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7-12 08:09 熱度:
摘要:文章論述了在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從企業自身發展、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等方面指出在施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為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循環經濟;施工企業;節能降耗;保護環境
建筑施工企業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為一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建筑施工企業總體來講仍處于粗放型、低層次的發展階段;施工的科技含量低、質量不穩定、經濟效益差、耗能高、污染嚴重等。這些因素大大制約了施工質量和企業效益的提高,也極大地阻礙了施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施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已勢在必行。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與特點
(一)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就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運用生態學規律指導人類利用自然資源,按照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把清潔生產、資源及其廢棄物綜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等融為一體,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實現“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以“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原則和優先減少廢物原則作為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以物質能量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達到低污染低排放或零排放。循環經濟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護日益減少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比較
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區別如表1所示:
表1
循環經濟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經濟模式,通過物質的反復循環流動,使整個經濟系統從生產到消費過程基本不產生或少產生廢棄物,最大限度的減輕廢物末端處理的壓力,降低生產的顯性和隱性成本,極大提高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二、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一)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對企業來講,必須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而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生產方式卻仍然以粗放型為主。
首先,施工工藝落后,材料利用率低、耗能高。施工仍主要以現場手工操作為主,施工工藝落后,技術水平低。部分企業只顧眼前經濟利益而舍棄新型綠色建材,選用能耗高的材料,且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腳料大多當作廢棄物丟棄,不能做到材盡其用。企業經濟效益以粗放型增長方式為主,施工中的能源消耗量大。
其次,管理水平落后,浪費人力、物力。減少施工中資源消耗的關鍵是要抓好施工方案的編制,而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普遍規模不大,管理水平落后,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水平落后,不能合理高效地安排施工。企業在粗放型的低水平上激烈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
從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發展來說,目前的這種粗放型生產方式己經不適應可持續發展、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的要求。隨著我國工業化步伐的加速,資源緊缺、環境惡化的制約作用將日益突出,企業再延續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發展模式,不僅難以發展,甚至會威脅到自身的生存。所以,企業只有發展循環經濟,才能增強競爭力和發展力。
(二)節能降耗的必要途徑
我國人均占有的能源量低、能源消耗高。據統計,我國化石能源資源探明儲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儲量也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氣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5%;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資源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而目前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以上。物耗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鋼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千克,實心粘土磚每年毀田12萬畝,而污水回用率僅為發達國家的25%。建設部統計數字顯示,全國每年新建房屋面積16-20億平方米,其中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
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建筑施工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施工企業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緩解資源危機,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的必要途徑。
(三)保護環境的有效方式
施工過程中廢棄物排放量大、污染嚴重。產生的大量廢棄物如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短頭鋼筋、金屬廢件、破碎磚瓦、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等如不經處置就直接排放,必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據有關資料介紹,經對磚混結構、全現澆結構和框架結構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損耗的粗略統計,在每萬平方米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僅產生的建筑廢渣就達500-600萬噸。按此推算,我國每年僅施工建設所產生和排出的建筑廢渣就有4000萬噸。
建設施工所產生的建筑垃圾,一般未經過任何處理就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填埋。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不斷增加,建筑垃圾的危害也越來越明顯,已經到了必須徹底治理的時候。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對于減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態環境起著重要作用。為了給當代和后代提供更良好健康的居住條件,我們必須善用有限的自然資源,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綜上可知,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緩解人與自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等一系列矛盾的最有效途徑。
三、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
為了更好地發展循環經濟,施工企業經營者要樹立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意識,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從施工源頭抓起,切實落實資源消耗和污染的減量化工作。要減少資源消耗和施工污染,需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是要充分利用材料,努力減少施工污染。建筑工地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破碎磚瓦經破碎處理后就可變為再生資源。泥漿可實現固液兩相分離,液體泥漿可繼續循環使用。短頭鋼筋、金屬廢件、竹木材等可提供給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由他們進行分類、加工、回收,一部分經處理的建筑垃圾可銷售給施工企業,另外的則可銷售給建材生產企業作為原材料。
二是要加大技術投入,實現建筑企業技術創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建材資源利用率。企業必須積極研究新技術、應用新工藝、選用新設備和新材料,加強技術集成,逐步提高能源循環利用、資源回收利用的技術裝備水平,減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量,將施工過程中要廢棄的物料按渠道回收利用,實現物盡其用。下決心用新技術、新工藝對傳統工藝進行改造,逐步步入循環經濟軌道。
三是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減少施工中資源消耗的關鍵是要抓好施工方案的編制。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提高施工質量,也可以減少建筑垃圾。例如避免建筑材料在運輸、儲存、安裝時的損傷和破壞所導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結構的施工精度,避免鑿除或修補而產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包裝而產生的垃圾等等。
四是使用綠色建筑材料,保證建筑物的施工質量和耐久性。提倡使用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選用無毒、無害、無污染環境的材料和產品。堅決杜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隨意改變設計方案等降低工程質量的現象,減少不必要的維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
五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基本法律制度及配套法規。政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基本法律制度及配套法規,對使用循環生產再生資源的產品給予優惠稅收政策,提高再生資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廢棄物收費標準,提高排污成本,運用經濟和行政雙重手段,促使企業采取節能環保措施和發展循環經濟。制定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品回收管理法規,建立健全資源節約制度,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
文章標題:淺談循環經濟在建筑施工企業發展中的意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ngji/jingjixue/968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