酒,并采用單因素試驗及響應面法優化發酵工藝條件。結果表明,蛹蟲草米酒的最佳發酵工藝為:加曲量6.7 g/kg,物料比(m/m)0.249︰1,發酵時間118.27 h。在此條件下,蛹蟲草米酒的蟲草總糖含量為463.39 mg/mL,總酸含量2.14 g/L,酒精度0.6%vol,總酯含量0.011 g/10...
真姬菇新菌株GT5生產性能及應用價值評價————作者:張海洋;
摘要:真姬菇GT5系以閩真3號和白玉菇-01為親本,通過單孢雜交選育方法獲得的新菌株。為了解其品種特性,評判其生產性能及應用價值,以GT5及其親本菌株、近似種FB4及當地主栽品種HX-1為材料,進行菌絲生長特性、DUS測試及多點出菇試驗,同時測定了GT5子實體的主要營養成分。結果表明:GT5菌株在PDA平板上菌絲潔白濃密,最適生長溫度為25℃;子實體簇生,黃白色,菌蓋縱切面平形、表面“大理石斑紋”較清晰...
不同原料部分替代棉籽殼栽培茶樹菇配方試驗————作者:林鈴;
摘要:為了有效降低茶樹菇栽培原料成本和減少菌渣污染,以銀耳菌渣、海鮮菇菌渣、鹿茸菇菌渣、棕櫚絲顆粒、玉米芯、杉木屑等6種古田當地易得的廉價原料部分替代傳統配方中的棉籽殼進行茶樹菇栽培試驗,探究茶樹菇菌絲生長性能和出菇產量表現。結果表明,工廠化海鮮菇栽培主要配方((6)棉籽殼58%,雜木屑10%,玉米芯10%,麩皮12%,豆粕2.5%,玉米粉5%,石灰2.5%)用于茶樹菇栽培效果較好,菌包理化性狀和菌絲生...
利用現有設施改造栽培猴頭菇技術————作者:徐珣;陸娜;
摘要:通過對現有普通大棚和農業設施用房的改造提升,配備雙層覆蓋材料或空調、加濕器等智能控溫控濕設備,并配套適宜的品種、優良的培養基配方和科學的環境調控等措施,可實現猴頭菇的多批次乃至周年化生產,經濟效益提升顯著,適合小規模生產主體選擇應用
羊肚菌栽培理論、技術進展及未來熱點————作者:趙永昌;柴紅梅;劉萍;趙子悅;
摘要:近十余年來,中國羊肚菌栽培在理論和技術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總體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未來也將在鄉村振興中助力農村經濟發展。本文在綜述羊肚菌栽培理論涉及的基礎概念及研究難點基礎上,結合研究和生產經驗,從栽培設施與栽培模式兩方面,分析我國羊肚菌栽培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瓶頸,并展望未來理論研究和技術發展趨勢,為其后續研究和生產提供借鑒和參考
說明事項
摘要:<正>《食藥用菌》兼顧普及與提高,注重實用技術與產業信息的傳播,服務與指導產業的發展。刊稿內容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在科學技術上有一定原創性的試驗研究報告;二是在技術上具有一定先進性和應用推廣價值的文稿;三是對行業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借鑒作用的經營管理經驗總結及國內外科學研究、產業發展動態的綜述、述評文章;四是食藥用菌的特殊營養價值、保健功能及文化知識;五是產品貿易信息、科技簡訊,以及優新品種...
青海省首次系統全面完成大型真菌多樣性調查
摘要:<正>青海省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其復雜的地形(海拔跨度大、生境多樣)和獨特的氣候條件(低溫、強紫外線)孕育了高度特化的真菌群落,但長期以來缺乏系統性調查研究。2022年,青海省林草局聯合多個專家團隊、20多名國內權威真菌分類專家,啟動了青海省大型真菌資源專項調查。這是青海省首次全面系統開展大型真菌資源調查,填補了該省較多區域大型真菌多樣性調查研究的空白。三年來,聯合科考組累計野外調查300...
