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10 15:54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灌注樁的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措施。
關鍵詞:混凝土灌注樁;質量事故;處理措施
1工程概況
某項目工程長130.34m,地上11--12層(1--2層為商場,第3層及以上為住宅),設7個單元,共116戶住戶。地下2層為停車場,六級人防工程,地下室面積5700m2,地面以上16947m2,總建筑面積22647m2。
2地質條件
該工程地塊原為針織廠廠區,廠房、污水池、鍋爐房等位于建筑場區內,老樁較多,尤其是場區中部原污水池基礎為長5.0~6.5m預制方樁,樁距1.5m,滿堂布樁;淺部1~3m又有較多塊石、木樁及舊房基礎。該場地勘探深度范圍內地層按其成因類型、物理力學性質等的差異可劃分為8個工程地質層,細分為13個亞層,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土,建筑場地類別屬Ⅲ類,屬建筑抗震不利地段,8—1層圓礫、8—2層卵石(全場分布),層厚較大,是此場地擬建物較理想的樁基持力層。根據擬建場地的巖土工程條件結合擬建物的結構荷載情況,基礎宜采用大直徑鉆孔灌注樁,并以8—2層卵石層作為樁端持力層,局部8—1層較厚處,若施工難度大時可考慮采用8—1層圓礫作為樁端持力層。基礎設計采用φ600和φ800鉆孔灌注樁,以8—2卵石層作為持力層(樁進入該層≥1.0m),共布樁305根,其中φ600樁224根,φ800樁81根。
3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辦法
鉆孔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主要有鉆孔、泥漿護壁和清孔、制作與吊放鋼筋籠以及澆灌混凝土。在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由于老樁較多,淺部又有老基礎、大塊石、木樁,給施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加之個別機組人員操作技術不熟練,現場管理不夠嚴格,出現了以下一些問題:
3.1卡管
C37#樁,當混凝土澆到20m樁長時,發現導管卡管,導管下端被東西卡住,無法上提,經上提下放和用振動器處理均無效后,采取了割管措施,才將卡管以上部分導管取出。
(1)原因分析。導管局部破裂,下部鉤住了鋼筋籠造成卡管。說明平時對導管檢查不力,特別要檢查最下面1根導管出口是否向外或向內翻轉。
(2)處理辦法。按廢樁處理,經設計人員同意,將承臺旋轉90。重新布樁。造成經濟損失4700元,延誤工期1d。
3.2堵管
B23#樁,混凝土灌注15m樁長后,在澆灌第2車混凝土時發生堵管,使混凝土無法灌入。經提升導管后發現堵在第2節,拆卸清洗后,再放導管,底部1節插入混凝土中≥2m,繼續灌注成樁。
(1)原因分析。①導管埋入混凝土太深,使灌人混凝土上頂力增大,灌注速度減慢,使導管上部混凝土慢慢干硬而堵管;②混凝土太稠,現場目測混凝土坍落度<16cm,可能是商品混凝土運輸和停頓時間過長造成。
(2)處理方法。①明確設計要求,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為2—6m,隨著混凝土澆注高度增加,隨時提升并拆卸導管;②組裝導管時,仔細檢查導管內有無局部凹凸不平;③嚴格控制混凝土粗骨料規格、坍落度和拌和時間,盡量避免混凝土在導管內停留時間過久;④對樁身質量尚有疑慮時,進行大應變測試。
3.3鋼筋籠上浮
