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7-02 15:31 熱度: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美國65歲以上的男性中,其發病率已高于肺癌[1];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發病率均呈升高的趨勢。近年來隨著MR普及使用,尤其是MR功能成像及動態增強磁共振成像的快速發展,MRI是目前診斷前列腺疾病的最佳影像檢查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擴散加權成像(DWI)及動態增強成像(DCE)表現,探討DWI及DCE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16例前列腺癌(Pca)及20例前列腺增生(BHP)的MR征象,全部患者行DWI及DCE檢查,分析病例的DWI及ADC圖像,測量Pca及BHP的ADC值。DCE共采集36次圖像,分析Pca及BHP的時間-強度曲線變化規律。結果前列腺癌于DWI(b=800)圖呈高信號,ADC圖呈低信號;受侵犯的精囊膀胱及骨、淋巴結轉移在DWI(b=800)也呈高信號,ADC呈低信號;前列腺癌的ADC值與前列腺增生的ADC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癌灶的DCE表現為早期明顯強化,峰值出現后強化度快速減低(快進快出),病灶范圍顯示直觀、清晰;前列腺增生早期明顯不均勻強化,持續時間較長(快進慢出)。結論DWI、ADC值的量化指標及DEC圖像表現的時間-強度曲線可提高前列腺癌診斷的正確率,并且可以直觀顯示病變范圍及轉移情況,對前列腺癌進行準確的分期評估。
[關鍵詞]核心期刊,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擴散加權成像,動態增強磁共振成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間手術或穿刺活檢確診前列腺癌16例,同時選擇術后病理證實的前列腺增生20例作為對照組。患者年齡56~85歲,中位年齡73歲。前列腺癌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尿儲留、血尿癥狀5例,骨痛8例,患者無泌尿系癥狀8例,因體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升高行MR檢查8例。前列腺增生均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
1.2方法
全部患者使用西門子AVATO1.5T超導型磁共振成像儀(MRI)、標準腹部線圈進行檢查。DWI應用自旋回波的平面回波成像(EPI),參數為(TR3700ms,TE80ms,FOV260mm,矩陣256×256,層厚3.6mm,層距0.3mm);擴散梯度因子(b)值為0與800s/mm2;同時自動生產ADC圖,每個病例各取3個興趣區測量ADC值,計算同大小的3處興趣區ADC值的平均值。
DCE共36次成像,采集時間9s/次,采集參數(TR4.8ms,TE1.7ms,FOV260mm,矩陣256×256,層厚3.6mm,層距0.3mm);造影劑使用釓噴酸葡胺,使用量0.2mL/kg,高壓注射器3.0mL/s團注。第一次掃描后開始注射造影劑,每個病灶選用三個感興趣區,使用均值曲線軟件直觀顯示病灶的時間-強化變化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分別記錄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ADC平均值,先進行Levene方差齊性檢驗,然后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分別記錄的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動態增強中開始強化時間、達到峰值時間、強化開始下降時間的平均數值,運用Excel單因素方差進行統計分析,α=0.05,F>Fcrit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6例前列腺癌中12例前列腺增大,4例無明確增大;10例位于外周帶(圖1),2例局限于中央腺體;4例呈彌漫性分布,跨越中央腺體及外周帶并侵犯膀胱及精囊腺(圖2);5例僅侵犯精囊腺,6例淋巴結轉移,8例骨盆骨轉移。按前列腺癌的臨床分期標準,16例前列腺癌中T2期2例,T3期5例,T4期9例。前列腺增生均以腺體增生為主。
DWI、ADC圖像表現及ADC值:16例前列腺癌灶于DWI(b=800)相對周圍前列腺組織呈明顯高信號,ADC呈明顯低信號;受侵犯的精囊、膀胱及骨轉移、淋巴結轉移在DWI(b=800)也呈明顯高信號,ADC呈低信號為主。由于DWI及ADC信噪比較差,結節性病灶范圍顯示尚清晰,彌漫性癌灶范圍顯示欠清晰。20例前列腺增生DWI(b=800)呈不均勻稍高信號或稍低信號,基質增生結節呈稍低信號;ADC呈不均勻高信號為主。對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感興趣區的測量、對比,癌灶與前列腺增生的平均ADC值分別約(0.75±0.12)×10-3mm2/s、(1.32±0.11)×10-3mm2/s,兩者分析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t=13.132,P均<0.05)。前列腺癌的ADC值明顯小于前列腺增生的ADC值。
DCE-MRI表現:癌灶的早期明顯強化,峰值出現后強化度快速減低(快進快出);外周帶結節性癌灶呈早期均勻強化,強化后邊界清晰,彌漫性癌灶出現壞死區后呈不均勻明顯強化。前列腺增生早期不均勻強化,強化度呈進行性增高,強化持續時間長(快進慢出)。對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動態增強的開始強化時間、達到峰值時間、強化開始下降時間的平均數值分別運用Excel單因素方差進行統計分析,α=0.05,結果見表1,開始強化時間和達到峰值時間的FFcrit,表明均值間的差異是顯著的,檢驗的因素對觀察值有顯著影響,因此前列腺動態增強強化中,強化開始下降的時間對鑒別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有統計學意義。前列腺癌組、前列腺增生組的分別各組均值不能認為所檢驗的因素對觀察值有顯著影響,對應的前列腺癌各組均值、前列腺增生各組均值并無統計學的差異。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醫學論文范文賞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2160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