研究揭示竹蓀多糖的結構特征及其對炎癥小鼠腸道菌群的調節作用
摘要:<正>竹蓀(Dictyophora indusiata)作為藥食兩用真菌,其多糖成分因抗炎、免疫調節等活性備受關注。然而,竹蓀多糖的結構特征及其通過腸道菌群調控炎癥的機制尚不明確。近日,福建農林大學潘磊團隊在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IF=10.7)發表研究成果,首次解析了竹蓀多糖的精細結構,并揭示其通過重塑腸道菌群緩解結腸炎的作用機制,為竹蓀多糖在功能性食品和醫療領域的應用...
鄂西地區水稻與羊肚菌輪作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作者:肖艷;索昊;李世華;楊曉星;王璐;羅義;李軍;蔡婧;李揚;劉杰;
摘要:利用冬閑稻田發展羊肚菌栽培,可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及農戶收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并在改善土壤肥力、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及減輕土傳病蟲害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本文從輪作要點、水稻栽培管理、羊肚菌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系統總結鄂西地區水稻―羊肚菌輪作栽培技術,并分析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以助力該模式推廣
羊肚菌遠銷多國,金堂縣致力于打造“世界羊肚菌之都”
摘要:<正>近日,全國最大羊肚菌交易市場——金堂縣趙家鎮迎來交易高峰。2025年春節后至3月中旬,該鎮羊肚菌交易量達2 000噸,部分商家單日交易量超500千克,交易盛況空前。依托成熟的產業鏈體系,金堂羊肚菌產業已構建起涵蓋菌種培育、標準化生產、加工、物流及營銷的完整鏈條。全年交易量占全國羊肚菌總交易量的90%,交易額約80億元,產品遠銷法國、瑞士、日本等國,為本地農業發展和農戶增收注入強勁動力。早在2...
3個食用菌區域品牌入選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
摘要:<正>2025年2月24—28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公示了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涵蓋輕工、紡織、食品、醫藥四大行業,包括企業品牌93個、區域品牌43個。其中,“東寧黑木耳”(黑龍江省東寧市)、“靖州茯苓”(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那曲冬蟲夏草”(西藏自治區那曲市)三個食用菌區域品牌憑借卓越的產品創新力、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賦能力榮登榜單,被評為中國消費名品區域品牌
2024年我國食用菌及制品累計出口19.19億美元
摘要:<正>據中國海關統計,2024年我國食用菌及制品累計出口19.19億美元,同比下降33.05%;出口數量為55.03萬噸,同比下降2.63%。其中,食用菌罐頭出口數量為22.8萬噸,同比下降21.2%,金額為5.8億美元,同比下降60.7%,平均單價2 531.8美元/噸,同比下降50.2%。市場方面,2024年我國食用菌及制品出口額排名前十的國家/地區分別為越南(3.30億美元,同比下降26.8...
數智技術背景下食用菌產業發展困境及路徑分析————作者:劉航;顏廷武;秦江楠;
摘要:隨著數智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深入應用,其在強化食用菌產業基礎建設和提升產業鏈韌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然而,我國食用菌產業目前存在數字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契合需求難度大、數智化內生發展受限、產業集群存在區域差異等問題。為了推進數智技術在食用菌產業的應用,亟需搭建支持市場培育與場景應用的專門平臺,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本文在系統分析食用菌產業數智化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深入探討數智技術在經濟、文...
黑龍江省食用菌產業提質升級對策研究————作者:郭樂;秦洪衛;
摘要:食用菌產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助推縣域經濟發展、促進林區經濟轉型、拉動農民增收等具有重要作用。介紹黑龍江省食用菌發展現狀,指出現已取得產業政策不斷完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科技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品牌建設效應顯著等成效,但也存在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產業鏈條發展不完善、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提出要發展食用菌產業這項系統工程,需要強化頂層設計,構建食用菌產業發展新格局;創...
蘆葦主產區產業轉型 年產蘆菇30萬噸
摘要:<正>湖南益陽市沅江市是蘆葦主產區,近年來,以蘆葦為原料的造紙廠因污染問題陸續退出產能。失去這一重要經濟價值的蘆葦,如何創造新的價值?蘆菇產業成為當地利用蘆葦資源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第一步。蘆菇是以蘆葦作為基質培育出的食用菌的統稱。從2017年開始,益陽當地相關專家開始嘗試栽培馴化野生菌,并在2019年實現突破。目前,已有膠狀鱗傘、春生田頭菇、大球蓋菇等優勢蘆菇品種,發展前景廣闊。沅江市現有蘆葦種...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