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09 15:01 熱度:
林業屬于廣義農業的一部分,包括育林、造林、采伐和森林保護。林業資源可作為建筑、化工、交通、冶煉等行業的生產原料。林業資源還可以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促進農牧業的發展,凈化空氣。我國建國之初,西北干旱地區毀林墾荒,風沙摧毀了人們的家園和農田。南方山區人們毀林導致水土流失,泥沙毀掉了山下的經濟作物和肥沃土壤。因此,林業資源需科學管理,將原本利用自然資源改變成綜合性的生態開發,注重對自然生態的保護。
1 我國林業管理的概況
1.1 林業管理的初期階段
建國之初,我國整體經濟條件和文化條件都比較落后。在林業管理方面,主要是從事木材生產。由于建國之初帝國主義的封鎖,我國木材生產均來源于國內林業資源的采伐。為了改善我國的經濟條件,國內大生產,生產項目大量增多。而工業領域需要的木材資源也逐漸增多。當時國民的思想認識也不夠,對林業資源的保護不夠重視。這些因素致使原始林業資源遭受過度采伐。
1.2 林業管理的恢復階段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后,國民經濟水平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有所提高,開始重視林業資源的保護。林業管理方面,強調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國家也頒布了相關的林業扶持政策,林業管理不僅僅是保護原有森林,更是開展了人工造林。盡管如此,林業資源的增長速度依舊較為緩慢。
1.3 林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階段
在新時期,世界各國開始提倡環境保護。我國林業管理也開始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即可持續發展階段。國家給予林業項目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有效實施退耕還林。并加強林業資源的培育和管護,加大采伐區的監督管理,實行社區共管森林經營制度。林業管理從原本的單一型事業,漸漸轉變成生態建設主體。造林方式也從人工造林轉變成為經營化造林。
2 我國林業管理的發展
我國林業管理,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發多功能型的林業,將林業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綜合化的進行發展。除此之外,科學合理的對森林的結構、形態進行建設。
2.1 綜合開發林區
開發和利用林區,不單單是采伐木材。可將林區發展成為森林旅游,運用花卉、園藝等手段提高林區的美感。對森林進行美感的規劃,是人類的意識所趨。只要推行一些維護自然生態穩定和平衡的措施,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規劃造林景觀、撫育幼林景觀、更新森林景觀等。該開發模式能夠發揮出森林的培育潛在功能和人們的游賞功能。比如建造花木園區,供游客賞看。除此之外,還可在林區內種植綠色產品,比如茶葉、果樹等。通過一體化的產、供、銷,綜合開發林區,協調發展林業的內部產業。
2.2 采伐與育林相結合
我國森林面積處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森林面積和森林貯蓄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建國之初我國大面積森林毀壞,生態環境受到影響。及時造林可以增加森林資源量,確保可持續的利用森林資源。普及林業保護的知識、宣傳植樹造林的意義,只是林業管理工作內容的一部分。關于林業管理物質利益,在林業管理發展的過程中,會逐漸衍生為以經營單位和林農開展造林活動。經營單位與林農不可能無償的開展植樹造林,其積極性的調動,必然是要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這就要求改革現有的林業稅收。一些林業稅收是多余的、不合理的,要及時取消。嚴格控制好林業管理的經費,規范使用用途。除此之外,營造林要因地制宜,結合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合理規劃造林工程,確定樹種的類別,這些都對林業經濟效益產生影響。
2.3 提升林業的科技水平
我國林業生態資源脆弱的致命因素便是科技水平低。我國運用科學手段開發和利用林業的時間較短,林業管理方面很少應用到科學技術。在林業管理的發展中,必然會重視科技水平的力量。科技水平主要在營造林、林產工業和宣傳林業信息方面發揮作用。在營造林方面,生物技術能夠培養出高存活率的樹種,該樹種抗蟲害、雨蝕的能力強。而栽培技術和樹種遺傳基因技術,能夠改善木材的品質和品種。可使得管理人員收集信息更為方便,信息來源也更為廣泛。以科學技術向林農宣傳林業知識,林農遇到林業生產的難題,還可以使用信息技術獲取到需要的信息。
2.4 采伐區有了更全面的監督管理
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林業資源。林業發展受到濫砍濫伐行為的制約,若要實現林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嚴控該現象的發生。因此,在林業管理的發展過程中,將嚴管林業采伐區,明確主體間的責任,林業管理人員需有一定的責任意識。采伐區根據實際情況落實好責任制度,將伐區內的管理責任歸納入考核范圍內,認真負責林業資源的監管。不會出現無證運輸和采伐的現象。同時,關于過度采伐的問題,要重點處罰,避免出現有礙于林業持續發展的現象。
2.5 林業管理經營近自然化
我國林業管理發展趨勢將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向自然化發展。近自然經營管理先觀察自然生態林的能量流動、地理地質、氣候水源和物質循環信息。根據森林資源的特征和狀況。采取相應的人工設施和技術,完善自然生態林的原有生態。本著依靠自然原有的力量來經營森林,構建一個近似于自然生態的模式,最大化的提高森林生態內的生產力和自然循環力,近自然經營管理能夠更完美的保護林業資源。
3 結語
我國林業資源較為稀缺,如果林業資源可持續的發展,則不能用擴大農業經營的方式實現。目前,我國林業占用問題較為嚴重。我國需構建一個新型的林業科技制度,遵循市場導向機制,運用科學技術,和諧的進行林業管理。林業資源的采伐和保護,要遵循適應性、可持續發展、預防性的原則。我國林業管理,需改革林業體制、因地制宜,向生態和諧、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文章標題:農業經濟期刊我國林業管理概況及發展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ngji/jingjixue/2260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