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廣西醫學》
關注()雜志簡介
《廣西醫學》雜志系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醫學科學情報研究所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辦刊宗旨:反映醫藥衛生領域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快速傳遞區內、外醫學信息,推廣先進技術,交流防病治病經驗。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已被國家列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其發表的論文為《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廣西醫學》1991、2005年分別榮獲廣西優秀科技期刊、第五屆廣西優秀自然科學期刊。據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2005)》統計,《廣西醫學》在全國47家地方性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中,總被引頻次排名第6位,影響因子排名第17位,處于中上游水平。
欄目設置
論著、綜述與講座、經驗交流、病例報告、預防醫學、衛生管理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MDR1基因C3435T多態性對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化療效果及血液學毒性的影響 黃谷瑜,柯晴,譚曉虹,岑洪,HUANG Gu-yu,KE Qing,TAN Xiao-hong,CEN Hong
廣西重型β地中海貧血HBS1L-MYB基因多態性與胎兒血紅蛋白的相關性研究 于春藍,劉容容,賴永榕,YU Chun-lan,LIU Rong-rong,LAI Yong-rong
SLCO1 B1基因多態性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關系 陸岸鋒,鐘丹妮,謝湘芝,LU An-feng,ZHONG Dan-ni,XIE Xiang-zhi
廣西扶綏縣壯族人群CXCL12基因多態性與肝癌家系遺傳易感性的關系 何承誠,謝裕安,毛賽南,趙瑞強,閆雷,黃正,HE Cheng-cheng,XIE Yu-an,MAO Sai-nan,ZHAO Rui-qiang,YAN Lei,HUANG Zheng
慢病毒介導的siRNA沉默hTERT基因對宮頸癌Caski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趙紅珂,莫凌昭,ZHAO Hong-ke,MO Ling-zhao
厄貝沙坦對高糖誘導胰島NIT-1細胞Caspase-3 mRNA表達及凋亡的影響 尹健蘭,梁杏歡,張劼,YIN Jian-la n,LIANG Xing-huan,ZHANG Jie
含呋喃唑酮的四聯療法補救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的Meta分析 謝連海,廖靜,陳蘭,詹靈凌,呂小平,XIE Lian-hai,LIAO Jing,CHEN Lan,ZHAN Ling-ling,LV Xiao-ping
關于文稿中法定計量單位的書寫要求
高濃度/低容量與低濃度/高容量左旋布比卡因在胸科術后硬膜外鎮痛的效果比較 裴圣林,潘靈輝,阮林,黃冰,林飛,杜學柯,葛萬運,PEI Sheng-lin,PAN Ling-hui,RUAN Lin,HUANG Bing,LIN Fei,DU Xue-ke,GE Wan-yun
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伴陣發性房顫的效果觀察 李婧,周琦,馬麗,胡良坤,韓紅彥,LI Jing,ZHOU Qi,MA Li,HU Liang-kun,HAN Hong-yan
康復醫學論文:運動對藥物治療白癜風患者血漿及組織液內皮素—1的影響
摘要:為探討不同強度的運動結合藥物治療對白癜風患者皮損區面積,以及血漿和組織液內皮素-1(ET-1)含量的影響,選取白癜風患者45例隨機分成3組:安靜對照組(單純藥物治療)、中等強度運動組(中等強度運動+藥物治療)、大強度運動組(大強度運動+藥物治療),每組15例。中等強度運動組采取跑步運動,運動強度維持在心率120~140次/min,每次1h;大強度運動組采取跳繩運動,心率為160~170次/min,1d累計1h。每周運動5d,共進行16周的運動。16周運動干預前后,采取患者血液及組織液,應用放射免疫法測定ET-1質量濃度。通過對血漿微量元素的檢測判斷銅離子的變化;通過肢端血管微循環檢測血管側枝及管徑的變化。結果發現:1)運動使血漿、組織液ET-1質量濃度明顯增加,其中以大強度運動組增加最為顯著;2)16周運動前后,安靜對照組與兩個運動強度組的血銅離子均增加,安靜對照組增加顯著,而運動組只是出現微量增加;3)長期有規律的運動增加了患者血管側枝及管徑,促進了血液循環;4)實驗后3組患者皮損區縮小與實驗前有顯著差異,實驗后3組之間皮損區縮小面積差異沒有顯著性,但運動組比安靜對照組縮小面積大。結果說明,運動可作為白癜風患者的輔助治療手段,其中以大強度運動效果較佳。
