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文化產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8 09:52 熱度:
[摘要]中山市石岐區政府通過休閑文化的建設來提升居民的整體素質,在此基礎上,筆者展開調查,分析了休閑文化與居民素質的關系,石岐區的休閑文化現狀,并指出目前休閑文化的問題,嘗試探討發展石岐區休閑文化的對策。
[關鍵詞]休閑文化、素質、休閑產業
一、引言
休閑之事,古已有之。
2006年5月2日,中國已經有了第一個“休閑小康指數”,它的出現昭示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發生變化:休閑開始成為大眾的普遍需求,而不僅僅是“少數人的特權”。而《休閑憲章》也指出,休閑激發了人們意志、知識、責任感和創造能力的自由發展。雅斯貝爾斯曾經談到人的三重障礙:身體的障礙、心理的障礙和心靈的障礙。發展休閑文化,就是要使人擺脫這些障礙,得到快樂和幸福。
石岐區在發展休閑文化、休閑社會的過程中具備了最主要的兩個關鍵因素經濟和閑暇時間,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閑需求也無形地推動石岐區乃至中山市向休閑宜居城市發展。但是,在發展休閑宜居城市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多種阻礙因素,如居民休閑觀念的轉變,休閑內容的豐富、休閑教育的發展等等。
二、休閑文化與居民素質的關系
(一)休閑文化的塑造功能對提高居民的素質有重要的影響。
休閑文化中常常以良好的環境,融洽的氛圍開展活動,以小群落的方式進行交流,對于居民走出家門,融入社區提供了渠道;政府加強對居民休閑活動的引導,能較好地調整社會的秩序,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及生活內容,如發展廣場康樂設施,不僅能強身健體,提高居民的身體素質,也能緩解城市工作的心理壓力和心理疲勞等,這些都能從不同的方面達到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素質。
(二)休閑文化的陶冶作用
文化都有陶冶的作用,而休閑文化也不例外。社會休閑文化的發展涉及到很多精神需求的方面,如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場所對于居民的精神陶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豐富居民的休閑場所、休閑方式和休閑設施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文化層次,對于居民文化素質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中山市石岐區休閑文化的分析
(一)石岐區休閑文化概述
1、“休閑”概念得到關注,休閑意識逐漸增強。
據調查訪問,居民普遍關注節假日在生活工作中的比重,了解石岐區現有的多種休閑設施設備及休閑場所,休閑意識方面有65.3%的被訪問居民對于“思考過如何度過自己的假期嗎?”有比較多的深入闡述。
2.休閑時間增加,但各階層差別較大。
3.休閑支出占收入比例增大。
4.休閑內容不斷多元化,但大部分居民的休閑活動方式還比較單調。
(二)石岐區發展休閑文化的機遇
1、石岐區工業轉移,迎來休閑文化發展的大好時機
產業的轉移要求石岐區集中發展第三產業,休閑文化的發展也要求發展休閑產業,因此休閑產業的發展是石岐區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2、中山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的要求
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中明確指出加強公共文化建設和生態文化建設,這同時也是休閑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中山市發展休閑型城市的必要內容。石岐區借此契機,大力推進石岐區公共文化和生態文化的建設,一方面支持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工程,另一方面推進了石岐區休閑文化的發展。
3、經濟的發展是一個現實,休閑方式豐富帶來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經濟發展帶來的痛苦,這個問題很少被重視。而中山剛剛成為最有幸福感的十大城市之一,因此為中山發展休閑文化提供了較高的起點。
(三)石岐區休閑文化的內容
石岐區居民的休閑文化內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內容:
(四)石岐區居民休閑文化的心理現狀分析
1、休閑文化的知覺
據調查顯示,83.6%居民認為休閑與消費密切相關。“你的休閑方式選擇受哪些因素的制約?”68.4%的工薪階層選擇收入水平,超過91%的農民同樣選擇了收入水平。在他們看來,休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收入水平,甚至相當一部分人將休閑與消費劃上了等號,休閑就是消費。也因為無能力消費多元化的休閑方式,81.6%受訪居民對自己的休閑質量表示不滿意或不太滿意。
2、休閑意識
