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黨政干部論壇》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黨政干部論壇》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黨政干部論壇》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黨政干部論壇》是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湖北省行政學院主辦的綜合性思想理論月刊,主要以黨政干部、公務人員為讀者、作者對象。《黨政干部論壇》始終堅持以“廣開黨政工作思路 博采干部探索精華”為辦刊宗旨,密切關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
《黨政干部論壇》1986年創刊,是湖北省優秀期刊。辟有黨建研究,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研究,市縣委書記、市縣長論壇,干部工作,公共行政,經濟眾說,民主與法制,思想政治工作,調查與研究,短論雜談等欄目。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湖北省優秀期刊
【欄目設置】
辟有黨建研究,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研究,市縣委書記、市縣長論壇,干部工作,公共行政,經濟眾說,民主與法制,思想政治工作,調查與研究,短論雜談等欄目。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著力構建村級干部隊伍建設長效機制 劉慶斌 1
2 論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 劉體峰 4-7
3 試析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大”消防 劉 艷 8-9
4 認識和把握黨的群眾路線的四個維度 陳定春 10-11
5 群眾路線的歷史邏輯、現代價值與實踐啟示 涂小雨 12-15
6 責任行政與要素分析:論中國行政倫理的構建 劉凌旗 16-18
7 城鄉融合背景下的基層自治實踐新趨勢 張 翔 19-22
8 微博時代的社會治理創新 賀凌海 23-25
9 制度資源再釋放: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保障 李保林 劉 強 高 云 26-28
10 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幸福觀與官德觀述論 儲 峰 29-32
11 做“好干部”是干“好事業”的前提 王京凱 33
12 基于綜合保稅區的內陸開放平臺體系建設探析——以湘潭為例 趙 斌 34-37
13 廣西實體經濟發展的地位、現狀與意義 李雪蓮 黃 飛 38-41
14 建設法治中國進程中地方法治的實現路徑 吳衛東 42-44
15 論意見證據規則在民事訴訟中的適用 高星閣 45-47
軍事論文范文:試論日本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論文摘要:日本以明治維新為發端,邁上了現代化的發展之路,建立了資本主義現代化工業國家,其諸多的成功經驗為中國現代化發展所借鑒。日本成為現代化工業強國以后,接連發動對華侵略戰爭,這既打斷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原有進程,也催生了促進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新因素。鑒于此,文章在收集相關材料的基礎上,首先論述中國如何借鑒日本現代化的成功經驗,然后從現代化的角度剖析日本侵華 對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影響,以供參閱。
論文關鍵詞:日本,侵華,中國,現代化
一、緒論
中國的現代化發展與日本侵華之間有著諸多的聯系。明治維新為日本現代化的發展創造了優越條件,并使其躋身于資本主義現代化工業國家的行列,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新興強國。而當時的中國處于封建社會的末期,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政治腐朽、經濟蕭條、軍備松弛、科技文化落后。清王朝企圖通過學習別國現代化的先進經驗,以達到挽救民族危亡與鞏固自身統治的目的。日本作為當時現代化發展的典型國家,與中國又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因此成為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重點學習對象。明治維新以后,隨著綜合國力的日益強盛,日本接連發動侵華戰爭,以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原料產地與商品市場。日本侵華對中國現代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既中斷了中國現代化的原先進程,客觀上又催生了促進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動力。
黨政干部論壇最新期刊目錄
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作者:汪佳;
摘要:<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是糧食安全的“穩定器”,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戰略舉措。湖北省主動融入大局、攻堅破難,把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作為深化服務創新的牽引性工程來抓。2024年上半年,全省3.57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面積4405.67萬畝,服務小農...
加快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作者:劉習平;嚴飛;
摘要:<正>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重構、氣候變化持續加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凸顯的背景下,綠色供應鏈將產品全生命周期、生產者責任延伸理念融入傳統供應鏈當中,以核心企業為支撐點,利用政府、企業綠色采購和公眾消費引導,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全鏈條綠色轉型,已成為重塑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關鍵驅動力。目前,上海已率先開展綠色供應鏈試點示范建設。湖北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供應鏈綠色轉型迫在眉睫,是大勢所趨。湖...
整治形式主義 發揚求真務實精神——從春晚小品《花架子》看干部作風————作者:王義娜;
摘要:<正>形式主義作為基層治理的沉疴痼疾,長期困擾著我國治理現代化進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持續為基層松綁減負,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但在基層治理實踐中仍存在著“臺賬留痕”“層層加碼”等形式主義現象。2025年央視春晚小品《花架子》以鎮長下鄉調研為敘事主線,將基層治理中的形式主義問題搬上舞臺,引發熱議,折射出人民群眾對整治形式主義的要求和發揚求真務實精神的期盼。一、基層治理中形式主義的主要...
西藏山南市文旅融合發展的策略——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為視角————作者:羅雄文;
摘要:<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西藏山南市素有“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的美譽,文化優勢明顯、旅游資源薈萃。文旅融合發展既是山南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又是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有效途徑,可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近年來,山南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和戰略性任務,以“藏源文化”為特色發展旅游經濟,積極探索“文旅融合+民族團結...
