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福建理論學習
關注()《福建理論學習》福建省理論研究期刊,創刊于1992年,由中共福建省委講師團主辦。服務于在職干部理論學習,宣傳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反映福建各級黨委學習中心組理論學習的新經驗、新觀點和新思路,刊登福建各級領導干部的理論創新成果,推進福建理論學習工作的深入開展,具有政治性、理論性和指導性。
福建理論學習雜志欄目設置
學習專欄、黨的建設、學習體會、海西論壇、文化建設、創先爭優、時事走廊
福建理論學習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福建理論學習雜志社簡介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閱讀推薦:人民之聲
《人民之聲》廣東省期刊征稿,創刊于1992年,是由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辦的期刊。主要欄目:依法治省、發會會議之窗、理論研究、立法探討、監督剪影、執法巡視、熱點透視、市縣人大工作。
福建理論學習最新期刊目錄
健康傳播視角下的健康中國與青年發展————作者:宋美杰;
摘要:<正>一、老齡化社會與慢性病風險世衛組織與聯合國將心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列為四種主要慢性病,這四類疾病約占所有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的80%。中國目前已確診的慢性病患者高達2.6億,約占總人口的19%。此外還有約3.05億的超重群體,這些人群有更高的慢性疾病的罹患風險。隨著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到204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預計
傳奇體例下的溫情書寫——論《林海雪原》的溫情敘事————作者:張露;
摘要:<正>東北的原始森林,覆蓋著茫茫無際的白雪,這個充滿詩意化的自然背景,卻承載著革命與歷史賦予的重擔,《林海雪原》中的故事正是發生在這樣一種自然環境之中。1946年冬,鑒于國民黨潰逃部隊和土匪襲擊了杉嵐站,為了保衛革命的勝利果實,上級命令團參謀長少劍波帶領小分隊入山剿匪,奇襲奶頭山之后,楊子榮以許大馬棒副官胡彪的名義混入威虎山,經歷了多番的斗智斗勇,楊子榮光榮完成了少劍波交給他的任務,里應外合,一
泰寧紅色文化
摘要:<正>~
福建文化產業發展經驗及問題探討————作者:王晴;
摘要:<正>為了深入挖掘利用福建文化資源,推動福建文化產業發展,福建相關部門從多方面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從國家統計局認定的統計數據來看:2016年全省文化產業單位實現增加值1200億元左右,約比上年同期增長13%,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2%。根據"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到2020年,福建文化產業增加值將超過22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5%,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保護紅色遺址 傳承紅色基因——關于泰寧縣紅色遺址保護調研的思考————作者:毛維軍;
摘要:<正>泰寧是原中央蘇區21個縣份之一,為紅軍第三、四、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周恩來、朱德、彭德懷、楊尚昆等老一輩革命家和數十萬紅軍曾經在這片紅土地上戰斗和生活過,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紅色資源,至今有領袖舊居、戰場遺址、標語文告等紅色遺址37處。這些紅色遺址承載著革命老區精神,富含了我黨為民宗旨、黨性觀念和優良作風,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寶貴財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為此,筆者對泰寧紅色
《擺脫貧困》》的歷史唯物主義邏輯————作者:王斌;
摘要:<正>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時,明確提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宣傳群眾、武裝群眾、教育群眾",他在這一時期的講話、文章匯集成《擺脫貧困》一書。該書內容涉及當時寧德地方治理的方方面面,但具有統一的宗旨,那就是為發展寧德經濟營造理想的政治、文化條件,讓當地人民盡早擺脫貧困。書中圍繞這一宗旨的29篇文稿無不貫穿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而
理想信念的科學實踐與真理傳遞——讀《晴耕雨讀》有感————作者:金學淵;
摘要:<正>今春收到葉雙瑜同志的《晴耕雨讀》著作,讀后深受啟示。《晴耕雨讀》(以下簡稱《耕讀》)這部書,內容豐富,思想深邃,有一條紅線貫穿全書,這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善于科學實踐,潛心傳遞真理,親人同志情深。該書理論性、科學性、人文性都很強,很有指導價值、啟迪價值、傳遞事業火炬的價值。一、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是每位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靈魂,也是每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愛國者的精神支柱,是
中國共產黨章程修訂的哲學意蘊和現實啟示————作者:董成雄;
摘要:<正>中國共產黨章程是規范黨內黨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我們黨內各項制度的根本,在黨的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中國共產黨認識和改造主客觀世界的重要法寶。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對黨章修訂進行整體性的分析,對于我們認真學習和自覺遵守黨章,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黨章修訂歷史進程的概覽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至今,根
“蘇區干部好作風”的歷史內涵及啟示意義————作者:吳明剛;
摘要:<正>"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飯包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這首民歌流行于中央蘇區,是對蘇區干部好作風的熱情頌揚,從一個側面生動反映了蘇區干部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蘇區精神的核心內涵。"蘇區干部好作風"包含兩個層次,由"蘇區干部"和"好作風"兩個關鍵詞組成,前者指的是特定歷史執政群體,后者反映的是其優良的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它所蘊含的歷史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所透露出
心系群眾甘奉獻————作者:曉陽;