據調查顯示,休閑的意識培養還沒有明顯的體現,無論是居民的表達以及教育系列的內容調查,總體上居民對于休閑意義的認識主要停留在玩的層面,認為休閑與玩是等同的。這表明休閑文化的認知還處于初始階段。
3、休閑內容
居民普遍在一定的休閑習慣和休閑環境之下,很少主動嘗試新的休閑內容,對于休閑方式的多元化主要從朋友介紹、報紙和電視獲得。調查中有76%的居民表示他們都在自己的休閑習慣中來開展休閑活動。
(五)石岐區發展休閑文化中存在的問題
1、閑暇活動單調、休閑活動的質量不高。
學習文化科學知識、閱讀報紙、閱讀書刊的時間都有所減少,看電視、逛街的時間增加了。
2、休閑產業的發展不均衡,方向不明確
人們在對待休閑產業的發展上,認識片面,思想保守,并限制其發展,如電子游戲產業,而對棋牌室等明顯的博彩性質及特殊服務業的猶抱琵琶半遮面則會引發如腐敗、不誠實的社會風氣、衛生健康、暴力、稅收、經營暴利、人權侵害等諸多問題。
3、休閑消費觀念陳舊
休閑等于玩,消費指引休閑,面對平時閑暇時間的增加和“黃金周”長假,消費者缺乏必要的信息和心理準備,模仿、跟風、炫耀式的消費動機,驅使人們消費同類型的休閑文化,消費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缺少個性。“吃喝玩樂”是居民普遍認可的休閑觀念。
四、石岐區發展休閑文化的對策與措施
(一)政府
1、積極引導休閑產業的發展
休閑產業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物質與精神)密切相關的產業領域,特別是以旅游業、娛樂業、服務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一般涉及公園、博物館、體育(運動項目、設施、設備、維修等)、影視、交通、旅行社、導游、紀念品、餐飲業、社區服務以及由此連帶的產業群。休閑產業不僅包括物質產品的生產,而且也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
2、“公共休閑”應為一種社保
以目前的經濟水平看,政府可以效法國外一些國家的做法,在公益休閑上的投入是可以借鑒的。
3、加大投入力度扶持休閑產業
針對精神消費較少的情況,建議多鼓勵開設書吧、文化長廊、街頭藝術等居民較容易接觸的休閑形式。建議政府減免書吧的稅收,鼓勵此類公益性的機構發展;文化展示多采用親民政策,在節假日和休閑黃金時段增加此類內容,以豐富居民的休閑文化,同時也起到引導居民休閑方式轉變的嘗試。
(二)公益部門
1、組織人員維護公共休閑設施
公共休閑設施的維護是一個較大的工程,建議利用公益部門的性質,如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可以組織社區居民及社會人員參與公益的休閑設施維護,一方面保證了休閑設施的使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宣傳休閑文化,提高居民愛護公共休閑設施的意識。
2、開展休閑教育
公益部門的性質決定了公眾對其的信任和關注。休閑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通過組織一系列的活動來普及休閑意識、改善居民的休閑習慣、指引居民的休閑方向,廣大的社會群眾由于脫離的學校,唯有通過公益部門的宣傳和組織才能取得較大范圍的普及。
(三)居民
休閑教育的內容很廣泛,有的表現為智力、玩的能力、對美的欣賞能力、價值觀判斷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等。另外,人們還可以通過創造性的休閑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追求與理念,比如志愿者活動,政府鼓勵人們把自我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聯系在一起,這是對休閑生活的另外一種詮釋。
(四)私營機構
1、鼓勵健康積極的休閑場所和活動的建設和開展
休閑文化的不健康狀況大都源于私營性質的休閑設施和場所,政府可以管制一部分該類型的休閑場所和活動,但更多的屬于隱性的現狀而存在,如棋牌室的賭博,無牌照的網吧,不健康的服務場所等。需要居民與投資者的覺悟提升來淘汰這些不健康的休閑內容。而有關的書吧、休閑咖啡廳、主題酒吧應不斷得到發展,除了政策的鼓勵之外,消費習慣的培養也是及其重要的。
2、注重文化與經濟的結合
私營機構更多注重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私營企業應該注重文化的塑造功能,文化形象的推廣,只有依據文化來開展休閑活動才能取得持續長久的發展。
[1]馬惠娣.休閑:人類美麗的精神家園[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12.
[2]杰弗瑞•戈比.你生命的休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16.
[3]托馬斯•古德爾,杰弗瑞•戈比.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18.
[4]林新媚.當代青年休閑文化狀況及價值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0(3)
文章標題:石岐區發展休閑文化的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ngji/wenhua/86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