進一步樹立“安全也是硬道理”理念的重大意義————作者:徐治彬;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系統思維,進一步樹立發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在工作中自覺把發展和安全統一起來,共同謀劃、一體部署、相互促進。”[1]這一重要論述,把“發展才是硬道理”拓展為發展、安全都是硬道理,并把發展、安全都是硬道理提升到理念的高度,是對鄧小平提出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命題的豐富和發展,也是新時代堅持...
保護生產力:一個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學命題————作者:肖玉明;
摘要:<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論斷,系統回答了為什么建設、建設什么樣、如何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和美麗世界的問題,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引領開辟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關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重大論斷,既是一個重大的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命題,需要在學理上作科學闡釋。...
堅持自我革命解決大黨獨有難題————作者:楊近平;
摘要:<正>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表明了百年大黨始終堅持自我革命的清醒和堅定。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神狀態,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都是我們這個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解決大黨獨有難...
湖北省新質生產力發展現狀及對策————作者:李波平;田瑤;
摘要:<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并作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征程上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發展新質生產力...
年輕干部要在吃苦中成長進步————作者:王鵬;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勉勵廣大青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當知青時,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什么活兒都干過,啥苦都吃過,啥苦都能吃,是鄉親們眼中“吃苦耐勞的好后生”。多年后,他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又多次寄語青年和年輕干部,“要‘自找苦吃’”“越是條件好了越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注重培養吃苦耐勞、以苦為樂的意志品質”“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
在團結奮斗中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作者:劉政;
摘要:<正>“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以飽含深情的話語,帶領我們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奮斗歷程,高度贊揚了無數在各自崗位上拼搏奉獻的勞動者、建設者和創業者;以催人奮進的囑托,展望了新的一年。2025年既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在繼往開來、守正創新中,我們更要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共...
陳云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主動精神————作者:何蘭萍;陳倩;
摘要:<正>歷史主動精神是在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能動改造社會的歷史自覺。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必須做到敢于擔當、敢于斗爭。陳云是黨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積極支持鄧小平同志倡導的改革開放”[1],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深刻闡釋和弘揚陳云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主動...
湖北縣域擴權賦能改革存在的不足及對策————作者:邢健;李榮娟;李安燃;
摘要:<正>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對統籌城鄉發展、改變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人口轉移、優化城鎮空間布局與產業結構、加快生產要素的聚集和流動等都具有積極意義[1]。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市管縣體制給城鄉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帶來的阻力也日漸凸顯。近年來,我國針對政府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強市弱縣”現象所引發的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縣級政府治理能力的...
援藏精神對老西藏精神的傳承發展————作者:孟芳兵;張凝馨;
摘要:<正>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藏時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們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這個事情必須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1]自1994年中央實施對口支援西藏政策后,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奔赴高原建設西藏,表現出“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品質。援藏精神不僅繼...
以強大思政引領力推進高校鑄魂育人————作者:李飛;
摘要:<正>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強調指出,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加快建設具有強大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把思政引領力置于上述“六力”之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思政引領力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的重要作用。一、...
為民營企業大顯身手鋪路搭臺————作者:王厚明;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這一重要指示對各級黨委和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鏈上服務協同發展,強化對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跟蹤服務。健全黨政領導掛鉤服務企業、分級聯系走訪機制,及時掌握企業需求清單和問題...
“六尺巷”典故蘊含的基層社會治理智慧及其當代價值————作者:曾天雄;葛曉玥;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時指出:“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解決好民生問題,化解好社會矛盾,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六尺巷”因典故而聞名,“六尺巷”典故不僅彰顯了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還蘊含了中國傳統基層社會治理的智慧,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一、“六尺巷”典故的由來“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文...
推進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的現實挑戰與創新路徑——以湖北省棗陽市為例————作者:胡明珠;
摘要:<正>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構建產業升級、人口集聚、城鎮發展良性互動機制。”2024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促進城鎮發展與產業支撐、就業轉移、人口集聚相統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以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為切入點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是湖北省委進...
基層干部要把握鄉村數字化賦能的關鍵點————作者:許才明;許日祥;
摘要:<正>工作在鄉鎮、村莊、社區等基層的干部是推進我國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群體,鄉村數字化建設是實現我國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所謂鄉村數字化,是指把數字作為治理工具,通過數字賦能鄉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生態要素,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戰略提供全新的技術路徑和高質量發展成果。鄉村數字化的核心要義主要包括:一是數字化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手段,是對傳統意義上的“數字”革新,是通過有效的載體讓“虛擬”的數字轉...
兩漢三國“弱領導”的用人典范及現代啟示————作者:張寅瀟;
摘要:<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從中汲取歷史智慧。人才是強國富民的關鍵,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對于領導和管理者而言,善用人才尤其是高素質人才,是推動單位發展和組織進步的重要保障。但在面對某些能力超群、不易控制的“強下屬”時,不少“弱領導”(本文特指某種能力偏弱于下屬的領導)卻存在不敢用、不會用、用...
新時代好青年培養標準論析————作者:孫海英;劉慧;
摘要:<正>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將當代青年培養成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重大戰略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1]。這一重要論述明確了新時代好青年的行為特質,為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指明了...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