關鍵詞:康復醫學論文,運動醫學,白癜風,內皮素-1,運動輔助治療
白癜風又稱白斑病,是一種常見的色素缺失性皮膚病,全球患病率約為0.1%~2.0%,并且本病易診難治,目前以自身皮膚移植治療效果最佳,但因個人因素結果也不盡相同,恢復率在85%左右[1]。自1997年Misery[2]提出“神經-免疫-皮膚網絡”理論之后,經過多年的研究,學者們在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機制、細胞因子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發現神經遞質神經肽Y與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免疫T細胞CD4+與CD8+,以及細胞因子中的ET-1(內皮素-1)等對白癜風的發病有直接的影響,其中以ET-1的影響最為顯著。
廣西醫學最新期刊目錄
臨床藥師會診的細菌性感染患者抗菌藥物治療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作者:覃茜萍;徐衛民;張宏亮;張平麗;馮祥乾;陳星慶;鄒小琴;黃振光;楊玉芳;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藥師會診的細菌性感染患者抗菌藥物治療的效果,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回顧性分析某綜合三甲醫院臨床藥師會診的210例細菌性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的抗菌藥物治療效果分為無效組(42例)和有效組(168例),比較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臨床藥師會診的細菌性感染患者抗菌藥物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結果 (1)臨床藥師會診意見被采納率為89.05%;臨床...
壞死性凋亡在脊髓損傷中作用的研究進展————作者:陳國良;趙桐;呂樹剛;王文己;
摘要:脊髓損傷是一種主要由機械性創傷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神經細胞的死亡是脊髓損傷后機體功能惡化的主要原因,壞死性凋亡作為細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種,在脊髓損傷后的神經細胞死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抑制壞死性凋亡可減少神經細胞死亡,并有效抑制脊髓損傷區域的過度炎癥反應,為軸突再生和神經回路重建提供有利的微環境,從而促進脊髓損傷后神經功能的恢復。本文通過總結壞死性凋亡的代謝通路,探討其在脊髓損傷發生...
基于癌癥相關成纖維細胞構建骨肉瘤預后風險評分預測模型及其與免疫微環境的關系————作者:黃子艷;蔡洋杰;王榀天;唐海軍;李波香;
摘要:目的 基于癌癥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構建骨肉瘤預后風險評分預測模型,并分析其與免疫微環境的關系。方法 基于GSE162454數據集中6名骨肉瘤患者的單細胞RNA測序數據,鑒定CAFs亞群并篩選CAFs亞群的差異表達基因(DEGs)。針對CAFs的DEGs,使用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方法進行基因聚類,并利用cor函數篩選得出CAFs的免疫基因(IG_CAFs)。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回歸模型、...
腎小管酸中毒的診治進展————作者:謝靜怡;雷鳳英;覃遠漢;
摘要:腎小管酸中毒(RTA)是由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HCO3-障礙或遠端腎小管分泌H+障礙導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以陰離子間隙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為特征。RTA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以生長發育遲緩多見。按腎小管受損部位和臨床表現,RTA可分為4種類型:Ⅰ型RTA(遠端RTA)、Ⅱ型RTA(近端RTA)、Ⅲ型RTA(混合型RTA)、Ⅳ型RT...
兒童慢性腎臟病貧血的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作者:陳秀萍;雷鳳英;
摘要:貧血是兒童慢性腎臟病(CKD)常見的并發癥,多始發于CKD 3期,常表現為乏力不適、食欲不振、運動耐力差等,嚴重時會出現頭暈、呼吸困難及心血管相關表現,嚴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生活質量。貧血不僅僅是CKD的臨床表現,更是疾病進展的重要標志,需引起重視。當前研究顯示,兒童CKD貧血的病因復雜,涉及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抵抗或產生相對不足、紅細胞生成原料不足、細胞因子抑制作用等多種因素。本文就兒童C...