摘要:<正>古往今來,同樣為官一任,為何有人碩果累累,有人卻碌碌無為?有人名垂青史,有人卻如過眼云煙?"幫老百姓干活、保障群眾利益,怎么干都不過分。"廖俊波同志的回答擲地有聲。對老百姓,他總有一顆"柔軟"的心,認群眾作親人,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終奔波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搶險救災、民生工程、脫貧攻堅第一線,以忙為榮、以苦為樂,真心實意為百姓謀福祉,用真情和實績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稱贊
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時代性的四維路徑————作者:劉興旺;
摘要:<正>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為解決政治生活中出現的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稖蕜t》與《條例》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變化而提出的治黨新要求,其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內容、任務與舉措是新形勢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根本遵循。一、深刻認識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實現基層黨建和農村社會治理的共促雙贏——福清市港頭鎮草柄村調研報告————作者:林梅;
摘要:<正>草柄村黨支部緊緊圍繞服務民生這一目標,充分發揮黨建"三位一體"的帶動作用,通過召開"三合一"大會,實現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通過發揮村黨支部的引導作用,發展現代農業,引領村民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通過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影響群眾、帶動群眾,推動草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健康發展。草柄村的個案經驗是對農村社會治理創新的探索和嘗試,通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
新時期福建對外傳播的現狀及思路對策————作者:林承亮;
摘要:<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推動對外傳播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塑造我國國家形象、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增進各國人民相互了解、消除偏見和誤解、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十八大以來福建對外傳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針對福建今后對外傳播提出了初步思路和具體舉措。一、福建對外傳播的現狀及成效1.對外傳播主題明確突出...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思考————作者:肖玲清;
摘要:<正>內部控制是保障組織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組織目標實現的長效保障機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將內部控制作為依法治國的具體措施。雖然財政
打造精準扶貧新亮點————作者:許世趙;
摘要:<正>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考察時,提出了"精準扶貧"概念。隨后,總書記在貴州、云南等地視察時強調,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大龍鄉按照"348"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精準識別貧困戶295戶952人,敢打"創新牌"、擅打"組合拳",以"135"(1個脫貧目標,
培育社群網紅引導網絡輿論的研究————作者:何蕓;
摘要:<正>2016年8月31日,艾瑞咨詢發布《2016年中國網絡社群研究報告》顯示,社群3.0時代已經悄然來臨。社群作為在互聯網時代新出現的一個組織,是人們根據某種共同的需求、興趣、價值觀等聚合在一起,形成基于互聯網的新型人際關系,如直播房間、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會員群、QQ群、微博話題、論壇、貼吧、APP、自建網站等,層出不窮的社交媒體加速了社群的發展。社群網紅即社群里
生態城市建設的四大特點————作者:王煊;
摘要:<正>1.在內容體系上大體包括能源利用、綠地系統、綠色交通、廢棄物管理、水環境管理、綠色經濟和氣候適應等方面。此外,還涉及綠色建筑、大氣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本地食物生產等。2.在實施措施上主要采用規劃管理、技術措施、綠色系統構建、政策激勵4種手段。其中,以規劃管理類措施和技術類具體措施為主。規劃管理類措施主要包括:專
國外生態城市經驗借鑒————作者:李海龍;
摘要:<正>在物質空間規劃方面,重點對土地利用與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與可再生能源開發、生態保護與綠色基礎設施管控、綠色建筑與生態住區建設、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交通引導開發與綠色交通體系等領域進行規劃設計。規劃形成用地集約、結構緊湊、功能混合的空間布局,高效低碳、循環再生的資源能源利用體系,行人優先、通暢便捷的綠色交通體系,布局均勻、互相連接的綠色基礎設施,綠色環保、宜居舒適的綠色建筑與社區
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主要對策————作者:李明;
摘要:<正>第一,建立生態城市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由國家建立一個涵蓋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社區和生態旅游等多方面內容的指標體系,為地方的建設提供指引和導向。第二,通過綠色生態的方法加強生態農業生產。運用有機農業生產技術,加強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技術支撐,提高有機農產品的數量和品質。運用新技術、新設施和宣
生態城市的特征————作者:張雯雯;
摘要:<正>1.和諧性。在生態城市發展中,環境較為優美、空氣較為清新,人們誠實守信、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富有活力和生機,能夠滿足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環境還能夠得到保護,實現社會關系的良性運行。2.高效性。生態城市改變了過去城市發展中形成的"非循環、高消耗"運行機制,所提出的循環經濟、綠色創新從根本上提升了資源的實際利用率,保證能量、物質能夠實現多層次、分級化的利用,...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