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外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6-14 16:33 熱度:
摘要:
意象是詩人或作者運用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一首詩的意象大致可分為兩種,即廣義的意象和狹義的意象。所謂廣義的意象是指整首詩烘托出的總意境;狹義的意象則是指詩中個別詞語的意境。如何處理這兩種意象,直接影響譯文對原詩韻味的傳達。
這篇文章試圖通過對意象派大師龐德(EzraPound)、弗萊徹(W.J.B.Fletcher)、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翟里斯(HerbertA.Giles)翻譯李白《月下獨酌》三種譯文的意象再現情況加以比較與分析。
關鍵詞:
詩歌,意象,翻譯,意象處理
一、詩歌中的意象
詩歌是最古老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人類所創造的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以精煉的語言、充沛的感情以及豐富的意象來表現形形色色的社會生活和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尤其是中國的古典詩歌,語言尤為優美、意象極其豐富,以其獨有的意象美和音韻美成為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漢詩英譯有著悠久的歷史,為傳播中國思想文化、弘揚中華文明,增進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好的詩歌譯文既要忠實于原詩的意象,又要在最大程度上模擬出原詩的意境。所以在漢詩英譯中如何處理意象,直接影響譯文對原詩韻味的傳達。
“意象”的概念從古至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它是中西文藝理
論與詩學當中所共用的概念。意象一詞,《辭海》是這樣解釋的:1、表象的一種。2、中國古代文論術語。指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一般說來,在詩歌創作當中,意,指心意;象,指物象。詩人構思出詩歌的主題思想后,需要把所要表達的情感用物象呈現出來。所以,意象即對象的感性形象與自己的心意狀態融合而成的蘊于胸中的具體形象。
一首詩的意象大致可分為兩種:廣義的意象和狹義的意象。所謂廣義的意象是指整首詩烘托出的總意境;狹義的意象則是指詩中個別詞語的意境。在漢詩英譯的過程中如何處理這兩種意象,直接影響譯文對原詩韻味的傳達。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意象豐富、意境優美。其原文如下: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詩的題目《月下獨酌》,作者用短短四個字描繪出當時的場景:一個人在月光下獨自飲酒。月和人的意象躍然紙上。
詩的前四句為第一段,運用花、酒的意象描述出花間飲酒的情景,接下來用人、月、影的意象營造出孤獨的氛圍。“以樂景寫悲情”的反襯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顯得刻骨銘心,效果是使悲涼寂寞更加濃郁和難以排解。
詩的第五句至第八句進一步運用月和影這兩個意象寫出詩人邀月與影為友共飲美酒佳釀,共享美景良辰,但仍無法排解心中愁苦。“不解”“徒隨”“暫伴”表明了雖以物為友,但物何以為友,以物為友是無奈之舉,更寫出了作者的孤獨。
詩的最后六句進一步運用月和影的意象描寫詩人月下獨舞的情景,以鬧寫靜,倍感孤獨。最后,詩人執意與月和影這兩個意象永結無情之游,并相約在邈遠的天際重見。
由此可見,這首詩作者運用最多的意象是“月”和“影”。在漢詩英譯的過程中如何處理這兩種意象,直接影響譯文對原詩韻味的傳達。
二、譯文中的意象
1、題目中意象的處理
龐德的譯本把題目《月下獨酌》譯為Amongsttheflowersisapotofwine,實際是引用了詩的第一句“花間一壺酒”。省去了人和月的意象,增加了花和一壺酒。雖然在翻譯中意象有所改變,但繁花也能反襯出“一壺酒”的孤獨,與原詩意境相似。作者對題目的翻譯充分反映出作者的意象意識。
弗萊徹的譯本把題目簡單譯為Wethree,沒有把“月下獨酌”的具體意象羅列出,而是籠統地以“我們仨”的形式概括了詩歌的中心意象“月”“影”“人”。
翟里斯的譯本把題目譯為LastWords,有遺言之意,與原詩題目含義相去甚遠,且沒有具體的意象包含其中,體現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缺乏意象意識。
2、正文中意象的處理
首先,詩的第一段(第一至第四句)龐德的譯本中出現的意象有:flowers,apotofwine,cup,shiningmoon,shadow,partyofthree;弗萊徹的譯本中出現的意象有:wine,flowers,cup,moon,shadow,usthree;翟里斯的譯本中出現的意象有:flowers,wine,bowers,moon,shadow,apartyofthree。原詩前四句先運用花、酒的意象描述出花間飲酒的情景,再用人、月、影的意象營造出孤獨的氛圍。三個譯本把意象都翻譯得較為全面,但也有一些不同。
此外,三位譯者對“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亂”的翻譯處理也值得研究。龐德將其翻譯為“ThemoonlingerswhileIamsinging.TheshadowscatterswhileIamdancing.”他以直譯的方式把原詩中的意象翻譯到位,“月”與“我”、“影”與“我”語序的調整突出了“我”對另外兩個意象的影響,但無形中削弱了原詩的主體意識。但筆者認為,第一句中的“glances”若變為“dances”更貼合原詩中“徘徊”之意,也許譯者為了避免和第二句中“dances”的重復而棄用之。
三、漢詩英譯中意象處理的分析
意象是對象的感性形象與自己的心意狀態融合而成的蘊于胸中的具體形象,是一首詩歌當中活的靈魂。意象集中體現了詩歌的意境和神韻。因此,在漢詩英譯的過程中,處理好意象就顯得尤為重要。
詩歌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語言藝術。與其它文學形式相比,其特點是簡練、含蓄。所以,譯詩需要解讀心靈、解讀情感,用作者自身的人生體驗和情感變化去揣摩作品中的意象,以及它們所要構成的意境,盡可能縮小與原作的差異。
文章標題:淺析漢詩英譯中的意象處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waiwen/93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