兒童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的研究進展————作者:孫良忠;魏海霞;
摘要: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CKD-MBD)是影響慢性腎臟病患兒預后的重要并發癥之一,主要表現為鈣磷代謝紊亂、骨代謝異常、繼發性甲狀旁腺亢進癥、血管鈣化、生長障礙等,可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增加其病死率。了解并掌握CKD-MBD的發生和發展機制,并進行規范診治,對于改善慢性腎臟病患兒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文獻復習,總結兒童CKD-MBD的研究進展,旨在提高臨床醫生對兒童CKD-MBD的認識
腸道菌群與IgA腎病之間關系的研究進展————作者:姚楷津;周添標;
摘要:IgA腎病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腎小球腎炎,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認為,IgA腎病的發病機制是含有半乳糖缺陷型IgA1的免疫復合物在系膜沉積從而導致腎小球損傷。目前IgA腎病的治療包括支持治療和免疫抑制治療。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IgA腎病個體存在腸道菌群失調,“腸-腎軸”可能參與IgA腎病的發生和發展。腸道菌群可能通過3個主要機制參與IgA腎病的發生和發展,即腸道屏障的破壞、代謝物的變化和異常...
大通道下Endo-PLIF治療Ⅰ~Ⅱ度腰椎滑脫癥患者的臨床療效————作者:蘇國義;詹吉恒;羅俊華;葛志林;李永津;林涌鵬;陳博來;
摘要:目的 探討大通道下內鏡下經皮腰椎后路椎間融合術(Endo-PLIF)治療Ⅰ~Ⅱ度腰椎滑脫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46例行大通道下Endo-PLIF治療的腰椎滑脫癥患者的手術資料,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及手術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手術前后的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手術節段椎間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結果 ...
單側雙通道內鏡輔助下行極外側入路經椎間孔腰椎融合技術在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中的應用————作者:梁家銘;朱彪;朱承躍;張偉;
摘要:目的 探討單側雙通道內鏡(UBE)輔助下行極外側入路經椎間孔腰椎融合技術(ExTLIF)治療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7例在UBE輔助下行ExTLIF治療的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臨床資料。記錄患者的手術過程及術后隨訪情況。結果 7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150~245(184.7±34.4)min,手術估計出血量105.0~210.5(157.8±36.5)m...
天舒片聯合托吡酯治療前庭性偏頭痛患者的臨床療效————作者:李向輝;平曼;杜宗攀;王偉;
摘要:目的 探討天舒片聯合托吡酯治療前庭性偏頭痛(VM)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102例VM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給予觀察組天舒片聯合托吡酯治療,給予對照組托吡酯治療,療程均為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眩暈發作情況、眩暈障礙量表(DHI)評分、頸肌前庭誘發肌源性電位(cVEMP)相關參數、血清血管內皮功能指標[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NO)]...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METTL3和WTAP的表達水平及臨床意義————作者:朱麗;叢智榮;江棋;
摘要:目的 探討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甲基化轉移酶3(METTL3)、Wilms腫瘤抑制因子(WTAP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84例初診DLBCL患者為DLBCL組,50例反應性淋巴結增生(RLH)患者為RLH組。比較兩組患者METTL3、WTAP表達情況,比較不同臨床特征DLBCL患者METTL3、WTAP的表達情況,分析DLBCL患者METTL3與WTAP表達的相關性,比較METT...
磁共振動態磁敏感對比灌注成像原始血流圖評估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卒中側支循環的效果————作者:嚴達;謝錦蘭;陳英道;蒙印迎;陳偉華;
摘要:目的 探討磁共振動態磁敏感對比灌注成像(DSC-PWI)原始血流圖評估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卒中側支循環的效果。方法 選取131例單側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M1、M2段閉塞的大腦中動脈供血區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組內相關系數(ICC)分析觀察者對DSC-PWI原始血流圖、血管高信號征(FVH)評估腦側支循環評分的一致性,以及DSC-PWI原始血流圖、FVH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基于數據挖掘技術探討中醫治療小兒遺尿的用藥規律————作者:王乙;王君;申明君;段宇航;
摘要:目的 運用數據挖掘技術探討中醫治療小兒遺尿的用藥規律。方法 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資訊中文期刊服務平臺、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PubMed、Embase等數據庫,篩選2000年1月至2023年9月關于中醫治療小兒遺尿的相關文獻。利用中醫傳承計算平臺(V3.0)統計分析中醫治療小兒遺尿的治法、藥物的使用頻次、性味、歸經和功效,并進行關聯規則分析和聚類分析。結果 共納入處方143...
