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蘭州財經大學學報雜志
關注()《蘭州財經大學學報》雜志簡介
《蘭州財經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蘭州財經大學主辦的學報類學術期刊。主要欄目:絲綢之路經濟、經濟統計、數量經濟、金融與保險、會計與審計、管理學、財政與稅收、區域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資源與環境經濟、經濟與法。
《蘭州財經大學學報》辟有西部大開發、博士論壇、經濟理論與實踐、財政與金融、統計與會計、法律經濟等欄目,集理論性、學術性、政策性、資料性于一體。本刊為國際標準大16開本,每期128頁,逢雙月20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蘭州財經大學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絲綢之路經濟、經濟統計、數量經濟、金融與保險、會計與審計、管理學、財政與稅收、區域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資源與環境經濟、經濟與法
《蘭州財經大學學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2018年《蘭州財經大學學報》01期投稿論文目錄:
環境保護法律秩序論綱郭武;冀鵬飛;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與反思種政;郭華;
“一帶一路”境外基礎設施投資政治風險防范的法律路徑凌曄;
買賣型擔保合同糾紛之辯思
收錄論文:環境保護法律秩序論綱
【摘要】:環境危機是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的副產品,環境保護法律秩序應解決危機需求而生。我國環境保護法律秩序建立在"外源型"法律規范基礎之上,在本土法文化繼承和環境習慣法價值銜接上是斷裂的,因此,我國環境法律秩序難以完成以自發秩序為開端的法律自創生過程。進化理性思維是解決環境保護法律秩序困局的前提,其具體解決路徑有三:環境法律移植的本土化、環境習慣法的嵌入與銜接、無序與有序的良性消解,而環境保護制定法祛魅、生態整體主義思想興起、大地法理學和荒野法思想回歸又為環境保護法律秩序未來發展提供了理論淵源。
蘭州財經大學學報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公平偏好下基于委托代理的供應鏈綠色創新激勵機制研究————作者:劉會民;蘇靖云;林明玉;
摘要:本文研究了制造商在信息對稱和不對稱兩種情形下對公平偏好供應商綠色創新水平的激勵合同設計問題,基于委托代理理論設計了最優收益共享比例和綠色創新水平激勵模型,分析了公平偏好對激勵合同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信息對稱的情形下,制造商通過設計線性激勵,使公平偏好供應商決策達到帕累托最優水平;隨著供應商公平偏好程度的加深,制造商分配給供應商的收益共享比例也會增加。在信息不對稱的情形下,面對供應商承擔一定風險的情...
中國自貿試驗區設立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作者:陳怡;諸葛程鵬;
摘要:本文基于2008—2023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的微觀數據,實證分析自貿試驗區設立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表明:(1)自貿試驗區設立能夠顯著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且在進行多種穩健性檢驗后,該結論仍然成立;(2)自貿試驗區設立通過緩解企業融資約束和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機制來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3)異質性分析發現,自貿試驗區設立對國有企業、東部地區企業、大規模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促進作用更強。基...
賣空壓力下企業股份回購動機與效果研究————作者:蘇云鵬;郭天寶;劉習;
摘要:上市公司在賣空壓力下進行股份回購的情況持續增多,其動機和效果已成為學界和業界共同關注的熱點。以2013年6月至2023年12月A股可融券股票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賣空活動對企業實施股份回購的影響,發現賣空壓力下企業更傾向于實施公開市場回購,而場外協議回購的實施則不受賣空活動影響。通過對中長期市場反應和經營業績分析發現,賣空壓力下公開回購屬于企業的短視行為,而賣空交易者屬于知情交易者。相比之下,賣空壓力...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對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作者:丁寧;王語諾;
摘要:數字化轉型是促進實體零售企業提質增效、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舉措。基于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準自然實驗,以2001—2022年A股上市零售企業為樣本,剖析該政策對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試點政策對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有顯著的推動作用,且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結論依然成立。機制檢驗表明,該政策主要通過緩解融資約束與增強企業內部能力兩條途徑支撐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金融發展水...