C131#樁澆灌20m樁長后,澆灌第2車混凝土時,發現鋼筋籠上浮3~4m,停止澆注,采取下壓措施,將鋼筋籠壓下1m左右,繼續灌注成樁,使鋼筋籠長度減少了3m。鋼筋籠上浮是1種常見現象,輕微上浮(0.5m以下)對樁身質量無影響,超過1m而鋼筋籠又不長時,則會影響樁的水平承載力。
(1)原因分析。①鋼筋籠孔口沒有固定,一受上沖力即引起上浮;②泥漿太稠,比重>1.20,浮托力太大將鋼筋籠托起;③導管提升過猛,不慎鉤掛鋼筋籠,又未及時剎車;④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太深,超過6m;⑤操作人員技術不熟練,未采取應急措施。
(2)處理方法。①現場將鋼筋籠立即下壓繼續成樁;②向設計人員匯報。設計人員認為影響不大(出具書面聯系單);③鋼筋籠上部應固定在鉆機上,以抵擋上浮力;④控制好清孔泥漿比重(1.15~1.18),粘度<25s。
3.4樁長不足
B53#樁,鉆孔深度42m,經監理驗收合格同意澆混凝土,當樁身澆灌到10.33m時已到了晚上10點鐘,執法人員責令停止施工,造成樁長不足而報廢。
(1)原因分析。施工時間未安排好,商品混凝土廠家供應混凝土不及時,相互問配合不默契。
(2)處理方法。按廢樁處理,設計人員已同意在該樁西側重補1根樁。
3.5坍孔
C165#樁位于場區中部老樁分布區,地勢低凹,地下水量較大,當鉆到設計孔深40m時,孔口發生坍孔,將碎磚、碎塊石掉入孔內。
(1)原因分析。①地勢低凹,地下水量增大,表層雜填土為建筑垃圾,十分松散,稍一不慎極易坍孔;②護筒埋得太淺,無法抵御坍孔;③泥漿太稀,起不到護壁作用。
(2)處理方法。①測量孔深,確保有效樁長≥33m(設計要求),實測結果為有效樁長33.23m。經甲方、監理、總包方三方研究同意澆注混凝土成樁,否則將繼續坍孔,變成廢樁;②在這塊低凹積水區打樁,應將護筒埋得深一點,要求埋入1.0~1.2m;泥漿再稠一點,控制比重1.18~1.20;造孔時有意識打深一點(0.3~0.5m);③該樁先用小應變測試,若有疑問,再用大應變測試。
3.6鉆頭掉入孔內
B30#樁鉆到設計孔深38.55m后提升鉆具,將鉆頭放在孔口地面,由于孔口土層很疏松,坍孔將鉆頭掉入孔內4~5m處,花去0.5h打撈上來,不慎又將1根長1.2m短鐵管(腳手架鐵管,放在孔口擱鉆頭用)掉入孔內,無法撈出,只得澆灌混凝土了事。
(1)原因分析。工作馬虎,操作不熟練,孔口土層十分松散,造成掉鉆。
(2)處理方法。①工作仔細認真,操作要熟練,思想要集中;②孔口護筒再埋深一點,防止坍孔。
3.7沉渣厚度超過設計要求
B59#樁,孔打完后放鋼筋籠,因操作不當擦著孔壁,將粘附在孔壁的短小木樁和凸出的石塊、碎石一起掉入孔內,使沉渣厚度達2m。不符合要求。
(1)原因分析。①孔口土層太松散,場區東部淺層土中夾有短木樁,操作不當,掛住孔壁;②孔壁不完整,不規則。
(2)處理方法。繼續掃孔、清孔,把雜物撈上來。花去2h,最后驗收時,孔底沉渣厚度為50mm,達到設計要求。
4靜載試驗成果的分析與評價
按設計要求,對3根樁做了靜載試驗,成果見表1。
表1靜載試驗成果匯總表
從表1可以看出,3根靜載試驗鉆孔灌注樁單樁極限承載力全部達到設計要求,而且沉降量很小,說明樁身質量良好。該工程鉆孔灌注樁的混凝土全部為商品混凝土。
5結語
鉆孔灌注樁施工連續性強,又屬于隱蔽工程,其成樁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其施工工藝的特性及成樁機理,事先按質量控制要點和檢驗標準,以旁站、巡查及平行抽檢為手段,督促施工單位按照一定的工序進行施工,嚴格隱蔽工程的簽證和驗收,使其工程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
文章標題:分析鉆孔灌注樁常見質量問題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70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