基于中藥復方專利用藥規律挖掘治療脾虛濕蘊證潰瘍性結腸炎的小復方及其網絡藥理學分析————作者:覃淼;黃洪;熊萬娜;朱素梅;林憶龍;黎芳;梁健欽;
摘要:目的 基于中藥復方專利用藥規律,挖掘治療脾虛濕蘊證潰瘍性結腸炎(UC)的小復方,并通過網絡藥理學分析其潛在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檢索治療UC的中藥復方專利,分析藥物的藥味、藥性、歸經、功效分類的頻次、頻率,并進行關聯規則分析和聚類分析,挖掘治療脾虛濕蘊證UC的小復方。通過中藥系統藥理學平臺數據庫和SwissADME數據庫檢索小復方藥物的化學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
基于FAERS數據庫的JAK抑制劑相關皮膚癌信號挖掘與分析————作者:譚皓文;陳穎;歐璇;
摘要:目的 基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報告系統(FAERS)數據庫挖掘與分析Janus激酶(JAK抑制劑相關皮膚癌信號。方法 檢索FAERS數據庫2011年第4季度至2023年第4季度的JAK抑制劑(蘆可替尼、托法替布、巴瑞替尼、烏帕替尼、阿布昔替尼)相關皮膚癌報告。采用《國際醫學用語詞典》26.1版的首選術語對不良事件進行標準化,并采用《標準國際醫學用語詞典分析查詢》26.1版查詢皮膚癌相關首...
Q-TLIF技術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及圍手術期臨床護理要點————作者:陳靜;黃柳芳;高慧;覃海飚;黃彩云;文永亮;
摘要:目的 探討快速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Q-TLIF)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并總結圍手術期臨床護理要點。方法 回顧性分析40例行Q-TLIF治療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記錄患者的圍手術期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至下床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前及術后的腰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JOA)評分,以...
思維導圖聯合早期快速康復護理在心臟手術后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作者:梁云蕭;莫麗勤;鄒莉;陸海素;徐瑞馨;
摘要:目的 探討思維導圖聯合早期快速康復護理在心臟手術后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心臟手術后入住心胸外科ICU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9例和觀察組5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康復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思維導圖聯合早期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康復前及出ICU時的心功能指標[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拔除氣管插管日及出ICU時的肺功能情況[第...
虎杖苷對放射性腦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作者:孔藺莎;羅慧萍;張瀟月;談峰榕;蒙文宇;阮林;韋力;
摘要:目的 探討虎杖苷對放射性腦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方法 將40只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虎杖苷組、放射組、放射+虎杖苷組,每組10只。給予放射組、放射+虎杖苷組小鼠20 Gy的60CO γ射線照射,給予對照組和虎杖苷組0 Gy的60CO γ射線照射,共照射7 d,照射期間每天給予虎杖苷組和放射+虎杖苷組小鼠腹腔注射100 mg/kg的1%虎杖苷溶液,對照組和放射...
補體C5a在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作者:蘇勤雁;李燕;
摘要: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血管炎(AAV)是一種累及小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為小血管的纖維素樣壞死性血管炎。補體系統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補體C5a及其受體在AAV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本文對補體C5a在AAV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以及補體抑制療法在AAV治療中的應用進行綜述,以期為該領域的深入研究及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輔助生殖領域中應用的研究進展————作者:廖月圣;李寧;李榮;
摘要: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逐漸受到重視,并廣泛應用于輔助生殖領域。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最早應用于腫瘤化療相關低白細胞癥腫瘤學、骨髓和干細胞移植血液學等領域,近年來逐漸成為輔助生殖領域的研究熱點,有關其在輔助生殖領域中的作用研究日益增多并不斷深入,如改善卵巢儲備、調節精子和卵子發育、治療薄型子宮內膜、提高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的臨床妊娠率、治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等。粒細胞集落刺...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