低碳試點政策對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作者:侯瑜;翟孟姣;
摘要:基于2007—2020年278個地級市樣本數據,采用多時點雙重差分方法,實證研究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效應和機制。結論如下:第一,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顯著提升了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第二,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通過改善城市交通結構、優化城市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綠色創新等路徑提升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第三,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存在異質性。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因城市區位、資源...
我國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水平評價與影響因素研究————作者:郭海明;徐江林;
摘要:探究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水平及影響因素對于促進我國城鄉協同發展及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2011—2020年我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構建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指標體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協調度模型和基尼系數分析來探討兩者的耦合協調特征及區域差異,并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顯示,我國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耦合協調度逐年提升,但整體水平仍然偏低。在空間分布上,東部地區表現最...
中國沿海地區物流業碳排放效率測度及驅動力研究————作者:胡劍波;李茂;
摘要:基于我國沿海地區2009—2020年1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采用SBM-DEA模型和GML模型,從靜態和動態雙視角,對沿海地區物流業碳排放效率及其變化指數進行測度,引入空間計量模型來分析物流業碳排放效率的收斂性,并研究其驅動力。研究發現:(1)從靜態視角考察,河北的物流業碳排放效率最高,海南綜合效率最低,呈現“北高南低”趨勢;從動態視角考察,沿海地區物流業碳排放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1.024,主要貢獻...
排污權交易、中央環保督察與減污降碳協同績效提升————作者:李強;程立雪;
摘要:從政府與市場二維視角、基于庇古稅和科斯定理兩大理論基礎,探討了排污權交易和中央環保督察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影響機理及其效應,研究發現:(1)排污權交易和中央環保督察對環境污染和碳排放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但缺乏對減污降碳協同績效的促進作用;(2)考慮排污權交易和環保督察政策組合的研究表明,排污權交易和環保督察政策組合促進了減污降碳協同績效提升;(3)進一步研究發現,產業結構優化、綠色技術創新、氣候政...
從成本到收益:企業社會責任對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動態影響機制研究————作者:石道元;王玨霜;黃元藝;
摘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社會責任(CSR)與可持續發展能力(SGR)的關系日益受到關注。然而,現有研究對二者關系的結論存在分歧,且忽視了潛在的非線性效應和動態影響機制。研究基于2008—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面板數據,聚焦CSR如何動態影響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成本效應”與“收益效應”雙元動態分析框架,以系統探究這一復雜關系。研究發現:(1)CSR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呈顯著“U型”非線...
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層持股與外部審計需求————作者:楊利華;朱奕旻;
摘要:市場競爭壓力下,控制好財務風險是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內部治理和外部監督是規范公司財務行為,避免公司發生重大財務風險、陷入財務困境的機制保證。選取2012—2021年中國所有A股非金融類并剔除ST類后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層持股和外部審計需求三者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財務風險較高的公司對外部高質量審計的需求會增強,傾向于聘請大所來幫助公司有效識別、降低財...
信息技術應用如何促進我國就業質量發展?————作者:李勝旗;張錦;
摘要:在信息技術與勞動力市場不斷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關注信息技術應用如何影響勞動者就業質量尤為重要。基于2016-2020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構建面板數據,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就業質量指標,研究信息技術應用對勞動者就業質量的影響,并深入探討影響機制。研究發現:(1)信息技術應用能夠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質量。(2)機制檢驗表明,信息渠道拓寬、就業結構升級以及創業參與度增強是促進勞動者就業質量提升的重要渠道。(...
中國制造業包容性高質量發展的測度及其收斂趨勢研究——基于“一帶一路”沿線省份————作者:蘇麟;馬潤平;
摘要:《中國制造2025》的印發標志著全面推進制造業強國的建設。基于“一帶一路”沿線省份的2012-2021年的面板數據,測度制造業包容性高質量發展水平,并分析了制造業包容性高質量發展水平的動態分布特征、區域差異的收斂趨勢,以及是否受到 “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結果發現:“一帶一路”沿線各省的制造業包容性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分布被“胡煥庸線”分割,東部水平高且集中,西部水平低且波動大,但是這些區域之間的差異...
數據資產入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影響機制與路徑研究————作者:蔡永斌;孫淑蕓;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迅速崛起,數據資源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要素。數據資產入表作為一種新興的數據管理方式,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顯著影響。本研究聚焦于數據資產入表對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從要素融合、企業融合、產業融合和市場融合四個維度展開探討數據資產入表推動融合發展最終作用于新質生產力。通過不同行業數據資產入表現狀的調查,從多個角度揭示其對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該研究全面...
董事會非正式層級與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作者:魚乃夫;郭偉偉;
摘要:董事會非正式層級在提高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至2022年間在滬深A股上市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分析探討了董事會非正式層級對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的影響。進一步的,討論公司治理水平和股權集中度在其中發揮的調節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董事會非正式層級對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公司治理水平和股權集中度均對董事會非正式層級與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有正向的調節作...
低碳城市試點有助于提升企業ESG表現嗎?————作者:鄭蘭祥;金少琴;鄭飛鴻;
摘要:低碳城市試點作為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創新舉措,不僅能夠直接促使企業在環保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提高企業的ESG表現水平,同時還通過有效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進一步推動了企業ESG表現的提升。研究以2009年至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為基礎,以低碳城市試點的實施為準自然實驗,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旨在對低碳城市試點影響企業ESG表現的作用機制進行檢驗。研究結果表明:低碳城市試點顯著促進了企業ESG表現...
農村地區普惠金融與益貧式增長————作者:武麗娟;柴璠;
摘要:準確評估農村普惠金融的益貧性并發現其影響機制,對于今后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戰略制定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國家庭金融(CHFS)調研數據,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考察了農村普惠金融對益貧式增長的影響。研究發現,農村地區普惠金融對益貧式增長的促進效應具有一定的門檻特征,對于貧困農戶,普惠金融不利于其相對貧困的減緩,只有當普惠貸款發放給中低收入農戶群體時,才可以縮小...
我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水平測度及區域異質性研究————作者:米國芳;王春枝;蘇坤榮;呂淼鑫;
摘要:運用面板熵值法分別測度2012—2021年我國31個樣本省份(西藏,港澳臺除外)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實體經濟發展水平,運用耦合協調模型測度了研究期內樣本省份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數及其分解法和Kernel密度估計法探討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區域差異來源及動態演進特征。結果表明:(1)我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水平逐年上升,但是大部分省份仍處于不同程度的失調狀...
高管環保意識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探究————作者:申尊煥;張子怡;
摘要:環境保護與治理已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綠色可持續發展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理念,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應該順應的時代潮流,而環境信息披露作為企業環保表現的“窗口”,需要給予關注。本次研究選取了A股上市公司2009年至2022年的數據為樣本,研究高管環保意識與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質量之間的關系以及其影響路徑。研究結果表明,高管環保意識會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產生顯著正向的影響,會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顯著提升信息披露水...
錯誤匯款中物權性請求權之解釋與適用————作者:韋詩蘊;
摘要:錯誤匯款情形在實踐中時有發生,在款項錯誤支付給受款人之后,通常會涉及匯款人貨幣返還請求權的性質判定與權利救濟問題。針對存款貨幣返還請求權的性質,司法實踐中存在債權性返還請求權和物權性返還請求權兩種立場,前者意味著錯匯人對于錯誤匯款僅享有與受款人之一般債權人平等的債權,后者意味著錯匯人不僅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而且相比受款人的一般債權人享有優先受償權。英美法系中的普通法追蹤、衡平法救濟和大陸法系中的價...
中國省域數字經濟、新型城鎮化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時空耦合及驅動因素————作者:王珞珈;達福文;魏麗華;慕一君;
摘要:基于數字經濟、新型城鎮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豐富內涵,構建了數字經濟—新型城鎮化—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耦合協調度模型對2005-2020年中國31省區市數字經濟—新型城鎮化—經濟高質量發展三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及耦合協調度進行量化,運用GeoDa空間分析工具,對三系統耦合協調度進行空間自相關分析,最后結合面板數據,對三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①中國31省區...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